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评价肉雏鸭饲粮中小麦氨基酸和能量的营养价值,并比较套测法和直接强饲法测定结果的差异。选取48只15日龄樱桃谷肉鸭(SM3品系),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单笼饲养。处理1为基础饲粮组,处理2为80%基础饲粮+20%小麦组(套测组),处理3为100%小麦组(直接强饲组),处理4为饥饿组,用以测定内源损失。结果表明:1)小麦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和总能含量分别为16.09%和18.56 MJ/kg。2)除了谷氨酸、脯氨酸、胱氨酸外,套测法测定的其余氨基酸的表观(真)氨基酸代谢率均高于直接强饲法测得到的结果(P<0.01);套测法和直接强饲法测得的总氨基酸的表观代谢率分别为86.59%和82.42%,真代谢率分别为92.36%和90.80%。3)2种方法测定的能量代谢率和代谢能差异不显著(P>0.05)。套测法测得小麦能量表观代谢率和真代谢率分别为77.51%和86.23%,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分别为14.38和16.00 M J/kg;直接强饲法测得小麦能量表观代谢率和真代谢率分别为75.95%和84.81%,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分别为14.09和15.74 M J/kg。由此得出,套测法和直接强饲法皆可用于评定小麦代谢能;而使用套算法测定小麦氨基酸代谢率时,合适的替代比例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脱毒桐籽饼(粕)蛋白质及能量营养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8头30kg的阉公猪和6只1.7kg的伊莎褐公鸡分别对3种脱毒桐籽饼(粕)Ⅰ、Ⅱ和Ⅲ的蛋白质、氨基酸消化率、代谢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3种脱毒桐饼(粕)Ⅰ、Ⅱ和Ⅲ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1.17 %、35.12 %和23.98 % ;总氨基酸含量为226.93mg/g、278.38mg/g和178.71mg/g,其中赖氨酸含量4.14mg/g、5.01mg/g和3.47mg/g ,蛋氨酸含量为1.24mg/g、1.33mg/g和0.92mg/g ;能量(GE)为17.72kJ/g、16.42kJ/g 和18.02kJ/g。脱毒桐粕Ⅰ的蛋白质消化率为75.15 % ,消化能为12.85MJ/kg;脱毒桐饼(粕)Ⅰ、Ⅱ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4.88MJ/kg 和6.29MJ/kg,真代谢能为5.53MJ/kg 与6.94MJ/kg。3种脱毒桐饼(粕)的氨基酸之间存在不平衡状况 ,从限制性氨基酸的角度来看 ,脱毒桐饼(粕)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第二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试图对生物玉米对科宝肉鸡的饲用价值进行评定。选择49日龄来源相同、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科宝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基础日粮组、试验日粮Ⅰ组和试验日粮Ⅱ组),每个处理设三个重复组,每个重复组20只鸡,公母各半,进行代谢试验(内指示剂法,4mol/L HCL,酸不溶解灰分),分析其表观代谢能值及各营养物质的表观代谢率。采用常规饲料检测法测定生物玉米的干物质、总能、灰分、粗蛋白质、钙、总磷,以TCA法测定其植酸磷的含量,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钠含量,分析结果:(1)风干生物玉米Ⅰ型的常规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干物质88.82、粗蛋白11.8、钙0.675、总磷0.235、非植酸磷0.235,总能为3.89 Mcal/kg,钠为6.0g/kg;风干生物玉米Ⅱ型的常规营养物质含量(%)分别为:干物质88.87、粗蛋白11.1、钙0.815、总磷0.18、非植酸磷0.18,总能为3.55Mcal/kg,钠为4.09g/kg;(2)风干生物玉米Ⅰ型各常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分别为:干物质36.598、粗蛋白43.24;风干生物玉米Ⅱ型各常规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分别为:干物质52.84、粗蛋白58.10;(3)在科宝肉鸡的实际饲养生产中:风干生物玉米Ⅰ型的表观代谢能为2.14 Mcal/kg,风干生物玉米Ⅱ型的表观代谢能为3.17Mcal/kg。  相似文献   

4.
