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7年5月18日苏州市盆景协会、苏派盆景技能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苏派盆景文化雅集活动在苏州虎丘万景山庄举行。本人受虎丘万景山庄邀请进行盆景现场改作,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改作素材选自万景山庄。  相似文献   

2.
张敏 《花木盆景》2022,(11):4-11
<正>2022年苏州的秋天由一场苏派盆景艺术展打开,一盆一世界,尽显苏派盆景清秀古雅之美。2022年9月28日,恰逢享誉全国盆景界的虎丘万景山庄开放40周年,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办的2022年苏派盆景艺术展在苏州耦园拉开帷幕。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局长曹光树、苏州市委机关工委副书记周永森及盆景收藏家张小宝、杨贵生,中国盆景艺术大师盛定武、史佩元、沈柏平等领导、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展览不仅有虎丘、拙政园、  相似文献   

3.
<正>品味中国盆景,相约古城苏州。由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主办,苏州市虎丘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承办的"中国五大流派盆景艺术作品邀请展"于4月22日至5月7日在虎丘景区成功举行。此次邀请展展品由上海盆景协会、广州盆景协会、成都市温江区盆景协会、扬州盆景博物馆和苏州市盆景协会等单位提供,展会以"博览经典、传承文化"为主题,汇聚了海派、岭南派、川派、扬派和苏派盆景的艺术珍品120余盆,展现了中国盆景艺术的多样化面貌。  相似文献   

4.
2007年5月18日苏州市盆景协会、苏派盆景技能名师工作室揭牌仪式暨苏派盆景文化雅集活动在苏州虎丘万景山庄举行。本人受虎丘万景山庄邀请进行盆景现场改作,时间为一个小时左右,改作素材选自万景山庄。这次盆景雅集活动是我们盆景界一次盛会,全国盆景界的领导、大师及文化艺术界很多名人都要前来参加活动,因此,当  相似文献   

5.
正9月14日—25日,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联合苏州虎丘山风景区、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主办的吴风蜀韵、林泉山水——苏派、川派盆景精品联展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举办。展览共展出苏派、川派精品盆景作品100余件,涵盖树桩盆景、水石盆景、水旱盆景以及微型盆景等多种类型,为观众呈现苏派、川派盆景艺术的别样风采与经典之美。  相似文献   

6.
刘启华 《花木盆景》2022,(11):12-13
<正>2022年9月28日至10月9日,苏州虎丘山风景名胜区万景山庄盆景园开放40周年系列纪念活动成功举办。苏州人爱盆景历史悠久。20世纪50年代,在近代盆景艺术大师周瘦鹃、朱子安的推动下,苏派盆景蓬勃发展。1962年,苏州慕园开辟了第一个集中栽植、展示、交流的盆景园。1979年,苏州市在虎丘山东南麓新建万景山庄(盆景园),1982年10月1日,万景山庄对外开放。2010年,万景山庄水石盆景展区、赏石馆相继改造完成,丰富了盆景陈列品种。2011年10月,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记者徐旻)为了弘扬苏州盆景艺术、振兴并推动苏州盆景艺术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苏州盆景的知名度及影响,2010年1月16日,由苏州市职工盆景协会主办的吴风盆景展在苏州规划展示馆隆重开幕。展出日期为1月16日至1月20日。苏州市职工盆景协会会长杨贵生在开幕式上致辞,盆景界知  相似文献   

8.
<正>当代苏派盆景有两大宗师,一位是大作家周瘦鹃,一位是园艺家朱子安。如果说,周瘦鹃对苏派盆景的贡献是其秉承"画意入盆"的苏州盆景艺术传统并将其发挥到极至,那么朱子安的贡献就是将苏派盆景艺术回归到园艺学的范畴。经过朱子安整整九十年的辛勤探索,当代苏派盆景终于形成了技法上"粗扎细剪,结顶自然",作品上"潇洒隽秀,凝若诗画",取材上"古雅拙朴,老而弥健"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1月8日,为期3天的第三届苏派盆景双年展圆满落下帷幕。展览期间,广大盆景爱好者奔走相告,参观的市民络绎不绝、意犹未尽,苏州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界对此次双年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各名家名园展出的精品引发了巨大的反响,展示了苏州盆景的实力和风采。盆景爱好者们积极踊跃参与,规模空前,共展出200余盆精品盆景。世界盆景友好联盟名誉主席胡运骅,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常务副理事长李克文、副理事长赵庆泉、顾问陆明珍等到展会现场祝贺,并对苏派盆景双年展给予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2月6日,正值大年初二,苏州昆山鸿运盆景园艺有限公司、苏州香雪海盆景园园主周斌芳先生以梅花盆景为主,以"邓尉探梅,雪海寻香"为主题的第十届周斌芳梅花盆景义展在苏州西南光福镇邓尉山麓香雪海盆景园举办。江苏盆景协会联盟主席张小宝先生、原虎丘风景园林管理处主任高云根先生、江苏盆景协会联盟常务副秘书长谭红娣女士等应周斌芳先生邀请前来观摩交流。香雪海位于苏州西南光福镇邓尉山  相似文献   

