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戎平 《饲料研究》2001,(4):38-38
鱼患竖鳞病的症状为:体表粗糙,鱼体前部的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有时伴有体表充血,鳍基充血。如果是因鱼波豆虫引起的竖鳞病,除有竖鳞的症状外,镜检鳞囊积液,还可发现其中有大量鱼波豆虫。 鱼竖鳞病对鱼的危害较大,轻则影响生长,重则造成死亡。要预防鱼的竖鳞病,应严防鱼体受伤,尽量缩短鱼在越冬期间的停食期。对预防鱼波豆虫引起的鱼竖鳞病,在鱼种放养前,还需用 10× 10- 6~ 20× 10- 6高锰酸钾溶液浸泡 10~ 30 min;也可在鱼池中,每 100 m2水面放楝树或枫杨树…  相似文献   

2.
冻伤 当池塘水温降到1℃时,鱼类就进入麻痹状态;当水温在-3℃以下,草鱼、鲢、鳙就会冻死。防治方法:做好防寒保温,如加深池水;另外在气温高时,适当投喂豆饼,菜籽饼等,增强鱼的抗寒能力。 竖鳞病 越冬时亲鲤鱼易发生此病,症状为体表粗糙,鳞片竖起似松球状,鳞的基部水肿,稍压有液体流出。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给池塘冲注新水;另外可用3%的食盐水浸洗鱼体15分钟。  相似文献   

3.
1.出血病症状;鱼体两侧肌肉、背鳍基部、口腔等充血。病情严重时,全身肌肉呈现深红色.肌肉严重充血。流行季节:7月中旬至9月下旬。水温降至25℃以下时病情缓解.以后逐渐消失。防治:注射人工更活疫苗。2.竖鳞病症状:鳞囊积水.鳞片竖起形似松果.用手轻压鳞片积水即喷出。有时鳍条基部充血.腹部膨大。流行季节:春季。防治:①用2%食盐水与3%小苏打混合浸洗病鱼20分钟;②压破水泡.用10%盐水洗.然后涂碘酊.肌肉注射磺胺噻唑铵液2毫升(含量0.4克):③在100于克水中加捣烂的蒜头500克.浸洗病鱼数次。3.白头白嘴病症状:头…  相似文献   

4.
1竖鳞病1.1病原及流行竖鳞病的病原体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此病主要危害鲤鱼、鲫鱼、金鱼、草鱼、鲢鱼等品种,从鱼种到幼鱼均有发生。流行于冬末春初,适宜低温。1.2主要发病症状鱼类体表粗糙,多数在尾部的部分鳞片象松球似的向外张开,而鳞片基部的鳞囊水肿,其内部积聚有半透明或含有血的渗透液,以致鳞片竖起,伴有表皮充血,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病情严重的,鳍的基部充血,鳍有腐烂现象。病鱼游动迟钝,呼吸困难,身体倒挂,腹部向上,2~3d后死亡。  相似文献   

5.
防治鱼打粉病便方林家义,林乐峰(江西省龙南县程龙镇兽医站341715)鱼打粉病又叫白鳞病,是因嗜酸性卵甲藻寄生鱼体致病。病鱼在发病初期,在池中拥挤成团,体表粘液增多,背鳍、尾鳍和背部先后出现白色小点,并逐渐向尾部、身体两侧、头部等处蔓延扩大,以致连接...  相似文献   

6.
(一)竖鳞病竖鳞病又称鳞立病、松鳞病,病鱼体表粗糙,部分鳞片向外张开像松球,用手指在鳞片上稍加压力,渗出液就从鳞片下喷射出来,鳞片也随之脱落。有时常伴有鳍基充血,皮肤轻微出血发炎,脱鳞处形成红色溃疡,眼球突出,腹部膨胀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表现游动迟钝,呼吸困难,继而腹部向上,持续2~3天后死亡。该病病原体是水型点状假单胞菌,当水质恶化或鱼体受伤时,越冬鱼类易感染病菌,  相似文献   

7.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8.
竖鳞病也叫鳞立病,是鱼类在冬春季节极易流行的一种疾病.该病主要危害鲤、鲫与金鱼、罗非鱼、草鱼、白鲢等鱼类.鱼体受伤及水质污浊是引起该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病死亡率极高,一般在50%以上,严重者可达100%.因此,对鱼类竖鳞病必须及时进行诊断,认真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2001年2月我省某个体养禽场从外地购八600套AA肉用种鸡雏.八场3周后开始发病。病鸡初期表现为精神不振.饮.食欲下降,羽毛松乱无光泽.两翅下垂.身体卷缩.怕冷常拥挤在一起。下痢排硫磺色稀便.部分病鸡有排血便现象。发病第7~8d排干酪样便,后期鸡冠淤血呈暗黑色,明显的黑头现象。截止2001年4月中旬.发病165只,死亡42只,病死率为25%。  相似文献   

10.
罗非鱼竖鳞病病原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罗非鱼竖鳞病病原菌的致病性,本试验从出现竖鳞症状的患病罗非鱼不同部位分离得到1株病原菌,命名为GXKJDX01,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细菌的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鉴定、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试验的方法对其研究。结果显示,致病菌株GXKJDX01为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该菌株对青霉素G、红霉素、万古霉素等5种药物有高度的耐药性;对罗非鱼、黄颡鱼、泥鳅和禾花鲤均有较强的致病性。使用恩诺沙星、左氧沙星、头孢曲松等11种药物可有效对其进行防制。本试验首次报道维氏气单胞菌作为竖鳞病的案例,为其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鱼白皮病又叫白尾病。1.流行情况:白皮病在我国各地鱼苗、鱼种池塘中流行广泛,流行季节在每年6至8月.尤其是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细心.碰伤鱼体.或鱼体表面有大量车轮虫等寄生,鱼体受伤.病原菌乘机而入.极易暴发流行。主要危害鲢鱼和鳙鱼.草鱼、青鱼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对鱼苗及夏花苗种危害更大,病程短,从发病到死亡仅需2~3天;死亡率高.可达一半以上。2.症状:白皮病发病初期,鱼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以致从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生.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头部问下.尾部向上…  相似文献   

