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钾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是肥料三要素之一,在氮、磷、钾三要素中,植物对氮、钾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喜钾作物需钾量甚至高于需氮量.农业生产实践证明,施用钾肥对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进品质均有明显的作用.新疆是富钾地区,但随着农业生产不断发展、作物产量不断提高以及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作物对土壤钾素的摄取量逐年加大,部分地区土壤速效钾每年以5~15 mg/kg的速度递减.为了充分了解钾肥在新疆的施用效果,特别是在当前棉花滴灌条件下掌握钾肥的施用技术,使之经济而有效地发挥增产作用,新疆农垦科学院水土所在新疆石河子垦区两大土类上进行了滴灌棉花钾肥试验研究,以探索钾肥的施用技术及效果,指导大田生产.  相似文献   

2.
钾能促进棉株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的正长发育,提高棉株抗病虫、抗倒伏性和纤维品质.在作物生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不可代替性.本试验通过在棉花上施用不同浓度钾肥,以探讨钾肥对棉花增产和改善品质的作用,为今后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地下结实作物如马铃薯、花生、芋头、甘薯、山药、菊芋、胡萝卜等,都有嗜钾的特性,对钾素的需求量较大,农民朋友在栽培中应重视施用钾肥夺高产。  相似文献   

4.
作物需肥三大要素是氮、磷、钾,多数作物都是需氮多,需磷、钾少,而块茎作物恰恰相反,钾肥施用量往往大于氮、磷而位居第一。要想获得块茎类作物丰产,重施、巧施钾肥是关键,尤其是当土壤中钾素肥料处于瓶颈缺乏状态时,增施钾肥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须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近年来铜仁地区随着化学氮肥和化学磷肥施用量的增加,钾肥用量相对下降,三要素平衡被打破,部分地区缺钾矛盾日趋突出。为了探索我区不同土壤上施用钾肥的效  相似文献   

6.
红麻是以收获茎秆韧皮纤维为目的的一年生作物.植株高大,生育期长,需肥量较多,尤其对钾肥的需要量比其他作物多。据测定:每生产500公斤粗麻皮,约需施氮15公斤,纯磷5公斤,纯钾25公斤,氮:磷:钾=3:1:5。钾肥能促进红麻纤维发育,提高纤维产量,改进品质.据我们试验,在相同条件下每亩增施15公斤氯化钾,可增产76.9%。增产的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7.
窑灰钾肥对马铃薯生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是晋北高寒地区的主要作物,历年种植面积约20万hm2 。其中大部分种植在含钾量较低的土壤上。由于土壤肥力较低,钾肥供应不足,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而窑灰钾肥是生产水泥的副产品,成本较低,生产简单,使用方便,含K2 O达10%~15%,其中90%以上是水溶性钾,易被作物吸收利用,适宜作基肥施用。而有关窑灰钾肥在作物上的应用情况报道较少[1,2,3],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尚未见详细报道,为此我们于2000~2001年在应县缺钾土壤上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窑灰钾肥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1 材料与方法试验地为轻壤土,……  相似文献   

