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棉所16     
中棉所16早熟、抗病、优质,适于黄淮海棉区作麦套夏棉种植。推广麦棉两熟种植制度后,在同一块耕地上,一年每公顷可收小麦4500~6000公斤,皮棉1050~1200公斤,高产田块达1500公斤,均获得了麦棉两熟双丰收。中棉所16棉纤维洁白,绒长、绒细,...  相似文献   

2.
黄淮海棉区麦棉两熟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麦棉两熟的发展概况黄淮海地区是棉产区,也是粮产区。过去在小面积上有麦棉两熟种植,一般亩产小麦100~150公斤,子棉100公斤。60年代起不少地区开始麦棉间作套种,一度发挥了增产效果。70年代麦棉间作套种面积有了一定发展,1976年麦棉两熟棉田约占棉田总面积  相似文献   

3.
棉椒两熟效益高周晓箭湖北省龙感湖农场种子公司436503麦棉套种,棉花皮棉基本上稳定在每公顷1200公斤左右,但小麦产量每公顷徘徊在750~2250公斤之间,这是长江流域气候特点造成的。因此要保证棉田经济效益,近数年来实行了棉椒两熟,收到了较高的经济...  相似文献   

4.
大蒜-西瓜-棉花间套高效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引导本市农民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 ,发展高效农业 ,2 0 0 1年在杞县的大蒜主栽区和尉氏县的棉花主栽区推广了大蒜—西瓜—棉花一年三熟栽培技术 80公顷 ,平均每公顷产大蒜 4.5万公斤 ,西瓜 5 .1万公斤 ,皮棉 1 65 0 kg。该模式的公顷产值是常规麦棉套间作和大蒜—玉米栽培模式的 3倍多 ,深受农民的欢迎 ,2 0 0 2年推广面积达 640公顷。1田间配置模式带宽 2 0 0 cm,种 7行大蒜 ,预留行宽 80 cm,空行中间种 1行西瓜 ,西瓜行两侧各种 1行棉花 ,棉蒜间距 1 5 cm,棉花宽行 1 2 0 cm,窄行 5 0 cm。2播前培肥种蒜前整地时要施足基肥 ,以便一肥多…  相似文献   

5.
山东成武县蒜棉两熟高效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山东省成武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也是黄河流域棉区发展蒜棉两熟高效种植的代表县之一。回顾并总结全县蒜棉套种高效种植的发展现状,查找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蒜棉两熟高效种植的发展对策,不仅有利于当地高效棉田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其他产棉县建设蒜棉两熟高效棉田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成武县蒜套棉生产现状1.1种植模式和技术2018年成武县棉花种植面积1.33万hm~2,其中98%是蒜套棉,其余为纯春棉、麦套棉和瓜套棉。  相似文献   

6.
徐淮地区棉田主体种植模式及其配套技术徐家安,朱国清,王阶祥,陈平,李卫华江苏徐州市农科所2211211模式和效益1.1棉、麦、菠菜、西瓜四熟180cm-带,播4行麦、套2行棉、1行西瓜、秋冬撒半幅菠菜。棉田秋分后在棉窄行内撒菠莱,棉花推株并垄后在其宽...  相似文献   

7.
麦棉套种4—2式是目前推广面积较大的种植模式,它具有麦棉矛盾小、有利于棉花壮苗早发的优点。但4—2式预留棉行空挡较大,浪费了小麦播种至棉花播种期间的光能及土地资源。为此,近年来我们试验示范了小麦、蒜苗、棉花和小麦、甘蓝、棉花两种间套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两种栽培模式一般每公顷产小麦6000kg,蒜苗1.5万公斤或甘蓝2.25万~3.0万公斤,皮棉1200kg。每公顷总产值近4.5万元。现将小麦、甘蓝、棉花高效间套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种植方式采用麦棉套种4—2式,1.6m一带,种4行小麦,占地60cm,预留棉行占地100cm,小麦播种前按此规格…  相似文献   

8.
我县胡金店镇易棚村,一直保持着棉麦连作,一年两熟的格局。80年代初,该村大胆改革棉麦生产技术,改棉麦连作两熟为棉麦菜三熟,经济效益显著提高。1984~1987年平均皮棉亩产97.9公斤,比1984年前的75公斤,增产30%左右;小平麦  相似文献   

9.
一、麦套直播棉主要采用2—1式,小麦大小行种植,小行距16~20厘米,大行距40厘米,在大行中套种1行棉花。麦收后棉花成为56~60厘米的等行距。1.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针对中棉16中后期生育较旺,结铃多,不易早衰的特  相似文献   

10.
小麦—菠菜—棉花—生姜立体种植技术@杨树存@闫立新@张衍栋¥山东省肥城市棉办¥山东老城镇棉办小麦—菠菜—棉花—生姜立体种植技术杨树存闫立新张衍栋①山东省肥城市棉办271600为提高土地利用率,实行高产高效,克服单一植棉效益低的问题。1995~1996年,...  相似文献   

