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17.43±0.76)kg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 MJ/kg、11.47 MJ/kg及12.51 MJ/kg的3种TMR。结果表明:能量水平对试羊的胴体重有显著影响(P0.05);10.40 MJ/kg组试羊屠宰率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3组试羊的胴体净肉重、内脏脂肪及骨重呈极显著差异(P0.01);10.40 MJ/kg组与11.47及12.51 MJ/kg组试羊肉骨比呈显著差异(P0.05);3组试羊的胴体净肉率无显著差异(P0.05)。能量水平对3组试羊的内脏器官有显著影响(P0.05)。3组试羊的肝胆、肺脏、血液及头的重量差异极显著(P0.01);11.47 MJ/kg组试羊心脏重量极显著高于10.40及12.51 MJ/kg组(P0.01),10.40MJ/kg组试羊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试羊脾脏及肾脏重量极显著低于11.47及12.51 MJ/kg组(P0.01);能量水平对3组试羊的胃肠道有显著差异(P0.05)。3组试羊的瘤胃、网胃及小肠重量呈极显著差异(P0.01)。适当提高饲粮能量水平,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其宰前活体质量、胴体质量和屠宰率随能量的增加而增加。12.51 MJ/kg能量水平对崂山奶山羊肝脏、肺脏、肾脏、胃肠道、蹄及皮(毛)的生长发育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能量水平对育成期崂山奶山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18.43±0.76)kg]相近的崂山奶山羊育成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个重复,每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粗蛋白质、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消化能(DE)水平依次为10.40、11.47和12.51 MJ/kg的3种饲粮。试验期10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1)10.40 M J/kg组在7、8月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组在9月龄无显著差异(P0.05)。2)10.40 M J/kg组体重在8、9月龄显著低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11.47和12.51 MJ/kg组分别较试验前增长了141.22%、157.40%、158.09%。8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腹围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9月龄10.40 M J/kg组胸围和尻长也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5)。3)10.40 M J/kg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1.47和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2.51 MJ/kg组(P0.05)。10.40 MJ/kg组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显著低于11.47M J/kg组(P0.05),极显著低于12.51 M J/kg组(P0.01)。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最佳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1.47 MJ/kg。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泌乳期崂山奶山羊的能量需要量。选用体重[(53.80±1.62)kg]、产奶量[(1.80±0.19)kg/d]、体况相近并处于泌乳期的2胎健康崂山奶山羊30只,采用单因素随机分组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每只羊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钙、磷和粗蛋白质水平一致,消化能水平为9.71、10.80及11.61 MJ/kg的3种试验饲粮。进行为期70 d的饲养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进行为期17 d的消化代谢试验(前10 d为预试期)。结果表明,1)试验期3组试羊随着饲粮能量水平的提高,总能消化率依次提高,9.71 MJ/kg组试羊的消化能代谢率及甲烷能显著低于10.80及11.61 MJ/kg组(P0.05),3组试羊的总能、粪能及尿能间无显著差异(P0.05);2)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与代谢体重、平均日增重和产奶量关系的回归公式:DE(MJ/d)=0.487W0.75+0.354ADG+6.120M(P=0.028,R2=0.870);ME(M J/d)=0.394W0.75+0.312ADG+5.281M(P=0.031,R2=0.873)(DE为消化能,W0.75为代谢体重,ADG为平均日增重,M为产奶量,ME为代谢能)。本试验成功建立了泌乳期崂山奶山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模型。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的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在育肥前期不同能量水平饲喂的基础上(育肥前期5种肉牛日粮综合净能(NE_(mf))依次为6.02、6.38、6.74、7.10、7.46 MJ/kg,每组10头牛,育肥116 d)继续育肥,育肥前期试验结束后,保持分组不变,挑选35头体型接近、体重(355.94±35.11) kg锦江牛继续育肥。