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可危害250多种水果和蔬菜。通过在湖南农业大学2hm2柑橘园开展的4种不同性诱剂对橘小实蝇的监测诱集试验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对湖南农业大学橘园危害并不明显,橘小实蝇(Me)诱剂对橘小实蝇的监测效果最好,可为及时发现该虫危害、监测疫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瓜实蝇、南瓜实蝇以及桔小实蝇是为害果蔬的重要检疫性害虫。物理诱黏剂可用于多种实蝇的监测和防治,但缺乏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田间开展了10种物理诱黏剂对3种实蝇的诱集效果评价。结果表明,10种诱黏剂对桔小实蝇的诱集作用最强,其中佳果多诱集的桔小实蝇数量最多,其次为黏王和神捕。研究还发现,诱集的实蝇大多为雄虫。佳果多、黏王以及神捕可用于桔小实蝇的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采用套袋、药剂、信息素诱集成虫等方法对杨桃果实上橘小实蝇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套袋防治效果最好,药剂防治效果较差,信息素诱集成虫有一定的防效,建议在激素诱集成虫的基础上进行套袋防治橘小实蝇。  相似文献   

4.
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是我国南方水果生产上危害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对橘小实蝇在18,20,25,28,30℃下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及室内条件下成虫羽化、取食、交配、产卵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橘小实蝇卵、幼虫、蛹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其发育最适温度为25~28℃。在25℃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5,16和13d;在28℃下,卵、幼虫、蛹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3,14和12.5d。橘小实蝇的防治措施多使用不育处理技术,引进利用"性诱剂"捕杀柑橘小实蝇技术,达到安全、环保防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取与瓜实蝇偏好寄主植物果实以及对其具有强引诱作用的非寄主果实相关的果香香精8种,研究了瓜实蝇对这些香精的趋向行为。结果表明,瓜实蝇对不同果香香精表现出不同的趋向行为。室内室外的初筛结果均表明瓜实蝇偏好榴莲香精和南瓜香精,且两种香精诱集的瓜实蝇雌雄虫数量并无显著差异。通过Y型嗅觉仪行为测定发现瓜实蝇最偏嗜10% (w/V)的榴莲香精和南瓜香精。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建议选择10%的榴莲香精和南瓜香精溶液用于瓜实蝇的监测和诱杀防治。  相似文献   

6.
用引诱剂甲基丁香酚、4-(P-醋酸基-苯基)2-丁酮(简称Cuelure)与这两种药的混合剂(简称Islon)对柑桔小实蝇和瓜实蝇(雄虫)进行诱捕试验,结果表明,国产与日本产的这两种引诱剂的效果无明显差异,日产的甲基丁香酚药效持久性稍长于国产的;cuelure与Islon对瓜实蝇的诱捕效果无明显差异;甲基丁香酚对柑秸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稍高于Islon剂。推荐用Islon作检疫或监测实蝇的引诱剂。本文还对柑桔小实蝇和瓜实蝇的虫口变动与寄主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
对甲基丁香酚无趋性的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雄虫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弱化橘小实蝇雄性不育技术与性诱灭雄技术间的冲突,本试验尝试从橘小实蝇遗传性别品系中筛选出对ME无趋性的雄虫。研究结果表明,剔除掉每世代对ME有趋性的雄虫后,繁育出的雄虫中对ME无趋性雄虫的比例增加,但只能增加至占总体雄虫的30%左右。室内与田间测试均显示,自F2后,筛选出的雄虫对ME的趋性明显低于对照,交配竞争能力与不经筛选的雄虫相当。  相似文献   

8.
研究引诱剂的5种不同诱捕处理在苦瓜地上对瓜实蝇和桔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发现,好粘主要诱捕桔小实蝇雄虫,稳得主要诱捕瓜实蝇雄虫,2种诱剂均可同时引诱小量其它实蝇;在用量1 g的条件下,引诱剂的5种不同诱捕处理中瓶内喷涂对2种实蝇的诱捕效果均明显好于瓶外喷涂,且好粘与稳得对2种实蝇雄虫的诱捕效果随着瓶内水量的增加先增强后逐渐减弱,加水50 mL时达最大值.研究还探讨了好粘与稳得2种引诱剂对苦瓜地外围瓜实蝇和桔小实蝇雄虫的诱捕效果,结果好粘与稳得2种引诱剂在寄主植物外围不同位点上均可诱捕瓜实蝇和桔小实蝇雄虫,且某一位点上虫量发生越大其诱捕量越大.  相似文献   

9.
监测不同生境下南瓜实蝇雄成虫的数量动态,分析影响南瓜实蝇数量变动的关键气象因子。结果表明:生境和气象因子显著影响南瓜实蝇雄虫的数量动态。混合菜地、园林区以及混合果园诱集的南瓜实蝇雄虫数量多于住宅区、农贸市场、苦瓜种植地同期诱集的雄虫数;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得出影响南瓜实蝇雄虫数量动态的气象因子有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气压、月平均相对湿度、月最小相对湿度和月日照时数,其中月平均温度是影响其数量动态的最关键气象因子。基于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对南瓜实蝇的防控应不仅仅局限在具有其寄主植物的生境,而应根据监测的数据对其他生境的南瓜实蝇进行一并治理。  相似文献   

10.
橡胶小蠹虫为害重,防治困难。为了探索更加高效的田间防治方法,本研究通过将“牛皮纸+粘虫胶+诱集剂”组配,研究集成了一种橡胶小蠹虫粘捕装置,对其诱捕参数(粘捕装置材质、诱集剂药袋悬挂数量、药液暴露面积以及粘捕装置的间距、悬挂高度)进行了筛选,并与常规诱捕器在重量、成本和诱捕效果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莰烯、顺式-马鞭草烯醇5种诱集剂的诱集下,自制粘捕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554、445、341、381、367头;普通粘虫带对橡胶小蠹虫的粘捕总数分别为:260、230、179、202、199头。其中月桂烯、2-甲基-3-丁烯-2-醇、S-(-)-柠檬烯,自制粘捕带的粘捕数量均显著高于普通粘虫带,表现出较好的粘捕效果。采用挂袋法的最佳药袋数为2袋,诱集剂的最佳药液暴露面积为6.6 mm2,粘捕装置的最佳相互间距为50 m,最佳悬挂高度建议在2.5 m。自制粘捕装置在重量、成本以及诱集数量上均优于常规诱捕器,对橡胶小蠹虫防控具有高效成本低、环保可降解、简单易操作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