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施肥对黔中地区混播草地牧草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氮磷钾不同配比施肥量对黑麦草和紫花苜蓿混播草地牧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禾本科牧草叶的生长(P<0.05),增施钾肥对禾草的生长有利;磷能促进豆科牧草根的生长(P<0.05)且豆科牧草株高随着施磷量的增加各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高氮抑制豆科牧草的生长;最高产量的施肥方式:N:P_2O_5:K_2O为20:30:20,比对照处理的草地产量增加63.92%。  相似文献   

2.
南方红壤丘陵区牧草的肥料效应与施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在论述红壤养分特性的基础上,论述了南方红壤丘陵区主要牧草的肥料效应和合理施肥。红壤呈酸性,固磷能力强,氮和矿质元素普遍缺乏,因而牧草对氮、磷、钾肥常有显著的响应,微量元素和石灰在一定条件下也可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合理施肥时,要重施磷肥,配施钾镁肥和微肥,以及适量施用石灰。对于禾本科牧草,还要重施氮肥。微量元素通常喷施效果更佳。根据大量试验,提出了该区禾本科、豆科及混播牧草的氮、磷、钾肥和石灰的适宜施用量。  相似文献   

3.
肥料用途:基肥(底肥),在牧草播种前结合耕地使用,以农家肥为主。种肥,在播种时同时施入播种沟或拌种使用,常用磷肥、复合肥或尿素作种肥。追肥,在牧草生长期内使用,一般以速效的化肥为主,如尿素、氯化钾等,也可用腐熟的农家肥。追肥方法有表面撒施、条施、带状施、叶面施及根喷施等,豆科牧草主要多施磷肥、钾肥,禾本科牧草主要重施氮肥、钾肥。追肥时间:第1次追肥应在牧草出苗到分蘖或分枝前进行,以氮肥为主,磷肥次之,以增加牧草的分蘖,促进禾本科牧草拔节和豆科牧草分枝。第2次追肥应在禾本科牧草拔节到孕穗、豆科牧草…  相似文献   

4.
人工种植牧草应合理施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农户认为牧草也是草,不需要管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牧草与其它农作物一样,需要科学种植,精心管理。这里主要介绍一下牧草种植中的合理施肥问题。肥料是牧草生产中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牧草产量的前提。在一定范围内,施肥越多,牧草产量越高。但施肥不当,将会引起牧草生长不良而减产。因此,必须了解牧草的生长规律,进行合理施肥,以满足牧草生长的营养需要,提高种植牧草的经济效益。1合理施肥的原则1.1根据牧草的种类及生育时期牧草的种类不同,所需要的肥料种类、数量也不同。禾本科牧草无根瘤氮素吸收作用,对氮素需要量…  相似文献   

