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基础条件投资与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加大农业科研投入、优化投入结构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运用了统计、计量和专家打分等方法对基础条件投资的规模及变化趋势、投资效果等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农业科研机构的基础条件投资规模与强度都存在较强的不稳定性,现有条件水平主要得益于“十一五”期间的超常规发展,增加科研基础条件投资对提高科研机构产出能力作用显著等,建议进一步加强基础条件投资,并逐步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机制。  相似文献   

2.
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施钾量5个主要栽培因素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品质性状的影响,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运用五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芥酸含量与播期、施氮量间均呈负相关,与密度呈正相关;硫苷含量与播期呈负相关、与施钾量呈正相关;含油率与播期、施氮量间均呈负相关,与密度、施钾量呈正相关;种子蛋白质含量与播期、施氮量间均呈正相关,与密度、施钾量呈负相关;油酸含量与施磷量呈负相关,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棕榈酸含量与施钾量呈负相关,与‘油研599’的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均呈正相关,与‘三北98’的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均呈负相关;硬脂酸含量与播期、密度、施磷量、施钾量间均呈正相关;亚油酸含量与密度、施氮量呈正相关,与施钾量呈负相关;亚麻酸含量与施氮量、施钾量呈正相关;廿碳烯酸含量与播期呈负相关。栽培因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有的呈相关,有的呈负相关,正负相关会发生部份相互抵消,每一个处理品质性状的表现都是5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5个因素与10个品质性状的50对简单相关中,有26对在2个品种中表现一致,有24对在2个品种中表现不一致。播期、密度、施氮量、施磷量4因素对2个品种芥酸含量的影响较大、播期、密度、施氮量、施钾量4个因素对2个品种棕榈酸含量的影响较小。多个栽培因素的综合作用不能根本性的改善杂交油菜的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3.
通过国内外1800余个春、夏大豆品种研究,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育种亲本。在此基础上,采用夏豆×春豆单交,(夏豆×春豆)×(春豆×春豆)复交等手段,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改进杂交技术,提高杂交成活率;选择与加代同步,鉴定与繁殖同步,区试与示范栽培同步,提高了育种效率。已育成了适宜南方春大豆多熟制种植的春大豆高产品种宁镇1号和一批优良品系,分别参加国家级和省级区域试验。本文对春大豆育种方法及途径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由于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山西省大豆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查清病情,由省农科院植保所和省农牧厅植保站主持,各地、市植保站参加,组成山西省大豆孢囊线虫病调查协作组,于1984—1986年先后调查了111个县、区的1681个乡、镇,共取土样2602个,基本查清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分布,为害程度和寄主范围.此病已在全省普遍发生,多数为轻病田,少数为重病田.寄主植物多达13种,其中以豆类为主.根据调查结果已编写出《山西省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分布,为害程度和寄主范围名录》,并绘制出《山西省大豆孢囊线虫病分布图》,为科研和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5.
大豆养分吸收动态及施肥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蒋工颖  董钻 《作物学报》1989,15(2):167-173
1983—1984年进行大豆开育8号生育期间的氮、磷、钾吸收动态,养分浓度(百分含量)及施肥对养分和产量影响的研究。单株各器官氮、磷、钾积累有相似的动态。叶片和叶柄积累高峰比茎秆和根系提早10—15天(在盛花期)。各营养器官中的养分浓度苗期最高,以后各期逐渐降低。各器官氮、磷、钾所占的比重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施氮肥和  相似文献   

6.
种子是现代农业的“芯片”,农作物种业是从源头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优良品种选育是种业振兴的关键环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特用大豆作为大豆品种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丰富大豆产业结构、延伸大豆产业链的重要使命。从特用大豆品种生物学特性与营养价值、育种目标和育种进展 3 个方面,对鲜食大豆、小粒大豆、黑大豆 3 种类型的特用大豆进行了介绍,旨在为针对不同的大豆产品选育不同的品种提供参考,保障特用大豆品种种源自主可控。  相似文献   

7.
大豆抗大豆食心虫机制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抗虫鉴定的基础上,对大豆抗食心虫品种(系)的抗性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豆荚硅元素含量高是抗虫的主要原因之一;豆荚表皮细胞呈近圆形突起、直径小或表皮细胞下小细胞层数多、表皮下有特长形细胞者;豆荚隔离层细胞呈短椭圆形、直径小、排列紧密者均有较强抗性。抗性与荚皮厚度、隔离层厚度及隔离层细胞排列方向无关。  相似文献   

8.
9.
10.
11.
通过2004年琼海市耕地地力和施肥状况调查,共取水稻土土壤样品137个,其中冬种反季节瓜菜基地92个,其他田块45个。分析土壤养分和施肥状况的影响,对应提出以下4条改良和解决地力问题的措施:①抓好有机肥的施用,培肥地力,促进农产品优质高产;②氮、磷、钾化肥的平衡施用;③中量微量元素的平衡施用;④加强肥料质量监测,确保农民用上合格肥料  相似文献   

12.
高添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3):464-472
通过数据库技术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产地、产品及相关信息进行管理是提高认证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从我国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现状出发,针对认证过程中信息的多源性、时效性、连续性、关联性和多类性的数据特征,采用实体-联系的建模方法,分析认证过程中的产品、产地、标准等实体的属性及其关系,确立农产品认证分类信息、产地信息、产品信息等六类信息,并建立字段和表,构建了基于关系模型的无公害农产品信息数据库,旨在为我国无公害农产品信息的管理提供高效支持。  相似文献   

