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楂扦播苗白绢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白绢病是山楂扦插苗上常见的病害。病原菌为齐整小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菌丝生长及菌核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在pH值2~13范围内,菌丝均能扩展并形成菌核;河北地区该病从6月底开始发生,一直持续到9月上旬,其中7月上旬至8月中下旬为发病高峰期,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药剂试验表明:50%退菌特、50%克腐特、36%甲醛、70%代森锰锌对菌核萌发有明显抑制作用。木霉菌株T-88能有效地抑制病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也能抑制菌核的萌发。  相似文献   

2.
油松赤枯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油松赤枯病在阿坝州油松(Pinus tabulueformis Carr.)上发生严重。经病原菌分离培养,形态特征观察表明,该病是由枯斑拟盘多毛孢(Pestatiopsis funernea Desm)Stery为害所致,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0℃-30℃,pH6.0生长最好,相对湿度100%最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3.
树毒茎腐病是由Diplodina-parasitica引起的枝部病害。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温度为5~30℃,适温为26℃,低于20℃孢子萌发率下降。7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蜂期,9月下旬后病原菌进入越冬状态。不同品种抗性不同,以美国21号感病最重。室内试验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40%乙磷铝500倍液和福美双500倍液。  相似文献   

4.
大叶黄杨褐斑病CercosporadestructivaRav.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低于5℃或高于38℃均不能生长;偏酸环境有利于其生长,pH4.5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相对湿度100%最利于萌发,pH值适应萌发范围较广,萌发率最高为pH4.0。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PDA、PMA、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蒸馏水中孢子萌发率亦达90.4%;光照条件对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大叶黄杨褐斑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叶黄杨褐斑病Cercospora destructiva Rav.病原菌生长最适温度为25℃,低于5℃或高于38℃匀不能生长;偏酸环境有利于其生长,pH4.5生长最好。分生孢子在25℃下萌发率最高,相对湿度100%最利于萌发,pH值适应萌发范围较广,萌发率最高为pH4.0。菌落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对营养要求不严格,在PDA,PMA,PS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在蒸馏水中孢子萌发率亦达90.4%;光照条  相似文献   

6.
古柏赤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增普  丛生 《林业科学》1996,32(1):44-49
经Koch's法则检验证明,AlternariatenuisNees(细链格孢霉)是北京地区古柏赤枯病的病原菌。它引起古柏针叶及嫩梢的大量死亡。2—3年生桧柏及侧柏苗经人工接种证明,该病菌有较强的致病力,它还侵染某些种类的杨树。该病潜育期为5—6天。对病菌生物学特性也作了研究。病原菌生长和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F相对湿度在90%以上;最适pH值为6;葡萄糖、淀粉、蛋白胨、谷氨酸为该菌纯培养的优良营养源。  相似文献   

7.
双环乳油1号对柳蛎盾蚧LepidosaphessalicinaBorchs有很大的杀伤力,其8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60%以上;5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80%以上;3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90%以上。1994年利用300倍液涂药环生产防治,害虫死亡率达93%。  相似文献   

8.
调查记录了湖北西部地区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害虫17种,天敌10种。近几年发生严重的虫害有黑角缘跳甲OphridaspectabilisBaly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japonicaMoore、盐肤木瘤丛螟OrtagaeuadrusalisWalker和枇杷卷叶野螟SyleptabalteataFabricius.根据盐肤木林的培养目的和几种主要害虫发生特点,提出以保护天敌为主,辅以人工捕杀和在必要时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无内吸性药剂进行局部除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花椒枯梢病是陇南、天水山区花椒枝条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 ,引起大量嫩梢枯死。对该病的危害情况及病原菌的分生孢子萌发特性、侵染循环、防治方法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其病原为一种茎点菌 (Phoma sp.)。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 15~ 2 5℃ ,比菌丝体生长适温范围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在病组织中越冬 ,每年 5月份当气温回升 ,湿润多雨时 ,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 ,散落在破伤、有分泌物的枝条上萌发 ,引起初次侵染。在生长季节可多次再侵染。该病的发生与虫害、气候、栽培管理、品种等多种因素有关 ,必须采取综合措施防治  相似文献   

