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对歌闻名的壮族人民中,以茶为题材的歌成了壮歌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云南省广南县壮乡种茶历史甚久,在云遮雾罩的原始森林旁,茶树一坡又一坡,一岭又一岭。无人考证年龄的老茶树王在山箐间时有所见。青年男女对歌恋爱时,姑娘们以这里的名茶“姑娘茶”作为礼品送男青年。姑娘们采来茶后,以青翠的竹筒装上就火烘制的精茶名曰“姑娘茶”。现在,广南姑娘茶已远销外地,极受欢迎。《找茶种歌》是这里壮族对歌时久负盛名的叙事长歌。双方对歌一遍《找茶种歌》要两小时。该歌叙述先民们为找茶种,汇集各路人马,在一位叫奕通的英雄率领下,出征去叫做“纠”和  相似文献   

2.
读茶见录     
每在茶余饭后或案前灯下闲坐时,总喜欢随手从架上抽下一本史料笔记之类的书,任意读一两则,惜以消遣或以代休息。有时偶尔在这些书中会读到一两则关于记茶的逸事,摘记下来,亦可为茶文化园围添上一枝不算艳丽的小花。清末长沙采茶山歌周寿昌的《思益堂日礼》记有一则“采茶歌·山歌”云:“吾乡土歌,有采茶歌、山歌两种。”其所录的采茶歌一首云:姊妹过江去采茶,江流尽处是郎家。莫到江心起波浪,浪花虽好只空花。这首虽云采茶歌,实是语意双关的情歌。所谓采茶歌;本为山歌,区别只是在采茶时才唱罢了。但山歌中也有不少涉及到茶,或…  相似文献   

3.
"赵州一碗茶,今古味无差。根植菩提种,叶抽智慧芽……"在净慧长老诵读的《赵州禅茶颂》声中,一年一度的"清明赵州祭茶典礼"活动在中国禅茶文化发源地、千年古刹赵州柏林禅寺举行。4月5日,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石家庄三字禅茶院主办,《吃茶去》杂志社、中国禅茶网协办的"清明赵州祭茶典礼"活动,  相似文献   

4.
自 嘲 ———答时霖先生一度戎马非生涯 ,解甲归杭复从稼。有幸晚年事茶业 ,茶文化里窥天下。 《中国茶文化》专号 2 0 0 2年 4期钱时霖《六咏茶人二十首》中一首写到敝人。自感于实难副 ,故作“自嘲”一首以答之。咏钱时霖先生本是茶专家 ,勾沉茶诗闻天下。老实人做老实事 ,五千茶诗布囊挂。 时霖先生自 1989年首出《中国古代茶诗选》一书以来 ,孜孜不倦继续系统收集中国古茶诗 ,日积月累 ,已近五千首。可也为今后如何出版而犯愁。自嘲(外一首)!浙江杭州@赵天相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品茶说茶》一书,最近已由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全国各地新华书店经销。笔者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就象喝一杯香高味醇的景宁金奖惠明茶,香气持久不散,回味无穷。我认为《品茶说茶》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内容丰富,事物翔实对于茶的历史,是中国茶叶博物馆的强项。馆内主体建筑陈列大楼第一展厅就是“茶的历史”。本书浓缩茶史,通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形象地描绘出中国茶叶历史的发展轨迹和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茶史溯源部分,首先说明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曾有许多名称,如茶、诧、、木贾、苦荼、、茗、皋卢、茶…  相似文献   

6.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2,(4):200-201
不羡黄金 ,不羡白玉杯。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千羡万羡西江水 ,曾向竟陵城下来。《六羡歌》在《全唐诗》中题名《歌》 ,其词为 :“不羡黄金 ,不羡白玉杯 ,不羡朝入省 ,不羡暮入台。惟羡西江水 ,曾向金 (竟 )陵城下来”。在《天门县志》题作《六羡歌》 ,取歌中有六个“羡”字之意。歌词如文首 (据朱自振等撰《陆羽诗踪》 ,刊《陆羽研究集刊》卷一 )。陆羽一生写过许多诗歌 ,然而留存下来的完整诗歌祗有二首。一首《会稽东小山》 ,一首就是《六羡歌》 ,因此弥足珍贵。《六羡歌》歌词流畅 ,感情激越 ,历来受人喜爱 ,乐于讽诵。但是对陆…  相似文献   

