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养蚕农户对小蚕共育的设施要求越来越高,温湿控制器在小蚕共育中逐渐普及应用。目前,市场上温湿控制器生产厂家众多,加温装置大都使用PTC电热陶瓷为热源,实践证明PTC电热陶瓷加温效果好,安全节能。加湿装置主要有冷加湿与热加湿两大类:冷加湿分为超声波加湿和湿帘式加湿;热加湿分为热膜式加湿和电极式加湿。  相似文献   

2.
王奇 《四川蚕业》2010,38(1):42-44
插分式小蚕加温器是为了适应当前农村小蚕饲育特点而研制的,根据小蚕的不同生理发育阶段而插入相应个数的加温片,通过自动控温器自动给加温片通断电,从而控制蚕座的温度。该加温器操作安全容易、节能环保,是小蚕饲育的理想仪器。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经济的导向,近几年蚕桑生产的发展步伐较快,农村蚕区饲蚕室具不足,小蚕共育室的蚕座较密,影响蚕的正常生长发育.为了克服以上偏向,规范共育技术标准,合理掌握小蚕蚕座面积,我们对小蚕期的蚕座稀密与饲育成绩的关系,进行了设区比较,现将结果报道于后.  相似文献   

4.
小蚕饲养是蚕桑生产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蚕茧产量,按照家蚕的生理特点,小蚕应加温保湿饲养,农村改革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蚕桑生产由过去集体共育转变为家庭饲养,集体条件下的小蚕加温设施与家庭饲养形式不相适应,小蚕饲育温湿度达不到要求,甚至补催青都没有做好,致使蚕茧产量不高.  相似文献   

5.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养蚕农户对小蚕共育的设施要求越来越高,温湿控制器在小蚕共育中逐渐普及应用.目前市场上温湿控制器生产厂家众多,加温装置大都使用PTC电热陶瓷为热源,实践证明PTC电热陶瓷加温效果好,安全节能.加湿装置主要有冷加湿与热加湿两大类:冷加湿分为超声波加湿和湿帘式加湿;热加湿分为热膜式和电极式.  相似文献   

6.
严相顺  杨斌 《四川蚕业》2001,29(3):30-31
<正>电器化控温规模共育的配套技术是我市为适应蚕桑产业化进程、加速推广省力化育蚕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而摸索出的一套小蚕工厂化共育模式。一期可育蚕100张种以上,采用电热加温、自动控温、叠式蚕台育蚕、快速收蚁技术配套,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大容量、密集型、省工、省力、省  相似文献   

7.
按饲育标准加温保湿是养好小蚕的关键。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蚕桑生产出现了“喜中有忧”的新形势:一方面蚕农培桑养蚕积极性提高,蚕茧连年增产;另一方面承包到户后出现千家万户养蚕加温难的新问题,明火加温的现象又普遍抬头,使人、蚕中毒,蚕室蚕具烧毁等事故不断发生。面对这种现状,如何改善小蚕加温设施,尽快扭转明火加温的局面,已成为我省蚕桑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1989年冬,我  相似文献   

8.
“蚕座净”是华农大蚕桑系于1989年~1991年在多种配方组合中筛选出的新蚕体蚕座消毒复合增效剂。药剂中含有多种选择性较强的消毒灭菌成份。经三年室内多次反复试验和91年农村定点试验证实,对家蚕僵病菌分生孢子、病原细菌、微粒子孢子、核型多角体、质型多角体和脓核病等均有强烈的杀灭作用,对预防上述各病菌感染效果显著。“蚕座净”毒性低,对蚕绝对安全,刺激异味极少,对养蚕用具及人体皮肤均无腐蚀和过敏作用。为开发新的蚕体蚕座消毒剂,使“蚕座净”尽快地应用于养蚕生产,华农大蚕桑系、广东省丝绸公司蚕桑生产部92年继续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蚕桑生产的劳力和劳动者素质问题日益突出,给传统的养蚕方式带来巨大冲击。在联产承包后为解决一些农户小蚕饲养难问题,相继出现了小蚕店、联户共育等模式来满足农户需要,但针对小蚕店销路问题.联户共育节工省本效益不明显等.这几年我市部分农户自发形成区别于上述二者的一种共育形式——小蚕饲养专业户“托蚕所”,即农户委托专业户养小蚕的一种有偿服务形式,给当前的蚕桑生产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钱彩萍 《江苏蚕业》2002,24(1):35-36
传染性蚕病的发生与蔓延已成为阻碍重点蚕区蚕桑生产健康发展的障碍之一,本文以我县蚕桑重点乡镇特庸镇为例,就其发生与防治谈一点看法。特庸镇现有桑园1.5万亩,年产蚕茧7万担,2000年晚秋蚕期传染性蚕病普遍发生,损失惨重,个别农户甚至颗粒无收,全乡平均张产不足30公斤,比上年同期下降近5公斤。不仅造成大部分农户减产欠收,而且影响到蚕桑生产的巩固与发展,也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不安定因素。1 发病情况 特庸镇2000年饲养晚秋蚕20737张,9月9日出库,9月18日发种至各育蚕室,9月19日收蚁,二二眠前后开…  相似文献   

