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汪长友 《内陆水产》2001,26(10):39-40
大黄鱼室内育苗阶段是指受精卵孵化出苗—鱼苗出池下鱼排这一阶段,历时约30~40天。这一阶段的主要病害有3大类即:营养性疾病、寄生虫类疾病和细菌性疾病。本文就上述3大类疾病的症状、病因、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营养性疾病1.1胀鳔病症状鱼苗大批量浮集水面,时而抽搐,时而打转,挣扎1~2天后出现死亡。镜检患苗,可发现其鳔比健康苗的鳔大1/3以上。病因投喂的轮虫强化培育不够,致使鱼苗体内缺乏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所致。大黄鱼属海水鱼,其生理机能比淡水鱼类低,不能利用摄入的食物合成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当投…  相似文献   

2.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g以上)直至出箱为止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三大类.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g以上)直至出箱为止.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三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大黄鱼是一种名贵的海水养殖新品种,近年来,我省的养殖规模不断发展,但其病害亦日趋严重。笔者认为在大黄鱼人工育苗过程中,主要的病害有三大类,即:寄生虫类疾病、营养性疾病和细菌性疾病,现就上述三大类疾病的症状、病因、流行情况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以供参考。一、寄生虫类疾病1.淀粉卵涡鞭虫病症状:患苗急躁不安,在水面上下翻滚,或往池壁上摩擦冲撞。用烧杯捞苗,手电一照,可见在尾鳍上叶、背鳍等处有白色小亮点,故又称“小白点病”。镜检患苗,体表、鳍表上有固着近圆形小黑点的一般就为此病。病因:由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寄生所致。以前人们…  相似文献   

5.
大黄鱼网箱育种阶段是指从鱼苗下排入箱至鱼苗长到全长15厘米左右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生物性疾病3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大黄鱼网箱育种阶段是指从鱼苗下排人箱至鱼苗长到全长15cm以上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3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鲴网箱健康养殖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和非寄生性疾病三大类,特别是养殖后期9~10月,以指环虫为主的寄生虫疾病引起的烂鳃死亡尤为严重,给养殖户带来不应有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郑尧兰 《水产养殖》2008,29(2):35-38
大黄鱼网箱养成阶段是指从体长15 cm的大规格鱼种养至体重达到商品鱼规格(400 g以上)直至出箱为止这一阶段.这阶段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疾病、寄生虫病和非寄生性疾病3大类.现就其中较常见的几种病害及诊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20,(7)
鱼苗在刚出生的时候生存情况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鱼苗刚刚出生时,如果培育人员稍微不注意大鱼就很有可能把鱼苗吃掉。而且就算鱼苗可以安全的生存下来,但是在鱼苗培育阶段,生存率非常低。因为在鱼苗培育阶段,由于鱼苗是鱼的幼体,自身免疫能力还不是特别的强,所以稍加不注意就会出现常见的病害,而且鱼苗本身承受病害的能力并不是很强,如果出现的病害非常严重,就会导致鱼苗死亡。所以在鱼苗培育阶段,培育人员一定要做好病害防治。就鱼苗培育阶段常见病害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希望给培育人员带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一、水霉病 该病在鳜鱼卵的孵化、鱼苗、鱼种和成鱼阶段均可发生,主要危害鱼卵和早期鱼苗,是影响鳜鱼孵化率的主要病害。在孵化期间遇水温较低时易感染此病,易使受精卵发育停滞,严重时会互相感染而造成胚胎大批死亡。如及时治疗,胚胎还可继续发育。鱼苗至成鱼阶段的水霉菌,主要是捕捞、转运过程中操作不仔细,鱼体外伤严重,水霉菌感染伤口引起此病,病鱼体表常有白色絮状物,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1.
刘文军 《河南水产》2007,71(2):23-24
鱼苗培育阶段具有鱼苗体小,游泳能力弱,摄食能力差,对外界环境条件和敌害生物侵袭的抵抗力低,新陈代谢旺盛等特点,因此,需要精心管理。现将  相似文献   