7.
谈《碧潭飘雪》诗三首饮茗《碧潭飘雪》,为成都新津徐公茶名品·此茶是以“芽茶”为茶坯,选用白色茉莉花窨制的。目前,咏及此茶的诗作计有三首。第一首,见于《餐饮娱乐报》,题目和作者不详。诗曰:碧岭拾毛尖,潭底吸清泉。飘飘何所似?雪梅散人间。这首诗合声韵(押...  相似文献   

8.
送《情哥去南方》的情妹妹陈思思,继春节晚会向全国电视观众送上《风调雨顺》的祝福,如今,又为您奉上了一杯清雅甘美、韵味悠长的《中国茶》。中国茶叶,是世界闻名的四大饮料之一。千百年来,不仅传遍了全球,更生发出独特的茶文化现象。各地的名茶佳饮不说,古代与茶有关的专著就有陆羽的《茶经》。茶叶传到日本还形成了优美的茶道艺术。茶乡茶山流传着丰富多采的采茶歌、采茶舞、采茶戏;泡茶饮茶,形成了各地风格迥异的茶风茶俗;还有各种精巧别致的茶炊茶具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对中国人来说,哪怕走到天涯海角,清茶一杯,…  相似文献   

9.
提倡高尚的茶风茶德是弘扬中华茶文化的主要任务之一。然而我们要提倡的中国茶德其主要内涵是什么,却尚未有统一而明确的认识。近年来茶学界的一些专家学者参照日本茶道的四规“和、敬、清、寂”和南朝鲜茶礼的“和、敬、俭、真”或“清、敬、和、乐”,提出中国茶德的明确概念。如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在《文化交流》1990年第2期发表的《茶文化浅谈》一文中,明确提出中国茶德应是“廉、美、和、敬。”: “我建议提倡‘中国茶德’——廉、美、和、敬四字守则。四句浅释: 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清茶一杯,推行清廉,勤俭育德。以茶敬客,以茶代酒,减少‘洋饮’,节约外汇。清茶一杯,名品为主,共尝美味,共闻清香,共叙友情,康乐长寿。清茶一杯,德重茶礼,和诚相处,搞好人际关系。清茶一杯,敬人爱民,助人为乐,器净水甘。发扬茶德,妥用茶艺,为茶人修养之道。”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茶叶专家程启坤和姚国坤研究员在《中国茶叶》1990年第6期发表的《从传统饮茶风俗谈中国茶德》一文中则以“理、敬、清、融”四字来表达中国茶德。现将该文“弘扬中国茶德”一节转载于后,供读者参考。本刊拟辟专栏,展开讨论,希望大家踊跃投稿,(来稿最好在1000字以内,正面阐述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10.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4):147-148
《中国茶德———廉、美、和、敬》(一 )庄晚芳按 :庄晚芳先生的“中国茶德”最初发表于上海《茶报》1989年第三期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 0周年而设的“茶与文化特辑”中。其全文如下。 (转引自《庄晚芳茶学论文选集》)“我建议 ,宣传‘中国茶德’ ,以增进当前两个文明的建设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未知妥否 ,敬请赐正。中国茶德 ,四字守则 ,四句浅释。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清茶一杯 ,推行清廉 ,勤俭育德。以茶敬客 ,以茶代酒 ,减少‘洋饮’ ,节约外汇。清茶一杯 ,名品为主 ,共品美味 ,共尝清香 ,共叙友情 ,康乐长寿…  相似文献   

