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云南大学化学系人工合成的蜂王信息素,制造假蜂王,分别加入东方蜜蜂Apiscerana和西方蜜蜂Apismelifera的失王群,处女王群、产卵王群,并以未加入蜂王信息素的产卵王群作对照,研究合成蜂王信息素对两种蜜蜂产蜜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失王群加入蜂王信息素后,东方蜜蜂的产蜜量比处女王群增加13.5%,比产卵王群增加16.3%,比对照组增加17.8%;西方蜜蜂的产蜜量比处女王群增加16.3%,比产卵王群增加11.1%,比对照组增加21.7%.研究中还发现,加入蜂王信息素的时间长短,对两种蜜蜂的产蜜量也有一定影响。人工合成蜂王信息素对西方蜜蜂的作用比东方蜜蜂明显。本研究为进一步运用蜂王信息素为养蜂生产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省地形地貌复杂,形成了从热带、亚热带、温带到高山苔原和雪山荒漠的立体气候,森林覆盖率达到44%以上。全省蜜源植物丰富,适合养蜂的蜜源植物有148种,能生产商品蜜的有75种;因此,在这个"植物王国"里蜜源植物是十分丰富的,有"天然蜜库"之称。云南省的蜜蜂种类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未来气候环境的变化,探讨树木年轮生长与气候环境的响应关系。【方法】对鄂尔多斯中部地区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树木年轮样本进行了树轮密度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标与树木生长期6-10月降水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582(P>0.001)。利用油松树木年轮最大密度指数,对研究区1888年以来6-10月的降水量变化进行了重建,重建序列方差解释量为0.339。【结果】重建结果分析表明,鄂尔多斯中部地区过去115年中有明显的干湿变化特征,降水较多的湿润时段有:1888-1896年、1903-1908年、1934-1953年、1984-1993年;降水较少的干旱时段有:1897-1902年、1920-1933年、1954-1958年、1994-2000年。功率谱分析表明,重建降水量变化序列有2年、7年以及11年左右的周期变化。【结论】该地区降水变化与区域气候变化相一致,降水变化可能受大尺度气候环境变化的控制与影响。  相似文献   

4.
成春到 《新农村》2005,(11):18-18
蜂群中的蜂王,虽然不外出采蜜,也不分泌蜂蜡构筑巢脾,但是它的产卵多少,对蜂群的发展和蜂蜜产量有着直接影响。在一群蜜蜂中,如果有一个优良的蜂王,正常年份的产蜜量可达40~50千克,能新分蜂群1~3箱。因此,饲养蜜蜂,一定要选择优良的蜂王。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杉木是我国特有的速生用材树种,福建是杉木的重要产区,全省分布范围甚广。由于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人为措施的不同,杉木树高生长也随之而有差异。根据全省的气候、土壤、植被特点及造林经营传统和生长情况,可以将福建杉木栽培区初步划分为:生长最好的闽北中心产杉区、生长最差的闽南边缘产杉区和生长一般的闽东、闽西一般产杉区。但不同地区的生长差异究竟多大?树高生长趋势(即树高总生长随年龄变化的曲线形状)是否一致?过去研究得很少,尤其是对实生杉木林过去研究得更少。因此,全省是否只要编制一个地位  相似文献   

6.
黔东南山区中华蜜蜂养殖生产中存在蜂箱型制的多种多样、老法(桶养)饲养、逐利养蜂、过度取蜜等阻碍中华蜜蜂养殖业发展及过度收捕野生中华蜜蜂的现象,野生中华蜜蜂品种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蜜蜂野生资源保护区,加大黔东南山区中华蜜蜂养殖生产技术推广的力度,引导山区中华蜜蜂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炎热的夏季,为追逐蜜源,需借助火车、汽车等运输工具转运蜂群.在转运过程中,如果受热受闷,轻则会使蜂群受伤,影响产蜜量,重则会造成蜜蜂部分,甚至全部死亡.因此,必须注意防热避暑,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8.
孙莺歌 《北京农业》2013,(27):132-133
因暴雨变化和气候暖化,丹东地区的农业生产出现了较大变化。喜温高产的玉米和水稻种植面积扩大,高产种植品种不断增加。由于播种期提前,粮食产量不断上升。只有认真分析丹东地区气候波动情况,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才能保证丹东地区农业作物优产、高产。  相似文献   

