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对杉木血肌inghamia lanceolata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远交杂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行预备试验,从100条UBCDrimer Set#9(800-900)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对杉木×侧柏远交组合A4(1419)×B1所得杂交后代中选择的4株超级苗等材料.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按母本、远交子代和父本顺序,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实验。结果发现.4株超级苗在7条引物中,共找到16条父系特征谱带,在另外2条引物中检测到父母的共同谱带,、由此可以肯定.杂交所得超级苗是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是可配的,杉木远缘杂交育种是一条多性状改良途径。图3表1参17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与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远交杂种的真实性进行鉴定,进行预备试验,从100条UBC primer Set#9(800 ~ 900)引物中,筛选出9条多态性引物。对杉木 × 侧柏远交组合A4(1419) × B1所得杂交后代中选择的4株超级苗等材料,提取DNA,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按母本、远交子代和父本顺序,对PCR产物进行电泳实验。结果发现,4株超级苗在7条引物中,共找到16条父系特征谱带,在另外2条引物中检测到父母的共同谱带。由此可以肯定,杂交所得超级苗是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产生的杂种。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是可配的,杉木远缘杂交育种是一条多性状改良途径。图3表1参17  相似文献   

3.
借助方差分析,对杉木与侧柏远交子代的早期表现进行分析,发现远交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应用DPS软件和Gene Xprotools4.0软件,对远交组合的平均表现与其亲本分子遗传距离间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远交组合的平均表现与其亲本的分子遗传距离间存在密切的、复杂的且可预测的关系。还对杉木远缘杂交育种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究与分析,认为杉木与侧柏远缘杂交育种是有前途的,  相似文献   

4.
RAPD分子标记在鉴定狼尾草属杂交后代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了狼尾草属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纯化方法、RAPD-PCR反应程序、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狼尾草属两个杂交组合的亲本及其正反交的4组杂交后代进行的分子鉴定。珍珠黍(Pennisetum glaucum)×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n Schum)杂交组合从19个引物中就筛选出6个引物,在双亲间扩增出16条特征带。P5-4-10×P-3组合从39个引物中才筛选出5个引物,在双亲间扩增出6条特征带。根据双亲间的特征带可以对杂交或自交后代作出鉴定。  相似文献   

5.
抗病杉木受炭疽病菌侵染后,其叶组织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增加高于中抗和感病的杉木,而中抗杉木又高于感病杉木;抗病杉木受侵染后产生两条新的PPO同工酶谱带和两条新的PO同工酶谱带;中抗杉木产生1条新的PPO同工酶谱带和1条新的PO同工酶谱带;感病杉木只产生一条新的PO同工酶谱带,没有新的PPO同工酶谱带出现。  相似文献   

6.
利用RAPD标记进行杉木无性系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目前杉木无性系管理和利用中存在识别困难的问题,利用RAPD标记技术进行杉木无性系的识别研究,19个S系列随机引物对8个杉木无性系的扩增结果显示:共得到157条DNA扩增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8.26条带,其中91条带表现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57.96%,扩增片段长度为200~2500bp,8个杉木无性系间表现了较丰富的DNA多态性;利用5个引物的13个分子标记完全可以对8个不同杉木无性系进行识别,谱带清晰,因此利用RAPD技术进行杉木无性系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小麦条锈菌鉴别寄主Lee中抗性基因Yr7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对条锈菌(PST)菌系CYR27的抗性谱进行遗传分析,并运用微卫星技术对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中的抗条锈性基因进行标记。【方法】将Taichung29*6/Lee 与Taichung29杂交、自交和测交并对双亲及其杂交后代进行苗期抗性鉴定。采用SSR技术,利用抗性供体Lee中含有目的基因Yr7的小麦抗条锈病近等基因系Taichung29*6/Lee,选用Yr7所在的2B染色体上88 对和Yr22、Yr23所在4D、6D染色体上22对SSR引物,对供试的Taichung29*6/Lee、Taichung29和Lee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和电泳分析。【结果】根据F2分离群体的抗感单株分离比例,确定Taichung29*6/Lee对CYR27菌系的抗性为1个显性基因,2B染色体上的Xgwms526引物扩增出多态性谱带为Xgwms526/212bp和Xgwms526/216bp,并证明其DNA片段位点与抗条锈基因Yr7存在遗传连锁关系;用标记Xgwms526扩增F2作图群体的单株DNA,在75株抗病单株中,有22株扩增出A型带(Xgwm526-212bp),51株扩增出H型带(Xgwm526-212bp和Xgwm526-216),2株扩增出B型带(Xgwm526-216);在31株感病株中,有4株扩增出H型带,27株扩增出B型带。【结论】通过Map Manager QTX 17b软件计算,确定Xgwm526标记位点与Yr7基因位点的遗传距离为5.3cM,标准差为2.3,LOD值为18.4。该标记Xgwm526可作为Yr7基因的SSR标记利用。  相似文献   

