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周志国  冯雪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22):122-125
构建启动子荧光素酶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导入甘蓝愈伤组织中,对获得的愈伤组织进行抗生素抗性筛选,再利用荧光素酶基因进行分子检测确定阳性转基因甘蓝愈伤组织;使用不同浓度的NaC1对转基因甘蓝愈伤组织进行盐胁迫处理.结果发现,不同浓度NaC1处理组的荧光素酶活性表达均有所提高.并通过网站TFSEARCH预测,建立了植物转录因子研究模型.结合已有研究结果,利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预测的转录因子mRNA表达量,发现在NaC1刺激下CRP和MADS表达量均升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构建了含有编码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以愈伤组织作为外植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入水稻品种秀水11中.分析了转化1个月的抗性愈伤组织以及2个月的转基因植株根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表达,转基因水稻愈伤组织和根具有很高的绿色荧光信号.结果表明,在水稻遗传转化研究中,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既可用于检测基因的瞬间表达,也可用于检测基因在细胞中的稳定表达.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报道的抗草甘膦转基因作物中,强组成型启动子驱动抗草甘膦基因在转基因植物的所有部位和所有发育阶段都表达,增加植株代谢负担,对植物的产量可能引起负效应的这一问题,利用Ag2这种草甘膦胁迫诱导启动子来驱动epsps基因,只在草甘膦喷施后高效表达对草甘膦的抗性.另外,同时利用具有组织特异性的启动子RuBP,使epsps基因在植物草甘膦农药田间喷施主要部位叶片中高效表达,应可以进一步增强转基因植物的抗草甘膦能力,但又不致过多地增加转基因植物的代谢负担,以利培育高抗草甘膦且农艺性状优良的转基因植物.实验分别以pBI121-E-M-Bt(Kanar)和pBI121-CP4E(Kanar)质粒为基础,通过载体pUC19及对EcoRⅠ位点的接头改造,构建了由RuBP启动子和新发现的诱导型启动子Ag2共同调控epsp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GBI-Ag2EM-RuBPEM和pGBI-Ag2CP4E-RuBPCP4E,选择标记为卡那霉素,通过冻融法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并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浸花法转化拟南芥,获得了T0代种子,为利用epsps基因改良植物对草甘膦的抗性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克隆橡胶树HbHMGR1基因,转化橡胶树易碎愈伤组织,为橡胶树遗传转化和品种改良打下基础.[方法]根据已经报道的HbHMGR1基因序列(NCBI登录号X54659.1)设计特异引物,通过RT-PCR克隆HbHMGR1基因,构建pCAMBIA2301-35 S-HbHMGR1植物表达载体.再用EHA105(携带pCAMBIA2301-35 S-HbHMGR1,内含NPTⅡ和uidA基因)侵染橡胶树易碎愈伤组织,数月筛选后对抗性易碎愈伤组织系进行GUS染色和分子检测.[结果]成功克隆了HbHMGR1基因,双酶切重组质粒、重组质粒的PCR扩增结果证明成功地构建了该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1-35S-HbHMGR1.侵染后抗性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GUS检测为蓝色,且分子检测呈现阳性,共获得15个抗性易碎愈伤组织系.[结论]橡胶树HbHMGR1基因在愈伤组织阶段开始表达,有效提高了HbHMGR1基因在橡胶中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5.
拟南芥rd29A的功能鉴定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PCR技术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基因组中分离了rd29A基因上游420 bp的调控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已报道的rd29A启动子有100%的同源性,包括DRE、ABRE等顺式作用元件.用rd29A启动子构建了具有绿色荧光蛋白(GFP)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基因枪导入法转化甘蔗愈伤组织,经过抗性筛选获得再生植株,在PEG胁迫下,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到s65t(GFP)基因在愈伤组织和叶片中表达,通过PCR鉴定获得了5株转基因植株.同时本文还构建了由rd29A调控的DREB2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rd29A-dreb-hyg.  相似文献   

