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桉树杂交育种成功 杂种优势显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7年以来,我所开展了柳桉(Eucalyptus saligna)×隆缘桉(E.exserta)、隆缘桉×柳按、柳桉×大叶桉(E.robusta)、隆缘桉×巨桉(E.grandis)、隆缘桉×大叶桉五个人工杂交组合的育种试验。各年度获得的杂交种子,分别于翌年春天用容器育苗和父母本以及在对照种的种子造林。试验林采用随机排列,四次重复。从测定的数据表明:除  相似文献   

2.
隆缘桉(Eucalytus exserta)原产澳洲。自引种以来,在我国南部低丘陵和沿海台地生长良好,表现为耐瘠簿和前期速生等。但由于造林用种良劣不分,因此,出现了造林后期生长衰退快和林分分化大等问题。为了改良它的种性,我区于1975年在全区隆缘桉人工林内,采用五株优势木对比法  相似文献   

3.
隆缘桉是桉树人工林主要树种。仅雷州林业局有林面积达五十余万亩,以栽培矿柱材为主要经营目的。掌握单位面积产材量的材种出材率,是衡量林分经济效果的重要标志,是编制林业生产计划的可靠依据。为了隆缘桉人工林进行伐区施工设计工作和调查研究工作的需要。本文,取用1979年为编制1980年林业生产计划而进行的伐区调查,所收集的样地资料用来试编隆缘桉人工林林分材种出材率表。共调查样地43块,每块样地面积一市亩,而每块样地样木58—160株。  相似文献   

4.
一、概况隆缘桉(Eucalyptus exserta)在湛江专区桉树中栽植面积最多,一般占桉树用材林80—90%以上。在雷州牛岛和合浦东南部,从1955—1961年建立了大面积连片的隆缘桉林,单雷州林场和山口林场营造的隆缘桉林就约有40万亩。这个地区地势平坦,沿海风大,蒸发大,土壤沙质重,腐殖质少,干旱瘦瘠,加上初期造林质量不高,多采用裸根苗、小穴、浅锄、密植,抚育松土又沒有跟上去,以致有相当部分的桉林,生长很差(三、四类林),表现“密密麻麻、弯弯曲曲、歪歪倒倒”,生长很慢,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高州县谢鸡公社的广大贫下中农,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破除迷信,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搞林木速生丰产的科学实验群众运动,总结出了隆缘桉稻草笠育苗、造林,1年成林,5年成材,8年亩产16立方米的丰产经验。1964年在土質贫瘠的马尾岭用此法试种了2万多株,当年虽遇大旱,平均成活率仍达99%,当年生平均高3.8米,地径3.2厘米(上山时苗高为10-12厘米)。1965年全社用稻草笠育隆缘桉100多万株。造林后,较好的林地,当年抽高5米,株行距0.7×1.0米的基本郁闭。谢鸡公社的广大干部和贫下中农从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摸索和积累了一整套隆缘桉速生丰产的育苗、造林经验。现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对2.5年生位于广东江门韦塔桉种质资源库内的母株进行控制授粉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父本花粉在相同母本上的平均座果率、平均单果产种量排序均为:尾叶桉〉韦塔桉〉巨桉,说明花粉类型对果实宿存和平均单果产种量有影响,亲缘关系越远,获得种子的可能性越小;(2)切割花柱法是缩短授粉时间、减少工作量的授粉方法;(3)参试母株W3102的座果率高,但产种量少,W3604座果率高,种子产量也高;(4)全双列育种有利于亲子代遗传关系分析,但花期不遇影响目的种子的获得,从而延长育种年限;(5)花粉对座果率的影响不如母株的影响显著。参试的8株母本座果率排序为:W3102〉W3507〉W3604〉W3401〉W3708〉W3206〉W3103〉W3105。  相似文献   

