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25 g/L多杀霉素SC、茶核.苏云菌SC、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等4种生物制剂及55%氯氰.毒死蜱EC化学药剂对甜菜夜蛾进行药剂试验。结果表明,茶核.苏云菌SC 1 000倍液、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 5 000倍液、200亿PIB/g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 5 000倍液等3种生物制剂对甜菜夜蛾有很好的防效。  相似文献   

2.
《南方园艺》2021,32(4)
试验采用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400倍液,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CK为清水对照,对田间玉米地草地贪夜蛾进行药剂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药剂对玉米地草地贪夜蛾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以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700倍液防效最佳,药后3d和7d防效达80.4%和100%,且对玉米生产安全,建议在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浸叶法测定几种杀虫剂对斜纹夜蛾3龄和5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结果表明,甲维·茚虫威对斜纹夜蛾防效最好。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效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效相当。茚虫威对于防治斜纹夜蛾3龄幼虫而言,与照药剂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效相当,对5龄幼虫的防效显著高于对照药剂。阿维·抑食肼对5龄幼虫有较高的防效,但其见效慢。苏云菌杆菌、楝素、短稳杆菌对斜纹夜蛾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新型杀虫剂富锐和美满对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新型药剂18.1%富锐乳油、24%美满悬浮剂对甜菜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富锐5 000倍液与辛硫磷1 500倍液、美满6 000倍液与高效氯氟菊酯2 000倍液混合使用,可降低防治成本。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可有效防治萝卜甜菜夜蛾的高效低毒药剂,选用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8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 000倍液、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000倍液等药剂进行了防效试验。结果表明: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10%虫螨腈悬浮剂1 000倍液对甜菜夜蛾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7 d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防效均达95%,与对照差异均达极显著,且安全性高,对作物生长无异常影响,对斜纹夜蛾还有兼治效果。乙基多杀菌素、虫螨腈可以交替作为防治萝卜等蔬菜上甜菜夜蛾的药剂推广应用,施药间隔期为7~10 d。  相似文献   

6.
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小菜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光明食品集团优质蔬菜基地面积2000多hm2,年产各类蔬菜20万t,主要品种有甘蓝、西兰花、青菜等。为了给上海地区蔬菜基地应用高效低毒农药提供科学依据,在上海市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我们开展了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康邦)防治小菜蛾效果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供试作物为结球甘蓝(莲坐期),防治对象为小菜蛾,以1~3龄幼虫为主。供试药剂为2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康邦)、10亿PIB/mL苜  相似文献   

7.
于室内测定了不同温度下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甜菜夜蛾的致病力和不同浓度核型多角体病毒对甜菜夜蛾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1)℃条件下,病毒浓度为1×107PIBs/mL、1×106PIBs/mL、1×105PIBs/mL、1×104PIBs/mL、1×103PIBs/mL时,甜菜夜蛾3龄幼虫感染10d后的累计死亡率分别为83.3%,83.3%,86.7%,90.3%,96.7%,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温度显著影响甜菜夜蛾病毒的致病力。病毒浓度为1×106PIBs/mL时,在30℃和35℃下,甜菜夜蛾3龄幼虫感染10d后的累计死亡率均为96.7%,在15℃下仅为53.3%。在35℃,30℃,25℃,20℃,15℃下,LT50分别为5.0d,4.8d,5.4d,8.8d,13.7d。  相似文献   

8.
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甜菜夜蛾药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席敦芹 《北方园艺》2010,(12):158-159
研究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大葱、生姜上甜菜夜蛾的防效。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C 4 000倍液对甜菜夜蛾的防效较高,在大葱上施药3、71、0 d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100%、100%和97.6%;在生姜上施药3、71、0 d的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9.3%1、00%和99.4%,明显优于对照农药1.8%阿维菌素EC。建议在蔬菜生产上可推广使用20%氯虫苯甲酰胺SC 4 000~5 0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  相似文献   

9.
《果农之友》2008,(10):57-57
1 杀虫、杀螨剂 (1)生物制剂和天然物质:苏云金杆菌、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银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小菜蛾颗粒体病毒、茶尺蠖核多角体病毒、棉铃虫核多角体病毒、苦参碱、印楝素、烟碱、鱼藤酮、苦皮藤素、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浏阳霉素、白僵菌、除虫菊素、硫磺悬浮剂。  相似文献   

10.
以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为试材,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4种生物农药对山楂叶螨的室内毒力,并在田间评价了5种生物农药对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毒力测定试验中1%苦皮藤素对雌成螨LC50为0.826 3 mg·L~(-1);其次为1%苦参·印楝素和1.5%除虫菊素,LC50分别为0.999 5mg·L~(-1)和5.756 0mg·L~(-1);40%阿维菌素·矿物油毒性最低,LC50为8.765 7mg·L~(-1)。田间防效试验中1%苦参·印楝素1 000倍液、1%苦皮藤素500、1 000倍液、40%阿维菌素·矿物油2 000倍液7d后相对防效都达到88.1%以上。因此,1%苦参·印楝素1 000倍液、1%苦皮藤素500、1 000倍液、40%阿维菌素·矿物油2 000倍液可作为阿克苏地区山楂叶螨防治的首选生物农药。  相似文献   

