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以澜沧江下游干流上的糯扎渡水电站业主营地为例,在调查分析当地的人文、地理、气候以及自然资源等设计基本元素的基础上,从项目区背景及现状、设计构思、设计分区和设计的详细内容等方面对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业主营地的园林绿化方案设计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业主营地营造优美、舒适、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及办公空间,改善营地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气息,并为大型水电工程建设中的业主营地园林绿化方案设计提出一些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指出了滨水河道水景楼盘选址建设于河道一侧或两侧,建筑依水而建设,沿水岸布局,因水岸而为水景房区,深受业主欢迎。以县域河道"凤凰寨"商业住楼盘为例,探讨了河道水景楼盘环境景观设计的方法及表现,旨在通过设计来提升居住空间环境质量,以彰显人居环境建构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阳春  裴治 《森林工程》2010,26(3):69-71
建筑市场残酷压价,施工企业低价中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得不与业主或设计单位沟通,利用变更设计和变更施工技术等方式增加签证、增加项目或提高价格等手段,来保证其微薄的利润。文章从施工方角度简单阐述了与业主的博弈方法,同时从业主方角度分析了博弈对策。  相似文献   

4.
指出了建筑节能改造中会出现不同群体的博弈行为,建筑节能主体的策略选择行为非常重要。揭示了我国建筑能耗现状及建筑节能改造过程中的外部性问题,引出建筑节能领域的"市场失灵"现象。基于外部性分析了建立业主节能改造的演化博弈,研究了业主节能改造的策略,为政府的经济激励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业主方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对于市政绿化项目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中提出,业主方在市政绿化工程设计阶段可以通过重视现场勘察、进行限额设计、组织设计评审等途径来加强项目整体造价控制。  相似文献   

6.
针对黑龙江科技学院电子信息楼工程的特点,总结了业主方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业主方的角度对设计、监理、施工等方面进行分析,针对业主如何提高工程的质量管理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后为一名景观设计师从接到项目实地调研后,自我的头脑风暴与理性思考,并最终促成该项目策划案落地的设计历程;总结了当代的景观设计师,如何在项目设计过程中运用"跨界思维和业主意识"的创新设计思维,加强跨学科、跨专业知识体系之间的联系,去拓展设计的思路和眼界,深入地挖掘地域人文内涵,为产品本身植入可持续的生命力和经济动力源,协调人、地、自然三种之间的关系,促进项目自身的造血功能,得到社会认可,并最终实现项目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房地产开发项目在城市建设中的比重越来越大.以往,对于一个建筑设计来说,业主就是建筑的使用者,而现在业主通常只是房地产的投资开发者,买主才是建筑的使用者.作为业主的房地产开发商越来越要求把适合市场、利于经营作为设计遵循的第一要旨,设计者的设计产品常常被开发商由于市场行情的变化所改变.面对这个竞争激烈而设计周期短、方案经常改变的设计市场,只有掌握了计算机绘图才能适应多变的设计需要.  相似文献   

9.
道路景观体现了一定时期的生产力水平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需求.素有"名人故里,绿水之城"美誉的淮安,在新的历史时期,正努力地构建着"城林交融,城水相依,碧园镶嵌,绿网淮城"园林城市的总体框架.淮安市西安路景观设计作为"绿网淮城"实施的园林景观路之一,以其明快、简约的设计手法,赢得了业主的认可.  相似文献   

10.
项目业主应加强图纸预会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项目建设的实践中,提出项目业主预会审意识。项目业主不仅要考虑工程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设计效果,而且要考虑施工单位的施工难易度和施工效果,及早期调整优化工程设计。并从实践中总结图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前车之鉴指导工程图纸预会审,为促进工程优化设计、提高工程的潜在价值做好前瞻性工作。  相似文献   