12.
尽管鲤鱼具有较强的抗病能力,但由于养殖环境的恶化、品种退化、饲养管理工作不到位等主、客观原因,养殖的鲤鱼易患痘疮病、疥疮病、烂腮病、竖鳞病、肠炎病、水霉病和小瓜虫病等,下面简介其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动物保健》2004,(7):58-58
一、治疗肠炎病:每100公斤鱼用大蒜头0.5公斤,另加0.3公斤食盐,与饲料拌合后投喂,连喂3~6天。二、治疗出血病:每万尾鱼用大蒜头0.25公斤,喜旱莲子草4公斤(鲜),食盐0.2公斤,与豆饼一起磨碎投喂,每天2次,连续4天。三、治疗竖鳞病:每50公斤水中加入捣烂的大蒜头0.25公斤,给病鱼浸洗数次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四、治疗烂鳃、肠炎病:每50公斤鱼用大蒜、大黄、食盐各500克,拌饵喂鱼,连续6天。五、从大蒜中提取的或用人工合成的大蒜素制成微型胶囊可长期保存,有广谱抗菌作用,不污染水源,不影响出口卫生检验。六、大蒜素粉用于防治烂鳃病、肠炎病、出…  相似文献   

14.
湖南某鸡场饲养的3200羽伊莎商品蛋鸡在30日龄时发生以呼吸道、消化道、法氏囊病变为主的疾病,经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诊断为鸡隐抱子虫病和鸡瘟混合感染.现在将发病经过、诊断结果、药物治疗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该批鸡是1992年2月29日从成都购进的伊莎商品蛋鸡,30日龄前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高.3月23日全群注射卵黄抗体,预防法氏囊病,3月30号突然发病,死亡11只,约有10%的鸡表现精神不振,缩颈呆立,食欲下降或废绝,拉黄绿色或黄白色稀便,少数呼吸困难,有时咳嗽.至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完全控制死亡为止,共死亡417…  相似文献   

15.
1看鱼体健康的鱼体表鲜艳有光泽,鳞片完整,呼吸顺畅有力。如体表或肌肉出现出血现象,鳃盖发红则可能是出血病;如体色消退,无光泽,可能是烂鳃病;如皮肤充血,体表粘液增多,部分鳞竖起或脱落,鳍条残缺不全,可能是竖鳞病;  相似文献   

16.
1泥鳅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降至5℃以下时,泥鳅便钻入淤泥中越冬,越冬期长达2~3个月。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保持水深1.5m以上,使水温在2℃~8℃之间。稻田养殖的泥鳅在越冬前应将泥鳅集中于鱼溜内,并用稻草铺在鱼溜上,泥鳅便会潜入鱼溜底部的淤泥中越冬。  相似文献   

17.
1病鱼表现 初发病时,鱼类的活动和摄食一般都较正常。发病后开始2-3d,鱼的腮部往往严重充血,但腮丝完整.体表和内脏器官也无异常症状。3d后,患鱼常在水面跳跃挣扎.病鱼腮部有鲜血流出,并伴有较多淤血。病鱼肛门微红,肠道内壁充血严重。肝脏偏大,呈土黄色。胆囊偏大,颜色偏淡。严重时肝脏上也有充血现象。整个病鱼中,死亡率每天约在10%左右。  相似文献   

18.
1.大黄。每立方米水体用大黄2.5~4g,按每克大黄加50g 3%的氨水计算,将所需大黄浸泡24h,然后取浸泡液全池均匀泼洒,可防治鱼烂鳃病和赤皮病。每100kg鱼取大黄125g,黄柏、黄芩各50g,研碎后加500g食盐,拌入面粉1000g、麦麸5000g,用水和匀,制成药饵,连续投喂5~7d,可防治青鱼病毒性出血病。2.苦楝树叶。每100m2鱼池用鲜苦楝树叶5kg,放入大锅中用火熬煮,待汁液冷却后,在1m深的水池中均匀泼洒,可防治鱼鳃鞭虫和车轮虫病。3.樟树叶。每100m2鱼池用鲜樟树叶2.5kg,将其捣烂后连同渣汁,加适量水搅匀,全池泼洒,可防治鱼虱病…  相似文献   

19.
虹鳟鱼3种常见病的防治于晴1.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多为害300克左右的成鱼。病鱼眼球突出,贫血,体腔有恶臭微黄色液体。肛门突出。病鱼做旋转游动。发现病鱼应立即隔离,避免高密度饲养和饱食。对病鱼可用聚乙烯吡咯酮碘100毫升熔于1升水中所配制的溶液消...  相似文献   

20.
裂腹鱼抗病能力较强,对水质要求不高,其疾病的发生和防治与常规鱼类有较多相同之处,但其对某些药物的敏感性与常规鱼类有差异,在使用时需仔细观察。现将裂腹鱼病害防控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1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1.1水源选择选择水温10~20℃,溶解氧5mg/L以上,pH值6.5~8.0,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下水、山溪水等作为养殖场水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