11.
以3龄中甜菜夜蛾幼虫为试虫,测定出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1.66×105PIB/mL,计算出1×108PIB/mL、1×107PIB/mL、1×106PIB/mL3种浓度的半致死时间(LT50)分别为3.95d,4.47d,5.35d;研究了甜菜夜蛾群养条件对病毒产量的影响,确定出感染浓度为1×108PIB/mL、感染龄期为5龄初幼虫、饲养密度为30头/dm2时获得的病毒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高效安全药剂防治梨斑点病,以5年生‘翠冠’梨为试材,选择8种不同作用机理药剂和5种不同组合混配药剂,进行单一药剂防效筛选和混配药剂防效试验。结果表明: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 000倍液、百泰(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科博(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5个处理防效较高,分别达80.90%、74.62%、79.33%、77.65%、82.20%,可作为防治梨斑点病的主要杀菌剂或保护剂交替使用;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液+33%氨基酸寡糖素水剂3 000倍液、32.5%苯甲·嘧菌酯悬浮剂4 000倍液+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百泰1 500倍液+25%丙环唑乳油3 0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溴菌腈乳油1 500倍液4个混配药剂处理防效分别达87.13%、89.26%、89.98%、81.84%,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应的单一药剂处理,说明在选用防效较高的药剂作为主要防治药剂的同时,混配1种或1种以上其他药剂,有助于提高梨斑点病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农用有机硅Ag-64在大葱甜菜夜蛾化学防治中的作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大葱甜菜夜蛾初龄幼虫盛发期,用3种杀虫剂常规喷雾及其在药液中添加有机硅助剂Ag-64(倍效)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氯虫苯甲酰胺分别减少药量25%、降低药液量50%、加入浓度0.1%的有机硅喷雾助剂Ag-64时,对甜菜夜蛾能够达到或优于其常规推荐剂量大容量喷雾的防治效果,且对大葱作物安全,初步分析认为与有机硅喷雾助剂Ag-64提高了药液在大葱叶片上的湿润性能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利用维普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对我国甜菜夜蛾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计量分析,通过对关键词词频分析发现,我国甜菜夜蛾的研究热点依然是抗药性研究和杀虫剂的利用与筛选,而甜菜夜蛾的基因克隆、表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利用、不同药剂的复配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开展了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等生物药剂防治玉米草地贪夜蛾幼虫大田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7、14 d,以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效最佳,分别为91%和80.77%。药后7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防效分别为74.78%、50.93%、32.72%;药后14 d,20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50 mL/667 m2、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悬浮剂100 mL/667 m2、32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300 g/667 m2,防效分别为53.45%、53.22%、52.81%。综合来看,20%多杀霉素悬浮剂20 mL/667 m2防治草地贪夜蛾幼虫效果明显,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不同杀虫剂对辣椒斜纹夜蛾的敏感性,并提供防治指导,将10种杀虫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667 m^2用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75.00、60.00 mL,667 m^2用20%虫酰·茚虫威悬浮剂65.00、57.50、50.00 mL,667 m^2用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60.00、40.00 mL,667 m^2用10亿PBI/mL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20.00、85.00、60.00 mL对辣椒斜纹夜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药后3 d和8 d防效均在90%以上;667 m^2用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7 mL、667 m^2用1.8%阿维菌素乳油60.00 mL、667 m^2用19%溴氰虫酰胺悬浮剂30.00 mL和667 m^2用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5.00、20.00 mL对斜纹夜蛾有较好的敏感性,药后3 d和8 d防效在70%以上;3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可分散油悬浮剂、16 000 IU/mg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对斜纹夜蛾的敏感性较差。  相似文献   

17.
为进一步明确不同生物农药对花椰菜害虫的防治效果,于2016年进行了6种生物农药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6种生物农药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防治效果最好,5、10 d的防效分别为90.3%和88.6%;300亿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WG在以甜菜夜蛾发生为主的田块有较好的防治效果,10 d的防效为82.9%;8 000 I U/m g苏云金杆菌SC、0.3%印楝素E C、100亿孢子/mL短稳杆菌SC对花椰菜害虫有一定的防治效果,5 d的防效分别为77.7%、69.7%、66.3%,在花椰菜害虫重发年份要结合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报道了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甜菜夜蛾的饲养,多角体病毒的增殖,可湿性粉剂的生产,产品质量检测等。  相似文献   

19.
报道了甜菜夜蛾核多角体病毒可湿性粉剂的生产关键技术,包括甜菜夜蛾的饲养,多角体病毒的增殖,可湿性粉剂的生产,产品质量检测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简单的介绍,说明了以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制成的杀虫剂具有不污染环境,对人或动物没有危害,专一性强、流行性较好的特点,并对在林间的应用进行简单的介绍,充分说明了蜀柏毒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