按照中国《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中350 kg肉牛日增重1.2 kg/d所需净能的100%(A组)、106%(B组)、112%(C组)、118%(D组)、124%(E组)配制5种不同能量水平的试验日粮,5种日粮的NE_(mf)依次为6.21、6.58、6.95、7.33、7.70 MJ/kg。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生长性能及能量代谢指标,并建立消化能和代谢能能量需要模型。预试期10 d,正试期128 d。结果表明:①D、E组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的总能采食量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5)。②B组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能量利用效率最高,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分别为90.59%和83.36%。③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日增重与消化能采食量和代谢能采食量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R~2=0.997、R~2=0.993),其消化能、代谢能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DE_m=0.770W~(0.75)+40.088×ADG;ME_m=0.645W~(0.75)+38.603×ADG(其中DE为消化能总需要量(MJ/d);ME为代谢能总需要量(MJ/d);W~(0.75)为单位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kg/d))。综上所述,育肥后期锦江牛的维持消化能总需要量(DE_m)和代谢能总需要量(ME_m)分别为0.770、0.645 MJ/(kg W~(0.75)·d),每千克增重的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40.088、38.603 MJ。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试验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及氮代谢规律,选用144日龄、体重相近[(14.57±0.32)kg]的崂山奶山羊断奶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能量、纤维、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粗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5%、13.2%和15.8%的3种饲粮。结果表明:15.8%组试验羊具有最高日增重120.86 g/d,极显著高于10.5%组(105.49 g/d),试验羊每增重1 g需要粗蛋白质0.36 g/d。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析因公式分别为RCP=3.27 W0.75+0.38△W、RDCP=2.43 W0.75+0.27△W,沉积蛋白=1.24W0.75+0.12△W[RCP为粗蛋白质需要量(g/d),RDCP为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g/d),W0.75为代谢体重(kg),△W为平均日增重(g/d)]。  相似文献   

6.
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的能量需要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母羊对能量的适宜需要量。选择1.5岁陕北白绒山羊母羊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控制各组试羊粗蛋白质摄入量一致(实测值为74.0 g/d),测得各组消化能摄入量分别为7.6、8.3、8.9和9.6 MJ/d,进行为期40 d的饲养试验(前10天为预试期);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择3只羊进行为期7 d的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空怀母羊对4种饲粮总能的消化率和代谢率分别为(65.3±3.23)%和(54.7±3.16)%。空怀期母羊平均日增重随能量摄入量增加呈线性增长。空怀母羊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DE(MJ/d)=0.507 0W0.75+0.026 3 ADG和ME(MJ/d)=0.413 0W0.75+0.024 5 ADG(式中DE为消化能,W0.75为代谢体重,ADG为平均日增重,ME为代谢能)。综合得出,空怀期陕北白绒山羊饲粮中消化能和代谢能分别以9.17~10.14 MJ/kg和7.70~8.60 MJ/kg(风干基础)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杜泊羊生长期能量的代谢规律和需要量。试验采用2×3的析因试验设计,即2种性别(公羊和母羊)、3种能量水平(低、中、高)。饲养试验选取断奶后15 d杜泊羊54只,公母各占1/2,公母各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羊;试验羊自由采食,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消化代谢试验选取断奶后15 d杜泊羊18只,公母各占1/2,每个处理3只;预试期7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杜泊羊公羊的总能消化率(DE/GE)与总能代谢率(ME/GE)分别为63.07%和51.80%,母羊分别为61.59%和50.76%。代谢能需要量公式如下,公羊,ME=31.338ADG+424.728W0.75,母羊,ME=40.649ADG+406.122W0.75,杜泊羊,ME=37.201ADG+399.671W0.75[式中:ME为代谢能(kJ/d),W0.75为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g)]。综合得出,生长期杜泊羊公羊和母羊维持代谢能分别为424.73和406.12 kJ/kg W0.75,每克日增重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31.34和40.65 kJ;增重需要公羊低于母羊,维持需要公羊略高于母羊。