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食物诱剂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种大实蝇食物诱剂及不同防治方法防治柑桔大实蝇,试验结果表明,大实蝇食物诱剂点喷防治和挂罐诱杀效果明显,果瑞特果实蝇诱杀剂、桔丰大实蝇食物诱剂和综防区防效分别为91.3%、89.8%和91.0%,大实蝇食物诱剂挂罐诱杀效果明显.5月21日至8月30日挂罐诱杀,果瑞特果实蝇诱杀剂10个诱捕器共诱杀柑桔大实蝇309头,桔丰大实蝇食物诱剂10个诱捕器共诱杀柑桔大实蝇321头.  相似文献   

2.
食物诱剂防控柑橘大实蝇的推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012年宜昌市示范推广大实蝇食物诱剂“果瑞特”和“桔丰”取代传统的糖醋药液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实践证明,柑橘大实蝇食物诱剂具有诱虫能力强、见效快、防效好、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全市应用面积2.4万hm2,全年柑橘大实蝇防治开展诱杀成虫和虫果处理两项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是柑桔类果树的重要害虫,诱杀成虫是防治该虫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应用触角电位仪测定了10种物质不同浓度、7种常见配方及5种改进配方对柑桔大实蝇的电生理原理,2010和2011年在四川和重庆的5个柑桔园对9种配方的田间诱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柑桔大实蝇雌雄成虫对水解蛋白和乙酸的EAG值显著高于红糖、乙醇、甜橙汁、甜橙精油、乙酸乙酯、桔皮粉、柠檬酸和蜂蜜。雌、雄成虫的EAG值随着水解蛋白、乙酸浓度的增高而增大;雌虫的EAG值随乙醇浓度的增高而增大;而其余7种物质的浓度变化对雌雄成虫的EAG值影响较小。配方中,20%水解蛋白的EAG值和田间引诱效果均显著高于其它引诱物质和配方。改进型糖醋酒液分别添加5%水解蛋白和0.2%乙酸乙酯其诱集效果明显提高。本试验结果可为柑桔大实蝇引诱剂配方筛选和田间诱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性诱剂、昆虫物理诱黏剂、橘小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橘大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瓜实蝇专用食物引诱剂这5种实蝇诱剂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性诱剂诱集橘小实蝇的数量显著多于其余4种诱剂,物理诱黏剂、3种实蝇食诱剂均可同时诱集橘小实蝇、南瓜实蝇和瓜实蝇,诱虫量以瓜实蝇食诱剂和物理诱黏剂最好。性诱剂、诱黏剂和食诱剂各具特点、互有长短,生产应用中可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5.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是柑桔类植物果实的重要害虫,以往对该虫的发生监测仅局限于通过果园诱集和室内外养蛹监测成虫的发生期。本研究综合应用室外养蛹、桔园系统调查、成虫诱集和蛆果解剖等技术手段,以期了解柑桔大实蝇的产卵进度、幼虫发育进度、蛆果落地进度、幼虫化蛹进度以及蛹的羽化进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柑桔大实蝇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末-7月初;一龄、二龄和三龄幼虫的发生盛期分别为9月中旬-10月初、10月上旬-下旬和10月中旬-11月初;受害蛆果落地盛期为10月上旬-下旬,与二龄和三龄幼虫的发生盛期吻合;室外养蛹的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上旬-中旬末,但果园成虫诱集的盛期为6月中旬-下旬,较室外养蛹的成虫发生盛期推迟30 d左右,对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作者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还表明,各虫态的累计发生进度均可用逻辑斯缔方程拟合,从而可计算出各虫态发生进度为16%、50%和84%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研究结果对于柑桔大实蝇的发生期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云南桔小寡鬃实蝇种群动态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过水平和垂直地带的性诱观测与室内外调查试验,发现云南桔小寡鬃实蝇年发生4-5代。第二代为主害代,主要为害芒果、桃、番石榴等。成虫诱集高蜂期除柑桔点(高峰期为9-10月)、甜橙点(高峰期为10-12月)外,蓁各点均在6-7月间。各年高峰期早晚和诱集量不同。同年各点成虫高峰期出现的时间也有差异,主要表现为从南到北高峰期推迟。冬季除昆明外,其它各点均可诱到成虫。以高温高湿的西双版纳数量最多。同一地区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2018—2019年贵州猕猴桃上的橘小实蝇发生规律、趋光行为、不同诱集方法包括杀虫灯,引诱剂及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成虫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7—9月为橘小实蝇的盛发期,其对540 nm的绿色光波有明显趋性。杀虫灯、诱捕器及其组合使用对橘小实蝇均有诱杀效果。其中,杀虫灯平均诱虫量为31头/诱捕器;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平均诱虫量为201.67头/诱捕器,与其他引诱剂差异显著;杀虫灯与甲基丁香酚实蝇诱捕剂组合使用的平均诱虫量为509.67头/诱捕器,诱捕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处理。杀虫灯与引诱剂组合使用可显著提高橘小实蝇成虫诱捕总量。  相似文献   