9.
组织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1代杂交种、本地意蜂,从2009年的野藿香和2010年的石榴、鬼针草3种植物的不同花期生产蜂王浆,研究蜂王浆中10-羟基-2-癸烯酸(10-HDA)含量差异.结果表明,2个品种蜜蜂所产的蜂王浆中10-HDA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本地意蜂>浙大蜜浆高产蜂种第1代杂交种.同一个品种的蜂群所产的蜂王浆中10-HDA含量不随花期的变化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沈阳地区玉米螟危害对产量損失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試驗結果表明,沈阳地区的玉米螟第一代幼虫危害使玉米遭受的产量損失显著的大于第二代的幼虫危害,其減产率是:一代区29.3%、二代区17.5%、一二代区39.0%,从每头虫危害的平均減产百分率来看,一代区每头虫減产5.2%,二代区每头虫減产1.5%。造成产量損失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同危害世代所引起的。因此,在沈阳地区用顆粒药剂防治玉米螟对应着重第一代。  相似文献   

11.
<正> 宿县地区位于黄淮平原,是我省大豆的重要产区之一.大豆小麦轮作是本区传统的种植制度.解放后,本区大豆单产提高较快,但年际之间波动较大,主要由于未能掌握旱涝灾害发生的规律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因此,探讨本地区大豆生育期间的气候规律及其对大豆生产的影响,对于趋利避害,争取大豆高产稳产以及进一步利用淮北地区大豆生产期间的气候潜力都有着一定的意义. 一、资料及分析方法本文所用的大豆产量资料和有关的气象资料分别抄自宿县地区统计局和宿县地区气象局.对各县产量进行连续两次的五年滑动平均,将所得的平均值作为大豆的时间趋势产量y_t,它代表了本地生产水平的变化情况,而各年的大豆实产y与趋势产y_t的差值y_w可以看作是气候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产量波动,称为气候产量.考虑到生产水平的变化,我们用气候相对增产率y’_w来分析大豆生产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它是气候产量与趋势产量的比值:  相似文献   

12.
正天等县位于广西西南部,地处左右江两个流域分水岭地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如春。由于特定的气候环境,很适宜种植蜜本南瓜。文章阐述了天等县蜜本南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1天等县蜜本南瓜生产现状天等县蜜本南瓜从1999年开始引进并在龙茗镇西北村实行春秋两季试验种植,由于地理环境适合,加上技术管理到位,当年经测产,春季种植亩产达1634kg,秋季种植亩产达  相似文献   

13.
养蜂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副业.它投资小、发展快、收益大,又不占耕地.蜂蜜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蜜蜂授粉,能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因此,发展养蜂生产大有可为. 北方高寒地区从每年的十月末到来年三月中下旬,有长达半年的秋冬季管理时间,繁杂的秋季管理直接影响到蜂群的越冬,而冬季管理是蜂群能否安全越冬以及来年群势强弱的关键,越冬不好,势必引起冬后的春衰,直接影响到来年蜂群的繁殖和产蜜量,影响蜂农的经济收入.因此,做好越冬蜂群的管理,应引起养蜂者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以意大利蜜蜂为材料,把定期割雄蜂蛹的蜂群作为试验组,不割雄蜂蛹的蜂群作为对照组,定期测定两组蜂群的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结果表明:两组蜂群的产浆量、繁殖力及分蜂性都差异不显著,但对照组的产蜜量比试验组高8.4%~10.0%。由以上结果,作者提出: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不必割雄蜂蛹。  相似文献   