7.
自1977年以来,我所开展了柳桉(Eucalyptus saligna)×隆缘桉(E·exserta)、隆缘桉×柳桉、柳桉×大叶桉(E·robusta)、隆缘桉×巨桉(E·grandis)、隆缘桉×大叶桉五个人工杂交组合的育种试验。各年度获得的杂交种子和父母本以及对照种的种子,分别于翌年春天用容器育苗造林。试验林采用随机排列,四次重复。从测定的数据表明:除柳桉×大叶桉这个组合外,其他四个杂交组合的子代(F_1,下同)都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其中以柳桉×隆缘桉的子代生长较好,二年生平均高10.1米,平均胸径7.36厘米,平均单株材积0.0235立方米,与双亲平均单株材积对比增长89.5%,与最大亲本平均单株材积对比增  相似文献   

8.
隆缘桉(Eucalyptus exserta)具有生长迅速、萌芽力强、耐干旱瘠瘦、抗逆性强等特点,是我局建场初期的主要造林树种,现有林地面积307,610亩,占有林面积47.5%。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八年进行萌芽更新改造隆缘梭三类林面积达20多万亩。这些林分,能否再进行第三代萌芽更新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于1981年3月在田东林队进行隆缘桉第三代萌芽更新试验,现将试验情况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9.
桉树是我国南方一个重要的造林树种。六十年代以后发展较快,到七十年代,广西桉树人工林已达一百万亩左右,桉树已成了国营林场和社队低丘陵荒地及四旁植树的一个重要造林树种。目前,全区国营林场每年新造的桉树林面积估计在3—5万亩之间,需要种子数量很大。以隆缘桉每市斤种子可造100亩,柠檬桉每市斤种子可造50亩来推算:全区每年大约需要隆缘桉种500市斤或柠檬桉种800市斤以上,这还未包括社队造林在内,需采母树将近一千株,我区现已选出的各种桉类优树只有92株,建立的种子园及母树林木才起步不久,从规模和成效方面来看,远远未能满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发展桉树用种的需要。因此,不少造林单  相似文献   

10.
桉树生长快,发育期早,自1975年选优以来,针对以上特点,先进行优树单亲本鉴定,从中选辑部分生长迅速的优良单株、作为建立种园的无性系。今年春天,召开全区桉树科研协作座谈会。会上整理和分析了桉优树单亲本于代鉴定材料,选定了隆缘桉、柠檬桉优树各15株(平均径高生长均比对照株大20%以上,野桉类型  相似文献   

11.
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地铺地木蓝引种研究(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沙江元谋干热河谷退化旱坡山地环境人工经济林行间少优良草被覆盖问题,在酸角人工经济林行间,种植铺地木蓝对其适应性和生物量产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铺地木蓝在金沙江干热河谷乡土酸角人工经济林行间适应性较好,具有速生、覆盖力强、耐瘠、耐旱、不攀缘和缠绕客体特点;全生育期内可刈割2次,留茬15cm,地面生物产量达31 501~40 502kg/hm~2;未刈割3年生铺地木蓝地面枯落物为年6300kg/hm~2,可采收种子968.8 kg/hm~2;适宜作为干热区退化旱坡山地人工经济林果行间覆盖作物推广,但规划种植时宜重视低温对其危害。  相似文献   

12.
李翔飞 《绿色科技》2021,(5):160-161,164
指出了福山区国有福山林场1949年建场,经营面积233.7 hm 2,为公益型林场,存在着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近年来,国有福山林场立足林场实际,探索思考了国有福山林场改革发展,完善改革发展经验,坚持以资源保护为核心,大力规划发展林场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森林抚育、病虫害防治等重点工作,提升国有福山林场森林资源结构质量水平,促进国有福山林场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森林多种功能和效益的发挥。  相似文献   

13.
在凤城宝山林场45年生日本落叶松冠下,研究营造红松果材兼用林的适宜密度,结果表明:以冠下4m×5m和带状5m×5m造林密度对树高生长量影响最大。适宜的造林密度有利于幼树的生长,防止由于过密而产生的偏冠现象,3年平均树高生长量较对照1.5m×1.5m提高21.8%~58.4.8%。  相似文献   