8.
不同引诱剂对柑桔小实蝇的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5种不同引诱剂对柑桔小实蝇进行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果实蝇性引诱剂分别添加甜酒酿原液、红糖液、米醋王原液后都能增强诱杀效果,但添加甜酒酿原液增效较明显,是一种既经济又增效的混配型引诱剂.而甜酒酿原液、红糖液、米醋王原液3种混合液对柑桔小实蝇诱杀效果较低,但它能诱杀到柑桔小实蝇雌成虫,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9.
缅甸第四特区实蝇类害虫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1~2003年连续3年5~10月对缅甸第四特区检疫性实蝇类害虫进行疫情监测.在第四特区3年共设置了60个监测点,应用性引诱剂和诱饵诱集实蝇成虫,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初步查明检疫性实蝇害虫种类有12种,其中优势种为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其次为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bitae)和南瓜实蝇.5~7月为实蝇类害虫发生的高峰期,种群数量以6月份最多.  相似文献   

10.
应用实蝇引诱剂和诱饵,在安徽合肥地区实蝇的适生区设点诱捕实蝇,调查合肥地区检疫性实蝇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合肥地区发生的检疫性实蝇种类仅为具条实绳,其发生高峰期在每年8月份,发生程度逐年加重,瓜实蝇诱剂对其诱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室内研究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不同施用方式对侵染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影响,以及田间喷施球孢白僵菌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结果表明,两种诱集感染方式桔小实蝇成虫存活率分别为40%、41.7%,差异不显著;添加性引诱剂在白僵菌侵染桔小实蝇的过程中没有起到明显地促进感病的作用,只是缩短了病程,IIPC为0.41-0.44,说明两种诱集感染方式对桔实蝇成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三种施菌方式的桔小实蝇羽化率、成虫死亡率与对照差异均显著;以IIPC为评价指标,施菌方式对桔小实蝇各因子的影响大小顺序为:成虫存活率羽化率化蛹率,其中以对成虫存活率的影响最大。应用化学防治和球孢白僵菌田间防治桔小实蝇的效果表明,施用2500倍40%毒死蜱效果最好,控制作用达到71.9%,其次是喷施2.0×108孢子/mL球孢白僵菌孢子悬浮液,防效达46.9%,施用2500倍4.5%高效氯氰菊酯防治效果达最差,防效仅37.5%。  相似文献   

12.
大实蝇包括:密柑大实蝇Tetradacus tsuneonis(Miyake)和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ws)minax(Enderlein)。该虫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是国内外检疫对象,对于绝大部分柑桔产区来说,是一种重威胁柑桔产业发展的外来入侵生物。柑桔大实蝇的寄主植物仅限于柑桔类,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桔次之。柑桔大实蝇以其成虫产卵于柑桔幼果中,幼虫蛀食果肉,常引起果实未熟先黄,内部腐烂,最后果实脱落,造成严重减产。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次年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为盛…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采用国际通用的监测技术,利用橘小实蝇、瓜实蝇、地中海实蝇引诱剂和水解蛋白诱饵,在广西凭祥市确定存在蜜柑大实蝇的果园开展了针对性的诱捕;诱捕结果表明,瓜实蝇引诱剂和水解蛋白诱饵能够诱捕到蜜柑大实蝇成虫,且水解蛋白诱饵比瓜实蝇引诱剂诱捕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2014年用柑桔大实蝇食物引诱剂对大实蝇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食物引诱剂对大实蝇的防治效果好,食物引诱剂是一种理想的绿色防控药剂。  相似文献   

