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地基处理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工序,其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更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重点从软土地基的特征分析、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方面,分析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结合新疆奎屯至赛里木湖公路工程施工中的盐渍土软弱地基处理实例,研究了盐渍土地基的处理方法及挤密砂砾桩加固软弱地基的机理,对振动挤密砂砾桩处理盐渍土软弱地基效果进行了重点分析。工程完工后的地基承载力试验及沉降观测结果表明,加固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3.
魏立恒 《甘肃农业》2016,(20):48-49
水利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对提高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意义重大。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地基的特点,并对水利工程中地基施工新技术展开论述,最后探讨了水利水电施工中软土基础的处理技术,为水利水电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地调查、采集标本、拍摄图片和查阅相关文献,对沅水中上游湿地植物的种类、生活型、分布及群落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沅水中上游湿地植物种类丰富,湿地植物339种,隶属81科232属,区系成分复杂,植物类型多样,具有极大的科研价值和保护价值,拟编写出完整的植物名录,为综合保护和利用沅水中上游湿地植物资源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从性状的角度来说,软土地基易变形、负荷低、固结慢、渗透性小,在软土地基上不宜开程公路施工。本次研究分析了软土地基的概念、带来的危害、处理的目的;分析了在应用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时要考虑的几个因素;说明了当前最常用的几种软土地基处理的技术及技术应用的优势。公路施工单位可应用本次研究的结果做好软土地基的处理,优化公路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软土地基是水利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于软土地基的处理关系到整个水利工程的质量,必须要加以重视。在实际的软土地基处理过程中,一旦处理方式不当,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引大东二干渠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以呼和浩特绕城高速软基处理为工程依托,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并对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现场载荷试验测定.确定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对CFG桩复合地基处理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8.
在水利堤防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可改善地基土的力学性能,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控制压缩变形。目前,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包括堤身自重挤淤、抛石挤淤、振动水冲及换填垫层法等,且应用效果都较好。本文主要介绍了换填垫层法在水利堤防工程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房屋建筑工程行业得以快速发展,大量的房屋建筑工程启动,促进了各地区的城市化建设进度。在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是极为重要的部分,地基处理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本文简要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特征,对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及其应用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10.
软弱地基处理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科学合理的软基地基处理可以减轻和消除软弱地基对上部建筑物的不利影响。作者结合工作中的具体实例,重点阐述了软弱地基处理的方法在实际工程基础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生态节能型驳岸组件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云平  马军山  孙海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834-13836
驳岸是保持河岸稳定的重要工程构筑物。应保持传统驳岸既有功能,充分保证岸-水生态自然特征,建立驳岸数值模型,应用分析工具优化得到具有生态节能特征的驳岸组件,实现固岸功能、景观效应、生态特征、节能特色,为中小河道驳岸工程提供新的技术支持。介绍了国内外河道护岸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型散装货船全船顶边舱内板及纵梁、隔壁、强肋骨全部换新工程施工方案的论证,从而选出既保证质量又保证施工进度的最佳施工方案,同时讨论了如何估算此类工程施工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问题。  相似文献   

13.
蔡惠平 《油气储运》2002,21(5):41-49
根据码头库区多年来接卸海上原油的实际情况,对海上原油途耗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降低海上原油途耗的对策及预防措施,就码头库区接卸计量原油的实际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15.
不同类型砧木对西瓜连作障碍消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新茬与连作2种栽培条件下,西瓜、葫芦、南瓜自根苗以及西瓜-葫芦、南瓜嫁接苗5种处理的植株生长情况、生理生化指标及土壤理化性状、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西瓜-南瓜嫁接苗生长势更强,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蔓长、地下部干质量与西瓜-葫芦嫁接苗、西瓜自根苗差异显著。同时,西瓜-南瓜植株叶片及根系中ABA的质量分数均高于西瓜-葫芦嫁接株。连作栽培条件下,西瓜-葫芦叶片根系中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与新茬相比差异不显著,而西瓜-南瓜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低于新茬,差异显著。总体来说,南瓜比葫芦生长势更旺,开花结果期早,但是会更早地受到连作土壤的不良影响,而葫芦嫁接苗生长势弱于南瓜,但是后期生长能力更强,抗性更好。研究还表明,同一种作物的连续种植,特别是自根西瓜,导致土壤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降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利用染色体参数进行聚类分析,以期在细胞水平上对双壳贝类进行分类。[方法]根据染色体相对长度、臂比,以及它们的平均值、方差、极差、标准差等参数,计算了13种双壳贝类之间的核型似近系数(λ),用UPGMA法对它们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贻贝科、扇贝科的λ(0.980 0,蛤蜊科的λ(0.950 0,聚类结果与传统的形态学分类相吻合;帘蛤科的文蛤、菲律宾蛤仔和紫石房蛤三者聚为一类,而它们与青蛤、日本镜蛤的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聚类分析法可以弥补传统形态学分类的某些不足,有助于人们了解近缘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它为研究双壳贝类的系统演化和数值分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钢筋弯曲前后轴线长度不变的特点,提出了用钢筋轴线长度代替钢筋设计长度和下料长度。按照新规范导出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各种图形、各种规格钢筋的长度计算公式。并将矩形、圆形、绑扎和箍筋的增加长度制成表格。该方法解决了设计尺寸和施工下料长度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19.
参与式农业基地建设行动方案设计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蔡万涛  刘明池  佟瑞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30-11831,11835
为了编制实用性强的基地建设行动方案,首先,确定参与式发展的主体,搭建一个“决策框架”;其次,针对行动目标,提出不同参与主体,如管理者、农民、消费者等团队与个人的目标及行动内容;最后,工作应向重塑伙伴式合作关系,挖掘农民自我发展潜力,完成三大角色的转换,打造农业基地文化等方向推进。  相似文献   

20.
三种镰刀菌引起的板栗内腐病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板栗内腐病的病原,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BL-5、BL-7和BL-9共3株病原菌,通过柯赫氏法则、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BL-5在PDA培养基上初期菌丝白色,菌落中心部位有淡红色素,后期菌落逐渐变成深红色,菌落中心可见黄色菌丝;BL-7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白色、绒毛状,分生孢子长椭圆形或梨形、颜色透明、具隔膜;BL-9在PDA培养基上菌丝呈棉絮状,初期菌落呈粉红色,随着菌落的生长,后期菌落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色或褐色,分生孢子中间粗、两头较细长,似镰刀形,弯曲或直立,具有厚垣孢子。BL-5、BL-7、BL-9的ITS序列分别与Fusarium graminearum KJ847741、Fusarium proliferatum MW686898、Fusarium equiseti KU984711的序列同源性均达99%。因此,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判断引起板栗内腐病的3种镰刀菌分别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usarium equiseti),为板栗内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