生长期杜泊羊饲粮适宜消化能水平为10.66 MJ/kg(风干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育肥奶山羊公羊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27只体重相近[(25.01±3.23)kg]的崂山奶山羊公羊,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饲粮配制参照AFRC(1998)营养需要推荐量,按消化能9.29、10.00、10.70 MJ/kg 3个梯度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9.29 MJ/kg组奶山羊公羊平均日增重(ADG)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3组中10.00 MJ/kg组ADG最高,较9.29 MJ/kg组高138.19%(P<0.05),较10.70 MJ/kg组高19.15%(P>0.05)。10.00、10.70 MJ/kg组料重比显著低于9.29 MJ/kg组(P<0.05),前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奶山羊公羊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蛋白含量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9.29 MJ/kg组奶山羊公羊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10.00、10.70 MJ/kg组(P<0.05),血清葡萄糖、白蛋白、总胆固醇含量显著低于10.00 MJ/kg组(P<0.05)。由以上结果并考虑饲养成本可知,奶山羊公羊获得最佳生长性能的饲粮消化能水平为10.00 MJ/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20~50 kg川藏黑猪的能量代谢与沉积规律。试验一:选择体重接近[(20.17±3.46)kg]的川藏黑猪配套系商品猪64头,预试7 d后屠宰4头猪测定胴体成分;其余试验猪按公母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各重复单圈饲养,自由采食消化能(DE)水平分别为13.79、13.37、12.96、12.54和12.12 MJ/kg的饲粮。试验猪体重达50 kg时,结束试验一,测定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并在各组选择1头猪屠宰测定胴体成分。试验二:选择试验一中15头体重接近[(48.34±4.07)kg]的公猪,随机分成5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单独饲养于代谢笼,分别采食上述5种DE水平的饲粮,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预试期3 d,正试期4 d。采用析因法建立能量需要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饲粮DE水平影响了20~50 kg川藏黑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饲粮DE转化为代谢能(ME)效率(ME/DE)为97.26%~98.10%,ME用于沉积产品能的效率(DED/ME)平均值为41.71%;此阶段川藏黑猪维持需要ME平均值为0.49 MJ/W~(0.75)或0.85 MJ/W~(0.60)(按DE计为0.50 MJ/W~(0.75)或0.87 MJ/W~(0.60)),增重需要DE和ME平均值分别为18.91和18.47 MJ/kg。由此得出,20~50 kg阶段川藏黑猪能量需要模型为:DE(MJ/d)=0.504 W~(0.75)+18.91ΔW或DE(MJ/d)=0.867 W~(0.60)+18.91ΔW;ME(MJ/d)=0.492 W~(0.75)+18.47ΔW或ME(MJ/d)=  相似文献   

10.
生长期秦川牛能量代谢规律与需要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生长期秦川牛能量代谢规律与需要量。选择30头体况良好、体重[(336.33±18.28)kg]相近的生长期秦川牛公牛,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牛,分别饲喂按我国《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提供的预期平均日增重900 g/d所需净能的85.0%(Ⅰ组)、92.5%(Ⅱ组)、100.0%(Ⅲ组)、107.5%(Ⅳ组)、115.0%(Ⅴ组)配制的5种试验饲粮。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秦川牛生长性能及能量代谢指标,并建立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预测模型。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Ⅲ组秦川牛平均日增重为880.15 g/d,较预期的结果略低;Ⅳ组平均日增重达到最大值(1 160.10 g/d),能量利用效率最高;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和消化能代谢率平均值分别为(76.44±3.23)%、(66.75±3.16)%、(87.31±0.54)%;秦川牛的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DER=0.778W0.75+37.05ADG;MER=0.668W0.75+33.49ADG[DER为消化能需要量(M J/d),MER为代谢能需要量(M J/d),W0.75为单位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kg/d)]。综合得出,生长期秦川牛的维持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0.778、0.668 MJ/(kg W0.75·d),每千克增重的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37.05、33.49 M J。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的能量代谢规律及需要量。在育肥前期不同能量水平饲喂的基础上(育肥前期5种肉牛日粮综合净能(NEmf)依次为6.02、6.38、6.74、7.10、7.46 MJ/kg,每组10头牛,育肥116 d)继续育肥,育肥前期试验结束后,保持分组不变,挑选35头体型接近、体重(355.94±35.11) kg锦江牛继续育肥。