8.
钾是作物所需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长期的重氮、轻磷、少钾,甚至不施钾肥的施肥习惯,已经导致农作土壤缺钾,出现土壤养分不平衡的现象。在有机肥施用量不足的地方。随着优良高产品种的采用,作物产量的提高又带走土壤大量有效钾。使土壤钾素枯竭、植物营养失衡,严重制约着作物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在贵州省,除烤烟外,其它作物施钾很少,钾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在相当一部分农户中还一无所知。为此,在施钾新区探讨了作物施用钾肥,为作物平衡施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长期水稻-冬油菜轮作模式下钾肥的适宜用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肖克  唐静  李继福  邹家龙  朱建强 《作物学报》2017,43(8):1226-1233
研究长期施用钾肥对水稻-冬油菜轮作系统作物生产力、钾肥利用率和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为水旱轮作区钾肥的统筹分配提供科学依据。2011—2016年在湖北省粮油主要生产区江汉平原布置中稻-冬油菜轮作定位田间试验。共设5个钾肥用量处理,分别为0 kg hm~(-2)(K0),45 kg hm~(-2)(K1),90 kg hm~(-2)(K2),135 kg hm~(-2)(K3)和180 kg hm~(-2)(K4),其中K2处理为当地测土配方推荐钾肥用量(K2O 90 kg hm~(-2))。在土壤供钾能力较高情况下,水稻和油菜年均产量分别为6.87 t hm~(-2)和2.25 t hm~(-2),经过一个轮作周期后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且冬油菜季的产量和地上部吸钾量增幅最为明显,分别为16.9%和63.8%。长期施用推荐钾肥用量后,水稻和冬油菜的钾肥农学利用率年均分别为5.1kg kg–1和3.2 kg kg–1,而钾肥吸收利用率和钾肥贡献率水稻季明显低于冬油菜,这表明水稻吸收的钾素主要来自土壤,而冬油菜则需要较多的外源钾来满足自身对养分的需求。通过线性加平台肥效模型拟合得出,水稻季适宜钾肥用量为70.5~100.9 kg hm~(-2),平均96.6 kg hm~(-2),比推荐用量提高了7.3%;冬油菜季适宜钾肥用量为75.6~118.2 kg hm~(-2),平均107.0 kg hm~(-2),比推荐用量提高18.9%,且冬油菜对钾肥需求高于水稻。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长期施用年均推荐钾肥用量(180 kg hm~(-2))不仅影响作物产量的稳定性,还导致轮作系统钾素持续亏缺和土壤有效钾含量降低,故钾肥应优先施用于油菜季并且重视作物秸秆还田、归还秸秆钾素,以维持农田钾素平衡和生产力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0.
氯化钾不同施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钾素是农作物必须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据有关报导,钾肥对作物蛋白质,淀粉的生成有密切关系,钾素充足时有利于对氮的吸收,能促进作物糖类的合成与运转,有利于淀粉的积累。并能调节各种矿质营养的活度,中和生理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是许  相似文献   

11.
肖华贵  饶勇  陈静  李超 《耕作与栽培》2004,(5):20-20,64
应用回归最优设计试验,对黔油12号密度、氮肥、磷肥、钾肥进行了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依次为氮肥>密度>磷肥>钾肥,氮肥和密度的增产效应最大,且随着N肥施用量的增加或密度加大,产量逐渐提高,当产量达到最高水平时,增施N肥或增加密度,产量反而降低.在低水平下,K肥对产量的影响比P肥大,而在高水平时,P肥对产量的影响比K肥大.氮肥与密度互作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氮肥与钾肥.而密度与钾肥互作对产量的影响最小.欲求高产,应重视氮肥的施用量,在保证合理密度时,还应注意P肥与K肥的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2.
壤质潮土长期施钾对小麦玉米轮作制作物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辛集马兰农场进行钾肥定位试验,研究小麦-玉米轮作制度长期施钾对钾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开始于1992年秋天,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只施氮磷肥的对照(NP);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NPSt);在对照基础上加施钾肥(NPK);在对照基础上加施秸秆和钾肥(NPKSt)。4次重复,顺序排列,小区面积50 m2。结果表明:作物的籽粒年吸钾量与肥料中钾的施入量以及作物籽粒和秸秆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作物籽粒钾吸收量随K2O施入量的增多而增多,与施入的速效钾形态无关。作物籽粒钾含量与钾肥的施入量相关关系不显著。在北方壤质潮土小麦玉米轮作制土壤中,小麦籽粒年均含钾量在4.99~5.13 g/kg,玉米籽粒的年均含钾量在3.75~3.93 g/kg。在壤质潮土小麦轮作制条件下,当施入一定量外源钾肥时,单位面积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和玉米植株地上部分K2O养分吸收量差异不大。小麦季K2O吸收量为140.37 kg/hm2,玉米季为138.23 kg/hm2,据此可有效指导该类型区的钾肥投入。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宁城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全县有耕地11.25万hm2.进入90年代以来,历年种植玉米4万hm2左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历年种植小麦0.27万hm2左右,是种植面积最大的细粮作物.多年来,在这两种作物施用种肥上,以进口的磷酸二铵为主,施肥常量为10~20kg/667m2.生产实践证明:磷酸二铵中所含的氮、磷两种元素已经不能满足日益提高产量的农作物对多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在平衡施肥原则的指导下,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近几年来,宁城县开始推广钾肥和一些微量元素肥料,表现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施肥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太湖流域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为了探讨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施肥途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文献总结与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的施肥现状,指出施肥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农户间施肥量差异大,过量与不足现象并存;养分投入不平衡,农民普遍偏施氮肥,磷、钾肥尤其是钾肥使用比例很低,一般不超过氮肥施用量的20%;氮肥施用时期不合理,与作物养分需求不同步。建立、完善和应用集土壤、作物、环境等管理技术为一体的最佳养分管理技术是实现太湖流域稻麦轮作体系生产力持续提高、经济效益和资源高效利用及环境保护多重目标相协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5.
巨微生物钾肥是一种微生物土壤活化剂,能活化土壤中的无效磷、钾、镁、铜等元素,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强抗逆能力。2005年二十二团农科站进行了生物钾肥效果试验示范,为其在春小麦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小麦品种为新春6号,肥料为巨微生物钾肥水剂(由河北  相似文献   

