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7 毫秒
1.
以射干种子为试验材料,比较不同预处理液、预处理时间、解离方法、解离时间对射干根尖细胞中期分裂相、染色体收缩程度和分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1%秋水仙素溶液在室温下处理根尖8 h,混合酶液(2%纤维素酶和0.5%果胶酶)37℃酶解60 min,压片法制片的染色体分散性好,背景干净,着丝点比较清晰,效果最佳;射干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  相似文献   

2.
以无籽刺梨组培苗根尖为材料,探讨其染色体制片技术。结果表明,无籽刺梨根尖在常温下用8-羟基喹啉溶液0.003mol/L预处理6~8h或8-羟基喹啉溶液0.004mol/L预处理4~6h后,在预冷的卡诺固定液(冰醋酸∶无水乙醇=3∶1中)0℃下处理15min,经95%乙醇∶15%HCl=1∶1的解离液处理6min或无水乙醇∶(36%~38%)HCl=1∶1处理5min,然后用卡宝品红染色15或20min,其镜检效果较佳;无籽刺梨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14。无籽刺梨染色体制片技术研究及其染色体数目的确定对其遗传改良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一种地方线椒萌发种子根尖为材料,对影响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取样时间、预处理试剂及时间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优化辣椒染色体制片技术,了解其核型特征,为今后研究不同类型辣椒的亲缘关系和系统进化提供科学基础和细胞学依据。结果表明:10:00取根尖,分裂细胞和中期分裂相细胞最多;经过0.002mol·L-1 8-羟基喹啉预处理3h,可获得分散良好、形态最佳、易于进行计数和核型分析的高质量染色体制片;辣椒的核型公式为2n=2x=24=22m+2s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0%,属于2A核型。该方法明确了地方线椒染色体压片的最佳预处理参数,并从细胞遗传学角度揭示了地方线椒的核型特征。  相似文献   

4.
裕民无刺红花染色体制片优化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不同预处理和解离方法对裕民无刺红花染色体制片的影响,观察500个根尖细胞,比较不同部位中期细胞和适宜核型分析的中期细胞所占比例。结果表明:用0.002 mol/L8-羟基喹啉与0.1%秋水仙素按1∶1混合8 h,1 mol/L盐酸常温解离6 min制片所得染色体分散效果最佳。核型公式为2n=2X=24 m,核型不对称系数(As.k%)为58.25%,属于1 B类型,核型对称性程度高,表明裕民无刺红花在进化中处于比较原始类型。  相似文献   

5.
大理长叶兰花型优美,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前景广阔。为给长叶兰的分类鉴定、细胞学和遗传学研究提供借鉴,以大理长叶兰组培生根苗的根尖为材料,通过常规压片法对其染色体制片过程中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的各环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叶兰根尖在室温下用0.004mol/L 8-羟基喹啉溶液预处理6h后,放入预冷的卡诺固定液(冰醋酸∶无水乙醇=3∶1)中,在0℃下处理30min,经37%HCl∶45%冰醋酸=1∶1的解离液处理5min,用卡宝品红染色15min,压片时复染5min,能得到良好的镜检效果,并且确定长叶兰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2x=40。  相似文献   

6.
用酶解法观察了枳和宜昌橙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根尖经固定后于37℃下在含有6%果胶酶和2%纤维索酶的溶液中解离1.5~2小时,用DAPI或吉姆萨染色均能获得处于分裂晚前期或中期的清晰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7.
陈力耕 《中国柑桔》1992,21(1):10-12
用酶解法观察了枳和宜昌橙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根尖经固定后于37度下在含有6%果酶和2%纤维素酶的溶液中解离1.5-2小时,用DAPI或吉姆萨染色均能获得处于分裂晚前期或中期的清晰的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以小花吊兰根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研究了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以及染色时间对小花吊兰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优化制片技术并进行核型分析,以期为小花吊兰建立更加稳定、明晰的品种鉴定方法。结果表明:于8:00取小花吊兰根尖,0.05%秋水仙素预处理3h,卡诺氏液固定,1.0mol/L盐酸60℃下解离15min,改良卡宝品红染色15min,所得小花吊兰染色体制片效果较好。对小花吊兰体细胞染色体数目进行统计,核型分析表明,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16,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3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4对,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1对,核型公式为2n=2x=16=6m+8sm+2st,核型属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4.39%。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金线莲茎尖染色体的制片技术优化。以江西野生金线莲组培瓶苗的茎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研究不同取材时间、解离时间、预处理时间及染色时间对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茎尖取材各时间段无显著差异,相比较9︰30效果最好,用0.1%的秋水仙素处理2h,卡诺液固定,用1mol/L HCl于60℃下解离15min,最后用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染色8min后进行压片,能获得较理想的染色体制片。  相似文献   