11.
黄庭坚是宋代“江西诗派”的鼻祖。他在中年时即有诗千余篇,曾自毁诗稿三分之二。去世前两年,再度陷入党祸,朝廷下诏销毁黄庭坚、秦观等诗文集。因而遗留下来的诗篇为一千八百多首。其中以茶为主题和叙及茶事者,约有百首之多。笔者拜读黄庭坚的茶诗,时而引起联想翩翩。在阅览其他书刊文章有关其茶诗情节及观点时,关注之念油然而生,日积月累,拾掇不止。现不拘一格提供出来,求教于茶文化的爱好者。一黄庭坚59岁的夏天,写了《和凉轩二首》。其一:“打荷着急雨,俗月任行云,夜半蚊雷起,西风为解纷。”有的论著认为这是黄庭坚以急雨打荷、行云吞月、蚊声如雷,而暗喻北宋后期党争  相似文献   

12.
茶诗话     
一、自古诗家多茶客记得两年前,正值溽暑难当的酷夏时节,从《天津日报》上读到了一羽先生的一组茶话,恰似清风徐来,直沁心脾。这组文章本身,就象是一杯清茶,恬淡中蕴涵诗意,平易中不乏真知,自“饮”过之后,我便也迷上了茶——不仅迷上喝茶,而且迷上了茶诗茶文,每每啜茗品诗,不禁口有茶香,心有茶韵,何乐如之。目下,又到了溽暑时节,我想这“茶香茶韵”似乎不能专而为私,于是,便想到了接续一羽先生“茶话”的余韵,不揣浅薄地写出一组“茶诗话”,一以供茶友们消暑解闷,二以就教于大方之家。茶与诗的“联姻”,实在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翻开中国诗人们的诗集、词集,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唐代以后几乎没有哪个诗家不曾写到过茶,更有一些大诗人简直到了嗜茶如命的地步。李白、杜甫都有绝妙的茶诗传世,白居易把茶引为终生“知己”,曾作过五十多首咏茶诗,其中有一首《琴茶》诗则公然点明  相似文献   

13.
茶为补身之饮料“茶为补身之饮料,因其产生良好之效果多而不良之影响少。每日饮十至十二杯亦不致有任何伤害。于神经纷扰时饮茶一杯,可恢复元气,无论何时,任何年龄及环境无不适合”。(法国巴黎医士团生理医生路易·莱墨里博士:《食品论》,1902年出版) 茶有益于肝脏的功能: “吾人可谓此含氮化合物之茶素为有补肝脏之食物,因其所含之成份,使该器官完成其功能”。(德国化学家尤斯图斯·冯·利比希男爵:《动物化学》,1942年出版) 茶能减少细胞组织之损耗: “吾人常有此经验,即一日之紧张工作虚耗身体及精神上之能力迨尽时,茶有恢复元气之效果。但此等效果为时甚短,当时支起萎顿之精神,俾身体得有时间以排除从暴躁心情所产生之影响。当身体各部份之报告均  相似文献   

14.
凡与茶有缘的人皆知陆羽;研究陆羽学术的人都知道湖州。陆羽在湖州定居36年之久,包括《茶经》在内的十多部著作都完成于湖州,湖州被认为是茶文化的发祥地。湖州在浙江之北、太湖南岸。丘陵起伏,气候温润,是历代的产茶区和文人聚集地。有关茶文化的记载始于汉:“有王姓者,栖茗岭之阳,课童艺茶”。这茗岭就在现长兴县白岘乡。三国时的“以茶代酒”、西晋的“清茶一杯”典故也发生在湖州(当时称吴兴),并有我国最早的贡茶温山御荈(山谦之《吴兴记》)。南北朝时,齐武  相似文献   

15.
一、茶文化的起源茶有几种别名。据《尔雅》载:“槚,苦茶。郭注云:即茶也。蜀人谓之苦茶。又名曰荈”。又考陆羽说:“其名有五:一茶、二槚、三蔎、四茗、五荈”。《丹铅录》更把茶与荼二字解说得更清楚,他说:“茶即古荼字,音涂。《诗经》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亦即是茶。颜师古更释义解说道:“茶陵(县地名),汉时始转涂音为宅加切”。可知荼实即茶的同义字。山阳阮葵山《茶余客话》卷十二载:“《六经》无茶字,仅始见于王褒《僮约》,实未有深加考察的缘故。古人亦好饮茶,始见于《三国志、卷65吴上、韦曜传》:孙皓即位,每饮群臣酒,以七升为限,但曜每饮一次,至多不能超过二升,还要减少许多,于是有时密赐茶荈以当酒饮。这可能是饮茶  相似文献   