14.
火炬松、桐棉马尾松引种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9年始在建瓯水西林场进行火炬松、桐棉马尾松引种试验,造林后5年调查结果表明:其平均胸径、树高、单株立木材积比本地同龄马尾松分别提高59.5%和33.3%;11.0%和26.20%;96.1%和38.4%,是理想的速生工业原料林树种,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技术手段,获取西洞庭湖区森林景观类型基本信息。建立景观类型属性数据库,对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景观空间格局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景观空间格局综合水平较高的为桃源县、澧县、鼎城区、临澧县、汉寿县,其中最高的为桃源县;综合水平居中的有和洑林场、常德林场、津市市、安乡县、柳叶湖旅游度假区;西洞庭农场、武陵区、涔澹林场、贺家山原种场、西湖农场综合水平较低,其中西湖农场综合水平最低。该方法为西洞庭湖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景观格局优化、森林资源合理利用与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桉树生态化造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连水 《桉树科技》2005,22(2):41-45
天马国有林场采用不炼山劈草带造植桉树试验,结果表明:它既可解决传统炼山造林中存在的火灾隐患,水土流失,养分降低等问题,又能节约造林成本,提高土壤肥力,保存物种多样性,维护林地环境,促进林木生长;是“保护性耕种技术”在林业中的实践,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有效措施,可在生产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滨海沙地湿地松与木麻黄混交林构建和调控技术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 1992年以来 ,在福建省东山县赤山林场滨海沙地 ,在湿地松、木麻黄混交林营造的基础上 ,采用行状疏伐法对其种间关系和树种结构比例进行调控试验。混交林经调控 1a后 ,通过 2个树种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年生长率的变化分析 ,提出调控后形成新的混交方式应为 :木麻黄行数应控制在 2  3行之内 ,而湿地松行数应增至 3行以上带状混交配置模式 ,以形成树种间交界行宽行距和树种内窄株距的宽行窄株混交配置模式 ,对种间关系和林木生长比较有利。这种混交林种间调控方法对海岸带多树种混交林种间关系调整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尾松林——三峡库区最主要的森林类型之一,对维持区域碳平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新田林场40 a~45 a生马尾松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同时结合铁山坪林场46 a~51 a生马尾松林文献资料,探讨了三峡库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和碳分配格局。结果表明:马尾松林的总生物量约为140.00 t.hm-2,其中乔木层生物量所占比例大于80.00%。新田林场和铁山坪林场马尾松林生态系统的总碳储量分别为206.28 t.hm-2和197.78 t.hm-2,其中植被层约占1/3,土壤层占2/3。植被层中,乔木层碳储量占绝对优势。土壤层的碳储量主要集中于表层,土壤层碳储量呈现出随深度而降低的规律。与其它地区关于马尾松林的研究相比,年龄相近的林分,三峡库区的马尾松林碳储量偏低。因此,对三峡库区的马尾松林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可能增加其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9.
清华洞林场云南松母树林子代展示林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省祥云县清华洞林场采用保山林场、古永林场和白马河林场3片部省合建的云南松母树林种子营建于代展示林,以全省和当地商品种造林作对照,对6年生的幼林进行早期观测分析表明云南松母树林具有较高的实际增益,保山林场、古永林场和白马河林场母树林树高的实际增益分别为33.71%、89.89%和55.06%,地径的实际增益分别为-5.60%、28.71%和22.38%。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二级Fuzzy综合评判的林木火险等级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峰市松山区国有老府林区 ,因气候、林地、社会经济等因素不同 ,各营林区火险等级也有差异。本文依据与林木火灾相关的因素建立评判矩阵 ,构造评判空间 ,用 3种评判函数及其附加条件进行二级 Fuzzy综合评判 ,对火险等级进行划分 ,为作好护林防火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