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本试验利用球形诱捕器进行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以食物诱剂为对照,比较诱杀成虫数及虫果率,以评价其防效。结果表明,在成虫发生期,球形诱捕器共诱杀5 991头成虫(雌虫2 884头、雄虫3 107头),食物诱剂诱杀总数为1 859头(雌虫942头、雄虫917头)。两种诱杀方式均能有效诱杀雌雄成虫,雌雄比值分别为0.93和1.03;两种防控措施防治后虫果率分别为2.7%(球形诱捕器)和6.2%(食物诱饵),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对照组虫果率为28.6%。说明两种防治措施均能显著降低虫果率,且球形诱捕器诱杀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辐照成虫和田间自然发生的成虫对引诱剂的敏感性差异,指导柑桔大实蝇辐照不育技术的有效利用,在田间释放柑桔大实蝇辐照成虫,以常用引诱剂桔丰和果瑞特同期进行诱集监测。监测结果显示,辐照显著降低了柑桔大实蝇成虫对桔丰和果瑞特的敏感性。在柑桔大实蝇成虫发生高峰期桔丰诱集到辐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总虫量的2.6%-11.6%,果瑞特为5.0%-50.0%;桔丰诱集到的辐照雌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的所有雌性成虫数量的4.4%-11.8%,果瑞特为33.7%-50.0%;桔丰诱集到的辐照雄性成虫的数量仅为诱集的所有雄性成虫的5.3%-11.4%,而果瑞特始终未能诱集到辐照雄性成虫。此外,辐照缩短了柑桔大实蝇成虫对常用引诱剂趋向性的持续时间。研究结果对柑桔大实蝇辐照不育技术与诱集诱杀技术的协调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应用0.1%果瑞特瓜实蝇诱剂,对瓜类蔬菜实蝇进行了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0.1%果瑞特瓜实蝇诱剂对瓜类实蝇(南亚果实蝇、宽带果实蝇和瓜实蝇等)雌、雄成虫特别是对雄成虫具有较强的诱杀效果,可显著减少实蝇雌虫交配产卵为害。点喷或挂罐防治效果均显著,该诱剂适用于瓜类蔬菜无公害生产。  相似文献   

4.
成虫诱杀技术是柑橘大实蝇防治的关键技术,能有效降低柑橘大实蝇成虫基数和蛆果率.试验的大实蝇食物诱剂3个配方对柑橘大实蝇均有较强的诱杀作用,并以配方1/3D为最优,不仅提高了诱杀效率,而且节约了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5.
食物诱剂防控柑橘大实蝇的推广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年-2012年宜昌市示范推广大实蝇食物诱剂“果瑞特”和“桔丰”取代传统的糖醋药液诱杀柑橘大实蝇成虫,实践证明,柑橘大实蝇食物诱剂具有诱虫能力强、见效快、防效好、使用方便、成本较低等特点,全市应用面积2.4万hm2,全年柑橘大实蝇防治开展诱杀成虫和虫果处理两项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6.
食物诱剂防治柑桔大实蝇的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多种大实蝇食物诱剂及不同防治方法防治柑桔大实蝇,试验结果表明,大实蝇食物诱剂点喷防治和挂罐诱杀效果明显,果瑞特果实蝇诱杀剂、桔丰大实蝇食物诱剂和综防区防效分别为91.3%、89.8%和91.0%,大实蝇食物诱剂挂罐诱杀效果明显.5月21日至8月30日挂罐诱杀,果瑞特果实蝇诱杀剂10个诱捕器共诱杀柑桔大实蝇309头,桔丰大实蝇食物诱剂10个诱捕器共诱杀柑桔大实蝇321头.  相似文献   

7.