选择1日龄樱桃谷肉鸭1800羽,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羽。对照组为基础日粮,试验Ⅰ组为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ml/"t豆伴侣"液体复合酶UTB1500,试验Ⅱ、Ⅲ组为基础日粮降低代谢能125kJ/kg(30kcal/kg)并分别添加150ml/"t豆伴侣"FE806-L液体复合酶、液体复合酶UTB1500,试验Ⅳ、Ⅴ组则为基础日粮降低代谢能210kJ/kg(50kcal/kg)并分别添加150ml/"t豆伴侣"FE806-L液体复合酶、液体复合酶UTB1500,目的是研究比较两种液体复合酶对樱桃谷肉鸭生长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试验分为前期(1~14日龄)、中期(14~28日龄)和后期(28~42日龄),共42d。结果表明:加酶各组的后期和全期平均日增重均高于不加酶的对照组,且均以试验Ⅱ组最高;各阶段料重比均以试验Ⅰ组最低,而试验Ⅱ组前期、后期和全期料重比为次低;相同日粮代谢能水平下,中、低代谢能日粮添加FE806-L液体复合酶的试验组上述生长性能指标均优于添加"豆伴侣"液体复合酶UTB1500的试验组。试验Ⅰ、Ⅱ、Ⅲ、Ⅳ、Ⅴ组肉鸭对干物质、蛋白质、单个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表观和真代谢率均表现出试验Ⅱ组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对照组的规律,但除苯丙氨酸试验Ⅰ、Ⅱ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日粮能量表现和真代谢率也以加酶各组高于对照组,且中、低代谢能日粮添加FE806-L液体复合酶的试验组高于相同代谢能日粮中添加"豆伴侣"液体复合酶UTB1500的试验组。  相似文献   

5.
为了给新型蛋白质饲料(鸡肉粉和羽毛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用《饲料中氨基酸的测定方法》(GB/T 18246—2000)测定鸡肉粉、羽毛粉和鱼粉三种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中氨基酸的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三种动物源性蛋白质饲料中,鱼粉中含硫氨基酸含量最高,为2.132%;鱼粉中的缬氨酸(Val)与赖氨酸(Lys)比值为0.606,最接近断奶仔猪的营养需求;鱼粉中的必需氨基酸(EAA)与非必需氨基酸(NEAA)比值为68.709%;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TAA)比值为41.432%,与联合国农粮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规定值差异不显著(P0.05);羽毛粉中的TAA、支链氨基酸(BCAA)和鲜味氨基酸(FAA)含量高于鸡肉粉和鱼粉,分别为80.603%、15.673%和33.826%;鸡肉粉的TAA含量和FAA含量(分别为65.335%和30.771%)高于鱼粉。说明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蛋白质饲料,羽毛粉和鸡肉粉可作为鱼粉的补充替代品。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通过肉鸡代谢试验建立高粱常规营养成分与表观代谢能(AME)和氨基酸表观代谢率的回归方程,为生产提供高粱AME和氨基酸表观代谢率估算方法。试验选择单宁含量差异较大的美国高粱和阿根廷高粱,配制成4种不同单宁含量的高粱样品,按不同比例(25%、50%)替代基础饲粮组成代谢饲粮。选用270只21日龄AA+商品雄性肉鸡,随机分为9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用全收粪法和回归法测定高粱AME和氨基酸表观代谢率,并采用逐步回归法建立AME和氨基酸表观代谢率与常规营养成分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4种高粱的AME分别为13.41、12.92、12.60、12.72 MJ/kgDM;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苯丙氨酸的表观代谢率均值分别为0.59%、59.77%、49.01%。按逐步回归法建立高粱在21日龄AA+雄性肉鸡的AME和氨基酸表观代谢率的最佳预测方程分别为:AME=9.345+1.536×EE(R~2=0.957,P=0.022);异亮氨酸表观代谢率=127.317-32.600×Ash(R~2=0.948,P=0.026);亮氨酸表观代谢率=-878.663+10.695×DM(R~2=0.995,P=0.002);天门冬氨酸表观代谢率=45.160+6.185×CF(R~2=0.943,P=0.029);酪氨酸表观代谢率=194.381-81.143×Ash(R~2=0.914,P=0.044)。方程计算所得高粱AME和氨基酸表观代谢率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差异不显著,方程可用。本试验条件下,可通过高粱常规营养成分对高粱的AME和氨基酸表观代谢率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7.