11.
棉蒜双高产栽培技术许庆稳山东巨野县农业局274900近几年来,对棉蒜套种高产高效模式进行了探讨,取得了较好成绩。1993年在三个乡镇推广的333公顷,平均每公顷产蒜苔2250公斤,蒜头1.64万公斤,皮棉1239公斤,产值3.35万元,分别是一熟春棉...  相似文献   

12.
新洲县凤凰公社石骨山大队第一生产队,为了解决棉麦两熟用地养地的矛盾,促进粮棉稳产高产,从1974年冬播开始,在20亩新平整的低丘陵黄土地上进行了棉麦两熟两肥耕作改革试验示范。即冬季在冬播大、小麦时的预留棉行中套种箭舌豌豆作为棉花底肥;夏季大、小麦收割后,又在棉行中套种短期绿肥柽麻,作为棉花蕾花肥。其中有2.16亩三结合试验地进行了单收。两熟两肥地比不种两肥的对照,每亩少施豆饼40斤,土粪1060斤,大麦亩产275斤,仅比对照的280斤少收5斤;而棉花亩产,两熟两肥地  相似文献   

13.
据信息日报报道:河南省扶沟县城郊乡良种场62岁的农民高级农艺师何长义,22年潜心钻研农业科学技术,试验成功了粮、棉、菜立体间作七种七收套种新模式,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这种七种七收的种植方法是:在10月上旬种小麦时,每种9行小麦留足1米空档,空档地里种上菠菜.用塑料薄膜拱棚把菜地罩起来;来年4月菠菜上市后,在菜地种上两行事先育好的春玉米营养钵苗;6月上旬小麦收割结束.及时灭茬整地,种上两行事先育好的夏玉米营养钵苗;6月中旬,在夏玉米两侧各种两行绿豆;7月中旬.春玉米成熟收获.种上两行事先育好的秋玉米营养钵…  相似文献   

14.
蒜棉两熟制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途径——短季棉蒜后直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蒜棉套种是当前鲁西南棉区普遍采用的高效种植模式,但费工费时,也不适合机械化生产。改蒜棉套种为蒜后直播、改棉花中早熟品种为短季棉品种、改稀植大棵为密植矮化的棉蒜两熟种植模式,在保证棉蒜产量不减的情况下,减少了作业环节和次数,大大减少了用工,提高了机械化程度,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是鲁西南蒜棉两制条件下棉花轻简化生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鲁西平原的腹地聊城地区,每年麦套棉面积100万亩以上,但是由于套种方式不当,小麦单产徘徊在每公顷3000—3750公斤,棉花1050公斤。近几年来,将麦棉套种种植模式改为三二式后麦棉获得双高产,折合每公顷小麦4500公斤,棉花1350公斤,比露地棉花每公顷增产271.5公斤。1百二式支棉套种的好处1.l有利于两晚变两早过去的麦棉塞由于棉花晚播晚发晚熟,导致小麦播斯推迟.形成麦晚棉也晚。三二式套种较好地解决了两晚问题,棉花可提前播种25—30天,小麦可能提前播种10—15天。1.2有利于发挥边行优势三二式麦棉套种,其共生期相对缩短,能避…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值,实现高产高效农业,现介绍两种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的粮、棉、油三种三收的高产高值栽培模式。1.小麦、油菜、棉花三熟。选择中上等肥力地块。带宽200厘米,其中播种6行小麦占地100厘米,剩余100厘米(包括畦埂高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巨野县麦田套种夏棉,是从80年代初开始的。经过几年来的摸索改进,已实现了小麦亩产200~300公斤,比纯作麦田产量不减,每亩再收50~60公斤皮棉。这项耕作制度的改革,使麦棉两大优势作物都得到了发展,有效地缓解了粮棉争地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1 麦棉两熟大套行的发展鲁西南地区既是棉产区,也是粮产区。80年代初试行麦棉耕作制度,至90年代初两熟面积占到棉田总面积的近80%,基本解决了粮棉争地矛盾。但是,在麦棉两熟的迅速发展中,也一直存在着晚发晚熟、棉花产量低而不稳、原棉品质差的问题。为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荷泽地区提出大力发展大套行地膜棉。2 大套行地膜棉的优越性麦棉两熟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棉为主,粮棉并举,以粮保棉,以棉促粮,达到粮棉双扩双增。以荷泽地区为例,要发展2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需要在1994年已有10万公顷大套行地膜棉的基础上,分别改6.67万公顷麦田小套行…  相似文献   

19.
总结多年实践经验,发展麦棉两熟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麦棉关系,二是棉花产量与品质的关系。棉花育苗移栽是协调这两种关系的有效途径。其主要栽培经验如下。1、选好棉麦品种。生产实践正明,选用早熟棉花品种,小麦产量高,而棉花产量低;采用中熟棉花品种,预留套栽棉行,棉  相似文献   

20.
棉花苗期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争壮苗、促早发。基于本省95%以上的棉田为粮棉两熟套种,迟熟的小麦茬比例扩大,棉麦共生期长达35~40天;同时小麦播幅不断增加,由五十年代的35%上升到目前的45%以上,预留棉行越来越窄。近年苗期多阴雨低温,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