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长白山中华蜜蜂的自然复兴趋势(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古以来,长白山中蜂经历了数千年的昌盛时期,一直是本地蜂业生产中的当家品种。本世纪20年代西方蜜蜂引进长白山区,从此开始了中、西蜂种族间的竞争;50年代以后长途转地放蜂兴起,西蜂覆盖长白山区;60年代长白山中蜂进入了衰落时期;90年代随着西蜂的锐减,长白山中蜂又出现了初步复兴的趋势。本文认为,长白山区当前所处的西蜂竞争、蜜源生态、残存的中蜂资源、中蜂的适应性、天然蜂巢条件等因素都有利于中蜂的自然复兴,特别是西蜂锐减这一主导因素的出现,将推动着中蜂复兴趋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杰銮 《蜜蜂杂志》2007,27(3):14-15
随着长白山区林业的采伐以及野生中蜂的人为收捕,长白山中蜂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与此同时广大中蜂饲养户仍然沿用着传统的桶养方法,并采用杀蜂毁巢的方式取蜜,严重地破坏了长白山区的中蜂自然资源,使长白山中蜂处于濒临灭绝的边缘.  相似文献   

3.
五千年以前,长白山区出现了肃慎人,后来经过挹娄、勿吉、靺鞨等时期,自10世纪初(五代期间)演变为女真人,女真经历了两次强盛时期(金、清)发展为满洲人,为此,清朝称长白山为先祖发祥地。700多年来,生活在长白山区的女真人,继承了祖先以蜂蜜为甜食的传统习惯,与长白山中蜂形成了密切的关系,翻阅此期稀少的历史资料,有关蜂业的内容象点滴星光一样闪现出来,我们将这些宝贵的零散史料集中起来,并经过考证和研究,从中了解到一些女真时期长白山区蜂业生产的发展历史。  相似文献   

4.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二十)———在清朝官方注册的世袭制养蜂打蜜人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历延芳陈东海古代,长白山区的森林面积比现在要大几十倍,盛京(沈阳)附近都是森林,野生中蜂和桶养中蜂遍布辽东半岛和吉、黑大地,是东北各民族传统的蜂蜜生产地。到...  相似文献   

5.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二十二)———清朝开原知县与东山养蜂老丈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明朝、清朝,辽宁的开原、抚顺以至吉林的松花江流域,森林繁茂,野生中蜂资源丰富,是女真族及其先世养蜂捕蜜的山场,蜂蜜做为食品、商品、贡品、礼品、祭品等...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特产的椴树蜂蜜,经过一段时间的存放,就会沉淀结晶。结晶之后的椴树蜂蜜呈乳白油脂状,口感新颖、风味独特,很受消费者的欢迎,因其颜色白,而被称之为"黑龙江白蜜"。其实这种结晶的"白蜜",早在清朝时期就已是皇室贡蜜中的上品。清朝时期,朝廷为了保障皇室的贡品需求,1657年(顺治十四年),在吉林附近的乌拉城正式设立打牲乌拉总管衙门,负责为皇宫收集各种贡品的工作。其中负责收集蜂蜜的专业机构属三旗,有600多名"蜜丁",有组织、有领  相似文献   

7.
《蜜蜂杂志》2021,41(10)
正长白山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长白山中蜂越冬期长达4~5个月。随着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力度逐渐加大,严禁猎捕野生动物,导致啄木鸟、黄喉貂(俗称蜜狗)等长白山中蜂的敌害不断增多。因此,对于在山区室外越冬的长白山中蜂,每年因中蜂敌害造成的损失相当惨重。针对上述实际情况,笔者进行了长白山中蜂室内越冬的试验。实践证明:长白山中蜂室内越冬不仅解决了中蜂敌害对长白山中蜂蜂群造成损害的难题,而且长白山中蜂室内越冬期间,蜂群出现问题便于处理,越冬室温度容易维持恒定,蜂群饲料消耗少、越冬蜂死亡率低。在春繁期间,可减少因人为频繁补喂饲料造成巢温散失影响蜂群繁殖的情况,缩短蜂群的恢复期,蜂群复壮较快。  相似文献   

8.
张发 《蜜蜂杂志》2007,27(6):27-27
长白山中蜂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中蜂品种:耐寒、适应性强,能够根据气候变化和蜜源情况调节繁殖速度;对外界环境敏感性强,易分蜂. 在长白山区,人们对中蜂的认识越来越深.在人工饲养过程中,我们对它的自然分群进行了仔细的观察并采取措施进行了控制.  相似文献   

9.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六)──清朝采捕蜂蜜的管理机构和蜜户蜜丁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满清起源于长白山,受祖先传统的射猎文化影响,采捕野生蜂蜜和桶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在民间广为流行,进而被官方所利用,17世纪以后,清朝廷在吉林省设立生...  相似文献   

