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关系到国计民生,所以必须要在地铁中安装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能够在地铁运行的整个过程实施全面、细致的火灾预警工作,保障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本文主要对FAS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其组网配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铁是建在城市地下,能够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地铁场所主要分为:车站环节、段场环节、区间环节等。需要根据地铁不同的场所,安装不同的火灾自助报警系统,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及时联动消防系统,进而发挥作用。本文依据地铁车站消防报警系统(FAS)作为入手点,分析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概念,论述了地铁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S)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3.
北京油气调控中心掌握着各大油气管道的调度与控制权,油气管道地区公司需要通过驻站人员进行日常维护与管理,人力成本较高,调度室作用未充分发挥。为进行运行管理模式探索,基于中国目前的油气管道三级控制模式,提出集中监视运行管理理念,建立了集中监视报警系统,将管道运行报警参数分为十大系统在地区公司调度室进行报警显示。应用表明:该系统的建立使地区公司调度室能够快捷、清楚地了解各站场及阀室的关键报警信息,提高了地区公司对于异常信息的反应、处理速度,进一步提升了站场自动化管理水平,减少了驻站人员配置,达到了减员增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张绚艳  刘暘  赵延平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1):2355-2356,2360
为便于适时监控传统养殖水暖锅炉的运行状况,设计了一套自动的控制系统.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了缺水自动给水、降温自动鼓风的功能;补水泵控制系统能够对其运行状况进行监测、报警、控制,确保锅炉正常可靠地运行.  相似文献   

5.
正本报讯日前,天脊集团专门下发文件,列出清单,敲定内容,再次开展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专项治理行动。天脊集团明确强调,各单位一定要加强对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日常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正常运行。对随意停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的单位,按规定要从严从重处罚。同时,按照《天脊集团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相似文献   

6.
温室信息管理系统是智能温室环境监控系统的核心。结合智能温室管理的需求分析,采用visual studio.net平台开发了基于WEB的智能温室信息管理系统。系统共分为用户管理、数据管理、实时信息监测、智能决策、报警显示、控制等功能模块,实现了对温室温度、湿度、光照、CO2浓度等环境参数的自动采集与智能化控制,并能够通过网络终端进行网络监控,减少了劳动管理成本,提高了温室运行效率。系统运行稳定、性能可靠,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西气东输监控系统中站场设备繁杂、流程多、控制逻辑复杂,导致监控系统的适用性差,因而提出了一种基于逻辑判断的通用防呆控制模型。该模型采用工艺节点模型、组件模型、报警逻辑模型三级模型方式,将解析器与三级模型分离,从而实现防呆逻辑的编辑与系统运行的独立,保证防呆控制平台的安全性及适用性。通过实际运行表明:该模型可扩展性高,能够很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要求,对后续智能化报警监控平台的应用实施提供了新的设计模型和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得到了快递的发展,地铁成为人们出行的首要选择,本文首先分析了综合监控系统中BAS和FAS系统组成,同时阐述了综合监控系统中BAS和FAS设计方案,最后总结了全文,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使用VB开发工具,为基层气象观测台站的新型自动站业务系统开发出一款用于故障报警的软件,以帮助气象测报值班人员及时发现自动站运行故障进而快速解决,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同时能够较大程度减轻值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结构特性,通过把互联网数据融合技术以及无线传感器网络相连接,从而得到可信物联网虚拟化数据中心数据融合检测技术,并且对于其进行试验研究并分析结果,研究方向主要是从入侵检测系统进行,由于该系统技术发展尚未完善,因而对其使用数据融合技术,设计了相关入侵检测报警数据融合模型,对来自不同检测代理的报警采用模块化处理方式进行分层处理。而在关于代理本地的检测工作中,主要是它能够给对于各个IDS所具有的报警特征的差异情况,对于其中包含的重复报警情况进行消除工作,同时对各个IDS的报警格式统一化处理,将实现处理好的报警信息传输到系统中心控制模块,而后实时发送;对于报警信息进行重复消除和统一处理,可以通过利用各个报警信息其属性特征相似的原理进行信息数据的融合处理,并且从中分析判断每个报警信息之间存在的关联性,采用因果关联和基于攻击意图分析方法,将安全策略和报警信息相联系,结合配置信息和系统脆弱性对入侵行为进行关联分析。在同一个IDS产生的原始报警中,重复报警现象确实大量存在;通过融合,各个IDS所传输的报警信息并没有出现任何损失,同时报警信息也是实时传递,可以很好地降低报警失误性和解决大批次的报警问题,均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研制了一种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磁控报警系统.该报警系统设置了密码电路,能够做到正确报警,实用性强,保密性好,可以应用在防盗门、窗、保险箱柜等家庭及办公场所.详细介绍了系统工作原理、硬件设计方法以及程序编写.  相似文献   