5.
<正> 饲料质量与下面几个因素有关:植物种类和混播牧草的组成;植株生长阶段;牧草的生长条件,特别是施用石灰、肥料和灌溉的制度;防治杂草的措施等。上述各因素中有决定性的是植物种类和混播牧草的组成。豆科牧草或者禾本科与豆科的混播,比禾本科牧草更能保证动物有较高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牧草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李小坤  鲁剑巍  陈防 《草业学报》2008,17(2):136-142
综述了牧草施肥的研究概况,主要内容包括牧草施肥的时期、方法与效果。提出了禾本科牧草、豆科牧草及混播牧草特点各异,针对不同的牧草采取相应的施肥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有的研究和实践表明,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肥料合理施用对牧草的产量、品质及对食草动物的生长、发育与品质均会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发达国家牧草施肥的先进经验,对我国当前牧草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牧草施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夺  王云平 《草业科学》2005,22(7):122-123
1 什么是根瘤菌 在自然界常温状态下,空气中游离态氮能被豆科植物根系上生长的细菌所直接利用,这类细菌叫根瘤菌(大约90%以上的豆科牧草根部有根瘤菌存在).根瘤菌从植株中获得碳水化合物、矿物质、水分和其他营养物质,将空气中游离态氮转化成可供植株吸收利用的化合态氮.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相互作用形成的瘤状物称为根瘤,根瘤是共生固氮的场所.每个有固氮能力的根瘤就是一个微型氮肥厂,根瘤固定的氮除少量用于根瘤生长外,其余全部供给植株.由于根瘤的存在,豆科牧草几乎不需施用化学氮肥,依靠根瘤菌的固氮作用即可满足自身氮素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1 保果技术 合理施肥。荔枝、龙眼花期施肥 ,应以有机肥和磷、钾肥为主。忌在开花前后根际施入过多氮肥。花前施用氮肥过多 ,会形成带叶花穗 ,花穗过长 ,对着果不利 ,还会促使果树生长点产生促进生长的激素 ,活跃了生长中心 ,使根群、枝梢过旺生长 ,迅速消耗大量碳水化合物 ,引起果实营养不良而大量脱落。花果期的施肥最好在开花前 15~ 2 0天施适量的有机肥和磷、钾肥 ,结合喷施高利达高钾液15 0 0倍液 +0 3%磷酸二氢钾 2~ 3次 ,以满足荔枝、龙眼对肥料和养分的需求。环割保果。环割适用于生长偏旺的结果树 ,特别是青壮年树 ,效果更显…  相似文献   

9.
贵州草地施肥主要考虑土壤特性、工程类型、草地植物种类、草地利用方式等因素。贵州草地多位于喀斯特山区,土层瘠薄,pH值酸性,草地施肥量应高于平原地区。人工种草施肥量高于改良草地,永久性草地应施用维持肥。豆科牧草以磷肥为主,禾本科牧草以氮肥为主,通过施肥措施可调节混播草地组分比例。放牧草地由于家畜粪尿返还养分,草地施肥量低于刈割草地。  相似文献   

10.
牧草在我国种植较为普遍,主要用作畜牧业的饲料。栽培的牧草以豆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牧草生长需要大量的碳、氢、氧、氮、磷、钾、钙、镁、硫等元素,同时也需要硼、锰、锌、铁、钼等微量元素。牧草的施肥种类、数量、施肥时期主要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不同类型牧草的需肥量来确定。  相似文献   

11.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增产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即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使其转化为能被牧草吸收利用的氮肥,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降低畜牧业生产成本,增加养畜效益。同时,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节省施用化肥带来的巨大经济投入,避免施用化肥造成的对土壤、环境和产品的污染问题。对于生态农业和生态畜牧业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前景。1试验地基本概况试验地设在齐齐哈尔市所属富裕、甘南、依安、…  相似文献   

12.
<正> (4)施肥管理技术冲绳县的草地开发是以迄今不能作为农业耕地而利用的地方为主要对象,这些地方的土壤肥度低,因此,尤要强调豆科牧草的施肥管理技术的重要性。对以禾草为主的草地,施入氮肥最为重要,但对以豆科牧草为主的草地,施入氮肥以外的其他肥料是重要的,施肥的立足点应放在发挥豆科牧草固氮能力这一方面。  相似文献   

13.
秋季施肥时,3年生以下的樱桃幼树树体处于扩冠期,营养生长旺盛,对氮需要量多,应以氮肥为主,辅助适量的磷肥,以促进树冠形成;3-5年生的初果期幼树,树体由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花芽数量增多,要注意控氮、增磷、补钾;6年生以上树进入盛果期,应增加施肥量,多补充钾肥。  相似文献   

14.
豆科牧草能与根瘤菌共向固氮,但是豆科牧草根瘤的形成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数密切相关,特别是在新垦土地上首次种植豆科牧草,或在同一地块上再次种植同一种豆科牧草或者在过分干旱而酸度又高的地块上种植豆科牧草。都要通过接种根瘤菌来增加根瘤数量,以提高豆科牧草的产量和品质。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时,首先要根据牧草的品种确定根瘤菌的种类,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接种方法。接种方法目前在实践  相似文献   

