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山区林地面积较大,但林地利用率低,林地栽培食用菌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其生长周期短,见效快,具有广阔的前景,总结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常用栽培方法,对北京山区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指出北京山区林地栽培食用菌是值得推广的持续循环经济产业。  相似文献   

2.
浅析达县林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达县森林面积76733.33hm2,其中集体林72980hm2。自2003年6月23日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以来,社会各界人士以承包,租赁山林、荒山荒坡等形式流转的集体林地面积达3933.33hm2,流转金额1309.9多万元,有力地促进了达县非公有制林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全县集体林改面积7.27万hm2,占全县集体林地面积的99.69%,其中公益林2.83万hm2,商品林4.85万hm2。集体林权改革后,由于国家林地流转政策的缺位、县级林地流转交易平台和评估机构等服务机构尚未建立,使林地流转的问题和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林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3.
黄海洋  周帅  刘克全  丁玲 《北方园艺》2010,(22):169-170
鸡腿菇是一种市场前景好,被人们认可的珍稀食用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商丘市鸡腿菇的需求量逐渐扩大.随着杨树林栽培面积的迅速增加,大量林下土地处于闲置状态.为充分利用林下土地,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经过2 a的林地栽培鸡腿菇试验,筛选出了适合林地栽培的高产菌株.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覆土栽培林地灵芝是一种林、菌相结合的栽培模式。它充分利用林地的自然条件进行食用菌生产,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增加农民收入,成为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的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北京林下种植业发展,根据大球盖菇的特征特性,在适宜地区开展林地栽培,不仅就地消化处理木屑、秸秆、杂草等资源,还满足了食用菌市场需求。北京农学院与密云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从大球盖菇的基本特性、林地要求与栽培季节、栽培原料选择和常见配方、灌溉要求及技术、种植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推广示范,以期为大球盖菇林地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果树采摘园在全国各地悄然兴起,而且每年还在不断涌现.为了促进这项新生事物为果农增加单位面积产值和满足游人的需要.海淀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受林地栽培食用菌的启发及看到闲暇的人们有采摘野生食用菌的习惯,近两年在果树采摘园行间进行了食用菌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7.
吴善广 《现代园艺》2014,(4):230-231
<正>1西林县集体林地流转现状1.1西林县基本情况西林县地处桂、滇、黔三省(区)边缘结合部,辖8个乡(镇)94个行政村,共有75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5.6万人,全县土地面积301200hm2,其中林地面积273333.33hm2(含国有林场)。1.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情况上级下达该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为186666.67hm2,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61.9%,涉及全县85个村委会、442个  相似文献   

8.
春秋季节,利用杨树林地畦栽培杏鲍菇,不仅可以减少投资,而且管理方便,菇质好,产量高。河南省商丘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中心经过两年的栽培实践,总结了一套便于推广的杨树林地畦栽培杏鲍菇的高产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山东嘉祥县大力进行林牧大县建设以来,现已发展速生丰产林面积40 000 hm2,存栏鲁西黄牛10万头.为实现长短利益的有机结合,提高林地综合效益,造林后前2年,树苗尚未郁闭,间作了一些矮秆作物,近年来,随着林地郁闭,已无法实行农林间作,农民的收益下降.嘉祥县小麦种植面积40 000 hm2,每年有大量麦秸被焚烧,不仅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而且严重污染环境.为充分利用林地、麦秸和牛粪资源,与福建省宁德天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进行林下双孢菇种植合作,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制定收购保护价,栽培用菌种、竹片、薄膜等投入资金由企业预付,以后从收购的双孢菇中扣除.  相似文献   

10.
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贺同聚  朱九军  孙晓君 《食用菌》2010,32(2):47-47,49
<正>山东省潍坊市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林木资源丰富,有5.7万hm2的速生林林下土地资源,如何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资源,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食用菌,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为林农增收致富开辟一条新路子,作  相似文献   

11.
山西北部气候寒冷,一般果树较难栽培,而杏树能正常生长,成为当地主要栽培果树.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进而形成了独特品种的栽培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当地杏树总面积大约3 000~4 000hm2;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仁用杏被林业、水利部门确定为绿化、水土保持的主栽品种之一的影响,仁用杏与鲜用杏竞相发展.目前该地区鲜用杏栽培面积在9 300hm2以上,仁用杏栽培面积为1.67万hm2,总计栽培面积在2.6万hm2左右.由于前些年栽种的杏现已见效益,再加上杏树在绿化、水土保持方面的良好表现,可预见杏树在当地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将健康的发展下去,栽培面积会稳步增加.  相似文献   

