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家畜子宫脱出是指家畜子宫部分或全部由子宫颈脱出于阴门内或阴门外。本病主要发生于牛和羊,其他家畜如猪和狗较少发生。笔者从事兽医工作多年,治疗过子宫脱出23例,均收到较佳效果。现将治疗子宫脱出的方法介绍如下。1病因子宫脱出的主要原因是怀孕期间运动不足,饲养不当。由于胎水过多、胎儿过大或者多胎妊娠,而子宫过度舒张使子宫肌弛缓,也可发生子宫脱出。子宫因分娩延迟而疲劳时迅速拉出胎儿,尤其是在产道干燥时,极易引起子宫脱出。脐带过短而牢固,产出胎儿时将子宫牵引翻转,以及在露出的胎衣上系重物等,也都是子宫脱出的原因。分娩后2…  相似文献   

2.
子宫脱出是母牛分娩后子宫部分或全部脱出阴户的一种疾病。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了一套治疗耕牛母牛子宫脱出的有效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近年来,笔者采用新的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和治疗方法,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法治疗奶牛子宫脱出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动物子宫角的前端全部翻出阴门之外,称为子宫脱出。子宫脫出多见于在产后数小时发生,超过1d发病的极少见。耕牛子宫脱出是兽医临床上的常见病。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脱出时间久或反复脱出,子宫将会发生水肿,损伤,坏死,使之无法复位,即使整复后也会引起全身感染,导致死亡的危险。笔者结合临床治疗,叙述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耕牛子宫脱出的体会,仅供同仁们参考。  相似文献   

5.
子宫脱出是指子宫的部分或全部由宫颈脱出于阴道内或阴门外的一种疾病,猪、牛、马、羊均可发生。1病因主要是由于母猪在妊娠期间运动不足,饲养不良,胎儿过大,胎水过多等,使子宫过度扩张,子宫肌弛缓而引起。另外助产时强拉胎儿,特别是产道干燥时强拉胎儿更易发生子宫脱出。有的子宫收缩过强,胎儿脐带短而粗,也会引起子宫脱出。2症状当母猪部分子宫脱出时,表现努责、举尾、呼吸加深。阴道检查发现翻转的子宫角突出于子宫或阴道内。当子宫完全脱出时,脱出的子宫呈长袋状。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发生水肿、干裂和坏死。3治疗3.1整复…  相似文献   

6.
笔者自 1 96 8年至 1 998年 3 0年间共诊治马子宫脱出 1 2 9例 ,治愈 1 1 8例 ,治愈率 92 .2 %。获得满意效果。1 发病情况 发病的 1 2 9例患畜中 ,其中子宫全脱出的 1 2 8例 ,部分脱出的 1例 ;发生于 3~ 4胎产后脱出的 1 8例 ,5~ 7胎的 42例 ,8胎以上的 6 9例 ;由于胎儿过大而子宫肌弛缓的 5 6例 ,由于产程延长产道干燥 ,拉出胎儿过快引起子宫脱出的 49例 ,胎儿产出后 ,由于努责过强而引起子宫脱出的 2 4例。2 治疗方法2 .1 及时整复脱出的子宫 ,在子宫未脱出阴门的情况下 ,可用手送回外翻的子宫角。如不能完全整复子宫时 ,可将无菌…  相似文献   

7.
有的老龄母牛由于在怀孕期间营养不良或运动不足,胎儿过大或胎水过多,子宫肌肉缺乏紧张性或过度伸张,韧带松驰,极易发生子宫脱出;有的母牛则常因营养不良,虚弱,伴随强度使役,往往在子宫脱出时,继发直肠的脱出。在临床上,子宫与直肠双脱偶有发生,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疗效显著,现简述如下:(一)治疗方法1.常规安全保定。患畜应保定于前躯低、后躯高的位置,有利于清洗还纳子宫、直肠。2.清洗脱出的直肠、子宫。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药液温度以35~38℃为宜,清洗时应小心除去直肠、子宫上的杂草、粪便等污物,有水肿的还应刺破,有坏死组织也…  相似文献   

8.
子宫脱出是母牛常见的妊娠后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繁殖障碍,导致不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对3例母牛子宫脱出采取了手术整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健康和生殖能力也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前,奶牛子宫脱出是奶牛业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常见病,如不能及时合理的治疗,往往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根据多年来本人对奶牛子宫脱出进行的治疗和临床研究发现采用综合疗法治疗奶牛子宫脱出,疗效显著,现将积累的一点经验总结如下,供同行  相似文献   

10.
子宫脱出是奶牛常见的一种产后期疾病,如不及时治疗会引起繁殖障碍,导致不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文章对一例奶牛子宫脱出采取了手术整复,同时配合药物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健康和生殖能力也得到了恢复。  相似文献   