柑橘大实蝇成虫对9种植物提取物的嗅觉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对柑橘大实蝇具有引诱或拒避作用的植物精油或挥发物,通过Y形嗅觉仪分别测定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对橘子精油、橙叶精油、橙花精油、柠檬桉精油、薄荷素精油、栀子花精油、D-柠檬烯、芳樟醇和月桂烯的选择率。结果表明,柑橘大实蝇雄虫倾向于选择橘子精油、橙花精油、D-柠檬烯、柠檬桉精油、栀子花精油,雌虫倾向于选择芳樟醇和柠檬桉精油。柠檬桉精油对柑橘大实蝇雌虫和雄虫均有显著的引诱作用,雌虫对柠檬桉精油的选择率为52.38%,雄虫的选择率也达到了50%。本研究为开发对柑橘大实蝇雌、雄成虫均具有引诱作用的引诱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食诱剂可以同时引诱棉铃虫雌、雄成虫,对其田间种群的防治效果明显。在撒施应用中,氯虫苯甲酰胺常被用作棉铃虫食诱剂的伴施杀虫剂,现阶段推荐使用浓度为0.5 μL/mL。本文测定了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繁殖力及卵孵化率的影响,同时评估了其田间防治效果。在室内,氯虫苯甲酰胺浓度为0.25、0.125、0.0625 μL/mL的食诱剂对棉铃虫雌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75.81%、67.01%和60.24%。以氯虫苯甲酰胺浓度0.25、0.125 μL/mL的食诱剂饲喂棉铃虫雌成虫,其存活个体的繁殖系数较未取食杀虫剂的对照组分别下降95.39%和91.61%。在田间罩笼中,提供相同数量的棉铃虫成虫,无论是仅雌成虫取食氯虫苯甲酰胺浓度为0.25 μL/mL的食诱剂,还是雌、雄成虫均进行取食,田间落卵量较未取食氯虫苯甲酰胺的对照组平均下降73.56%,后代幼虫发生量平均减少75.55%。因此,食诱剂与低剂量氯虫苯甲酰胺混配对棉铃虫成虫及其后代种群有明显控制作用,为棉铃虫食诱剂撒施中伴施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减量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研究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对锦葵科植物挥发物的EAG和趋向行为反应,为研发绿盲蝽引诱剂或驱避剂策略提供科学依据。田间采用动态顶空采样方法收集了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通过室内气相-质谱联用系统(GC-MS)进行物质鉴定及定量分析,最终测定了雌、雄绿盲蝽成虫对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趋向选择行为。结果表明,7种锦葵科植物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有较大差异,而且4种棉花品种之间的挥发物差异也很显著。棉花石远321的挥发物总量最大,其中4,8-二甲基-1,3,7-壬三烯(DMNT)含量最高,壬醛和罗勒烯其次。蜀葵的挥发物种类和含量均最少。11种候选特征挥发物均能够引起绿盲蝽雌、雄成虫EAG反应,且雄性成虫的反应值大都高于雌性成虫。其中,绿盲蝽雌、雄成虫触角对反-2-己烯酸丁酯EAG反应值最大,芳樟醇、乙酸叶醇酯、甲基庚烯酮及DMNT也能够激发绿盲蝽较大的EAG反应。在趋向行为检测中发现,DMNT及柠檬烯等对雄性成虫具有吸引作用。对雌性成虫有吸引作用的物质有γ-萜品烯、DMNT、月桂烯、α-石竹烯、罗勒烯及乙酸叶醇酯等,其中γ-萜品烯和乙酸叶醇酯对雌性成虫具有极显著吸引效果。锦葵科候选植物挥发物对绿盲蝽雌、雄虫具有不同EAG和趋向行为反应影响,候选气味化合物可以作为设计绿盲蝽引诱剂组分进行害虫防控田间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一类可以吸引实蝇成虫前去产卵繁殖,或是作某种生存活动的物质,都可以成为实蝇成虫的引诱物。本文就国内外目前研发的实蝇引诱物概况作简要的概述,所述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植物性实蝇引诱物,人工混合配制的实蝇引诱物,应用光波技术对实蝇进行诱杀,性激素人工合成材料对实蝇诱杀等三大类型,有些研究成果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11.
