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天水市秦州区藉河上游水源地在涵养水源、蓄洪、调节气候、防止水土流失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于水源地的水土流失未得到有效遏制,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加之农业生产中的面源污染使水源地污染加重,水源地的保护迫在眉睫.水源地保护的对策是强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自然修复,控制农村面源污染,实施移民安置等.  相似文献   

2.
2011年以来秦州区牢牢把握被列为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的大好机遇,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三大目标,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进行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调整,生态环境和农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山区耕地梯田化、农田道路网络化,初步探索出了"唱水保歌、修饭碗田、念果树经、发产业财"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相似文献   

3.
秦州区耤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天水市秦州区耤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制约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1998年以来,秦州区委、区政府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完成综合治理面积333.59 km2,综合治理程度达87.21%,农、林、牧用地比例由治理前的45.30%、14.51%、0.22%调整为28.69%、45.07%、9.77%,林草覆盖率达到54.84%,人均基本农田达到0.1 hm2,农业人均产粮达到337 kg。介绍了工程建设的具体做法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依照甘肃省水利厅甘水水保发[2016]21号文批复立项的《全国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天水市秦州区西坡梁项目区2016年实施方案》开展监测工作,通过阐述监测的基本过程,从工程数量、质量和效益方面监测,采集了一定的数据,为项目验收提供了一定的支撑,同时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与建议,为同类项目监测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四川汶川地震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由地震产生的新生水土流失主要类型、新生水土流失特征、新生水土流失危害等方面分析了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现状。为有效防治新生水土流失、搞好灾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提出了防治灾区新生水土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秦州区梯田建设的成效及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州区坚持以水利水保项目为依托,整合各类涉农资金,通过宣传教育、示范带动、创新机制、制定优惠政策等措施动员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梯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发展后劲,取得了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介绍了秦州区梯田建设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7.
坡耕地的水土保持和持续耕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水土流失是环境日益恶化和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坡耕地则是水土流失的重要策源地。长江等河流的泥沙6 0 %~ 70 %源于坡耕地 ,如何有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 ,是有效实施我国西部生态环境建设的前提。为防治坡耕地的水土流失 ,坡改梯得到了大力推广和政府的支持 ,但其局限性也限制了坡改梯在陡坡耕地、沙质土壤等条件下的有效应用。另外一个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是退耕还林 ,但日益加剧的人地矛盾使得这一措施的实施困难重重。因此 ,我们必须寻找既能有效治理水土流失 ,又能实现坡耕地持续耕作的技术措施 ,而等高固氮植物篱技…  相似文献   

8.
实施秦州区淤地坝安全运用工程,对提高防洪抗灾能力,保障淤地坝运行安全,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方便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促进脱贫攻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秦州区梨树淤地坝安全运用工程立项实施以来,认真落实项目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立足区域实际,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精心组织,狠抓落实,通过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扎实工作,按期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工程开展以来,秦州区水土保持工作者结合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积极探索实践,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佳木斯市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治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有一定的流失面积有待治理。因此,本文对佳木斯市的水土流失现状、形成原因、造成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近几年来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成就,总结了该市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方案和可推广的技术及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从城市风景区、生产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水土流失监测、完善立法和宣传、抓好行政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十四五”期间佳木斯市应对水土流失危害的策略与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连江县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江县已治理和有效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32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仅占土地总面积的7.1%,但是,人为不合理的生产和建设活动造成的强度和极强度流失面积却呈上升趋势。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已达到令人担忧的程度。本文阐述了该县水土流失现状、特点和分布,分析了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露天矿山开发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引发严重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监管是预防水土流失有效手段。本文结合露天矿产资源开发特点,对矿山项目建设和生产过程中的水土流失源头及影响性进行了分析,并从方案审批、后续设计、水保监测和部门联动等方面提出露天矿山水土保持监管途径,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并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辽宁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宁省水土流失严重,根据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保持情况资料,全省水土流失面积4.59万km2,年水土流失量1.5亿t,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辽宁省水土流失状况,承接国家级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成果,将辽宁省重点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辽东山地丘陵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辽西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辽中南低山丘陵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辽北漫川漫岗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并提出了分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省东部低山丘陵区面积占黑龙江省总面积的25.3%,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水土流失总面积的41%,属黑龙江省水土流失严重区域。通过对黑龙江省第2次和第3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成果进行分析总结,确定近5 a黑龙江省东部低山丘陵区一小部分水土流失土地得到了有效治理和开发利用,大部分水土流失土地在发展、流失程度在加重。具体表现为轻度水土流失面积在减少,中度、强度侵蚀水土流失土地在扩大。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城市水土流失现状及监督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圳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城市水土流失问题。经过多年的治理,城市水土流失情况有所缓解,大范围水土流失危害的发生频率较低。截止2012年深圳市水土流失面积已降至42.73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2.26km2。但还应看到,人为因素在深圳市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治理好深圳市水土流失的有效对策是加强生产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确保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实施并发挥效用。本文重点分析了深圳市在预防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方面所做的举措,以期为全国城市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始终把发展水保产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近年来,秦州区坚持以小流域定项目、以项目定产业、以业主带农户、以农户促发展,把小流域治理与产业开发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建设梯田、水保生态林,发展特色农业、生态旅游等措施,走产业化发展的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水土流失责任追究指标设定的思考和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进一步有效应对水土流失重大环境问题,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在水土保持领域建立党政领导干部水土流失责任追究制度。系统梳理了水土保持领域现有水土流失及其综合防治相关指标,借鉴水资源管理、安全生产监管、环境保护、土地和森林资源管理等典型领域责任追究(或考核评价)指标设定经验,分析并筛选出了水土流失责任追究指标,为科学界定党政领导干部的水土流失防治责任、构建水土流失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RS与GIS的水土流失监测方法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RS和G IS技术是开展水土流失快速、准确调查与监测的有效手段。选取河南省中部典型区域,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和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建立水土流失分级指标,运用RS和G IS技术获取水土流失影响因子信息并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实现了对区域水土流失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和管理,具有快速、准确、客观、经济等优势。采用该研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治理、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等信息,为建立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数据库、实现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奠定基础,从而促进水土保持与水土资源利用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8.
十九大提出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促进矿山全面开展生态修复和治理工作,关键要对矿山布设有效的水土保持综合措施。本文介绍了汤头沟铁矿基本情况,分析了矿山水土流失特征,通过科学划分重点防治区,进行水土流失防治总体布局,通过工程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按照拦挡、排蓄、绿化水土流失治理原则形成铁矿矿区综合防治措施体系,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维护矿区运营安全,保护和恢复环境。  相似文献   

19.
江苏省公路建设水土流失效应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分析江苏省公路建设对水土流失的各项效应 ,探讨了江苏省公路建设与水土流失的关系 ,并提出了有关对策建议 ,以期在江苏省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地区有效防治公路建设中水土流失 ,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赣南中小型采石场规模小、投入少、环境差,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恢复困难。根据中小型采石场水土流失特征,提出了监督管理建议:一要严格规范管理,二要强化现场监督检查。按石料开采区、排土场、道路等区域特点分别提出了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只有管理和治理双管齐下,才能有效防治中小型采石场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