13.
科学评价隆林植烟区土壤养分丰缺现状,为烟草科学种植、合理施肥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数学统计法描述隆林植烟土壤养分含量以及养分含量丰缺状况。结果表明,隆林植烟区土壤pH值、全氮适宜性较好,土壤有机质、有效硫、速效钾、有效磷,交换性镁适宜性较低,土壤活性氯、有效硼、交换性钙适宜性较高。对植烟区土壤进行养分含量丰缺评价,在生产中遵循控氮、控磷、控氯、控钙、提钾、增硫、补镁、增硼,减少碱性肥料的大量施用,多施重施有机肥的施肥策略,以实现烟叶绿色、优质、生态、特色、安全生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闽北中低产田土壤主要障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林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1):203-208
南平市是福建省的粮食主产区,耕地面积为22.05万hm2,其中水田21.33万hm2。以单位面积产量水平划分,有71.74%为中低产田。这些中低产田是制约粮食生产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增加粮食总产的潜力所在。笔者通过分析不同类型中低产田的主要土壤障碍因素和肥力特性,总结经过实践可行的工程措施及农业生物技术措施,旨在为2015—2018年抛荒山垄田复垦改造及今后中低产田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作物对重金属的吸收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对此了解有助于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农作物进行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文章以诸暨市为例,同时采集了489对不同作物可食部位与对应耕层土壤样品测试镉、铅含量,计算了农作物可食部位镉、铅的富集系数,制订了稻谷、瓜茄果菜和叶菜安全生产的土壤镉、铅阈值。结果表明:农作物对镉的富集能力明显高于对铅的富集,市内农田土壤镉污染风险较高,发生铅污染的风险较小。不同作物对镉的富集系数有很大的变化,稻谷、花生中镉的平均富集系数高于蔬菜。叶菜对镉的富集系数高于根茎蔬菜、豆类蔬菜及瓜茄果类蔬菜。镉污染农田可种植玉米、番薯替代水稻,降低污染风险;在污染农田中种植蔬菜,应优先考虑种植瓜茄果蔬菜、根茎蔬菜或豆类蔬菜。对比分析表明,市内农产品镉、铅卫生质量状况与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存在明显的交错现象;在土壤环境质量筛选值以下,仍然存在稻谷镉超标的风险。但调查结果也表明,瓜茄果类蔬菜和叶菜安全生产的镉和铅阈值低于筛选值,酸性、微酸性和中性土壤中当镉含量分别在1.00、1.40、4.20 mg/kg以下及铅含量分别在141、448、1530 mg/kg以下时,没有发现瓜茄果蔬菜重金属超标;土壤镉含量分别在0.32、0.50和2.00 mg/kg以下和铅含量分别在87.30、121.00、164.00 mg/kg以下时,没有发生叶菜重金属超标现象。  相似文献   

16.
以吉林省农安县为例,以GIS为依据,在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基础上,调查了耕地粮食产量和投入的数据,更新障碍层距地表深度、剖面构型、表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H和盐渍化程度等属性,完成了2010—2012年各等别及产能的更新。研究农安县2010—2012年的自然等、利用等、经济等和产能的变化,各等别与土壤的相关关系,总结农安县近3年各等别发生变化的原因,为合理改良农安县耕地质量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0—2012年自然等别变化不大,主要原因是自然质量影响因子变化不大;利用等逐年降低而经济等别变化波动较大,这是因为作物的产量变化影响着土地利用系数和经济系数,而近几年产量主要受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相关分析表明,农用地的各等别与有机质含量,pH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怀山药生长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怀山药生长土壤的分布概况、类型、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不同土种,不同的理化特性,怀山药品质不同。砂壤土、小两合土、淤土、褐土化两合土4个土种中,以褐土化两合最适宜怀山药的生长,其在质地、土壤结构、砂粘比例、土壤耕性、养分状况等方面均为理想,所产怀山药产量高,品质佳。  相似文献   

18.
冯双平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7):187-193
为了改善城市绿化种植土壤普遍存在土壤无层次、侵入体多(渣砾、建筑垃圾)、紧实、肥力低等现象,进一步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以上海迪士尼绿化种植土项目为例,通过对其改良材料生产、种植土生产等环节进行研究探讨,详述了改良材料原场地控制、过程控制、进场控制及种植土生产过程控制等全过程监管的项目管理经验,以期为城市绿化种植土壤质量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加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严把改良材料质量关、提高绿化种植土壤机械化水平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绿化种植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基于“需求、亟待解决的问题、关键技术筛选”的思路,分析了中国农产品安全需求,提出了中国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中存在的若干关键问题;归纳了作物新品种选育技术、农业投入品安全技术、现代设施农业技术、农产品安全监控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农产品绿色贮藏技术、快速检测技术和农产品安全溯源技术在农产品安全生产和监控中的应用;并探讨了安全生产和监控关键技术在中国农产品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河北沿海区耕地土壤质量综合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系统掌握河北沿海耕地土壤质量的现状,获取土壤质量提升的优化调控措施。采用GIS与模糊综合评判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沿海区耕地土壤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与分级,获得土壤质量综合评判分级图。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质量状况总体较低,有机质中等偏低,全氮较为贫乏,有效磷和速效钾相对丰富,土壤全盐含量已达到中度盐渍化土标准,地下水矿化度高且埋深浅。土壤盐分、地下水矿化度与地下水埋深是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研究区不同行政区土壤质量状况具有明显差异性,其pH变异系数最小,全盐含量变异系数最大,其空间分布规律与土壤全盐含量相似;研究区土壤质量最差的区域是沧州沿海中东部、唐山沿海南部,其面积约占总耕地总面积的5.3%。土壤质量分级图可用于研究区中低产田改造、盐碱地综合治理,土壤质量较差的区域采取先种盐生植物、再种经济植物的“梯次推进”植物利用模式,通过逐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质量。全面掌握区域的土壤质量状况,对河北沿海盐碱地土壤改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