15.
<正> 在色楞卡流域冲积生草草原土上,栽种混合牧草时,仅灌溉不施肥时没有得到期望的产量。在仅施用磷、钾肥时对牧草产量与品质只有轻微的影响。氮肥与磷、钾混合施用,明显地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和它的粗蛋白含  相似文献   

16.
根瘤菌是大自然中所包含无数微生物中少量有益微生物之一 ,它通常存在于土壤的各个层次中。在生地上 (未进行过垦殖或未播种过同类豆科牧草的地块上 )播种豆科牧草时进行根瘤接种 ,有利于幼苗早期形成根瘤 ,及早形成固氮能力 ,大大提高牧草产量 ,提高牧草养分含量 ,增强牧草的抗逆性。除开极少数自然天生野合的根瘤菌附生外。一般牧草与根瘤菌是通过人工辅助方式———也就是人们所谓的族间接种方法———直接进行 ,形成牧草与根瘤菌共生的。接种方法 :可用工厂化生产的根瘤菌剂拌种 ;也可采集同类豆科牧草的根瘤 ,按每公顷 1 5 0克的比例 ,…  相似文献   

17.
(接上期)一般牧草在生长期不宜施有机肥料,如要施用,也应将有机肥料充分腐熟后再用,以免污染牧草,危害家畜健康。尤其刈割草地,切忌施用家畜干粪。四川省仁寿县团结科技示范园区所做试验表明:在抽茎期施用磷、钾肥,白三叶的鲜草产量比对照组增产25.4%;在始花期施用,可以增产35.6%;在盛花期施用,可以增产49.7%;而在始花期和盛花期同时施用,可以增产51.3%。对牧草实行根外施用微量元素,也能收到较好的增产效果。如:禾本科牧草对铜、铁、锌等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需要。豆科牧草特别需硼。硼能影响叶绿素的形…  相似文献   

18.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添加氮、磷、钾肥不同组合,测定了高寒草甸生物量和群落多样性指数,分析施肥对高寒草甸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肥、磷肥和钾肥分别为220、220和110kg/hm~2时(N3P5K3),莎草科牧草鲜重为337.72g/m~2,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了3.17倍(P0.05)。施肥对莎草科牧草鲜重的影响要高于禾本科牧草和杂类草,施钾肥对莎草科牧草和杂类草生物量并无显著影响。氮肥对群落多样性指数H、E、P有显著影响,而磷钾肥则无显著影响。莎草科牧草鲜重与多样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氮肥、磷肥对莎草科牧草鲜重有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氮磷钾肥在提高高寒草甸群落生物量的同时,也降低群落多样性指数。  相似文献   

19.
豆科牧草接种根瘤菌技术,是在种植豆科牧草时,将牧草种籽进行丸衣化接种根瘤菌技术处理,使豆科牧草幼苗提早形成有效根瘤,增强其固氮能力,进而提高牧草产量和营养品质,增加养畜效益。  相似文献   

20.
1 合理水肥管理 营造良好的排灌条件 ,春季防止或减少水分进入果园 ,使土壤干燥 ,抑制春梢抽发 ;夏季梅雨期前设排水沟 ,干旱季节来临前松土覆草。果园每年客土覆盖 ,加厚土层 ,以稳定土壤的温、湿度。施肥应以土壤肥力为依据 ,少施或不施氮肥 ,增施钾肥。 6月下旬至 7月中旬施采果肥时 ,如增施磷、钾肥 ,则有利于花的形成。第 2年 3月中旬用0 2 %硼砂叶面喷施一次 ;4月中旬用 0 2 %硼酸 +0 2 %磷酸二氢钾再喷一次。2 土壤深翻、晒根  8月份施用磷、钾肥促进花芽形成。 10月至 11月在杨梅树冠滴水线附近开沟 ,断部分根并露根一周 ,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