12.
竹荪是我国著名的山珍,不仅味道鲜美、滑嫩爽口,且营养丰富。近年来开始由野生转向人工驯化栽培,商丘市食用菌研究中心结合长裙竹荪的生物学特性,并根据当地的实际生产需要,经过多年的栽培实践,总结出林地栽培长裙竹荪技术,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林下香菇生料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华北地区大面积的林地趋于郁闭,林下食用菌产业已发展成为林地经营的主要模式之一。香菇生产已成为林下反季节栽培食用菌的首选模式。鉴于以往的熟料栽培成本高,收益低、污染率高等原因,生产中逐渐摸索出适于华北地区生产的香菇生料地栽栽培技术。1、选地建床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南北向的林地。做深10—15厘米,宽60—90厘米,长10米左右的畦床(长度也可视情况而定)。床面修成龟背形,  相似文献   

14.
程文亮  陈健亚 《浙江柑橘》2007,24(1):10-12,15
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可利用的野生植物有60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79.1%。丽水市有农村人口212.2万人,占丽水市总人口的84.3%,是名符其实的农业大市。2005年,全市粮食作物栽培面积11.3×104hm2,产量54.9×104t,水果栽培面积3.42×lO4hm2,产量32.36×104t,蔬菜栽培面积5.19×104hm2,产量124.13×104t,袋栽香菇5.1亿袋,产量3.14×104t。全市常年食用菌产量占全国总量的45%左右,为全国最大的食用菌产区,食用菌总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l/3。  相似文献   

15.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是我国水生蔬菜中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主要集中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其中湖北省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一(李峰 等,2020).洪湖市莲藕种植历史悠久,是湖北省最大的主产地,2019年藕莲种植面积达8? 000 hm2、子莲3? 000 hm2、藕带3? 000 hm...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云和县是我国板栗主要产区之一,栽培历史悠久,截至2003年,板栗栽培面积为1 866.7 hm2,结果园面积1 306.7 hm2,占70%,产量3 000t,产值1 500万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武汉地区茄子的栽培发展很快,面积达到4 000 hm2以上,栽培技术也有一些新的变化,其栽培方式大致可分为保护地(大棚)栽培、春季露地栽培和夏秋栽培.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林地食用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林业产业结构调整受到空前的重视,党的十六大又将生态建设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同时又在生态建设中赋予林业以首要地位。北京林业发展速度较快,如何找到新形势下优良的林业经济增长点,这是党和各级政府关心的问题。在适时、适地、适度的前提下,利用林地的有利条件,发展林地食用菌栽培,并以此为基础带动食用菌的科研开发、产品加工甚至特色旅游业,相对于传统的林粮、林果、林药套作更具有科技含量和可操作性,也更易于形成规模经济并可长期持续发展,这种产业称为林地经济食用菌产业。通过这种新产业可带动更多的郊区农民…  相似文献   

19.
阜新市果树保护地栽培起步很晚,仅有零星栽培,没有形成规模,全市只有10.2hm2.其中葡萄4hm2,主要品种为巨峰、无核白鸡心,3年生产量1 000~1 500kg/666.7m2,产值4 000~5 000元;桃5.33hm2,主要品种为冬桃、蟠桃、早红2号,2年生产量500~1 500kg,产值2 000~5 000元,3年生以上分别为1 500~3 000kg,产值6 000~10 000元;草莓的面积很小,产量为2000~2 500kg,产值8000~10000元;今年新植水晶梨0.67 hm2,枣0.2 hm2.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从日本引入‘美人指’葡萄(Minicure Finger)。。2002年,盖州市太阳升乡尚和寨村由山东引进苗木8 000株,按0.5 m×5 m的株行距共栽植2 hm2。2年生平均产量9 000 kg/hm2,售价7.00元/kg,产值6.3万元/hm2;3年生平均产量21 000 kg/hm2,产值14.7万元/hm2;2006年产量27 000 kg/hm2,产值18.9万元/hm2。因其具有极高的商品价值,很多果农在发展。但是,近几年,由于栽培管理不当,病害严重,产量低,栽培面积日趋减少。为了充分发挥‘美人指’葡萄的潜在优势,现将尚和寨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