8.
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19株生产用平菇菌种的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共检测到16条谱带、17种酶带类型。通过聚类分析,将19株菌分成六大类群,E2(0.172)带是第一类群的特征谱带、ES(0.317)和E13(0.800)带是第三类群的特征谱带。北平4和石2026、北平1和北平9存在同种异名现象。试验结果表明,平菇酯酶多样性丰富,菌株之间的差异显著,可以作为鉴定平菇菌种真实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提莫菲维小麦与二倍体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SRA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SRAP技术分析了提莫菲维小麦二倍体与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真实性及其特点.结果表明,22对SRAP引物中,20对引物在双亲间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其多态性比率为71.76%.me4-em1、me4-em3和me3-em3 3对引物在提莫菲维与二倍体野燕麦杂交的F3株系中扩增出双亲的特异带,表明该F3株系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该F3株系是提莫菲维小麦和二倍体野燕麦成功属间杂交的真实杂种后代.在该F3株系的扩增结果中部分双亲带型消失,并且提莫菲维小麦消失的带数远少于野燕麦消失的带数;同时有非父母标记新带型出现.杂种后代DNA序列的这种变化可能有利于新形成异源多倍体小麦的快速进化、遗传协调和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稳定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产物,采用正交设计L25(56)对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表达序列标签一简单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式反应(EST-SSR PCR)反应体系中的5个因素:DNA模板浓度,引物浓度,镁离子(Mg2+)浓度.三磷酸碱基脱氧核苷酸(dNTPs)浓度和DNA聚合酶量进行优化,每个因素设计5个水平。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光皮桦EST-SSR最佳PCR反应体系:4.0mg·L-1DNA模板,0.500μmol·L-1引物,1.250mmol·L-1Mg2+,0.250mm01·L-1dNTPs.0.0725×16.67mkat·L-1 rTaq酶。通过梯度PCR试验筛选得到相应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对优化出的EST—SSRPCR反应体系进行稳定性检测.结果均能获得稳定、清晰可辨的DNA谱带。图6表3参15  相似文献   

11.
辣椒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90份辣椒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从200个RAPD引物中筛选出10个引物分别对供试材料的DNA进行扩增,共扩增出7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谱带38条,多态性程度为54.3%.平均每个引物产生7条多态性谱带,每个引物可扩增出4~9条,谱带大小为100~2000 bp.对RAPD结果进行聚类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RAP)技术分析了豌豆和玉米远缘杂交后代的真实性。结果表明,10对SRAP引物中,共扩增出105条重复性高的清晰条带,其中有101条为多态,多态比率(PPB)为96.19%;聚类结果显示,后代与母本间呈现出并列关系,表明其基因组确实发生了改变;em1-me2e、m3-me1和em8-me4三对引物在杂交后代中都扩增出双亲特异带,说明这2个杂交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物质,该后代是豌豆和玉米成功远缘杂交的真实杂种后代。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ISSR分子标记构建盾叶薯蓣品种鉴定的DNA指纹图谱,为盾叶薯蓣药材鉴定和良种选育提供技术支持。[方法]筛选ISSR引物,对10个盾叶薯蓣品种进行PCR扩增和电泳检测,统计条带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聚类分析等;选择核心引物,建立DNA指纹图谱鉴定体系。[结果]从5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对10个品种扩增共得到86条谱带,多态性条带7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83.72%;选出3条ISSR核心引物建立了10个薯蓣品种的ISSR指纹鉴定图谱。[结论]盾叶薯蓣品种遗传多样性丰富;3条核心引物所构建的植物图谱中,每个品种均有各自特异的共有谱带、特有谱带、缺失谱带,这些谱带的组合可用于盾叶薯蓣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14.
江苏水稻品种抗稻瘟病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已知的不同抗病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在水稻基因组DNA中扩增和分离有相似序列的DNA片段,可以快速鉴定出候选抗病基因。选择3对扩增条带多样性较高的引物XLRRfor/XLRRrev、S1/AS3和Ptokin1/Ptokin2,对江苏27个水稻品种进行抗病基因同源序列PCR分析(resistance gene analog—PCR,RGA—PCR)。结果显示,3对引物共扩增出清晰可辨的谱带127条,其中多态性带1ol条,占总数的79.53%。根据聚类分析,3对引物对或引物组合扩增的RGA图谱可将品种分为多种类型,这些RGA图谱类型与稻瘟病菌7个生理小种接种鉴定的抗病表型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5.
李传代 《热带生物学报》2010,1(2):183-186,192
利用60个ISSR引物,对来自不同地域的12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PCR扩增,筛选出12个多态性丰富、条带清晰且重复性良好的、适合于所有女贞种质材料进行ISSR分析的有效引物。筛选出的12个有效引物对12份女贞种质材料进行ISSR—PCR扩增,均可获得带型丰富和清晰可辨的DNA指纹图谱,共扩增出228条DNA谱带,其中210条为多态性带,占总扩增带数的92.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9条谱带。本试验筛选的12条引物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女贞种质资源材料的ISSR分析。  相似文献   