16.
肥料是影响作物产量和农业碳排放的主要因子之一。研究基于减少单位产量碳足迹,探讨主要肥料的合理用量。对浏阳4个合作社中黄瓜、苦瓜、豆角、莴笋、苋菜、茄子等8种蔬菜生产进行3年定点调查,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每季蔬菜生产氮肥、磷肥、钾肥、厩肥施用量依次为:0、327.2、0、48936 kg/hm2,可使单位产量碳足迹减少85.85%,产量提高24.11%。因此,浏阳发展高效低碳蔬菜种植产业关键施肥技术在于减少氮肥与钾肥的使用,控制磷肥的用量,增施厩肥。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主要烤烟土壤供钾能力与钾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烤烟是高需钾作物,其吸收的钾量比其它任何元素都多。钾素供应不仅影响产量,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影响烟叶质量。土壤供钾是烟叶钾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尤其是在钾肥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应充分利用土壤钾素。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表明,烟草对钾肥的反应与土壤供钾能力有关。因此,摸清贵州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及其对烤烟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对于烤烟的合理布局,钾肥的合理施用都有重要的意义。为此,从1986年以来,对贵州主要烟区烟土钾素含量、供钾性能、烤烟吸钾特性及钾肥效应,进行了多年多点试验和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烤烟钾肥不同施用时期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烤烟钾肥不同施用时期效应的研究杨俊钱晓刚(贵州省烟叶生产购销公司)(贵州农学院)烤烟是喜钾作物,烟叶吸收积累的钾素,远高于其它营养元素。为提高烟叶含钾量,目前人们往往靠增施钾肥量来提高烟叶的钾素含量,诚然增加钾肥量,也可适当增加烟叶的含钾量,但是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甘薯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商薯19淀粉含量高、食味优、产量高,具有适合食用及加工的双重性能,是当前安徽省砂姜黑土地区甘薯主栽品种。甘薯为喜钾作物,根据土壤钾素含量状况,经济合理施钾肥,是甘薯栽培高产高效的基础。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钾肥用量对甘薯产量、钾素吸收及钾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薯块根产量、植株钾素累积量随施钾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高产量施钾量为266.98kg/hm2,最佳经济施钾量为161.75kg/hm2。甘薯钾素生理效率、钾素利用效率、钾肥农学利用率、钾肥效率和钾肥利用效率均随钾肥用量的增加而下降。施钾量为K2O 75kg/hm2时,甘薯钾肥利用效率最高。综合产量水平、经济效益、土壤钾素含量状况,在砂姜黑土区甘薯栽培上K2O用量为75150kg/hm2是较为适宜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京郊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进行小麦、玉米两茬间氮、磷、钾肥合理施用的研究.三年多点试验结果表明,全年氮素投入0.036~0.048kg/m~2,以小麦、玉米各半或玉米居多为宜.冬小麦施氮在下茬玉米上无明显后效.冬小麦适宜施氮量为0.024kg/m~2,夏玉米适宜施氮量0.030kg/m~2,冬小麦和夏玉米施磷肥不仅对当季有增产作用,而且对下茬作物也有明显的后效.冬小麦施P_2O_5 0.015kg/m~2、夏玉米0.007kg/m~2为宜.夏玉米比冬小麦对钾肥高度敏感,土壤速效钾含量在90×10~6以下,冬小麦施钾有一定增产效果,而夏玉米施钾肥显著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