利用害虫对不同颜色的趋性诱杀害虫是害虫无公害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比较了20种不同颜色的荧光粘板对瓜实蝇的诱虫效果,发现黄色类粘板诱虫效果较好(其中柠檬黄色荧光粘板效果最好),红色类粘板诱虫效果较差,各色板所诱雌雄虫数比例接近1∶1;柠檬黄色荧光粘板对瓜实蝇的田间防治效果明显优于辛硫磷地面喷雾处理,诱粘器(食物诱剂+粘板)可以提高柠檬黄色荧光粘板对瓜实蝇的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诱蝇醚监测柑桔小实蝇田间消长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 (Hendl)属双翅目实蝇科,是柑桔上重要害虫之一.为了搞好柑桔小实蝇的预测预报和防控工作,笔者使用诱蝇醚诱捕田间柑桔小实蝇的雄成虫,观察柑桔小实蝇成虫在田间的消长动态.  相似文献   

13.
不同引诱剂对柑桔小实蝇的诱杀效果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5种不同引诱剂对柑桔小实蝇进行诱杀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果实蝇性引诱剂分别添加甜酒酿原液、红糖液、米醋王原液后都能增强诱杀效果,但添加甜酒酿原液增效较明显,是一种既经济又增效的混配型引诱剂.而甜酒酿原液、红糖液、米醋王原液3种混合液对柑桔小实蝇诱杀效果较低,但它能诱杀到柑桔小实蝇雌成虫,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在北方落叶果树产区的寄主范围、发生规律及为害程度等,对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果园的发生、为害及防控技术进行了研究。利用橘小实蝇性诱剂对成虫进行监测;测定了菊酯类、有机磷类、烟碱类、微生物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共12种杀虫剂对橘小实蝇的室内毒力;并开展了诱杀法田间防治橘小实蝇研究。结果显示,橘小实蝇在郑州地区一年发生4~5代,为害时期为6月-11月。敌百虫和毒死蜱对橘小实蝇成虫毒力最高。诱杀法中性诱剂黄板和实蝇生物诱捕剂的引诱作用持效期约为7 d。在苹果采收前后,香蕉精油和苹果精油对橘小实蝇的诱集效果最佳。在郑州地区需要在6月前对橘小实蝇的发生做好监测防范工作,单一使用诱杀法效果不佳,需在高峰期使用化学防治配合其他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对斑鞘豆叶甲Colposcelis signata(Motschulsky)成虫有生物活性的行为调控剂,选取非寄主植物16种挥发物,采用触角电位技术(Electroantennogram,EAG)和Y型嗅觉仪测定了斑鞘豆叶甲成虫对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及行为反应。结果表明:10-1mol/L浓度下斑鞘豆叶甲成虫对6种萜烯类挥发物EAG反应较强,驱避反应显著,雄虫反应强于雌虫。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显著强于其他4种萜烯类挥发物,对雄虫的驱避率分别为86.7%和81.3%。斑鞘豆叶甲对5种醇、醛类挥发物EAG反应差异显著,除芳樟醇外均表现引诱反应。雌虫对反-2-己烯-1-醇、2-乙基-1-己醇和反-2-己烯醛3种绿叶气味挥发物的引诱反应强于雄虫,其中反-2-己烯-1-醇的引诱作用最强,引诱率达68.9%,推测雌虫产卵定位与绿叶气味挥发物有关。斑鞘豆叶甲对5种其他挥发物的EAG反应相对值较低,具有引诱作用,雄虫反应均强于雌虫,雌、雄虫对水杨酸甲酯的反应强于其他4种挥发物。浓度反应结果发现当浓度从10-2 mol/L增加到10-1mol/L时,成虫对(1R)-(+)-α-蒎烯和(-)-β-蒎烯的EAG反应相对值稍降低,对(-)-β-蒎烯和β-月桂烯的驱避反应降低,表现出浓度阈值。但在10-5 mol/L浓度下(1R)-(+)-α-蒎烯、(-)-β-蒎烯、(R)-(+)-柠檬烯和β-月桂烯仍然表现为明显的驱避作用,这些挥发物可作为驱避剂组分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铜绿丽金龟对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触角电生理及行为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深入了解铜绿丽金龟的取食行为,探索开发安全高效的植物源引诱剂,应用昆虫触角电位反应仪和Y型嗅觉仪测试其对不同寄主植物挥发物的趋向行为差异,并根据室内行为结果配制诱剂进行大田试验。