6.
以薤白鳞茎基部组织为外植体,运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不同植物外源生长物质培养基,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的2,4-D(x1),NAA(x2)和6-BA(x3)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4-D起决定作用,愈伤组织诱导率与三者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3.727 3.482 x1-2.195 x2 2.322 x3 2.706 x12 1.344 x22-1.272 x32-7.438 x1 x2-11.962 x1 x3-1.187 x2 x3.经计算机模拟推测,薤白愈伤组织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 2,4-D(2.212~2.317)mg/L NAA(0.842~1.002)mg/L 6-BA(0.979~1.045)mg/L.以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草甘膦,对薤白愈伤组织草甘膦抗性进行鉴定,结果薤白愈伤组织对草甘膦的最大抗性浓度为0.096 mmol/L,为对照烟草的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7.
水稻遗传转化甘露糖安全筛选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pmi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从大肠杆菌中分离出6-磷酸甘露糖异构酶基因。将该基因替换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1300中的潮霉素抗性基因hpt,构建了以pmi为选择标记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PMI。对水稻进行了基因枪转化和农杆菌转化,研究了筛选培养基中甘露糖浓度对抗性愈伤组织频率的影响。部分抗性愈伤组织已获得再生植株,PCR检测初步证明外源基因已转入植物细胞。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1基因(HbHMGR1)乳管表达载体pCAMBIA2301-PHEV2.1-HbHMGR1转化橡胶树易碎胚性愈伤组织,获得抗性转基因材料,为研究HbHMGR1基因的乳管特异性表达及提高橡胶产量打下基础.[方法]用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表达载体pCAMBIA2301-PHEV2.1-HbHMGR1转化橡胶树品种热研8-79花药易碎胚性愈伤组织,经卡那霉素筛选数月后,对抗性愈伤组织进行GUS染色和分子检测.[结果]经过对根癌农杆菌侵染的易碎愈伤组织进行4~6个月筛选,得到5个GUS检测呈阳性的抗性愈伤组织系;取其中的2号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进行PCR鉴定,均能扩增出与阳性对照相同的特异片段,uidA、NPTⅡ和PHEV2.1-HbHMGR1序列的目的片段大小分别为829、797和3592bp.2号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经反向PCR鉴定,发现2号抗性愈伤组织系未扩增出目的条带,而11号抗性愈伤组织系扩增获得一条约2000 bp的条带,包含T-DNA序列和一段未知的DNA序列,其中未知DNA序列是橡胶树品种热研8-79基因组的一段连续序列.[结论]将植物表达载体的T-DNA整合到抗性愈伤组织系基因组DNA中,可获得一个含35S-NPTⅡ-PHEV2.1-HbHMGR1-35S-uidA的转基因愈伤组织系.  相似文献   

9.
转hrfAXoo基因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将来自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编码harpinxoo的hrfAxoo基因连接到双元载体pBI121上,构建成含hrfAxoo基因的植物表达质粒pBMH9。以粳稻R109成熟胚诱导愈伤组织,由根癌农杆菌EHA105介导,将含有hrfAxoo基因的重组质粒pBMH9转化水稻愈伤组织。用G-418抗生素做抗性筛选,产生抗性愈伤组织的频率为85%,转化植株的再生频率为53%。根据hrfAxoo基因两端序列和pBMH9中外源片断的旁侧序列设计2对引物,通过PCR扩增验证转化水稻中的靶基因序列。对部分转基因水稻进行RT—PCR和North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hrfAxoo基因在转基因水稻中能正常表达。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水稻在,ID、T1和T2代对水稻白叶枯病有较好的抗性;在转基因系中水稻白叶枯病菌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因此,本研究获得对水稻白叶枯病抗性提高的转基因水稻。  相似文献   

