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不仅事关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而且会在更深层次上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要素流动、产业集聚、市场形态乃至城乡格局产生积极影响,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注入新动能。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强调,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2.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通过产业振兴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本文通过对文冠果产业的调研,分析文冠果在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的制约因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契合关系,说明为何一二三产业融合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乡村振兴总要求的重要途径,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一二三产业融合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实现所产生的多维效应,说明通过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如何实现乡村振兴总要求的,并总结经验为类似地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健。茶产业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最大最有特色的产业,本文结合实际,围绕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一主题,提出建设昭平县茶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通过降低生产成本、统合三部门产业、加大产业链深度、增加资本密集度和产业技术含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产业兴旺"是重要的根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在新时代,农业发展新模式,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成为中国在新的发展阶段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方向。湖北作为农业大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湖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现状,重点分析湖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产品加工业水平低和农旅融合程度低等,并针对性地提出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和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等建议,从而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湖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复合的政策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振兴战略的主要抓手。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通过对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渗透和交叉重组实现以产业发展和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资源、要素、技术、市场需求在农村要素的整合重组,进而调整农村产业空间布局,实现乡村振兴。同时,也是催生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次历史性变革。农村"三产融合"的本质是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我国农村生产、加工、流通没有融合,即使融合也局限在二次融合。因此,农村产业融合首先要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的融合。但这种融合更要依托于  相似文献   

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保障机制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对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民收益、改善乡村居住环境,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良好的产业基础。为确保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立高效管理运行机制;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保障机制;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乡村要振兴,摆脱贫困是关键,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必须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本文在这一背景下通过总结温江区农业园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思路进行整理,并给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之一。茶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现实融合需要,茶业的市场需求和旅游价值促使其通过产业融合推进茶产业转型升级。以中国江北茶区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陕南安康市为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及茶旅产业发展优势和条件,提出了茶旅产业融合发展的策略,以茶旅融合促进陕南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陕南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0.
休闲农业具有连接各产业要素资源,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属性,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以新型工业为基础,以现代服务业为保障的农业产业链,帮助传统农业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在发展过程中,休闲农业要加深与传统农业生态融合,与新型工业的绿色加工融合,与现代服务业的价值融合,实现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交叉融合,探索出一条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乡村产业发展新动能,我部组织开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工作。经各地申报、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审核推荐、专家评审和公示,确认天津市蓟州区等153个县(市、区)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创建单位,现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运用农业经济、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的一般原理,通过规范研究、调查分析、案例研究、统计分析、比较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宁波市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案例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结合其他地区基于乡村振兴产生的一二三产融合不同模式,提出宁波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完善和改进建议,以期为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宁波市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是实现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实现农业农村的三产融合。农业三产融合发展主要是产业链的延伸、产业功能的转型和产业范围的扩展。通过对农村"农村三产融合"评价指标的研究,探究一二三产业发展和贯通的不同模式,实现产业的跨界融合以及资源的跨界配置还有产业链、供应链的相通,从而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全面转型,促进农村产业之间兴旺,实现乡村之间振兴。从三产融合的基本内涵出发,提出了三产融合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澄江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健康生活目的地",推动农业增效、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澄江市着力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对策措施,以期对澄江市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起到一定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想要推进乡村振兴,首当其冲是要解决好"产业兴旺",产业不兴旺,农民不富裕,就很难实现乡村振兴,因此产业兴旺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如何实现产业兴旺,就要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不仅可以促进  相似文献   

16.
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要实现乡村振兴,就需要发展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促进“三农”发展的关键决策,对落实乡村振兴、农村发展现代化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在此背景下,亟需紧跟时代发展,掌握发展规律,探究核心问题,从而深度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要求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山东省提出的农业"新六产"是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农业"新六产"强调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三链"重构,打造农业产业化升级版,全面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中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重要内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应当依托农业、农村资源,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和多功能开发。金乡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近年来依托当地大蒜优势产业,探索出一套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模式。基于大蒜产业的金乡一二三产业融合模式、路径进行了介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三产融合发展做了评测。  相似文献   

20.
《农村百事通》2022,(1):9-12
问:《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指导意见》出台主要有三方面考虑.一是中央有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要向开发农业多种功能要潜力,发挥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乘数效应,抓好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充分发挥农业产品供给、生态屏障、文化传承等功能.二是产业有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