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998、1999年2~10月,在辽宁省朝阳县苏家营子对苍鹭的繁殖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研究。该鸟在辽宁省为夏候鸟,每年最早2月26日迁来,最晚9月28日迁离,居留期210d左右,产卵始期为3月21日,隔日1枚,窝卵数5—7枚,产出第1枚卵后开始孵化,孵化期24~26d,孵化率为92.3%。幼鸟为晚成鸟,育雏期40d左右。  相似文献   

2.
由于辽宁的特殊地理位置,形成了复杂多样的生境,经过多年的生态环境保护,辽宁的鸟种类和数量都有了大幅度增长。通过深入调查,采用最新的鸟类分类系统,统计表明,全省有鸟类418种,其中水鸟162种。按居留型分类,有旅鸟207种,夏候鸟115种,冬候鸟35种,此三类占鸟类种数的85%,充分体现了辽宁是中国乃至世界上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  相似文献   

3.
江西分宜年珠林场及其周围地区的鸟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年珠林场及其附近地区有鸟类125种,隶属11目30科(4亚科),以雀形目种类最多(92种),约占调查种数的74%,其中科食虫鸟的种类(45种)又占雀形目种类数量的49%。该地区繁殖鸟种类所占比例较大,91种繁殖鸟中,东洋界种类有72种,约占繁殖鸟种数的79%,区系组成上的东洋界特征十分明显。据调查,夏候鸟居留时间一般在4月17日至10月27日,持续停留时间约193d;冬候鸟的居留日期一般在8月27日至次年5月4日,持续停留时间约250d。旅鸟多在春、秋两季路过此地,此时种类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4.
灰鹡鸰繁殖生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5月-2007年5月对牡丹江地区灰鹡鸰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每年5月中旬到5月末迁来。居留期为140d左右,繁殖期间雌雄鸟共同筑巢,筑巢后6-9d产卵,每窝4-6枚,平均5枚。共同孵卵,孵化期约为12d。共同育雏,亲鸟喂食12d左右羽毛长满,16-17d飞行,24d基本成鸟。  相似文献   

5.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及食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李伟  王军 《辽宁林业科技》1998,(6):10-12,23
北红尾鸲在辽宁省为夏候鸟,居留期长达半年。以多种昆虫为食,这些昆虫多为农林业的重要害虫,在抑制森林虫害的发生,维持自然生态平衡方面有较重要的作用。通过在宽甸县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的观察,报道了该鸟的求偶与交尾、营巢与产卵,孵卵与育雏等繁殖习性,并对雏鸟的生长变化及食性进行了观察与分析。有助于对该鸟的生态进行深入研究和人工招引与利用。  相似文献   

6.
2006年10月-2007年10月对南京湿地水鸟种群与分布进行了调查,南京地区共有水鸟7目17科88种,以雁鸭类、鸻鹬类和鹭类为主.居留型以冬候鸟占优势,占总数的45.5%.区系组成古北界种类为主,占67.0%.石臼湖、绿水湾以及七里河等地是水鸟主要的分布区.同时,对南京地区湿地及水鸟受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保护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对浙江省湿地的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共发现水鸟119种,结合历史资料,浙江省共有湿地水鸟161种,隶属12目28科.区系成分分析可知,古北界鸟有116种,占72.05%;东洋界有37种,占22.98%,广布种有8种,占4.97%.按居留型分冬候鸟有79种,占49.06%;夏候鸟有32种,占19.88%;旅鸟有32种,占19.88%;留鸟有18种,占11.18%.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拉市海湿地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区系组成,在东部沿湖设置一条3.5km的观测样线,从2001~2003年进行了3年的观察,共记录到湿地水乌66种,隶属于9目16科。分析了水鸟的区系组成,区域性迁飞、居留时间和迁徙特点。  相似文献   

9.
辽宁鸟类新纪录—震旦鸦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震旦鸦雀为我国特产种鸟类,仅分布于长江下游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扎龙至兴凯湖地区。1991年4月16日在辽宁省盘锦市东郭苇场发现成小群分散活动的震旦雅雀。该鸟是食虫鸟类,为辽宁鸟类新纪录种。  相似文献   

10.
旭初之鸟     
水鸟。那是幸福的旭初之鸟。一群卓立净水绿岸或飞翔蓝空中的白色之鸟,一群出没晨光中的灵秀之鸟。  相似文献   

11.
盖杨、辽宁杨和辽河杨为辽宁杨树所培育的杂交杨无性系经栽培试验,其生长节律和物候期均与沙兰杨相似,因此,在适于栽培沙兰杨地区都可栽植这3个无性系。辽宁省以辽南平原较湿润区和辽西平原丘陵半湿润区为最适宜生长区。  相似文献   