10.
转G10aroA棉花株系的获得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培育具有抗草甘膦除草剂的棉花材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在棉花中转入编码EPSPS酶的抗草甘膦除草剂基因G10aroA,通过体细胞愈伤诱导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能够稳定遗传的转基因棉花株系材料。【方法】首先,利用不同草甘膦抗性筛选条件比较分析不同棉花受体材料的愈伤诱导效率;其次,以R15材料作为受体,利用含有G10aroA的农杆菌侵染下胚轴切段,在进行体细胞愈伤诱导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通过草甘膦抗性筛选获得棉花再生植株,对获得的棉花再生植株进行纯合繁育。在此基础上,利用PCR扩增检测证实外源G10aroA在转基因植株中能够稳定遗传;利用RT-PCR分析其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不同组织中的转录水平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利用Western-blot对转基因植株中外源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在优化的草甘膦筛选条件下,以草甘膦浓度为2.5 mmol•L-1的抗性条件进行棉花愈伤诱导筛选并获得棉花再生植株;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全部再生植株中,扩增得到1.8 kb预期大小目标条带的阳性株系32株,其中,收获的27个株系的外源目标基因能够在T0、T1转基因植株中稳定遗传;对G10aroA在转基因株系L12、L14的不同组织中的转录表达进行定量RT-PCR分析表明,外源G10aroA在转基因棉花植株的不同组织中表达具有差异,相对表达量高低依次为茎、苞叶、叶和花;另外,蛋白检测结果进一步表明,该外源基因能够在转基因株系L7、L12和L14中植株中正常表达为预期46 kD的EPSPS蛋白。【结论】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外源抗草甘膦基因G10aroA,在草甘膦抗性条件下进行棉花体细胞诱导的组织培养,成功获得转外源G10aroA的棉花再生株系,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证实外源G10aroA能够在T0、T1转基因株系中稳定遗传、转录以及表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揭示棉田杂草薤白(Allium macrostemon Bunge)抗草甘膦的分子机理,开发利用其草甘膦抗性特性。【方法】运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分离克隆了薤白中草甘膦作用的靶酶EPSP合成酶(EPSPs)基因cDNA,并将其构建成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和鉴定其抗性。【结果】薤白EPSP合成酶基因cDNA序列全长1 821 bp,编码一段522个氨基酸的推导蛋白质。经BLAST及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具有EPSPs的特征序列,并与已报道的EPSPs序列有高同源性,确认克隆的cDNA序列即是薤白EPSPs基因序列,命名为EPSPsA。将该cDNA与原核表达载体pRSET-A重组后,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pRSET-A-EPSPsA,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了目标蛋白的高效表达。经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该蛋白的分子量约为55 kD,与预期大小一致。通过草甘膦对表达细菌处理,表达菌对草甘膦的抗性显著提高。【结论】薤白EPSPs对草甘膦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12.
小根蒜研究现状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小根蒜的生物学特征、营养价值及其医疗保健功效的研究现状,并对小根蒜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番茄的应用价值及其转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志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64-1865
介绍了番茄的生物学特征和应用价值,并且阐述了其转基因工程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庄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230+9256
[目的]研究浸种温度及时间对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的影响,确定适合其发芽的温度和用水浸种的时间。[方法]采用普通培养皿发芽法。浸泡温度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在8、14、22、26℃下用蒸馏水浸泡40 min;浸泡时间试验中小根蒜种子分别于22℃下用蒸馏水浸泡10、20、30、40、50、60 min,不浸泡种子为对照(CK)。[结果]影响小根蒜种子发芽的因素主要是温度。14℃有利于小根蒜种子发芽,低于或高于14℃均不利于其种发芽。浸种20 min以上都能提高小根蒜种子的发芽率,而浸种40 min的小根蒜种子发芽率是最高的。[结论]在14℃下用蒸馏水浸种40 min后小根蒜种子发芽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15.
小根蒜抑菌作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研究了小根蒜的抑菌谱、最低抑菌浓度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小根蒜汁对所有供试细菌及真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较低;121℃湿热处理25 min后,小根蒜汁的抑菌效应下降不大,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同时,比较了小根蒜不同部位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抑菌活性物质在鳞茎及蒜苗中均有分布,鳞茎的抑菌活性高于蒜苗。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e study was to analyze the karyotype of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in Laizhou City of Shandong Province. [Method] The root tip of A.macrostemon was pretreated with 8-hydroxyquinoline solution, fixed, dissociated and stained for preparing the glass slide to reveal the chromosome number via the microscopic examination; the sparse cells with good chromosome morphology were photographed under microscope. [Result] Allium macrostemon Bunge in Laizhou City introduced in this study was triploid; its somatic chromosome number was 24 and karyotype formula was K(2n)=3x=24m(2SAT)+1Bs, thus the karyotype belongs to 1A type. One of the chromosome No. 3 contained satellite, and chromosome deletion may be existed in one of the chromosome No. 5. In addition, B chromosome was observed in some cells. [Conclusion] This introduction of triploid A.macrostemon found in China was the first time.  相似文献   