15.
以意大利蜜蜂为材料 ,把定期割雄蜂蛹的蜂群作为试验组 ,不割雄蜂蛹的蜂群作为对照组 ,定期测定两组蜂群的生产力、繁殖力及分蜂性 .结果表明 :两组蜂群的产浆量、繁殖力及分蜂性都差异不显著 ,但对照组的产蜜量比试验组高 8.4 %~ 10 .0 % .由以上结果 ,作者提出 :在养蜂生产中 ,养蜂者不必割雄蜂蛹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西方蜜蜂群势因子与气候的周年变化及相关性,采用Vantage Pro 2气象仪记录气候变化,以测子框测定群势、蜜、粉存储量,记录工蜂浆和携螨量,作周年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群势在3月、7月、10月出现峰值,分别为(6.943±0.245)、(7.306±0.162)、(8.076±0.099)脾,工蜂携螨量在3月、8月和11月出现峰值,分别为(14.076±1.116)、(16.950±0.943)、(16.230±1.085)只;工蜂浆在2月分泌量最高,为(93.286±0.030) mg;温度(22.607%)和工蜂浆(21.259%)是构成蜂群影响的主要成分;气候因子对蜂群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温度对群势(r=0.170)和蜂螨(r=0.160)有极显著正相关,湿度与蜂群采粉(r=0.15)有极显著正相关,而工蜂浆的分泌量与温度(r=-0.327)、湿度(r=-0.351)表现出极显著负相关。说明蜂群自身节律性可以适应气候的变化,这对蜜蜂资源的发掘、生物多样性的保存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宜昌地区中华蜜蜂养殖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选择了具有上千年养蜂传统的宜昌地区作为研究地,对宜昌地区中华蜜蜂养殖情况进行调查,尝试剖析以宜昌地区为代表的中华蜜蜂养殖业目前在政策、市场、蜂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如何改善养蜂业的产业现状、加强相关的农业配套优惠政策的制定、执行贯彻相关优惠政策的系列建议,以期更好地促进我国养蜂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型蜜蜂交尾箱可以有效减少种用蜂群用蜂量,提高蜂王交尾成功率,缓解交尾场地限制,增加单位面积场地种蜂王繁育数量。目前小型蜜蜂交尾箱在我国使用率较低,在应用过程中存在适应性问题。巢脾类型及饲料类型在小型蜜蜂交尾箱适应性应用中尤为关键,空置巢脾在蜂群分蜂性及种蜂王繁育时间上显著优于其他类型。流蜜期期间的蜂群群势增长及种蜂王繁育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类型。因此,小型蜜蜂交尾箱的应用采用空置巢脾并在大流蜜期为最佳。而非流蜜期可以饲喂混合糖水及少量花粉,有利于交尾蜂王的产卵及幼虫孵化。明确了小型蜜蜂交尾箱的使用方法,可以加快小型蜜蜂交尾箱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据1961—2010年横断山区27个气象台站的实测气象数据,应用Penman-Monteith模型、气候倾向率、反距离加权和MK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研究横断山区气候水分盈亏量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来,横断山区年平均气候水分盈亏量变化较大且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干季气候水分盈亏量呈明显增加趋势,而雨季气候水分盈亏量呈波动增加趋势。横断山区年平均气候水分盈亏量空间差异显著,表现为自南向北逐渐减小。横断山区气候水分盈亏量均发生突变性增加。  相似文献   

20.
<正>为了养好蜂、多产蜜,养蜂人在每年的蜜蜂采蜜期都要搬家调换蜜源区。但是每次搬家都要损失一批蜜蜂。笔者通过多年来的实践总结,基本克服了这一难题。1.注意天气变化掌握好搬运时的天气十分重要。蜂群搬运前,要注意收听、收看转运经过路途的天气变化情况,最好避开高温、高热和大风、大雨天气,选择平和的天气搬运。如果气温高,最好选择在早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