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简要分析了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探讨了昆虫资源学的概念、研究内容以及与其他学科间的关系.指出:包括农林业害虫在内的全部昆虫,对人类而言都是重要的可再生性生物资源;昆虫资源学是研究地球上昆虫资源状况、驯化、保护和多维多层次合理开发、昆虫资源的社会化和产业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的一门应用科学,它是一门重要的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性应用学科,具有重要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昆虫资源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从国家政策法规、教育培训、资源评价、利用技术、保护和培育技术等多个角度采取有效可行的措施,以保证昆虫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资源昆虫可分为直接资源昆虫和间接资源昆虫.本文就茂兰保护区的资源昆虫即药用、食用、观赏、传粉、天敌等昆虫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资源昆虫的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陇南地区的昆虫种类繁多 ,是亟待开发的资源。立足于陇南昆虫资源实际 ,参照目前国内外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 ,针对陇南昆虫资源开发途径 ,存在问题、解决办法、开发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昆虫资源是一种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自然资源。旅游业可利用观赏昆虫、虫茶昆虫来开发旅游景点。如建立蝴蝶园、夜晚观赏、虫娱乐中心、昆虫馆等。利用昆虫旅游资源开发昆虫旅游景点,对丰富旅游内容、拓宽旅游者的知识视野、发展旅游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涵义昆虫资源是指那些昆虫本体或行为产物能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提供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昆虫旅游资源,笔者认为应是昆虫资源中具有旅游利用价值、能吸引旅游者、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而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部分。现状目前,旅游业利用昆虫旅游资源来开发昆虫旅游景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林学会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召开第四届学术讨论会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第四届资源昆虫学术讨论会于1995年5月2~3日,在昆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召开。来自6省(区)23个单位和该所部份科技人员60多人参加了会议。中国林...  相似文献   

6.
尖峰岭热带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主要热带林区之一。该区内植物种类繁多(?)生长茂密,林相较完整,多为多层的阔叶混交林,林冠下的灌木丛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昆虫种类多。为摸清本区昆虫种类、分布等情况,1981—1982年对该区进行了初步考察,现将蝗科昆虫的考察结果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湖北林业科技》2004,(1):64-64,66
资源昆虫 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分泌物、内含物等)或昆虫体内本身作为人类可利用资源,具有重大经济价值。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物种,已知约180万种,全球昆虫种类估计在1000万种以上。人们通常看到的是昆虫给人类带来的危害,然而昆虫是宝贵的资源库,科学开发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  相似文献   

8.
资源昆虫的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等;又能为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昆虫种类占自然界动物已知种类的70%以上,世界上约有150万种,中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约有15万种以上。昆虫繁殖力强、生物量大,属于再生资源。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除一些古老的资源昆虫外,还有大量的资源昆虫值得开发、繁殖和利用。资源昆虫是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并有经济价值的昆虫。资源昆虫根据其用途可…  相似文献   

9.
杨兰英 《林业调查规划》2006,31(1):47-49,53
调查、分析、研究了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昆虫群落的种群、种类区系组成、分布特点。提出建立昆虫防治研究站、建立病虫害管理技术档案等昆虫资源管理方面的建议,并分析了昆虫资源在食用、药用、观赏、害虫天敌等方面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资源昆虫利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是世界上利用资源昆虫种类最多、历史最长的国家,许多资源昆虫经培育和利用已形成了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就我国资源昆虫的研究范围、利用现状、发展前景等作了概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影响防风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结构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西北部半干旱风沙区为研究区,调查现有防风林带的距离防风效果,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冠层疏通度、冠下疏通度、林带宽度、栽植密度、林带与风向夹角、林带高和平均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与距离带缘5倍树高处的风速降低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防风林带近距离防风效果的主导因子为冠下疏透度、林带与风向的夹角和枝下高占林带高的百分比。  相似文献   

13.
遗迹往往是历史射向现代的一束光.通过这束光,能把我们带往遥远的过去,能听到历史深处的回声.坐落在南京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的明孝陵即是如此.在这里畅游,你会感觉到一种震憾,600多年前的金戈铁马声会阵阵入耳,风起云涌的人民造反画卷仿佛历历在目,波澜壮阔的社会结构重组好似在一幕幕展开,甚至那忠贞不渝的帝王爱情也会令你荡气回肠………  相似文献   

14.
杭州问茶 田园湖山风韵长 从北京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一到杭州,就立即走访浙江作家协会主席叶文玲先生,谈起杭州茶事,她回忆起西湖南山路国际茶人村品茶诗会的情景。在茶席中她兴致勃勃,出上联云:生生所好,相期于茶;古籍出版社王翼奇先生对出一联,岁岁为文,独言以纸;戴盟先生对曰:句句求新,记志以笔;诗会副会长张学理先生云:字字堪珍,最惜是墨;次日,王翼奇先生又打电话给叶文玲先生,另加两联,其一:款款之情,尽抒诸笔,其二:娓娓而谈,不绝如缕。杭州茶事诗意雅致如是。  相似文献   

15.
16.
四川省林学会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林学会于 2 0 0 1年 1 2月 1 9日至 2 0日在四川农业大学举行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学术研讨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有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和四川省林业厅的专家、教授、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和从事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负责人等共 3 0人。受四川省林学会理事长曹正其厅长的委托 ,副理事长、省林业厅副厅长杨冬生教授出席指导并作了学术报告。研讨会由学会秘书长张江陵高级工程师主持。四川农业大学为研讨会的顺利举办作了周详的安排。会议收到论文 1 9篇 ,有 1 5位专家发了言。大家围绕建…  相似文献   

17.
论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本文对四川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背景、意义、内容、途径进行了论述,指出“把四川建成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战略目标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应当包括森林、草地、农田、城市和河流五个子系统内容,采取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大工程治理战略,构建生态经济产业群,发展无公害农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依靠科技和法制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转入多拷贝rolB、rolC基因的三倍体毛白杨进行高生长量、生根率和内源激素(IAA、ABA)含量等指标的测定,以研究多拷贝rol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结果显示:转Ri质粒三倍体毛白杨再次分别转入rolB、rolC基因后,部分株系试管苗的生长受到了抑制,但各株系生根率均有不同程度提高;rolB基因转化植株的内源IAA平均含量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其IAA/ABA值亦高于rolC基因转化植株。试验结果表明rol基因的多拷贝促使转化植株快速大量生成毛状根。  相似文献   

19.
我们需不需要建更多的水坝?近年来,反对和拥护的争论一再交锋。 2003年10月25日,在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62位科学、文化艺术、新闻、民间环保界人士联名呼吁:“请保留最后的生态河——怒江!”这个呼吁缘于副会长郁钧剑的一段发言。  相似文献   

20.
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就加强园林绿化施工项目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作了充分论述,并介绍了具体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