10.
长白山是东北第一高山,也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中蜂是我国中蜂的优良品种之一,受长白山独特气候的影响,在漫长的竞争和自然选择中而生存下来.长白山中蜂个体比韩国、日本蜜蜂稍大,属东方蜜蜂.  相似文献   

11.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九)──古代采捕野生蜂蜜方法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历延芳,陈东海古代长白山区野生中蜂资源十分丰富,因此,采捕蜂蜜就成为长白山各族人民传统的采捕项目。有文字记载的是从(唐代)渤海时期开始,但这决不是采捕蜂蜜历史的开端,其原...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中华蜜蜂兴衰史研究 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长白山中蜂饲养时期从肃慎到女真时期,长白山人长期居住在森林中,丰富的野生蜂蜜是其特有的甜食资源,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据有关文献分析,女真时期以至在此之前已出现土法饲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地方史料有载:“蜜产诸山中,土人于树上挖窟养之,以取蜜”。古时,长自山人冬居地下“穴  相似文献   

13.
清末民初 ,东北地区仍然是延续千年之久的采捕蜂蜜和桶养中蜂的传统蜂业经济。当时 ,清朝在东北的2处官办采蜜机构 ,即吉林打牲乌拉采捕贡蜜三旗和盛京内务府、三部 (礼部、工部、户部 )蜜户 ,随着东北皇产官庄的放垦 ,逐渐改变为民间采蜜、养蜂生产 ,数以千计的蜜户、蜜丁走上“商品经济”之路 ,由过去生产“贡蜜”演化为生产“商品蜜”。此期东北采捕野生蜂蜜和桶养中蜂发展较快的依然是清朝官办的采蜜基地一带 ,如吉林附近的永吉、舒兰、蛟河、桦甸等地 ,那里的农户多数都养十几桶中蜂作为家庭副业。每到秋季 ,有很多人上山进行采捕野生…  相似文献   

14.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十三)──古代的蜂产品贡品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古代,长白山区野生蜂蜜是当地人的主要甜食资源,随着采捕业的发展,蜂蜜象人参、貂皮、东珠等特产方物一样,不仅发展为民间交易的商品,而且还成为一个国家向另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15.
长白山区植物生态繁茂,蜜粉源丰富,长白山中蜂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繁衍,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繁殖力强、能维持大群、采集力强、耐寒的特性.随森林资源减少,中蜂生态环境迅速恶化,西方蜜蜂大量进入后,在种间竞争中,东方蜜蜂失利,长白山中蜂分布区被蜜源和西蜂分布区压缩分离成几个小面积中蜂分布区.  相似文献   

16.
<正>在长白山区,大多数中蜂饲养者采用室外越冬的方式。实践证明,中蜂室外越冬符合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越冬期间有排泄机会,越冬比较安全,适应外界的温度变化能力较强,蜂群春繁起群较快。近年来,长白山区受异常气候的影响,中蜂的室外越冬效果不尽理想。为确保长白山中蜂室外安全越冬,在抓好繁殖越冬适龄蜂的基础上,应根据冬季天气的变化灵活管理越冬蜂群,为蜂群创造适宜的越冬环境,减少蜂群越冬期出巢排泄次数,并加强越冬蜂群的后期管  相似文献   

17.
刘阳  王志 《中国蜂业》2005,56(5):18
长白山区蕴藏着丰富的野生中蜂资源,但近些年来,由于长白山区森林资源的大量开发,破坏了中蜂生存繁衍的生态环境,使之在长白山区的分布面积急剧缩小.笔者经过蜂友指点和多年探索,出于保护性利用的目的,总结了一些寻找和收捕野生中蜂的方法,供有志于饲养中蜂的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仅供东北三省,外省勿扰)本场有部分中蜂群出售,长白山中蜂以抗严寒(-40℃)、耐大群(10脾蜂以上三箱体)、无病(从没发现中囊病等)等优势。我中蜂场地处2011年确立的国家级长白山中蜂保护区(农业部1587号文件),同时成为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吉林站长白山中蜂示范场。2013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中蜂是我国独有的蜂种资源,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十分可观,然而,随着西方蜜蜂的引进,长白山中蜂的生存和繁衍受到严重威胁。只有通过建立中蜂自然保护区,加强中蜂公益宣传,扩大养蜂生产,加大科技投入,促进蜂产品深加工等措施,才能保护中蜂生物资源多样性,实现中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0.
笔者饲养长白山中蜂十余年,深深体会到长白山中蜂抗逆性之强,为了使人们对长白山中蜂的抗逆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现叙述如下: 1.抗寒:1996年,我应用桶养方法饲养1群长白山中蜂,此群群势较强,储备了足够数量的越冬蜜。因为想检验一下长白山中蜂的抗寒能力,所以未加任何包装。长白山地区每年春节前后必有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