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淑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8160-8162
强调滨水植物景观营造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根据滨水植物景观的特点进行问题分析,才能设计出合理的滨水景观植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良好的湿地自然环境,并从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配置模式方面具体分析了凤凰湖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研究了其植物景观营造的策略,强调只有充分研究凤凰湖湿地的特点,根据滨水特性对植物景观进行规划,才能保证滨水植物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才能促使植物景观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从而为荆门市凤凰湖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创造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滨水区、滨水植物、滨水植物景观等基本概念,阐述了滨水区植物景观历史发展、规划设计和景观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滨水植物景观设计的研究主要从滨水植物种类调查、群落结构分析、植物配置方式、植物景观空间的营造等方面进行,其设计理念包括生态理念、低碳理念和水墨画理念。目前我国城市滨水植物景观研究存在着对地域性植物景观历史发展研究较少,对滨水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应用研究深度不够,尚未建立真正实用的滨水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城市用地较为紧张的滨水绿地,不仅承担着景观的作用,还有防洪的功能,因此它对滨水城市的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实践案例龙山县果利河滨河公园景观设计为例,介绍了其生态廊道、梯度横断面、立体景观交通体系和滨水植物景观设计,为城市滨水公园构建景观安全格局、完善区域绿地系统生态设计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滨水区的复兴与发展带动了一系列与其相关的景观设计研究,植物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滨水景观植物空间营造方法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阐述了植物在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及存在的误区,接着对植物营造空间的类型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从而就滨水区的3个分区分别结合植物营造空间的类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提出了植物在滨水景观中的空间营造方法和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针对靖港古镇滨水景观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滨水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从驳岸的生态设计、水体的生态处理、生物群落的构建等方面提出了靖港古镇滨水景观生态修复的建议,旨在提高靖港古镇整体生态环境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川省大邑县新场古镇的实地调研,从滨水活动空间、护岸空间以及滨水绿化空间3方面综合分析了川西古镇的滨水景观空间特色,并针对其缺陷提出相应的改良对策,希望对新场古镇滨水景观的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滨水区开发与建设、滨水植物群落的类型与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体3个方面简述了国外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从城市滨水区的价值导向、滨水植物的种类划分、滨水植物群落的构成与特点、滨水植物群落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滨水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与评价5个方面简述了国内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历史与进展。总结了我国滨水植物群落景观在近10年间的发展特点,指出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大框架下,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不足,旨在为城市滨水植物群落景观研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地域文脉"为切入点,通过对商丘市民族文化的挖掘和历史文化的探寻,采用隐喻与象征、引用与重构、对比与融合、保护与再现等特色手法,展示了商丘市日月湖滨水景观的地域文脉特征。并探讨了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历史人文的作用、景观的亲水性和景观植物的配置,为构创具有地域特征的城市滨水景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分析并总结城镇滨水空间内涵及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以生态性、集约性、整体性、地域性为设计原则,通过对驳岸设计、景观空间塑造、景现细部构造及植物造景提出设计方法及控制条件,达到集约型滨水景观的要求.最后通过郴州市西河生态休闲风光带作为案例,在设计原则、规划布局、景观风格控制、驳岸设计及景现材料选择等方面,对集约型景观为前提的滨水空间景观设计理论予以实践.  相似文献   

10.
刘永辉  张霖 《安徽农业科学》2015,(8):182-184,187
以生态设计为切入点,提出滨水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滨水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生态理念在滨水景观设计中的运用,同时对未来景观设计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郑州黄河风景区滨水景观优化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852-15854
笔者从“人”的角度出发,注重特定地域的人群在滨水环境中的感受,结合风景园林学、环境心理学等交叉学科理论,针对郑州黄河风景区的滨水景观现状,在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探索人的亲水性以及游人与滨水景观的互动心理,找寻滨水景观设计开发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城市滨水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本文针对滨水景观设计中存在的单一性、片面性以及雷同化现象等问题,结合国内外实际案例,从城市规划、防洪、保护性设计、地域文化、滨水植物规划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其设计手法。  相似文献   

13.
滨水景观是城市景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景观规划中一块具有娱乐性、观赏性、实用性的一种城市公共绿地,是城市景观中最生动、使用频繁的景观空间,它是向人们展示地方的风土人情、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和体现人们生活水平的重要窗口,因此,本文章针对当前我国现代城市中滨水景观设计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整理,并且参考资料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议,旨在通过对城市中滨水景观设计的思考,寻找合理科学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城市建设中,生态园林理论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崇和接受。在城市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滨水绿地景观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滨水设计和城市整体景观设计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建造过程中,滨水绿地景观设计成为了现代城市绿化设计的一个焦点。本文以长江下游某市为例,就城市滨水绿地景观设计作简要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滨水区的更新与开发,滨水景观的设计成为近年来学术研究的焦点。该文通过对滨水景观构成、特点进行分析,以通扬河北岸景观设计为例,根据海安的特色、文化和通扬河原有的自然环境进行景观设计,创建出一个具有教育意义的文化性景观河道。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突出地域文化的表达,重视景观文化元素与城市环境的和谐关系,有利于展现城市的文化底蕴,提升景观的文化品位。本文以江苏滨海县玉泉河景观工程设计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将海滨城市的地域文化特色融入滨水景观设计当中。  相似文献   

17.
水本身就与人类生存及发展紧密杂糅,在历史发展进程中,水源充足的地方基本发展为经济发达的城市,因其可调节局部小气候且改善人居环境,对体现城市文化起到重要作用。而城市滨水系统也是城市景观中具有多样性的景观设计,合理规划可成为凝集城市文化内涵的理想景观空间地带,对城市景观空间结构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含义。虽然当前我国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在体系、理论面向并不成熟,在建设中存在或多或少的生态破坏及设计方式陈旧等问题,尤其缺失文化传承性。于此笔者将以城市地域文化传承,在滨水景观建设中所体现演化过程展开论述,研究目的在于探求地域性滨水景观设计的完整体系,期望为今后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更好的传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8.
广州公园滨水植物景观特色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广州市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园进行调研,归纳分析滨水植物景观特色,在此基础上,对岭南滨水植物景观的营建做出思考。结果显示:广州公园在滨水植物种类,滨水植物空间营建,植物文化等方面独具特色;公园常用的滨水植物有92种,隶属51科77属;其中乔木类33种,灌木类19种,草本类40种。建议滨水植物景观应进一步注重生态效益研究,使景观同时具有生态与美学效益,并注重其养护管理方法,做到景观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9.
河道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传承的物质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在经济建设的同时往往忽视对当地生态格局的保护和历史文脉的传承.在对基于地域特征的城镇河道景观设计的研究下,以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闽南古镇——岵山镇金溪河景观设计为例,通过梳理和分析现状资源,立足古镇独特的地域特征,剖析今后的发展方向,将丰富多彩的闽南传统文化渗透到现代滨水景观中,让金溪河景观的设计充分继承闽南的历史文化元素,并结合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以新的姿态展现和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建设速度较快,乡村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关注。当前我国乡村景观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和生态保护,无论是对生态保护、场所感还是空间序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欠缺。因此,需要努力提高滨水乡村景观设计水平,从而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滨水乡村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