11.
山区生态保护和农村扶贫是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政策,山区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是乡村地理学和生态保护学关注的焦点。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本研究从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资本的影响、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策略的影响和生态保护对当地社区居民生计结果的影响等方面对国内外生态保护对社区居民生计的影响进行系统归纳总结。依据目前研究和实践现状,提出生态补偿对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的影响过程与机制是未来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应深入探索生态保护区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的研究,强化新技术方法在社区居民可持续生计研究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丹霞山生态旅游区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游客、当地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丹霞山生态旅游区旅游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5个方面探讨其可持续发展对策。认为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力争通过生态旅游产品认证;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丹霞山生态旅游区环境建设;加大“三Z”投入,奠定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础;发展社区参与生态旅游(CBE),重视当地居民的利益;建立旅游解说系统,加强对游客的生态环境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3.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条件评价法(CVM),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对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游人及当地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游人愿意以资金形式支付生态补偿的人数比例要高于居民,支付的资金总额也比当地居民的高6.32倍,反映出游人是旅游活动中更大的受益者,尤其是年龄大、收入高、出游次数多的游人,愿意支付更多的金额。当地居民虽然也是旅游受益者,但他们更愿意以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尤其是居住时间长和年轻的居民,更喜欢用劳动的方式来支付生态补偿。  相似文献   

14.
城市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城市规划区内,林种为单一的风景林,承担着风景旅游、自然保护、市民休闲等多项职能,决定了城市国家森林公园经营方向的多样性、复杂性。本研究以南京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高分辨率遥感图像QuickBird为主要信息源,结合森林美学评价成果,以ArcGis9.0为空间分析平台,从生态功能、森林美学2个方面将紫金山国家森林公园区划为山北森林游览区、自然保护区、山岳生态保护区、名胜古迹区、山南市民休闲区5个经营单位,从而有效地协调风景旅游、生态保护、市民休闲等多种需求之间的矛盾,为城市国家森林公园的经营区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吉祥居住宅小区环境景观设计的案例分析,提出在较小的场地内构建一个适宜、安宁、优美、恬静的舒适环境,将"精·致·人文"的理念融入设计始末;以居住者的生理和心理满足为前提,将当地的人文与景观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运用园林植物和构筑物以及小品的合理布局,精心推敲景观元素尺度来提高居住者对参与景观构建的积极性,将传统的中国元素与使用者的使用诉求和景观相衔接,增强整个小区环境的整体个性与内涵,使居住者产生一种心灵上的"似曾相识"的归属感,实现精致、和谐、可持续的特色居住区文化景观。  相似文献   

16.
采用参与式评估(PRA)和生态保护知识KAP研究方法,对佛坪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社会经济状况和居民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周边社区经济结构单一,对自然资源依赖性高;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自然保护知识匮乏,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强,不良传统习俗和生活习惯等是威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7.
打破对采石场传统的绿化模式,将采石场分成平台面和立体面,由于各个"面"的功能、结构、质地与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针对不同"台""面"采取不同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将"平台区"设计为休闲园,利用坡面和挡土墙绿化,设计"藤龙景观",不但恢复生态环境,而且,营造了新的特色景观,不仅为停采的采石场提供就业机会,同时又为城区居民提供休闲度假去处。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家庄滹沱河生态休闲区滨水公园的区位条件、自然资源、周边环境等基础资料进行调查解析,了解场地存在问题,结合滹沱河景区总体规划,在设计中以生态理念为指导,将滨水公园设计为"一线、一带、四区、九大景"自然式城市滨水景观;场地设计保持与外环境协调,划分成4个分区,即花卉观赏区、安静休闲区、生态湿地区、活力运动区;园内九景的设计结合场地特征基础,满足功能性、生态性、亲水性等,形成动静结合、景观性与生态性相结合的连续景观线,分别为城市广场、生态湿地、密林野趣、滹沱记忆、长岛清影、临水吟诗、瞭望自然、浪漫教堂、梦幻花镜;园内种植遵循"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采用自然式种植形式,将石家庄滹沱河生态滨水公园设计为集生态、休闲、文化于一体的滨水景观。  相似文献   

19.
吴斌 《广东园林》2012,34(4):42-45
由从化市某住宅小区内山体公园设计实例总结出山水园林的营造手法与布局特色。通过设法保留原有山体的自然山水格局,选择合适的树种及配置方式,并采取科学合理养护技术,营造出具有物种多样性的生态绿地,为小区居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根据景谷县独有的自然地形,并结合当地傣族、彝族的民风、民俗,综合考虑城市居民居住、商业、休闲等功能,对景谷白龙公园进行总体规划。公园规划以独特的谷坝景观为特色,突出地域风情,突显当地独特的文化历史底蕴为目的,规划将公园划分为商业街、多功能服务区、商业展示区、民俗文化展示区、超市、剐墅区、生态休闲区7个功能区。将其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城市生态休闲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