15.
为掌握不同诱集产品对瓜实蝇成虫监测技术,本研究比较了性诱剂、粘虫板、诱球等5类8种产品对瓜实蝇诱集监测效果,综合评价了几种诱集产品的专一性、安全性和持效性.结果表明:两种供试瓜实蝇性诱剂对瓜实蝇诱集效果最好,且专一性强、持效期长,对有益生物和生态环境安全,使用方便,适合用于瓜实蝇成虫诱集监测.0.1%阿维菌素浓饵剂、实...  相似文献   

16.
浅析近年宜城县柑桔大实蝇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石城  李书桂 《植物检疫》1993,7(6):467-468
80年代中期,我省宜城县柑桔生产发展迅速,到1990年全县柑桔栽培面积已达28777亩,其鲜果产量为340余吨。而同时,一种严重威胁桔业生产的大敌——桔大实蝇亦随之传入该县,并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失。据1988~1990年3年普查和重点调查,该县讴乐乡中学、讴集三组、刘猴镇陈湾村林场以及流水镇团山林场等边远丘陵的少数桔园,相继发现桔大实蝇危害,  相似文献   

17.
何涛 《湖北植保》2006,(6):26-26
柑桔在我县种植面积为800hm2,柑桔大实蝇与锈壁虱发生普遍,2005年8月到11月上旬蜗牛在桔果上广泛为害,舐食桔果,与柑桔大实蝇混合为害,造成伤口,引起桔果灌水腐烂、脱落,严重影响柑桔的产量、品质和效益.由于蜗牛在柑桔即将成熟和上市之前为害桔果,防治必须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从而才能减轻为害并确保桔果食用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柑桔大实蝇辐射不育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柑桔大实蝇蛹的发育,生殖系统和生殖细胞的发生及辐射对卵子、精子及其超微结构的影响。后期蛹体细胞分化发育完成时,卵子尚处于卵原囊期,雄虫已形成大量成熟精子。用9krad照射后期蛹,不影响成虫的活动和交尾竞争能力,但可导致大实蝇不育。大实蝇染色体数目为2n=12,总长度56.2μm,长度变异范围6.52~1.10μm,属中等非对称核型。辐照后引起染色体断裂而导致缺损、多着丝点环等畸变,使细胞分裂受阻引起不育。唾腺及肠细胞辐照以后24小时DNA含量明显下降,但能逐步修复。  相似文献   

19.
在山东莒南县花生田利用生物食诱剂和性诱剂对常见夜蛾科害虫成虫进行虫情监测,并对食诱剂防控夜蛾科害虫的效果进行研究。食诱剂和性诱剂监测结果表明,花生田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黄地老虎、小地老虎等夜蛾科害虫成虫的发生高峰期均出现在7月12日;性诱剂仅能诱捕到雄性成虫,食诱剂可同时诱捕到雌性和雄性成虫,其诱捕到的棉铃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地老虎雌雄比分别为1∶0.68、1∶5、1∶3和1∶1.4。食诱剂撒施、化学防治、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处理后第10天花生叶片受害率分别为9.51%、6.73%、6.24%,百株虫量较对照降低68.68%、76.39%、85.87%,食诱剂诱捕盒技术与化学防治组合应用防控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20.
不同防控方式对柑橘大实蝇的控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于四川阆中开展了0.1%阿维菌素饵剂、糖醋液、蛋白引诱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橘大实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阆中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下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至12月下旬,为害高峰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0.1%阿维菌素饵剂和糖醋液比蛋白引诱剂与1.8%阿维菌素乳油,对柑橘大实蝇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