12.
气泡病是牙鲆鱼鱼苗培育及成鱼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疾病.对初孵仔鱼开口后至全长10.0cm以前的鱼苗危害尤为严重;成鱼阶段也有发生只是危害较轻.鱼苗的肠道、头部、鳃丝等是主要病变部位,此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苗种的成活率,造成严重损失,不容忽视,现将我们掌握的有关情况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海水鱼类种苗,由于个体小,生活能力不强,对各种病害侵袭的抵抗力较弱,同时在捕捞、运输、暂养、包装过程中操作不当等诸多原因,会造成对鱼苗的机械损伤,以致鱼苗发病及死亡,给养殖户及渔民造成很大的损失。因此,须加强海水鱼苗病害的研究和防治,特别是近两年,从台湾、泰国、马来西亚等地进口海水鱼苗的品种及数量增加,做好鱼苗病害防治工作显得更为迫切。笔者结合自己在种苗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谈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4.
叶永健 《齐鲁渔业》2007,24(5):26-27
大黄鱼从小鱼养殖到成鱼规格,可分为2个阶段,即鱼种培育阶段(3.0 cm至12~17 cm)和成鱼养殖阶段(12~17 cm至成鱼)。生产上常常为降低成本而不分这两个阶段,直接购买3.0 cm左右鱼苗养成到成鱼规格。  相似文献   

15.
斑鳠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斑(Mystusguttatus)是江河名贵经济鱼类之一 ,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但在人工养殖的每个阶段均有患病情况发生。斑系无鳞鱼 ,皮肤裸露 ,对众多常规药物的适应性有一定的特异性 ,有些疾病的防治相当棘手。本文介绍斑常见疾病及安全防治。1水霉病水霉病系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危害鱼卵、鱼苗、鱼种 ;成鱼及亲鱼阶段少见 ,是影响孵化率和苗种成活率的主要病害 ,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水温20℃以下较为常见。在弱酸性水环境及水质清寡 ,鱼体受伤的条件下容易滋生水霉。胚胎发育阶段 ,由于斑孵化时间较长(48~…  相似文献   

16.
1青泥苔 1.1危害 青泥苔是一种丝状绿藻.是水绵、双星藻和转板藻的总称.春季随着水温上升,青泥苔在池塘浅水处萌发,长成一缕缕绿色细丝,附着在池底或像网一样悬浮在水中.当大量繁殖时,能使水质变瘦,影响鱼的生长.在鱼苗夏花阶段,小鱼游入青泥苔,常常不能游出而致死.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鲢、鳙等鱼苗.全国各地均有发生,发生期在5-9月份.  相似文献   

17.
红鳍东方鲀的病害防治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红鳍东方鲀因其肉质鲜美,已成为近年来海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但由于养殖规模的扩大,随之疾病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经济损失也逐渐增大。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红鳍东方鲀的寄生虫疾病、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及其他类疾病,为红鳍东方鲀健康养殖及疾病防控提供  相似文献   

18.
<正>审批:孙增民审核:夏广济分析员:王西耀5月份我省日均最高气温26℃,日均最低气温14℃,水温处于18℃~24℃之间。随着水温升高,水体中寄生虫性、细菌性病原体滋生繁衍加快,水产养殖品种进入病害多发期,以寄生虫性疾病、细菌性疾病为主,有时伴有混合感染。在苗种培育方面,以鱼苗气泡病、白皮病为多发病。  相似文献   

19.
<正>近几年在金鼓鱼进行人工养殖阶段后,病害逐年增加,现总结了金鼓鱼养殖过程中最易出现的几个病例的防治方法,供养殖户参考。一、鱼苗肝胆综合征经检查,全身没有寄生虫,肠道有大量黄白脓液,其他内脏正常。送检结果主要为诺达病毒(神经坏死病毒),该病毒以垂直传播为主,所以同一母鱼孵化出的苗有可能全部带毒。同时肠道伴有明显肠炎,为嗜水气单胞杆菌引起。处理方法:1尽量缩短运输时间与降低运输密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就鲟鱼养殖中遇到的常见的细菌性疾病、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病、营养性疾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的症状特点、流行情况及治疗方法加以概述,以期为鲟鱼病害防治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