试验研究酶解羽毛粉对小型成犬适口性、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及体重的影响。采用4种日粮,以部分羽毛粉替代鸡肉粉,分别为Ⅰ(对照日粮)、Ⅱ(2%羽毛粉日粮)、Ⅲ(3%羽毛粉日粮)、Ⅳ(5%羽毛粉日粮),1~3组分别饲喂Ⅰ与Ⅱ日粮、Ⅰ与Ⅲ日粮、Ⅰ与Ⅳ日粮。适口性试验结果表明:以2%羽毛粉替代鸡肉粉时,采食率与对照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以3%羽毛粉替代鸡肉粉时,采食率显著低于对照日粮组(P0.05);以5%羽毛粉替代鸡肉粉时,采食率极显著低于对照日粮组(P0.01)。消化代谢及生长试验结果表明:羽毛粉影响犬对日粮蛋白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2%、3%、5%羽毛粉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分别降低3.28%(P0.05)、3.83%(P0.01)、8.51%(P0.01);5%羽毛粉组结束体重较初始体重降低5.39%(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分三个饲粮处理,分别为正对照组、正对照基础上降低代谢能0.836MJ/kg的负对照组及负对照基础上添加4000U/kg木聚糖酶饲料的处理组,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总计252只肉鸭。试验分前期(0~21d)和后期(22~42d)两个阶段。前后期饲粮均为颗粒饲料,在15~21d和36~42d阶段进行代谢试验,代谢试验期间,饲粮中加入0.4%的二氧化钛作为指示剂,预试期4d,正试期3d,在正试期内收集粪样,用于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在42日龄时屠宰肉鸭,以重复为单位收集回肠食糜,冻干、粉碎后用于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负对照组相比,在低能负对照组日粮中添加4000U/kg木聚糖酶可以使前期和后期肉鸭日增重分别提高9.8%和5.5%,料重比分别降低6.9%和5.3%;相对于低能负对照组,添加4000U/kg木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前期肉鸭粗蛋白、能量的表观代谢率和代谢能,分别提高5.5%、4.0%和3.9%;在负对照组基础上添加4000U/kg的木聚糖酶可以显著提高后期肉鸭粗蛋白、能量的表观代谢率和表观代谢能,提高幅度分别为10.0%、4.2%、4.5%。添加4000U/kg木聚糖酶可以提高肉鸭表观代谢能0.47MJ/kg。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探讨小麦型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的能量与氨基酸代谢率。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淮南麻黄鸡成年公鸡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2只),分别作为内源养分收集组与试验饲粮收集组。经过前后2期代谢试验数据的收集,按照套算法公式测算,结果表明: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主要氨基酸表观代谢率、真代谢率平均值分别为69.76%与74.91%;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能量(总能)表观代谢率、真代谢率分别为46.87%与47.58%,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分别为9.09与9.24 MJ/kg,氮校正表观代谢能、真代谢能分别为9.13与9.28 MJ/kg;主要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的相关系数大于0.92。结果提示:本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几种主要氨基酸真代谢率平均值与总能真代谢率都略低于玉米型DDGS的数值,而其相应的表观代谢率值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待测饲料中粗纤维水平对真代谢率的影响较对表观代谢率的影响大;DDGSw在淮南麻黄鸡上主要氨基酸和总能的表观代谢率与真代谢率数值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性别对蛋鸡日粮代谢能测定值的影响。选用体质量相近、体况良好的32只45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公鸡和72只41周龄京红1号商品代产蛋母鸡,试验日粮设计参考美国NRC(1994)营养需要和我国《鸡饲养标准》(NY/T 33—2004),并结合京红1号商品代蛋鸡饲养手册确定营养水平,按照设定的代谢能水平分为4种日粮:Ⅰ(10.88 MJ/kg)、Ⅱ(11.09 MJ/kg)、Ⅲ(11.30 MJ/kg)和Ⅳ(11.51 MJ/kg),日粮粗蛋白水平均为16.50%。公鸡组共32只鸡,分为4组,每组8个重复,每重复1只鸡,分别饲喂4种日粮;产蛋母鸡组共72只鸡,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重复3只鸡,分别饲喂4种日粮。公鸡采用强饲法、产蛋母鸡采用外源指示剂法测定日粮的代谢能值。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为Ⅰ、Ⅱ和Ⅳ时,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显著低于产蛋母鸡(P0.05);日粮为Ⅲ时,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低于产蛋母鸡,但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与产蛋母鸡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和氮校正能量表观代谢率差异不显著(P0.05)。