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宽叶缬草生物学特性及人工栽培关键技术.[方法]通过引种栽培,观察宽叶缬草生态生物学特性及宽叶缬草生长发育规律.[结果]环境条件、田间管理措施等对宽叶缬草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建设规模化宽叶缬草人工种植基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恩施州宽叶缬草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宽叶缬草为恩施州特色中草药,资源丰富。通过调查,恩施州宽叶缬草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基地、企业规模不大,科技支撑作用不强,对农民增收效益影响不明显。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包括加强宽叶缬草野生资源保护、加强繁育技术研究、培育具有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了解国内及国外市场行情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恩施州宽叶缬草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贵州宽叶缬草现阶段产业开发中存在优良繁育材料的种苗繁育和品种退化问题探索解决方案。从种子选育、根系分蘖分蔸和组织培养诱导愈伤组织3个方面探索宽叶缬草产业开发过程中种苗繁育问题。结果表明,人工棚栽下的种子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利用适当浓度的NAA处理过的1/4根系可以降低成本;1/2MS+2,4-D0.4mg/L+6-BA8mg/L培养基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很有利。由此提出了宽叶缬草应尽快建立采种基地,并选择生物学性状较为优良的种群根系作为分蘖分蔸繁殖材料,加强愈伤组织诱导与其次生代谢产物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缬草生产投入与产出比,研究缬草生产最优复合肥追肥次数,本试验选用同一级别(大小重量基本一致)的宽叶缬草种苗为试验材料,在施过基肥的小区内移栽宽叶缬草,通过对贵州道地中药材宽叶缬草进行复合肥不同追肥次数试验,待苗齐后进行追肥,追肥间期为1个月,设置追肥梯度4个,即追肥0次(CK),追肥1次(Ⅰ),追肥2次(Ⅱ),追肥3次(Ⅲ),定期测定宽叶缬草株高、分枝数、冠幅、现蕾数、基茎粗度等试验指标。结果表明:宽叶缬草植株株高、分枝数、冠幅、现蕾数、基茎粗度、地下鲜生物重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为Ⅲ处理>Ⅱ处理>Ⅰ处理>CK处理。追肥2次以上对宽叶缬草株高、地下鲜生物重的促进作用较明显,追肥1次以上对宽叶缬草茎粗度和分枝数的促进作用较大,追肥次数对宽叶缬草冠幅影响不明显,追肥次数越多对宽叶缬草现蕾数的促进作用越大。综合分析考虑各农艺性状对复合肥的需求、成本与收益关系,追肥2次最经济。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贵州宽叶缬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确定贵州宽叶缬草兼顾地上部分和药用部位的适宜采收期。[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采收期宽叶缬草药用部位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黔产宽叶缬草适宜采收期。[结果]芦丁在0.010 0~0.080 0 mg/mL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为101.02%,RSD值为2.01%。不同采收期宽叶缬草药用部位与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呈动态变化,由高到低依次为7月份、8月份、6月份、5月份、4月份、3月份,7月份采收的宽叶缬草综合评价指数最高。[结论]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等特点,可用于宽叶缬草地上部分总黄酮含量测定;7月份为宽叶缬草适宜的采收期。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生长的影响,本文以同一等级(大小重量基本一致)的宽叶缬草种苗为试验材料,将宽叶缬草苗移栽至花盆,待苗齐进行控水,控水时间90 d,设置3个水分梯度,分别为:T1低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为10%~15%,平均含水量12.5%;T2中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为25%~30%,平均含水量27.5%;T3高含水量,土壤含水量50%~55%,平均含水量52.5%。动态检测宽叶缬草生长期农艺性状和采收药材时的生物量、挥发油含量。结果表明:株高、叶长、叶宽变化基本一致,均为T3T2T1;叶数、茎数、叶绿素等变化一致,均为T2≥T3T1,但T2和T3间差异不大,甚至相等,说明土壤含水量低于25%时,对宽叶缬草的生长会产生明显的影响;土壤含水量对宽叶缬草生物量及挥发油含量的影响与生长的影响相一致,均为T3T2T1,说明宽叶缬草是喜水植物,含水量较高但未积水的情况有利于生物量和挥发油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7.