结果表明:铜绿丽金龟雄虫对水杨酸甲酯和(1,1’-联环戊基)-2-酮的触角电位反应(electroantennography,EAG)值显著高于其它试剂;石竹烯和水杨酸甲酯能引起雌虫触角较强的电位反应;乙酸顺式-3-己烯酯和石竹烯分别对雄虫和雌虫有较高的嗅觉选择反应率,分别达0.95和0.94。综合EAG和嗅觉试验结果,选择对雌、雄虫均有较好引诱效果的反式-2-己烯醛、乙酸顺式-3-己烯酯、石竹烯、(1,1’-联环戊基)-2-酮和水杨酸甲酯进行田间试验,最终筛选到铜绿丽金龟雄虫的最适引诱剂为每诱芯360 mg乙酸顺式-3-己烯酯,雌虫的最适引诱剂为每诱芯360 mg石竹烯,日诱虫量分别可达33.00±1.53头和29.33±1.45头。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不同色彩和改装的飞虫诱捕器对斑潜蝇的田间引诱效果,以实现更好的田间防治效果。在供试的6种诱虫板中,黄色板对斑潜蝇成虫的引诱力最强,紫色板和蓝色板对斑潜蝇成虫也有一定的引诱力,但比黄色板明显要差。在供试的8种双色诱虫板中,黄色+紫色板对斑潜蝇成虫的引诱性最好。黄色+蓝色板对斑潜蝇成虫也具有较强的引诱性,且与黄色+紫色板相比,其引诱力无显著差异。改装后的风吸式诱捕器安装在垄间与作物苗尖齐平的高处时,能显著提高诱捕器对斑潜蝇成虫的诱杀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控制柑桔大实蝇危害,对枝江市柑桔大实蝇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集成推广应用“成虫诱杀+虫果处理”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结果显示,大实蝇虫果率控制在1%以下,防治效果达到97.7%,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感受2种气味物质γ-辛内酯和β-石竹烯的分子机制,于室内测定记录其已交配雌成虫的触角电位(electroantennogram,EAG)反应和行为,利用RNA-Seq测序技术测定其已交配雌成虫在2种气味物质刺激下的头部组织转录组并进行比较分析,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部分化学感受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已交配雌成虫对γ-辛内酯和β-石竹烯2种气味物质均有浓度依赖性反应,随着浓度增大,EAG反应值有增大趋势,且2种气味物质均对橘小实蝇已交配雌成虫具有明显的引诱作用。γ-辛内酯刺激后橘小实蝇已交配雌成虫的头部转录组中共有851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20个化学感受基因,其中有261个基因上调表达,590个基因下调表达;而β-石竹烯刺激后共有523个差异表达基因,包括15个化学感受基因,其中162个基因上调表达,361个基因下调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证实,分别有4个和6个化学感受基因可能与橘小实蝇雌成虫对γ-辛内酯和β-石竹烯的感受相关。表明橘小实蝇雌成虫感受γ-辛内酯和β-石竹烯的分子机制可能是由多种化学感受基因共同参与完成。  相似文献   

20.
大实蝇包括:密柑大实蝇Tetradacus tsuneonis(Miyake)和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Tetradaws)minax(Enderlein)。该虫分布于四川、重庆、湖北、贵州、云南、陕西、广西、广东、湖南等省区。是国内外检疫对象,对于绝大部分柑桔产区来说,是一种重威胁柑桔产业发展的外来入侵生物。柑桔大实蝇的寄主植物仅限于柑桔类,以甜橙、金柑受害最重,柚子、红桔次之。柑桔大实蝇以其成虫产卵于柑桔幼果中,幼虫蛀食果肉,常引起果实未熟先黄,内部腐烂,最后果实脱落,造成严重减产。柑桔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次年4月下旬开始出现,5月上旬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