公鸡表观代谢能值与产蛋母鸡表观代谢能值及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为线性相关,线性相关方程为:y_1=0.773 1x+2.984 2,R2=0.962 1;y_2=0.765 3x+2.523 6,R~2=0.942 1(x为公鸡表观代谢能值,y_1为产蛋母鸡表观代谢能值,y_2为产蛋母鸡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综合试验数据得出:日粮相同时,公鸡的表观代谢能值和能量表观代谢率均低于产蛋母鸡,但与产蛋母鸡的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和氮校正能量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差异;公鸡表观代谢能值与产蛋母鸡表观代谢能值及氮校正表观代谢能值为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套算法评定不同来源菜籽粕的鹅代谢能及营养物质利用率。【方法】选取健康、体重接近的200日龄成年公鹅30只,随机分为5组(Ⅰ、Ⅱ、Ⅲ、Ⅳ、Ⅴ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鹅。4种菜籽粕分别由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及江苏省苏州市、宿迁市、盐城市本地生产的油菜籽榨油而成。采用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强饲量80 g,试验Ⅰ、Ⅱ、Ⅲ、Ⅳ组分别以4种菜籽粕替代30%基础饲粮,试验Ⅴ组强饲基础饲料,并收集内源粪便,做内源校正。【结果】①4种菜籽粕中的总能(GE)、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总磷(TP)含量的平均值分别是17.48 MJ/kg、88.95%、42.22%、2.47%、7.93%、22.42%、37.81%、0.83%和1.09%。②鹅对4种菜籽粕的表观代谢能(AME)、真代谢能(TME)平均值分别为12.27和13.05 MJ/kg,且AME、TME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鹅对4种菜籽粕CP真利用率平均值为44.84%,对DM、EE、Ash、ADF、NDF、Ca和TP的表观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70.71%、76.48%、38.07%、43.31%、51.67%、46.09%和48.99%,其中,CP、DM、EE和NDF利用率存在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结论】菜籽粕营养成分丰富,其代谢能与豆粕、麦麸等接近;鹅对菜籽粕EE、NDF、Ca、TP利用率较高,但对CP利用率较低。鹅对不同地区菜籽粕的代谢能、CP、DM和NDF利用率有显著差异,其中,试验Ⅰ组的AME、TME高于其他3组,试验Ⅳ组的CP利用率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能量利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明确该时期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水平。【方法】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734.63 g±18.03 g)的健康雄性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雉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设定为11.30(Ⅰ组)、11.72(Ⅱ组)、12.14(Ⅲ组)和12.56(Ⅳ组) MJ/kg,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①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其中Ⅳ组ADFI极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1)。料重比(F/G)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低。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干物质(DM)表观代谢率和粗脂肪(EE)表观代谢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粗蛋白质(CP)表观代谢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高。③各组间摄入总能、排泄物总能和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总能表观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Ⅱ组最高。④各组间血清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Ⅱ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和Ⅲ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P<0.01)。【结论】比较4个试验组,Ⅱ组雉鸡平均日增重(ADG)最高,F/G最低,且Ⅱ组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摄入能量水平及能量利用率也较高,故Ⅱ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实测值为12.30 MJ/kg)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酶对临武鸭骨粉和羽毛粉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选用40只体重2.0kg左右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采用绝食强饲法进行代谢试验,测定添加酶制剂前后临武鸭对骨粉和羽毛粉中DM、CP、粗脂肪、氨基酸、能量等的表观和真可利用率。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酶制剂临武鸭对骨粉中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钙和总磷的真可利用率分别为提高了9.50%、7.72%、3.46%、8.52%、1.49%和18.94%;骨粉的鸭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分别提高了3.64%和5.85%;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提高了2.65%-24.52%。