缬草的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缬草的植物学特征及药用价值 ,从种子繁殖、根状茎和萌芽繁殖、子叶组培繁殖方面提出了缬草的繁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针对于宽叶缬草田间管理技术,主要包括选地整地、覆膜、追肥、打顶、病害预防等方面内容,对田间管理所用的方法进行分析, 帮助种植户指出相关技术要点,并整理出预防病害的方法,以期为宽叶缬草种植户的栽培种植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进而提高缬草的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缬草高效繁殖技术,主要包括繁殖田选择、糖水诱蜂、育苗床准备、盖遮阳网、育苗期管理、移栽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解决缬草结实率低、收种难、繁殖系数不高等难题以及缬草规模化繁殖优质种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缬草繁殖田选择、糖水诱蜂措施、育苗床准备、盖遮阳网、育苗期管理、移栽等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缬草结实率低、收种难、繁殖系数不高等难题,为缬草规模化繁殖优质种苗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就缬草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以期使缬草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为中国缬草的大面积种植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宽叶缬草短缩茎的结构及其石细胞分布和发育进行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宽叶缬草短缩茎具有茎尖、腋芽、叶迹和根迹维管束等组织和器官,是完整的营养繁殖体.茎尖明显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伸长区和成熟区,成熟区为初生结构,所占比例最大,成熟区的上、下部结构组成成分上有所不同.短缩茎的薄壁细胞中含有大量白色体、造油体,少数有橙黄色橙皮苷针簇状结晶,是缬草素等次生代谢产物的贮藏器官.短缩茎内茎节的髓部有堆状或带状分布的石细胞,由石细胞原基细胞快速侵入式生长,细胞壁木质化增厚,周围薄壁细胞随之继续增厚而形成.  相似文献   

13.
作者风采     
<正>宽叶缬草主治神经衰弱、心悸失眠等症,为我国重要的药源植物和香料精油来源植物。自2006年始,周朴华、彭晓英、危兆安和张  相似文献   

14.
在天山中部巩乃斯林场对宽叶羊角芹(Aegopodium latifolium Turcz.)的人工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调查研究和人工栽培管理,对宽叶羊角芹植物学特征、生长发育特性、生境土壤的理化性质的观察和分析,探索和研究了宽叶羊角芹人工栽培技术和繁殖技术,发现其根茎的再生能力强,抗寒性强,根茎繁殖可以快速经济地获得大量幼苗。初步掌握了宽叶羊角芹的生物学特性、利用营养繁殖和种子繁殖进行人工栽培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为宽叶缬草愈伤组织再分化、组织培养及快繁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进行了培养基MS添加生长调节剂6-BA(6-苄氨基腺嘌呤)与NAA(α-萘乙酸)、2,4-D(2,4-二氯苯氧乙酸)不同浓度配比对宽叶缬草叶片诱导脱分化培养研究,以筛选出适宜宽叶缬草叶片脱分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配比。结果表明:相较于6-BA与NAA组合,6-BA与2,4-D组合更有利于宽叶缬草愈伤组织的形成。其中,H_5号培养基(MS+6-BA 10毫克/升+2,4-D 0.3毫克/升)和I_5号培养基(MS+6-BA 10毫克/升+2,4-D 0.5毫克/升)所诱导的愈伤组织较理想。H_5号培养基诱导的愈伤组织易于继代培养,I_5号培养基的诱导率高达95.0%,诱导的愈伤组织易于作再分化培养。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缬草这一药用植物资源得到更好利用,从整地施肥、繁殖、定植及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介绍了缬草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恩施地区缬草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恩施地区缬草栽培管理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方面内容,以为药农栽培缬草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宽叶酢浆草(Oxalis latifolia)是中国检疫性杂草,以鳞茎繁殖和传播扩散,2010年多发生于昆明市的景观绿地以及园林地带,2012年在保山市也有分布。2017年7月笔者在昆明市寻甸县大豆地中发现了宽叶酢浆草分布,实地调查发现了宽叶酢浆草地上部分密度达122.3株/m2,地下鳞茎195个/m2,严重影响当季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采集湖北省咸丰县、湖北省利川市、湖北省恩施州、贵州省和四川省5个地方宽叶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的种子,对浸种时间、浸种水温、激素处理和冷藏处理4种萌发前的处理方式进行研究,以期得出种子萌发最佳处理方式及不同采集地种子萌发的差异,且对不同地区种子的出苗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个地区所采集的宽叶缬草种子在萌发情况上差异不显著,得出种子萌发最佳处理方式为:种子播种前-5℃冷藏28 d,冷藏完成后,用50℃、0.08%的赤霉素溶液浸泡16 h,其发芽率达到30%以上;在得出的种子最佳处理条件下,恩施州4个地区(海拔580~1 436 m)在种子萌发的基础上出苗率均为40%以上。宽叶缬草种子在合适的处理条件下萌发情况较好,可在恩施州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20.
缬草田杂草防除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成河  吴云  吴志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5):3740-3740
缬草为败酱科缬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医药和工业上的珍贵原料。恩施是缬草的主产地,每年因为杂草危害造成的损失很大,增加了药农的投入成本,同时对药农的积极性也有一定挫伤。根据缬草的生理特性,对缬草田杂草的防除技术进行了一定研究,提出了缬草田杂草防除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