16.
茶德三说     
笔者阅历浅薄,查考“茶德”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刘贞亮的《茶十德》,首次概括了茶饮对身心、精神的多种功效。笔者在撰写一篇有关茶道的论文时,比较茶道与茶德关系,梳理出“茶德”至少有三层含义。一说:茶是有德之物陆羽在《茶经》中经典地将茶称之为“南方嘉木”。世界上珍稀名木不计其数,但据笔者了解,被称为嘉木的树木仅有两种,另一种是柑橘。屈原在《橘颂》中称橘树为“后皇嘉树”。茶对人类贡献良多,从感官到精神,茶给人类带来莫大享受,诚如《茶十德》所说的那样: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散郁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病气。…  相似文献   

17.
刘焕群 《农业考古》2003,(2):164-165
陆游 ( 1 1 2 5- 1 2 1 0年 )字务观 ,号放翁。越州山阴 (今浙江绍兴 )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一生作诗万余首 (今存九千三百余首 ) ,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等著作。陆游爱国也喜茶 ,先后写下以茶为题材的诗篇有三百九十多首。而唐代白居易只写了六十多首 ,宋代梅尧臣也只写了六十多首 ,苏轼写了八十多首 ,明代文徵明写了一百五十多首 ,清代的厉鄂写了八十多首 ,乾隆帝写了一百多首。陆游的茶诗居历代诗人之冠。那么陆游为何写了如此众多的咏茶诗呢 ?一、世风所致宋代茶风极盛 ,其品鉴之精 ,陈义之高 ,前所未有。风…  相似文献   

18.
赵天相 《农业考古》2003,(4):146-146
《茶十德》 (唐 )刘贞亮按 :唐·刘贞亮“茶十德”引自《庄晚芳论文选集》中《日本茶道与径山茶宴》一文。该文为庄晚芳、王家斌合作 ,初发表于 1984年《农史研究》第四辑。文中称 :“唐代我国有位刘贞亮 (据日本《茶与文化》一书 )把饮茶的好处总结为‘十德’” :   一、以茶散郁 (郁闷 )气二、以茶驱睡气三、以茶养生气四、以茶除病气五、以茶利礼仁六、以茶表敬意七、以茶尝滋味八、以茶养身体九、以茶可雅心十、以茶可行道《茶十德》 (日本 )明惠上人按 :日本明惠上人 (1173- 12 32 )“茶十德”引自陈椽《论茶与文化》一书 (农业出…  相似文献   

19.
客来敬茶的文化现象寻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客来敬茶的文化现象寻觅宜宾市三江茶厂张富森宜宾市茶叶总公司颜泽文四川宜宾刘盛龙(执笔)自唐代陆羽《茶经》问世以后,“天下盖知茶矣。……其后尚茶成风。”(《新唐书·陆羽传》)“茶之风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风接千载,悄然动容,茶通万里。”(刘勰《文心...  相似文献   

20.
周璇在三十年代的我国影坛上,先后唱过由田汉作词的两首歌曲,一首是《马路天使》里的《四季歌》,另一首则是《忆江南》里的《采茶歌》,由是而得以名噪一时。这首《采茶歌》,本是《忆江南》剧中的女主角即茶娘谢黛娥唱的。这位剧中人就住在杭州市郊凤龄下龙井亭附近,寄居于靠着种茶营生的姑妈家中,从此也就当上了茶娘。这里的茶娘都擅唱采茶山歌,谢黛娥唱得尤其出色。而作为茶娘谢黛娥的扮演者周璇,却压根儿就不会采茶,也不熟悉那些土生土长于茶村的采茶女们,没有直接听到过她们擅唱的带着茶香与泥香气息的采茶山歌。后来,这部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