临武鸭对羽毛粉中DM、CP、EE的真可利用率分别为4.12%、3.21%和1.64%;羽毛粉的鸭AME和TME分别提高了2.38%和2.14%;氨基酸的真可利用率提高了0.75%-12.63%。试验结果显示,在骨粉和羽毛粉中添加复合酶制剂提高了临武鸭的养分及氨基酸利用率和代谢能。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加工方式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消化代谢、血浆生化指标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为蒸汽压片玉米粉、膨化玉米粉在马饲粮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平均体重为(105.10±11.83)kg、健康状况良好的6月龄伊犁公马20匹,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每天每匹马饲喂0.3 kg粉状浓缩料和3.5 kg苜蓿干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每天每匹再分别饲喂0.3 kg粉碎玉米粉、0.3 kg粉碎玉米粉+1 gα-淀粉酶、0.3 kg蒸汽压片玉米粉、0.3 kg膨化玉米粉,进行为期20 d的消化代谢试验,其中预试期13 d,正试期7 d。结果表明:试验Ⅲ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量以及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氮、钙、磷沉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试验Ⅲ组消化能、代谢能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Ⅰ组(P0.05),而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Ⅲ组试验期间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均高于其他各组,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就体斜长增加而言,试验Ⅲ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试验Ⅱ组胸围增加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各组间血浆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得出,饲喂膨化玉米粉可提高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及能量代谢,并促进马的生长发育;而饲喂含酶制剂的粉碎玉米粉或蒸汽压片玉米粉对6月龄伊犁马的营养物质消化率及生长发育无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临武鸭对添加复合酶棕榈粕(PKM)和椰子粕(CM)的养分、氨基酸和能量的利用率。试验选用40只体重(2.0±0.2)kg的健康成年临武鸭公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试验鸭。试验鸭进行强饲代谢试验,1、2组试验鸭每只强饲50 g棕榈粕,3、4组试验鸭每只强饲50 g椰子粕,5组试验鸭强饲50 g无氮饲粮。在2、4组原料均添加250 mg/kg复合酶。预试期7 d,正试期4 d。结果表明:1)临武鸭对棕榈粕中干物质(D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和总能(GE)的真利用率分别为48.81%、54.34%、65.69%、40.36%和39.37%,表观代谢能(AM E)和真代谢能(TM E)分别为6.18和7.49 M J/kg,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在50.28%~87.97%之间;临武鸭对椰子粕中DM、CP、EE、CF和GE的真利用率分别为52.23%、58.49%、70.28%、34.67%和54.76%,AM E和TM E分别为7.47和9.64 MJ/kg,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在58.53%~90.21%之间。2)添加复合酶后棕榈粕和椰子粕的CP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均显著提高(P0.05),TME分别提高了5.61%和3.63%(P0.05),15种氨基酸的真利用率分别提高了0.27%~7.36%和0.67%~4.99%,棕榈粕中酪氨酸、脯氨酸及椰子粕中天冬氨酸、异亮氨酸、酪氨酸的真利用率均提高显著(P0.05)。由此可见,添加含有蛋白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复合酶能够提高临武鸭对棕榈粕和椰子粕中养分和能量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探讨利用近红外反射光谱技术测定棉籽粕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蛋公鸡代谢能的可行性。从全国范围内收集76个不同产地、年份、加工方式的棉籽粕样品,测定其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蛋公鸡强饲试验测定其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随机选取定标集(n=56)和外部验证集(n=20)样品,建立近红外定标模型。结果表明:1)不同来源棉籽粕的营养成分和蛋公鸡代谢能变异较大,变异系数为2.52%~84.75%,其中水分、粗脂肪、粗纤维、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变异系数超过10%;粗蛋白质、粗灰分和总能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58%、9.81%和2.52%。