10.
一种高效稳定的甘蓝染色体制片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一种高效稳定的甘蓝根尖染色体制片新方法,该方法结合传统的压片法和去壁低渗法优点,制片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染色体中期分裂相多,染色体分散良好,形态特征清晰,背景干净.制片可应用于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带、荧光原位杂交,以及显微切割等细胞遗传学操作.  相似文献   

11.
以红肉火龙果的气生根为试材,研究气生根长度、采样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时间和染色方法等对红肉火龙果气生根根尖细胞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以优化的制片技术制片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表明:10:30时段取长度5mm以下的幼嫩气生根,用0.1%秋水仙素常温预处理2h,应用双低渗法使染色体分散,常温下1mol/L HCl解离50min或60℃下解离20min,20%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20min,可以得到最佳的制片效果,用中性树脂制成永久装片。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红肉火龙果的染色体数目为11对,最长染色体/最短染色体为1.63,核型公式为2n=2x=22=22m,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4.29%,核型属1A类型。  相似文献   

12.
利用几种园艺作物卷须制片鉴定染色体数目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2,29(4):378-380
 以几种园艺作物的卷须为材料研究染色体制片方法, 发现卷须制片预处理和盐酸解离等环节的要求比根尖制片严格。利用所确立的卷须制片程序, 验证了Cucumis属种间杂交新种Cucumis×hytivus Chen & Kirkbride 的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 = 38 , 表明在根尖不易获取或材料珍贵稀少的情况下, 卷须制片法是研究有卷须类植物染色体数目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不同制片方法对草莓染色体观察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草莓根尖、茎尖和嫩叶等不同部位进行取材,然后经过不同的制片过程,进行了染色体数目观察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取材部位以根尖效果最好;不同的制片方法中,以用对二氯苯饱和水溶液进行预处理2~3h(小时),改良的卡诺氏固定液固定2h(小时),1mol/L的HCl于60℃下解离10min(分钟),并以改良的卡宝品红染色效果较好。同时探讨了影响草莓染色体观察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由于染色体较小、细胞质浓厚等原因,西瓜尤其是四倍体西瓜染色体制片效果不佳,导致西瓜的细胞遗传学研究很薄弱,这既不利于西瓜物理图谱构建及系统进化关系等理论的深入研究,也不利于开展染色体工程实现西瓜的遗传改良。因此,改良、简化西瓜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尤为必要。经过多年植物染色体制片技术的研究,总结出改良的四倍体西瓜染色体标本制片技术,步骤及要点如下:玻片前处理:将载玻片用洗衣粉煮沸半小时后擦洗干净,再用铬酸洗液浸泡2 d以上,用时捞出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放入4℃去离子水中保存。催芽:西瓜种子清水浸泡12 h,用湿布包好放在恒温箱里,33℃培养萌发;预处理:待根长12 cm时,取0.5 cm左右根尖浸入0.002 mol·L-18-羟基喹啉中,室温避光处理32 cm时,取0.5 cm左右根尖浸入0.002 mol·L-18-羟基喹啉中,室温避光处理34 h,双蒸水洗涤24 h,双蒸水洗涤23次;固定:然后用甲醇-冰乙酸固定液(3:1)固定4 h。酶解:酶解前,将根尖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0 min,去除残留固定液,同时切除分生区以外的根区,留下约1 mm长的白色分生区(白点),再移到3%纤维素酶与2%果胶酶的混合液中,33℃水浴锅中酶解43次;固定:然后用甲醇-冰乙酸固定液(3:1)固定4 h。酶解:酶解前,将根尖置于去离子水中浸泡20 min,去除残留固定液,同时切除分生区以外的根区,留下约1 mm长的白色分生区(白点),再移到3%纤维素酶与2%果胶酶的混合液中,33℃水浴锅中酶解45 h;之后用去离子水小心清洗25 h;之后用去离子水小心清洗23次,去除残留酶液。火眼干燥法制片:用滴管小心吸取一个酶解后的根尖,放到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加几滴固定液将根尖水分驱散,立即用长嘴带齿的眼科镊子反复夹挤根尖,使分生区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片中央,用镊子去除表皮细胞等杂质,固定液未干前再滴加1滴卡诺固定液,轻吹载玻片将细胞层分散开来,然后将载玻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待载玻片上卡诺固定液燃烧,移开载玻片,直至载玻片干燥。10%吉姆萨染液染色53次,去除残留酶液。火眼干燥法制片:用滴管小心吸取一个酶解后的根尖,放到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加几滴固定液将根尖水分驱散,立即用长嘴带齿的眼科镊子反复夹挤根尖,使分生区细胞均匀分布在玻片中央,用镊子去除表皮细胞等杂质,固定液未干前再滴加1滴卡诺固定液,轻吹载玻片将细胞层分散开来,然后将载玻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方,待载玻片上卡诺固定液燃烧,移开载玻片,直至载玻片干燥。10%吉姆萨染液染色510 min,普通光学显微镜10010 min,普通光学显微镜100400倍镜检。该方法较传统的酶解去壁-火焰干燥法简化了KCl前、后低渗以及卡诺固定液再固定这3个步骤,提高了制片效率,并且制片效果良好,获得染色体中期分裂相的成功率高,染色体数目完整,分散良好,长、短臂及着丝点形态清晰,可用于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等染色体分析实验。  相似文献   

