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与国家的脱贫攻坚战略紧密结合,是落实和推进精准扶贫战略的有效渠道。为促进帮扶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可通过服务需求、健全机制、加强基地建设、整合资源等四项措施来保证大学生“三下乡”助推精准扶贫的常态化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2.
"三下乡"是大学生走出固有环境,尝试接触不同环境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队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成长。同时,"三下乡"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帮扶禅石支教服务队为例,开展为期七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探析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7):282-284
"三下乡"是大学生走出固有环境,尝试接触不同环境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团队里发挥自己的特长,在学习与实践中得到成长。同时,"三下乡"活动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综合素质,使学生能适应社会的一个过程。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育帮扶禅石支教服务队为例,开展为期七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探析了大学生"三下乡"活动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提前认识社会、走进农村并服务农村的重要平台及关键载体,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独立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回顾我国开展"三下乡"背景来源,分析新时代加强农业大学"三下乡"的必要性,以及目前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并结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组织进行"三下乡"活动的有益经验,提出相应对策:"精英""普遍"两手抓,以点带面;校地企联动,建设好实践基地;实践与专业结合,内容多样化;健全保障机制,保护学生权益;结合新闻媒体扩大社会影响力;注重激励和考核评价机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性,取得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5.
教育精准扶贫为乡村贫困家庭学子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教育扶贫对贫困大学生在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方面产生的效果评价的研究相对空白。通过对贵州财经大学2016级农村区域发展班精准扶贫与非精准扶贫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实践能力对比分析发现:课程学习方面贫困生成绩相对非贫困生而言要差,但有较大的进步率;实践与创新能力方面,贫困生在加入学生组织及任职、课外实践活动、获得荣誉三个方面表现较好,但科研创新、学科竞赛、创业培训类积极性不强;职业技能考证方面,英语和计算机过级率较低。只有加强对贫困学生的激励引导,才能更好发挥教育精准扶贫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分析河南省大学生实践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创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路径,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巩固团结平等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助力农村脱贫中应主动担当、发挥作用。延边大学依托人才、智力、科技等方面的资源,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号召,通过下乡实践活动,很好的体现了其服务社会经济的职能。本文基于延边大学在延边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提出民族高校助力精准脱贫的意义与对策,旨在使高校更好地进行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丰富多彩的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由于三下乡等志愿活动经费受限等原因,极大地限制了大学生参与三下乡等志愿活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实现民族地区农村脱贫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巩固团结平等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在助力农村脱贫中应主动担当、发挥作用。延边大学依托人才、智力、科技等方面的资源,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号召,通过下乡实践活动,很好地体现了其服务社会经济的职能。本文基于延边大学在延边地区的精准扶贫实践提出民族高校助力精准脱贫的意义与对策,旨在使高校更好地进行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235-236
近年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发挥育人功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和重视。本论文通过梳理国内专家、学者对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育人问题的研究,以期提实践活动的实效性,促进实践活动更好的发挥育人功能,真正达到"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学校课堂教育的延伸,是培养大学生责任感教育的有效途径。活动开展二十余年来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在统筹规划、加强创新、注重实效等方面多下功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取得更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高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有助于为农村普及文化、科技和卫生知识,更是磨砺大学生意志和践行大学生社会责任的有力载体。结合2019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和考察经历,总结了当前高校"三下乡"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依托"三下乡"平台更好地引导高校青年大学生践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助推高校"三下乡"工作进一步落到实处,充分发挥当代大学生助力农村发展和建设的优势和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我国发展的重点,乡村科技振兴是改善农村经济发展和民生环境的重要途径。"三下乡"活动包括了文化、科技、卫生等方面。大学生是未来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参加"三下乡"实践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能为乡村科技振兴提供智慧,新技术和新的思路,也为乡村振兴项目后期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通过"三下乡"活动,能让大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建设乡村。以广东韶关九峰镇为例,就大学生"三下乡"与科技振兴乡村融通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河西走廊精准扶贫的举措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扶贫是国家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指示以来,甘肃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制定了一系列扶贫政策。文章结合河西走廊扶贫成果,以甘肃省高台县为例,分析了精准扶贫在河西走廊的实践情况,并对未来进一步加强精准扶贫的措施提出了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高校"三下乡"工作存在的问题逐步显现。以安徽农业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例,通过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建议要综合考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形势、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格局和大学生的新特点,推动"三下乡"的体制机制创新,更好地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16.
白佳泠 《乡村科技》2020,(10):10-11,13
精准扶贫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在精准扶贫实践中需要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的精准性经济资助,优化高校大学生资助体系,保证教育的公平性。基于此,本文阐述精准扶贫实践中农村籍大学生经济资助的实际意义,分析精准扶贫实践中农村籍大学生经济资助存在的问题及经济资助形式,探索精准扶贫实践中农村籍大学生的经济资助策略。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参与旅游扶贫工作有利于旅游专业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而且,以国家相关文件为例,是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国家扶贫工作中的,针对大学生参与旅游扶贫工作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作用等问题,应从社会舆论、高校老师、学生梯队三方面给出一定的策略来促进大学生参与旅游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三下乡”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为大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的实践观,也为国家建立了良性发展的优秀人才储备。目前中国已经全面实现脱贫,但贫困地区发展与经济发达地区 间仍存在差距。农村人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农村新一代年轻人教育资源不均衡、农村老龄化严重等问题亟待 解决。实行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对于现代农村建设以及大学生自身培养,都具显著的作用与意义。因此,本文 依托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试图厘清大学生“三下乡”在改善农村人才流失中起到的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5月8—9日,河南省农业厅、中国联通河南省分公司在信阳市光山县仙居乡开展12316"三农"热线专家送技术下乡活动。这次活动主要是落实省政府精准扶贫精神,深入扶贫一线送农业科技下乡,进一步发挥好12316"三农"服务平台作用,把科技信息送到千家万户。活动期间专家们深入农民合作社、蔬菜基地、茶叶基地进行现场指导。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45-246
暑期"三下乡"是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亦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工作存在思想认识不全面;实践经费不足;组织管理体系亟待完善;考评机制不科学等问题。创新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组织管理工作路径,高校应全方面动员,强化思想认识;融合各方资源,完善经费机制;整合有效资源,加强组织建设;完善考评机制,增强实践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