按照中国《肉牛饲养标准》(NY/T 815-2004)中350 kg肉牛日增重1.2 kg/d所需净能的100%(A组)、106%(B组)、112%(C组)、118%(D组)、124%(E组)配制5种不同能量水平的试验日粮,5种日粮的NEmf依次为6.21、6.58、6.95、7.33、7.70 MJ/kg。采用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生长性能及能量代谢指标,并建立消化能和代谢能能量需要模型。预试期10 d,正试期128 d。结果表明:①D、E组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的总能采食量较其他组显著降低(P<0.05)。②B组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能量利用效率最高,总能消化率、总能代谢率分别为90.59%和83.36%。③育肥后期锦江去势公牛日增重与消化能采食量和代谢能采食量存在高度线性正相关(R^2=0.997、R^2=0.993),其消化能、代谢能需要量的回归方程分别为:DE_m=0.770W0.75+40.088×ADG;ME_m=0.645W0.75+38.603×ADG(其中DE为消化能总需要量(MJ/d);ME为代谢能总需要量(MJ/d);W0.75为单位代谢体重(kg);ADG为平均日增重(kg/d))。综上所述,育肥后期锦江牛的维持消化能总需要量(DE_m)和代谢能总需要量(ME_m)分别为0.770、0.645 MJ/(kg W0.75·d),每千克增重的消化能和代谢能需要量分别为40.088、38.603 MJ。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水平对产蛋期汶上芦花鸡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蛋品质的影响,并建立代谢能需要量析因模型,确定产蛋期汶上芦花鸡的饲粮代谢能需要量。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取40周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汶上芦花鸡360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各组分别饲喂代谢能水平为10.68、10.89、11.10、11.30和11.51MJ/kg的试验饲粮,其他主要营养水平保持一致。预试期7d,试验期35d。结果表明:1)饲粮代谢能水平对产蛋期汶上芦花鸡的平均日采食量(ADFI)、平均日代谢能摄入量(ADMEI)、平均体重、代谢体重(BW0.75)、产蛋数、产蛋率和平均日产蛋量(ADEM)均有显著影响(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ADFI、ADMEI、产蛋数、产蛋率和ADEM呈增加趋势,但当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时降低。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料蛋比呈降低趋势,但当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时增加。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1.51和11.30 MJ/kg时的平均体重和BW0.75显著高于代谢能水平为11.10 MJ/kg时(P0.05)。2)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产蛋期汶上芦花鸡的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HO)含量均呈增加趋势。3)饲粮代谢能水平对产蛋期汶上芦花鸡的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和蛋黄比率有显著影响(P0.05)。低能组(代谢能水平为10.68、10.89和11.10 MJ/kg)的蛋白高度和哈氏单位显著高于高能组(代谢能水平为11.30和11.51 MJ/kg)(P0.05)。随饲粮代谢能水平的升高,蛋黄颜色和蛋黄比率呈增加趋势,其中代谢能水平为11.51 MJ/kg时的蛋黄颜色和蛋黄比率显著高于其他各代谢能水平时(P0.05)。4)以ADMEI为因变量,以平均日增重(ADG)、ADEM和BW0.75为自变量,拟合41~45周龄汶上芦花鸡饲粮代谢能需要量的析因模型为:ADMEI=0.88 ADG+10.63 ADEM+476.40 BW0.75(R2=0.982 5,P0.05)。满足41~45周龄汶上芦花鸡最佳生产性能的适宜饲粮代谢能需要量为11.29 MJ/kg。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日粮对海南黑山羊肥育羔羊生长性能和器官指数的影响。采用2×3析因设计,将24只3月龄、体重为(10.56±1.28)kg海南黑山羊随机分成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只羊(公、母各半),每只羊为1个重复。6个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处理组分别为:试验1组粗蛋白质(CP)水平为15%、消化能(DE)水平为11.72 MJ/kg,试验2组CP 15%、DE 12.55 MJ/kg,试验3组CP 15%、DE 13.39 MJ/kg,试验4组CP 17%、DE 11.72 MJ/kg,试验5组CP 17%、DE 12.55 MJ/kg,试验6组CP 17%、DE 13.39 MJ/kg,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精饲料粗蛋白质水平对试验羊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17% CP日粮组试验羊有较高的平均日增重(P<0.05)和较低的料重比(P<0.05);日粮精饲料蛋白质和能量水平对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的脏器指数影响均不显著(P>0.05),随着精饲料消化能水平的增加,肠道的脏器指数逐渐减小(P<0.05)。结果提示,补饲不同营养水平精饲料对3月龄海南黑山羊育肥期羔羊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均有显著影响(P<0.05),对黑山羊肠道重量及肠道器官指数影响显著(P<0.05),而对其他内脏器官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4.