2)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总能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923 5~0.975 8,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为0.824 7~0.930 3,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879~0.896;表观代谢能和真代谢能的定标决定系数为0.969 0和0.926 8,交互验证决定系数为0.917 0和0.905 7,外部验证决定系数为0.911和0.892。因此,常规营养成分和代谢能的定标方程均可用于日常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研究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及其复合菌发酵棉粕的常规营养成分、棉籽肽含量及棉籽肽分子质量分布的变化。试验设4个组:对照组(未发酵组)、试验Ⅰ组(枯草芽孢杆菌-1)、试验Ⅱ组(酿酒酵母)及试验Ⅲ组(枯草芽孢杆菌-1和酿酒酵母复合发酵)。检测各组棉粕样品粗蛋白质(CP)、干物质(DM)、粗灰分(Ash)、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脂肪(EE)、钙(Ca)、磷(P)、棉籽肽含量和棉籽肽分子质量分布等指标。结果表明:①试验Ⅰ组DM、CP和Ash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 (P < 0.01);对照组EE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 (P < 0.01);试验Ⅲ组ADF含量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 < 0.01);3个试验组Ca和P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所提高,其中试验Ⅲ组Ca和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②各试验组之间游离氨基酸和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 > 0.05),但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总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高了134.02%、75.59%和75.44%;③各试验组酸溶蛋白质和棉籽肽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其中试验Ⅰ组的酸溶蛋白质和棉籽肽含量最高;3个发酵试验组1 000 u以下的棉籽肽峰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9.41%、77.61%和84.58%。综合以上试验结果,在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及其复合菌的作用下,通过固态发酵能显著改善棉粕的营养价值,为棉粕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国标及通用的方法,对饲用羽毛肽粉中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并与其它饲料蛋白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饲用羽毛肽粉粗蛋白、粗脂肪、糖分和粗灰分、盐分含量分别为85.05%、7.9%、1%7、.76%、0.9%。饲用羽毛肽粉含有18种氨基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总量的70.47%、27.78%、38.70%,总氨基酸占蛋白质的82.86%,必需氨基酸和呈味氨基酸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39.42%和54.92%。饲用羽毛肽粉作为鱼粉替代品的限制性氨基酸为赖氨酸(Lys)、组氨酸(His)、色氨酸(Trp)、蛋氨酸+胱氨酸(Met+Cys)。饲用羽毛肽粉含1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ω-3不饱和脂肪酸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25%、15%、10%、2%,EPA占脂肪酸含量的2%,未发现含有DHA。饲用羽毛肽粉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其作为水产动物饲料蛋白源在氨基酸平衡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鱼粉差,可通过调整营养配方,改善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选用80只成年北京公鸭,测定了进口鱼粉、鸭肠粉、鸭血粉、皮革粉、鸭毛粉、玉米蛋白粉、黄豆、豌豆、玉米胚芽粕、棉粕、高粱酒糟、葵花饼、芝麻粕、高粱、大麦、稻谷、次粉、米糠共计18种饲料原料的表观代谢能(AME)和真代谢能(TME),排空、收集期为36h,强饲量为50g。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选用42日龄的健康AA肉鸡36羽,随机分成12组,采用排空强饲法研究了嗜热毛壳菌纤维复合酶对6种肉鸡常用饲料中粗蛋白质和能量代谢率的影响。试验选择肉鸡常用的3种蛋白质饲料(棉粕、豆粕和花生粕)和3种能量饲料(玉米、小麦和次粉),每种饲料分成2组,即对照组和加酶组。试验结果表明:嗜热毛壳菌纤维复合酶能显著提高棉粕和小麦中粗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P<0.05),对豆粕、花生粕、玉米和次粉中粗蛋白质的表观代谢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能使小麦的表观代谢能提高7.52%(P<0.05),玉米和次粉的表观代谢能分别提高9.06%和10.93%(P<0.01)。使棉粕的表观代谢能提高5.12%,花生粕提高4.06%,豆粕提高1.91%(P>0.05);可以使玉米和次粉中能量的表观代谢率分别提高9.04%和10.95%,均差异极显著(P<0.01);小麦中能量的表观代谢率提高了7.55%(P<0.05)。对棉粕、花生粕、豆粕等蛋白质饲料中的能量表观代谢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