11.
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广东省农科院委研所、广东省昆虫所、韶关市工业研究所、顺德市化生所研制出一批适于我省蚕业的蚕室、蚕体、蚕座消毒和添食抗菌防病及防蚂蚁用病,经近几年来蚕区农户的使用,反应效果很好。特在此刊登有关的资料供蚕区工作的同志和蚕户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2.
胡水如 《蚕桑通报》1994,25(2):44-46
养小蚕用煤、柴两用灶小坑床的推广浙江省德清县蚕丝委胡水如一、推广的目的和意义蚕桑生产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养小蚕由原来的生产队共育变成联户共育,由于许多蚕农一缺技术、二缺设备,只能用桑柴、木屑、煤饼炉等加温,这种明火加温养小蚕的办法不仅成本高,而且...  相似文献   

13.
<正> 为适应家庭式饲育小蚕的特点和需要,提高小蚕饲育经济效益,我们试制了电热加温的小蚕饲育箱。83年春、夏在六里乡试用,以后又在结构上作了改进,84年春分别在四个乡五个村的七户试用,效果较好。一、饲育箱的制作与加温 1.饲育箱的制作:一般一张蚕种从收蚁  相似文献   

14.
<正>熟蚕上蔟不但劳力集中,而且强度大,是制约蚕桑规模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总结规范了方格蔟地蚕自动上蔟技术,并加以推广,实践效果较为显著。1方格蔟地蚕自动上蔟技术1.1上蔟前蚕座整理。上蔟前将蚕座整理平整,每张种的蚕座面积为30~35 m2。蚕座宽度为2支扎制好的蔟片长度,并在见熟前除沙1次,以减少蚕座湿度。春蚕条桑收获的可采用菜籽壳或小麦壳平整好蚕座,夏蚕也同样需平整好蚕座。  相似文献   

15.
陈德旺 《广西蚕业》1994,31(2):72-72
纸箱灯管育小蚕、保温保湿、省力省工、消毒方便、操作简单、适于小蚕共育。1993年春在宁津县染胡店试养30张蚕种,每个纸箱用两个3瓦灯管对角放置加温,温度保持在27℃,10天达三眠,添食桑叶和蚕药尤其方便,经调查试验区比对照节省劳力60%,节省桑叶20%,蚕座面积减少60%,龄期经过缩短1天,关蚕率降低4%,张种产茧提高15%(为42公斤),增加收入40-50元。  相似文献   

16.
周晓舟 《广西蚕业》1998,35(3):34-36
陈武强是容县容城镇河南村上荣队的小蚕共育户户主,自1985年初成立共育室以来,已不间断地为蚕农共育小蚕12年,为农户增收、为该对蚕桑生产稳步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蚕座密度是指单位蚕座面积内饲养的蚕儿头数;或表示蚕儿在蚕座中的相对疏密程度。如果密度过大则蚕儿相互拥挤,造成食桑不足,发育不整齐,容易发病;密度过稀则蚕座中残桑多,浪费桑叶,蚕座多湿,而且蚕室蚕具、劳动力需用量多,大蚕期尤为突出。笔对蚕期(4~5龄蚕)采用不同的蚕座密度进行饲养试验,力求摸清蚕座密度与养蚕生产效益的关系,探讨较佳的蚕座面积标准,以达到既不影响蚕茧产质量,又能提高养蚕设备利用率,提高工效节约桑叶,增加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张改萍 《北方蚕业》2007,28(3):55-55,57
去年,阳城县蚕桑中心引进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新技术,它是针对小蚕饲育中温湿度难控制,煤火加温又会造成蚕儿煤气中毒的核心问题研制而成,它不仅适用于多蚕户集中小蚕共育,而且适用于年养蚕5-10张以上大户小蚕饲育,是当前养蚕生产中小蚕饲育的首选.整套设备由温湿自控器、双层塑膜活动木框棚、叠放式木制蚕匾组成.笔者结合蚕桑生产实践,总结有以下十个优点:  相似文献   

19.
<正> 养蚕生产中历来都是采用粉剂药物进行蚕体、蚕座消毒,很多蚕农没有听说过用水剂药物作为蚕体蚕座消毒,也不敢使用,怕出了问题造成损失。还有相当多的蚕桑技术人员对水剂药物蚕体蚕座消毒也心中无数,不敢盲目推广。他们认为本地气候特点是多湿,特别是夏秋多雨季节,湿度大,使用水剂消毒后座内湿度更大,容易发生真菌病,对蚕生长发育也不利,一旦发生问题难承担责任,还是老办法稳妥。因此,蚕体蚕座水剂药物消毒无法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本刊 《江苏蚕业》2014,(2):41-41
<正>2014年4月10日,江苏省农业三新工程项目蚕桑高效养殖技术协作组与江苏省蚕桑学会联合在如东县召开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摩会,来自苏州大学、省蚕种所以及蚕桑主产市、县的领导与专家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实地参观了位于如东县栟茶镇陈湾村季彬和掘港镇六总村何德元等2户的全龄人工饲料养蚕技术现场,观摩了5龄后期人工饲料蚕儿的蚕座与发育情况以及初熟蚕儿结茧的情形,观看了《小蚕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录像片,并进行了交流和研讨。如东县蚕桑指导站站长、推广研究员韩益飞同志介绍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