16.
黄帝手植柏相传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距今5 000多年,具有重要的科学和文化价值。本文以黄帝手植柏和采自桥山的另一株古侧柏为材料,对合成的256对SRAP引物组合进行了筛选,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组合22对。这22对引物组合共扩增出272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188个,多态性比率为69.12%。利用筛选出的22对引物组合对采自桥山的30株古侧柏及黄帝手植柏进行了分析,找到黄帝手植柏特异标记6个,分别为:Me4Em9-150、Me4Em9-1600、Me4Em9-1700、Me10Em4-80、Me10Em4-90、Me10Em4-120。通过对260株采自侧柏天然分布区的样品进行验证,说明这6个标记可以对黄帝手植柏进行鉴定,发生错误的概率为5.4×10~(-8)%,正确的概率为99.999 999 9%。研究结果为黄帝手植柏的保护及侧柏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研究应用SRAP分子标记对亚洲百合杂种系亲本(‘橙色热情’ב迷恋’)、东方百合杂种系亲本(‘热情’ב甜梦’)及其杂交子代植株的DNA分别进行扩增,分析杂交后代植株与亲本间扩增谱带差异。从80对引物组合中筛选出具有父本特征带的引物组合,选出带型清晰、稳定、特征带较多的引物组合进行杂种真实性鉴定。结果如下:具有父本特征带的引物组合共有57对,选取其中6对引物对亲本(‘橙色热情’ב迷恋’)及其子代进行标记,选取其中7对引物对亲本(‘热情’ב甜梦’)及其子代进行标记。2个杂交组合共计10个后代,均具有父本特征带,鉴定其为真杂种。  相似文献   

18.
利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研究杨树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在探讨杨树叶片基因组DNA提纯方法和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的基础上,采用18个引物对13个杨树无性系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每个引物扩增的DNA片段数为1~14个,共产生126条带,其中多态带53条,占42%,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3条多态带。结果表明:通过对126条谱带的聚类,分析了供试杨树无性系的系统发育,并通过比较各品种间的特异带或特征带的差异进行无性系鉴别和测定,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杨树无性系的分子检索表。  相似文献   

19.
芍药属组内组间杂交及部分后代核型分析与SSR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芍药品种‘朱砂判’为母本,分别与6个芍药组品种和4个牡丹组品种进行杂交,并综合利用核型分析和SSR分子标记法对部分杂交后代进行杂种鉴定,筛选出亲和性较好的远缘杂交组合,并确定杂交后代早期鉴定方法,为芍药属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芍药组内近缘杂交亲和性好,平均结实率均在5粒/朵以上;芍药组内远缘杂交亲和性较差,但仍有一定结实;芍药组间远缘杂交表现出不亲和性,仅杂交组合‘朱砂判’בDao Da Chen’有较少结实。2)核型分析表明:组内远缘杂交后代ZC4、ZC5、ZC6、ZC7为三倍体(2n=3x=15);从50对芍药SSR引物中筛选出7对多态性引物进行扩增,结果显示杂交后代ZC4、ZC5、ZC6、ZC7含有父母本特异性条带,结合核型分析证明ZC4、ZC5、ZC6、ZC7为真杂种。以上结果表明:组内远缘杂交中‘朱砂判’与‘Garden Peace’、‘Pink Teacup’、‘Cream Delight’杂交均有一定结实,组间远缘杂交中‘朱砂判’בDao Da Chen’可打破杂交不亲和性;SSR分子标记技术可用于芍药属植物杂交后代的早期鉴定。   相似文献   

20.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东北地区杂草稻生态型及其与栽培稻杂交后代进行分子标记研究.所分析的10个随机引物共扩增出了93条DNA片段,其中多态性条带为36条,多态性比例为38.71%.结果表明,RAPD分子标记可以区别东北地区杂草稻、栽培稻及其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