15.
紫穗槐核型分析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温0.1%秋水仙素、0.002 mol/L 8-羟基喹啉溶液,3种预处理方法对紫穗槐的根尖进行处理.结果表明:以0~4℃处理36 h效果最佳.紫稳槐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n=40,核型公式K(2n)=2x=40=28m+8sm+2st+2m(SAT),核型分类为"2B"型,不对称系数57.70%,为较对称类型.  相似文献   

16.
以白掌和观音莲2种天南星科观赏植物为试材,对其根尖组织染色体观察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2种材料均在12:00~14:00取材较好;对二氯苯的饱和液中预处理时,白掌以在8℃冰箱中预处理6h效果好,观音莲在16℃环境下预处理8h为最优条件;40℃恒温水浴锅中1mol/L盐酸酸解处理时,白掌酸解10min,观音莲处理15min效果理想;最后切取根尖白色分生组织部分于载玻片上使用卡宝品红染色20min可以满足染色体计数和拍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研究各种处理对巨大口蘑菌丝染色体制片的影响。方法:以菌丝为试验材料,0.075 mol/L的KCl和0.6 mol/L的山梨醇为洗涤剂,考察不同酶解时间与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对巨大口蘑菌丝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结果:用KCl和山梨醇洗涤处理的巨大口蘑菌丝,在25℃下酶解1~4 h,酶解后用秋水仙素处理10~60 min都能使巨大口蘑菌丝染色体解离出来;酶解4 h,秋水仙素处理60 min,菌丝染色体分散好,形态清晰,染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以五加科的掌叶梁王茶和八角金盘未展开幼叶叶尖为试材,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研究了优化染色体制片条件和核型分析,以期为供试物种的育种工作开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掌叶梁王茶的最佳预处液为0.002 mol·L~(-1) 8-羟基喹啉和0.04%放线菌酮混合液,八角金盘则为0.001 mol·L~(-1) 8-羟基喹啉。2个物种其余的最佳制片方法相同,具体为09:00—09:30取样、V_(无水乙醇):V_(冰醋酸)=3:1卡诺固定液处理12~24 h、V_(无水乙醇):V_(浓盐酸)=1:1解离液处理13 min、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处理10 min。掌叶梁王茶染色体核型为2n=48=28m+18sm+2st,不对称系数61%,2B核型;八角金盘为2n=48=34m+14sm,不对称系数60%,2A核型。与已报道的五加科植物核型进行比较,2个物种进化程度不高,研究结果丰富了对供试物种遗传组成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压片法预处理环节的多次比较试验后认为,对0.5cm长的紫叶小檗茎尖预处理3.5~4.0h、固定4.0h,解离20min后,可以得到细胞染色体处于分裂中期的切片,并首次拍摄得到紫叶小檗染色体照片。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辣椒根尖微核技术,对辣椒种子萌发条件和辣椒根尖解离时间等环节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52℃和室温浸泡利于辣椒种子萌发,可以得到状态良好的根尖材料;在60℃1N HCl中解离7 min,细胞分散和染色效果较好;利用辣椒根尖细胞可以获得理想的微核制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