17.
杜守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4):1022-1023
[目的]研究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unge)种子发芽特性,为其人工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O、30、60、120、180、240、300、360、420、480d不同贮藏期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休眠期和寿命。用贮藏60d的种子,设15、20、25、30、35℃5个温度处理研究小根蒜种子适宜发芽温度。用贮藏30d的种子,研究1、2、3、4、5、6、7、8mg/LGA,溶液浸种12h和低温处理1、2、3、4、5、6、7d对小根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小根蒜种子有60d左右的休眠期,寿命为1年左右。种子适宜的发芽温度为20—25℃。解除种子休眠可用4—5mg/L的GA,浸种12h或对种子进行低温处理5~6d。[结论]A.-Y-.栽培小根蒜的适宜种植时间为日平均气温20~25℃。在山东气候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时间为9月上中旬。人工栽培要用当年采收的种子,贮藏1年以上的陈种子不能作种。  相似文献   

18.
1材料与方法 供试薤白取自山东省莱州市郊外。取薤白的根尖用0.002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4h,卡诺氏液在冰箱中固定24h,以1mol/L的盐酸60℃解离6~9min,再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后制片。镜检并统计染色体数目,然后选用染色体形态好且分散的细胞,在配有Olympus DV70数码摄像头的多功能系统显微镜(Olympus BX50)下拍照分析。核型分析按照李懋学、陈瑞阳报道的标准进行,核型分类参照Stebbins GL的方法划分。  相似文献   

19.
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获得转CP4基因籼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籼稻‘中恢161’Oryza sativa subsp. indica ‘Zhonghui 161’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转化体系。  方法  以籼稻‘中恢161’的成熟胚为材料,设置了5个草甘膦质量浓度(100、200、300、400和500 mg·L?1)进行胚性愈伤组织的草甘膦敏感性试验。利用农杆菌介导法,将草甘膦抗性基因CP4-EPSPS导入‘中恢161’的胚性愈伤组织中,转化后的胚性愈伤组织分别在含有300、350和400 mg·L?1草甘膦的选择培养基上进行抗性筛选。抗性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成苗。  结果  草甘膦质量浓度为300~400 mg·L?1时,愈伤组织褐化率约50%,具有很好的选择效果。经统计,300、350和400 mg·L?1草甘膦抗性筛选后,愈伤组织阳性率分别为40.16%、61.72%和84.04%,抗性愈伤组织的分化率为46.43%,成苗率为32.84%。共获得67株再生小苗,经PCR检测,43株成功转入CP4基因,再生植株阳性率为64.18%。  结论  建立了‘中恢161’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体系。图5参20  相似文献   

20.
玉米胚性愈伤组织的遗传转化及耐草甘膦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优良玉米自交系X2211的幼胚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来自微生物荧光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G2菌株的抗除草剂基因2mG2-epsps转入玉米愈伤组织细胞,转化后的细胞经草甘膦筛选,获得抗性愈伤组织并再生植株282株,成活86株,经特异PCR检测表明其中26株植株转入了2mG2-epsps基因,喷施0.125%除草剂试验检测表明,转基因植株具有良好的耐除草剂特性,为抗除草剂玉米新品种选育提供了较好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