10.
杉木球果炭疽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1996年对尤溪经营林场杉木种子园的球果病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Coletotrichumsp.〔有性阶段是Glomerelacingulata(Stonem.)Spauld.et.Schrenk.〕可造成杉木球果炭疽病。病原菌生长的适宜温度范围是22~30℃,以26℃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24℃为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可生长的酸碱度范围为pH5~8,以pH7为最适酸碱度;分生孢子以在水滴和100%相对湿度中萌发率最高;菌丝在常见碳源蔗糖、常见氮源蛋白胨上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1.
树莓茎腐病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树莓茎腐病是由Diplodina-parastitica引起的枝部病害,病原功孢子萌发的温度为5-30℃,适温为26℃,低于20℃孢子萌发率下降。7月下旬开始发病,7-8月为发病高峰期,9月下旬后病原菌进入越冬状态,不同品种抗性不同,以美国21号感病量重。室内试验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40%乙磷铝500倍液和福美双500倍液。  相似文献   

12.
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樟子松枯梢病病原菌分生孢子的萌发与通气和光照条件关系不大,无需外界供给养料。孢子的萌发主要取决于温度和湿度条件。在水中, 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5 ~35 ℃,最佳温度为25 ℃。在25 ℃条件下,孢子在4 h 以内即可萌发。在相对湿度达90 % 以上时,孢子萌发率随湿度增大而升高。6 ~8 月是辽宁章古台地区病菌萌发侵染的适宜时期,化学防治应在此期间进行。  相似文献   

13.
双环乳油I号对柳蛎盾蚧Lepidosaphes salicina Borchs有很大的杀伤力。其8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605以上;5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80%以上;300倍液害虫死亡率在90%以上。1994年利用300倍液涂药生产防治,害虫死亡率达93%。  相似文献   

14.
盐肤木害虫及其天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调查记录了湖北西部地区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害虫17种,天敌10种。近几年发生严重的虫害有黑角缘跳甲Ophrida spectabilis Baly、银杏大蚕蛾Dictyoploca japonica Moore、盐肤木瘤丛螟Orthaga euadrusalis Walker和枇杷卷叶野螟Sylepta balteata Fabricius。根据盐肤木林的培养目的和几种主要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glabripennis(Motsch)的天敌种类和自然死亡率调查研究,从罹病死亡的幼虫虫体上分离出一种真菌菌株,(编号为920909—Z26)做室内致病力测定,寄生死亡率达88.89%。再分离后,所得菌种与接种用菌种完全相同,经鉴定为粉拟青霉菌Paecilomycesfarinosus。此菌的最适生长温度是15℃~25℃。  相似文献   

16.
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菌CronartiumribicolaJ.C,FicherexRabehorst的锈孢子在灭菌水、2%葡萄糖液、2%蔗糖液及2%麦芽糖液中均能萌发。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15℃,pH为6-7,RH为25%-75%,光暗交替较之全暗条件更利于锈孢子的萌发。锈子器自然破裂放出的锈孢子较未裂锈子器中的锈孢子萌发率高1-2倍。  相似文献   

17.
华山松疱锈病病原菌Cronartium ribicola J.C.Ficher ex Rabehorst的锈孢子在灭菌水、2%葡萄糖液、2%蔗糖液及2%麦芽糖液中均能萌发。萌发的最适温度为10-15℃,pH为6-7,RH为25%-75%。光暗交替较之全暗条件更利于锈孢子的萌发。锈子器自然破裂放出的锈孢子较未裂锈子器中的锈孢子萌发率高1 ̄2倍。  相似文献   

18.
杜松赤枯病是 4年生以上杜松幼树的主要病害 ,在我省为害严重。研究表明 ,此病是由Alternariasp .和Phomasp .共同侵染所致。Alternariasp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越冬 ,Phomasp .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越冬。两种病原菌均通过皮孔、气孔和伤口侵入树体。两种病原菌的孢子均在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达 16℃左右时开始放散 ,孢子的放散和萌发与空气温度的关系最为密切 ,雨季是孢子放散的高峰期。通过对 12种杀菌剂的室内药效测定 ,以及四种杀菌剂的室外防治试验 ,得出用 4 0 0~ 80 0倍液的多菌灵等连续防治 2~ 3年 ,可完全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 ,防治方法简便易行 ,成本低廉 ,功省效宏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和吉林省是落叶松早期落叶病的重灾区,发病严重时死亡率可达到30%~50%.该病的发生与树种、林型和气象因子关系密切.文章通过对该病的调查,提出了防治措施,为该病害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1986年在10年生以上的火炬松Pinustaeda和黑松P.thunbergii发生严重的枯梢病Diplodiapinea(Desm)kicks.发生面积达5000hm2。多年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4-5月间进行营林措施防治效果最佳,防效最高可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