11.
“三脱”证是指直肠脱出、阴道脱出和子宫脱出。临床上主要是由于气血不足,中气下陷,脏腑固摄失权所致,各种家畜均可发生,治疗时常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方法疗效最佳。现将作在临床上治疗“三脱”证的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肉牛子宫脱出产科病进行综合治疗,提高治疗的效果。本文分析了引起肉牛子宫脱出的因素、发病的临床症状。针对临床症状进行了手术治疗、西药治疗、中药辅助治疗以及加强饲养管理,治愈效果明显提高。采用手术法、中西结合综合治疗肉牛子宫脱出。  相似文献   

13.
母牛分娩后子宫部分或全部经由子宫颈、阴道脱出于阴门外,称为子宫脱出,一般在产后数小时内发生。作者在兽医临床实践中成功治疗1起水牛产后子宫脱出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对于母猪产后子宫脱出这类典型性母猪子宫脱出,临床上一般采用手术复位治疗和补中益气、升阳固脱的“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对于非典型性后备母猪子宫脱出病症的治疗,可以采用分别采用“漂浮”整复法、“曲蘖散”、针灸治疗对照手术复位治疗、“补中益气汤”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未经产的后备母猪发生子宫脱出,采用“漂浮”整复法,“曲蘖散”方法进行治疗,术后恢复良好,生病猪只再次脱出率较低。  相似文献   

15.
高欣 《中国乳业》2020,(12):34-35
奶牛子宫内翻是指子宫角前端翻入子宫腔或阴道内,其中子宫全部翻出阴门外,称子宫脱出。重点阐述了奶牛子宫内翻及脱出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脱出是常见的产科病之一,它是由子宫内翻发展而来.子宫内翻为子宫角末端翻入子宫腔或阴道内的病理过程.子宫脱出为子宫内翻继发使子宫角、子宫体、子宫颈以及阴道垂脱于阴门之外的病理过程.两者为同一个病理过程,仅程度不同.据统计舍饲奶牛发病率可达0.3%.产后12h内发生,是产后重症,如不及时进行适当的治疗措施,就易引起子宫炎,出血性休克,而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能力.对养牛业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正> 子宫脱出是指子宫向外翻转,并且完全或不完全脱出于阴门之外。此病继发于分娩,多见于分娩后数小时内在子宫及子宫颈尚未缩小时脱出,而且在子宫脱出时,胎衣往往尚未脱落。本病在牦牛纯种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脱出是一种较常见的奶牛产后疾病。近年来 ,笔者采用新的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和治疗方法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该法治疗奶牛子宫脱出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奶牛子宫脱出的整复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介绍如下。1 整复方法根据牛体大小 ,首先肌肉注射 2 %的静松灵 5~ 1 0ml(间隔 1 5min后再注射肾上腺素 1 0ml) ,几分钟后病牛即卧地。采取右侧卧位 ,将后躯尽可能抬高 ,尾巴拉向体侧。术者剪短指甲 ,并进行常规消毒 ,可用 37~38℃的 0 1 %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消毒后臀部和脱出的子宫 ,并小心剥离胎衣 ,清洗污物 ,再用一块长 1 2 0c…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母猪子宫脱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彬 《畜牧市场》2010,(11):51-52
子宫脱出是指子宫的一部分或全部翻转脱至阴道内或阴门外,不能自行缩回的病征。本病大多发生在母猪产后24h内,是母猪产后的危险重症。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母猪产后血虚气衰、中气下陷、子宫收缩无力或母猪分娩时阵缩过度、产后强烈努责以及与难产时助产不当有关,若不及时医治,脱出症状越来越严重,重者全部脱出,脱出的子宫被粪便污染或接触尖锐异物而发生坏死、大出血甚至破裂,导致母猪急速死亡,常给母猪饲养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28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根据西医治标、中医治本的治疗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共治疗母猪产后子宫脱出症16例,除1头确因体质虚弱及2头发生手术意外不治而亡外,其余13头均治愈,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笔者对该病的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脱出是奶牛养殖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产后疾病。通常发生在母牛分娩后的3到4小时内。奶牛分娩过程中,子宫角很可能会翻入到子宫腔内,这个时候如果母牛出现强力的努责现象,腹部压力过高,部分或者全部子宫可能会翻出阴道之外。奶牛子宫脱出后子宫常常呈现粉红色,过一段时间后则会变成暗红色,胎盘常常会因为奶牛努责而挤压或摩擦出血,整复和治愈难度比较大。传统奶牛子宫脱出的治疗手段主要采用西药治疗,但是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发现,传统西药治疗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治疗效果差,成本投入高。近些年,中兽医治疗手段在治疗奶牛子宫脱出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补中益气汤治疗奶牛子宫脱出的临床效果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防治该种疾病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