11.
《花木盆景》2005,(8):20-21
唐金福,江苏苏州人,数十年盆景生涯,形成洒丽,逸雅,秀岚的艺术风格,强调自然的流露,追求天人合一,主张作品如人,先立人再为事之艺术真谛。各种展览均能见其作品,奖项甚多,现为中国盆景艺术家协会会员,苏州市职工盆景学会秘书长,中国乡镇盆景博物馆技术总监,苏州砚式盆景工作室主持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9月28日,由江苏苏圃生态科技有限公司主办,苏州吴江区旗袍小镇特别支持,吴江区旅游局、吴江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吴江区农业委员会、吴江区城市管理局、中国花卉报社、花木盆景杂志社等为指导单位,苏州吴江职工盆景协会、苏州盆景园艺俱乐部、苏州市吴中区横泾滨湖花卉盆景协会、苏州虎丘万景山庄、苏州遂苑、苏州松泽园、新沂博韵松柏园协办的苏州"苏圃杯"首届精品盆景邀请展在吴江区中国旗袍小镇开幕。  相似文献   

13.
<正>由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组委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主办,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悉地(苏州)勘察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承办,河南省盆景协会、郑州市花卉盆景协会、江苏盆景协会联盟、苏派赏石文化研究会协办的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山水豫园盆景展于2017年7月19日开幕。第十一届中国(郑州)国际园博会盆景展览是我国专业层次较高的盆景精品展览会,以展示中国园林与盆景相辅相成,展示盆景  相似文献   

14.
<正>就树桩盆景而言,目前我国桩景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江苏、浙江、四川、安徽、上海等省市和沿海的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主要流派有扬州的扬派,苏州的苏派,成都的川派,广州的岭南派,上海的海派和安徽的徽派等。各派所采用的技法和艺术风格又各有不同,然而,多数流派如苏派、川派、徽派等都倾  相似文献   

15.
第五届中国盆景评比展览在苏州虎丘山已落帷幕,《花木盆景》杂志连续刊发了在本届评比展览中获得一等奖的盆景作品图片,观赏那一幅幅精美的盆景作品,顿觉心神出窍,形体皆无;感受到一种气在为之静、神在为其凝、血在为其动、意在随之奔的奇妙感觉。然兴奋之余,尚觉有些作品在表现形式上有些瑕疵。现将拙见和盘托出,求教方家。  相似文献   

16.
<正>2023年12月7日,“春树万家烟·新梅华杯”盆景艺术展在苏州天平山麓的新梅华艺术收藏馆开展。本次展览由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指导,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园林与盆景艺术专业委员会、苏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是苏州盆景行业主动融入“江南文化”品牌战略,彰显城市文化历史底蕴的有力举措,展现了“苏式”特色的文化创新和城市雅韵。  相似文献   

17.
<正>4月上海国际青年盆景论坛期间举办的"盆景与生活"主题展中,观赏石参展作品由苏派赏石文化研究会提供。苏派赏石作品与盆景作品交相辉映,盆景元素与赏石元素有机结合,令观众耳目一新。在苏州的纵横街巷中,蕴藏着一种甲天下的文化元素——园林。据苏州园林志载,自宋代至清末,署录的园林达263个。这些各具风格的建筑,在文人墨客的推动下,从实用居住提升到了精神家园,影Ⅱ向了一些同是读书人的官宦世家。宋代神童汪洙有诗日:"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朝官者大都文人出身,因此逐渐形成了苏州园林宅院的文人风格,亭  相似文献   

18.
《花木盆景》2007,(12):9-15
岭南盆景产生于明清,建国后形成独特风格,是我国传统盆景艺术五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徽派和岭南派)之一。 岭南盆景师承画理,融会岭南画派的艺术特点,几经传承,形成了雄伟苍劲、纯朴自然、飘逸挺拔的鲜明风格。截干蓄枝和分段培育是岭南盆景的主要技法,  相似文献   

19.
耀文 《花卉》2009,(1):30-31
由中国风景园林学会、江苏省建设厅、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南京市园林局、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盆景展览会于2008年9月29日在南京玄武湖公园举行。本次展览会参展城市达109个,包括港、澳、台地区,包含了岭南派、苏派、扬派、川派、海派、徽派等各种流派盆景。参展作品972盆,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上个世纪80年代的分类方法,传统的桩景分为八大流派——苏派、扬派、川派、岭南派、海派、浙派、徽派和通派。这八大派盆景风格明显,造型各具有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