12.
3个杂交杨无性系生长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杨、辽宁杨和辽河杨为辽宁杨树所培育的杂交杨无性系经栽培试验,其生长节律和物候期均与沙兰杨相似,因此,在适于栽培沙兰杨地区都可栽植这3个无性系。辽宁省以辽南平原较湿润区和辽西平原丘陵半湿润区为最适宜生长区。  相似文献   

13.
青海湖非越冬水鸟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6年4-9月,在不同的迁徙阶段首次在青海湖15个重要的繁殖地和迁徙停歇地,对水鸟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2种,隶属于7目14科.此外发现16种新记录.青海湖水鸟春季迁徙高峰期在4月下旬.不同生境水鸟的多样性也不同,砂石海滩如鸬鹚岛和二郎剑的水鸟多样性在各季节都较低,可能是由于砂石生境中食物较少的缘故.  相似文献   

14.
作为云南省鸟类同步调查的一部分,为了掌握滇池越冬水鸟相关情况,根据《云南省鸟类同步调查实施细则》,围绕滇池选定24个观察点,分别于2015年1月11日和2016年1月14日分组同时对各观察点进行观察和统计。调查人员分4个组,每组调查6个点,1天之内完成。结果共记录到滇池水鸟32种,隶属于6目8科。对滇池越冬水鸟的种类组成、空间分布、栖息地现状及受干扰和威胁情况进行分析,并就滇池水鸟种类与数量在历次调查中的增减以及水鸟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提出进一步恢复湿地,减少人为活动与捕鸟行为等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黑脸琵鹭自1849年命名以来,现成为世界濒危鸟类,全球仅存1700余只。自1999年在辽宁省黄海沿岸的石城岛形人坨子上发现了中国的唯一繁殖地以来,作者对黑脸琵鹭的繁殖、越冬和迁徙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同时每年都对辽宁黄海沿岸的一些岛坨进行调查,在2007年6月又在距第1处繁殖地东南3n mile(海里)的元宝坨子上发现了第2处黑脸琵鹭繁殖地。黑脸琵鹭是辽宁的夏候乌,每年4。8月进行繁殖。9月至翌年3月在中国江苏盐城以南地区越冬,其中以在台湾越冬数量最多。国外繁殖在朝鲜、韩国和俄罗斯,越冬在韩国、日本、越南、泰国、菲律宾。  相似文献   

16.
1997~1998年间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承担国家林业局下达的黑嘴鸥专项调查。北起辽宁省,向南到达海南省,分别调查冬季和夏季的黑嘴鸥数量、分布及栖息地状况。“江苏盐城沿海地区繁殖季节几种水鸟的数量及分布研究(1)”主要讨论黑嘴鸥的数量和分布,本文主要讨论黑嘴鸥调查区内其它几种繁殖水鸟的数量。盐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类型保护区,已经列入国际性重要湿地和东亚鹤类地点保护网络。保护区范围内不仅有大量黑嘴鸥(Larussaundersi)繁殖,还有普通燕鸥(Sternahirundo)、白额燕鸥(S.albifron…  相似文献   

17.
2005-2009年对兴化湾水鸟资源进行调查,共记录到水鸟84种,隶属7目13科,以鸽鹬类、鸥类和雁鸭类为主,居留型以冬候鸟和旅鸟为主;拥有多种珍稀濒危水鸟,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988)有10种、IUCN名录的有7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有9种。水鸟主要分布在江镜华侨农场、赤港华侨农场水产池塘和周边滩涂。同时,针对兴化湾水鸟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8.
旭初之鸟     
水鸟。那是幸福的旭初之鸟。一群卓立净水绿岸或飞翔蓝空中的白色之鸟,一群出没晨光中的灵秀之鸟。  相似文献   

19.
为金眶行鸟在长江中、下游繁殖的首次报道。目前为止有关文献与报道仅将金眶行鸟(普通亚种)记录为长江中、下游的旅鸟。它的繁殖地分布在内蒙古中部、山东、山西、陕西、青海等黄河以北地区。通过作者观察发现,每年4~6月间在大量金眶行鸟在鄱阳湖保护区范围内的梅西湖、朱市湖和大湖池等地繁殖,本文从繁殖生境、配对、营巢、产卵、孵化出雏等方面对金眶行鸟的繁殖生态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20.
蓝喉蜂虎是福建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其野外种群数量少,栖息地要求较为特殊。此鸟体色艳丽,受到许多鸟类爱好者的喜爱,现有的文献尚无对蓝喉蜂虎较为系统的研究报告。通过3年多的观察,初步掌握蓝喉蜂虎在延平区的分布、居留、繁殖、取食策略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