12.
通过水电站远程集控的运行实践,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基于H9000计算机监控系统报警信息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采取报警信息优化和监控系统升级等措施,规范了集控监控报警信息管理,减少了集控报警信息量,提升了集控运行值班人员对设备的监控效率,确保了集控电厂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3.
美国海外农业服务局(FAS)是美国农业与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的联系纽带,本文基于美国农业部与FAS联合制订的2015—2018年战略计划,对FAS的宗旨、目标、职能以及战略计划实施的支柱进行较为系统介绍,在此基础上,得出对中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启示:完善管理机制,提高政府管理与服务水平,缓和政企关系来补足沟通管理短板,培养定向人才,助力农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4.
针对浙江辐照中心的老设备原γ辐照装置进行潜在的防护安全技术缺陷分析,找出其原因,进行工程技术改造。首先对辐照吊框及其输送系统进行了安全检测,对剂量监测控制系统、板源源架防撞报警系统和贮源水井监控系统等方面进行改造,安装了摄像巡检监控系统,实现了辐照装置能根据受控量的反缋信息来产生控制信号的闭环控制,消除了60Co-γ辐照装置运行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升了辐照装置的运行稳定性,保证了辐照装置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水果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果园防盗报警系统方案.该系统可以通过红外传感器迅速准确报警.并通过无线传榆模块将数据传送给监视主机.使果园保安人员能够快速收到报警信息.给出了系统结构图、报警节点电气连接图和软件流程.该系统安装方便、报警迅速.有效地解决了果园的防盗问题.  相似文献   

16.
电力监控系统是进行电力生产运行的必要支撑系统,能够实时掌握水电站中的电力设施的运行情况。在水电站电力监控系统中涉及到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设备在投入运行前需要进行调试,本文对水电站监控系统中的设备调试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为了能够解决联合收割机的故障报警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联合收割机的主要运行方式,就比较频发的堵塞事故现象以及产生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水产养殖中溶解氧、pH值、温度等重要水质参数的监测,采用PC机为上位机,AT89C51微控制器为下位机,设计了一种水产养殖环境参数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实现了对溶解氧、pH值、温度的实时采集、显示和存储,同时还提供了超限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功能。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能够准确地采集和显示水产养殖环境参数,且具有操作简便、界面友好、性价比高和易扩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针对水稻直播过程中普遍存在漏播、堵种等播种质量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水稻直播机播种质量无线监测系统。系统以CC2530芯片为监测与信息处理核心,搭建数据传输网络,以光电传感器作为监测装置,构建ZigBee无线传感器网络监测节点,依靠监测稻种通过节点时间值与系统设置时间参数比较判断播种情况,通过路由节点上传数据,以到达液晶显示器并通过蜂鸣器实现报警。当出现漏播、堵种时,报警器发出警报,显示器显示有故障的监测点编号,实现播种质量的多点、实时监测。设计制造了由步进电机带动的实验室专用型孔轮式排种器,进行人工投种试验,模拟漏播堵种等情况,从而检测系统运行的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堵种报警时间平均值为0.366s,报警解除时间平均值为0.249s,漏种报警时间平均值为0.22s,在水稻精量直播机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系统有效监测率平均值为98.08%,漏播监测率平均值为83.71%。系统将农机农艺相融合,通过低成本实现了实时掌握每个排种器工况,具有良好的灵敏度、较高的监测可靠性和良好的运行性能。  相似文献   

20.
新型自动气象站是推进地面观测自动化和数据存储的重要条件。监控及短信报警系统的投入运行,实现了对观测数据误测、缺测以及文件上传失败等故障的短信报警提醒。文章分析了新型自动站的结构系统和监控、短信软件系统的重要性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