饲粮能量水平对青山羊能量代谢和产热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能量水平对青山羊能量代谢和产热量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型基本一致、健康的4~5岁龄青山羊公羊12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只。试验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3个处理饲粮消化能水平依次为8.91、9.79、10.62 MJ/kg,各组均限饲,且投料量一致。试验期预试期7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9.79 MJ/kg饲粮能量水平组能量表观消化率、代谢率、每天CO2排出量、O2消耗量、非蛋白质CO2排出量和非蛋白质O2消耗量都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9.79 MJ/kg能量水平组每天的总产热量和非蛋白质产热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本试验同时求得青山羊公羊绝食代谢产热量的估测值为259.66 kJ/kgW0.75,维持代谢能需要量的估测值为450.82 kJ/kgW0.75。综合分析,9.79 MJ/kg为青山羊公羊较适宜的能量水平。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育肥期波本杂肉羊能量和蛋白质营养需要量参数,筛选出一个最佳能量和蛋白质搭配的饲料配方,为科学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和生产指导。试验选择16只3月龄断奶波隆杂交F1代公羔,采用4×4拉丁方设计,以NRC(1981)营养需要推荐量为参考设计了低能低氮、高能低氮、低能高氮和高能高氮(NRC)4种能氮比日粮,分别为日粮1、2、3和日粮4。试验结果表明,舍饲波隆杂交羔羊育肥期对象草 玉米型日粮干物质采食量与代谢体重和日增重的关系为:DMI(g/d)=181.3W0.75-0.61ΔW-886.2(r=0.9287);舍饲波隆杂羔羊育肥期粗蛋白质(CP)、总能(GE)、消化能(DE)需要量的估测模型分别为:CP(g/d)=19.56 W0.75+0.25ΔW-128.6(r=0.7836),GE(MJ/d)=2.98 W0.75+0.023ΔW-18.69(r=0.8257),DE(MJ/d)=1.26 W0.75-.006ΔW-3.56(r=0.6236);3~6月龄舍饲育肥期波隆杂羔羊,日粮总能代谢率平均为0.49%,粗蛋白质的消化率平均为0.63%,每增重1 g体沉积蛋白质需要量为0.32 g。  相似文献   

16.
辽宁绒山羊空怀母羊能量需要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辽宁绒山羊空怀期母羊的能量需要量。选用体况良好、体重接近的24只辽宁绒山羊经产空怀母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气体代谢试验研究绒山羊空怀母羊的代谢能(ME)和净能(NE)的需要量。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空怀期母羊的维持需要代谢能和净能分别为0.480和0.336 MJ/kg W0.75。  相似文献   

17.
将600只岭南黄初生雏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120只,公母各半,分栏饲养,饲粮代谢能水平(MJ/kg)分别为11.88,12.19,12.92,13.22和13.60,观察21天。结果,11.88 MJ/kg组公雏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其余四组(p<0.05),料肉比显著高于其余四组(p<0.05),13.60MJ/kg组腹脂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余四组(p<0.01),13.22和13.60MJ/kg组体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11.88,12.19MJ/kg组(p<0.01);对母雏,饲粮代谢能12.92,13.22和13.60MJ/kg组平均日增重显著或极显著高于11.88,12.19MJ/kg组(p<0.05或P<0.01),料肉比显著低于11.88 MJ/kg组(P<0.05),11.88 MJ/kg组体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四组(p<0.05),但体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四组(p<0.05),灰分含量极显著高于12.92,13.22和13.60MJ/kg组(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