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针对成年蕉柑园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从保持生态平衡、保护叶片、重视修剪、科学施肥供水、土壤管理、综合防治病虫害和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方面提出生产蕉柑优质果实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黄应忠 《中国园艺文摘》2013,(7):207-207,219
根据百色市芒果病虫发生的情况,无公害芒果病虫综合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从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使用植物源杀虫剂、微生物源杀虫(菌)剂、昆虫生长调节剂,矿物源虫(菌)剂以及低毒低残留有机农药,具体使用农药应根据果树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病虫种类,采取不同的药剂,以生产出无公害的芒果产品。  相似文献   

3.
生产无公害蔬菜,在病虫防治方面,要求优先选用植物源农药、生物源农药、矿质源农药,合理、科学使用高效、低残留、低毒化学农药。在黄瓜霜霉病的防治实践中,摸索运用无公害防病技术措施,使黄瓜中的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规定的允许量。  相似文献   

4.
<正>1病虫防控存在的问题1)果区普遍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对引进、购买的种苗和接穗检疫、消毒把关不严格不到位。2)重治疗,轻防控;重视药剂防治,轻视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3)注重选用化学农药,轻视选用矿物源、植物源、生物源农药。4)一般用药前不搞调查,不掌握果园病虫发生状况;无防治方案,往往凭借历年经验或仿效别人;用药盲目性和随意性很大。5)每次用药多种类、超剂量,生长期随意增加用药次数,一种农药年内多次使用,且连年使用。  相似文献   

5.
果园生态环境调控技术与果品有机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生物的生存、适应与发展均脱离不开生态环境条件的制约。果园(苹果园、葡萄园、桃园等)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生态系统,病虫害的发生与果园生态环境条件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近年来导致果树病虫害发生频率剧增、重大病虫害发生危害程度加大、新病虫不断出现、已控制危险性病虫复发,主要原因之一是单纯依靠化学农药的防治理念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致使果园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突出特征是果园生物多样性的破坏。  相似文献   

6.
在软籽石榴无公害生产中,要综合利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类发生而有利于各类自然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本着"防重于治"、"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选择合适的可抑制病虫害发生的耕作栽培技术,平衡施肥、深翻晒土、清洁果园等一系列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尽量利用灯光、色彩、性诱剂等诱杀害虫,采用机械和人工除草以及热消毒、膈离、色素引诱等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病虫害一旦发生,需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时,注意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果树上不得使用的农药,并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植物源、生物源、矿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7.
台湾蕉柑新株系是从台湾蕉柑大田生产园中筛选出的新株系,不但具有原品种的优点,而且在果实大小、色泽、丰产性能等方面较原品种有所改善和提高。文章从建园、果园管理、肥水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台湾蕉柑新株系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台湾蕉柑新株系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蕉柑新株系是从台湾蕉柑大田生产园中筛选出的新株系,不但具有原品种的优点,而且在果实大小、色泽、丰产性能等方面较原品种有所改善和提高。文章从建园、果园管理、肥水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详细介绍台湾蕉柑新株系丰产稳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结合生产实际,通过多年观察枣树各种病虫的发生规律,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早预防、早发现、早防治"为原则,针对冬枣树各种病虫的发生、侵染特点,采取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化学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在控制各种病虫危害的同时,减少化学农药使用,保障枣果产量、质量及生态环境安全。  相似文献   

10.
通过调查蕉柑果实生长过程中斑痕发生情况和生长情况,分析斑痕产生的原因。数据表明,斑痕主要发生在花期至果实细胞分裂期,此时果皮脆嫩,正逢强降雨时段,有助于孢子传播和繁殖;其次是果实细胞膨大后期,正逢高温干旱时段,易发生油斑病和日灼。咀嚼式虫害、机械和其他因素是斑痕产生的次要因素,主要发生在幼果期和恶劣天气。故此,要重点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加强花期和幼果期的病虫防治工作,同时防止人工作业造成机械损伤。  相似文献   

11.
苹果园病虫无害化防治是无公害食品生产的需要。实行苹果园病虫无害化防治。就是在防治病虫害过程中,通过栽培、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应用低毒无公害农药并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和次数。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量不超过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12.
柑橘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恒 《浙江柑橘》2000,17(4):14-15
自20世纪中叶以来,我国柑橘病虫害的防治过分依赖于化学农药。滥用化学农药已经造成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一是害虫的再猖獗。二是害虫和病菌的抗药性。三是农药残留严重。四是防治次数和费用增加。要克服这些问题,实现柑橘病虫害的持续控制,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策略。特别要注重果园生态的改善,充分发挥天敌等自然控制作用;根据病虫预报和防治指标的要求必须用药时,选择对病虫效果好,对天敌安全,对人畜低毒,在农产品中残留少的选择性农药,避免滥用化学农药。当前比较适用而有效的综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改善果园生态 在对柑…  相似文献   

13.
柑橘贮藏要注意防治生理性病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雪芳 《果农之友》2007,(12):45-45
柑橘贮藏期间易发生3种生理性病害,要注意及时防治。1宽皮柑橘要防水肿病温州蜜柑、椪柑、南丰蜜橘、蕉柑、红橘等宽皮类柑橘,在贮藏期间易发生水肿病。发病初期外表  相似文献   

14.
在软籽石榴无公害生产中,要综合利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类发生而有利于各类自然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通过生态技术控制病虫害的发生。优先采用农业防治措施,本着"防重于治"、"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公害防治原则,选择合适的可抑制病虫害发生的耕作栽培技术,平衡施肥、深翻晒土、清洁果园等一系列措施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尽量利用灯光、色彩、性诱剂等诱杀害虫,采用机械和人工除草以及热消毒、隔离、色素引诱等物理措施防治病虫害。病虫害一旦发生,需采用化学方法进行防治时,注意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果树上不得使用的农药,并尽量选择低毒低残留、植物源、生物源、矿物源农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介绍了无公害蔬菜虫害防治措施,涉及优先使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绿色防治措施,再配合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对病虫危害进行科学防控治理,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和次数,减轻农药污染,降低生产成本,以实现农产品优质、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6.
巴东位于长江三峡地区,是全国标准化柑桔生产重点基地县之一。多年来,柑桔病虫控制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建立生态果园,引进天敌,尽量少用或不用化学农药,柑桔病虫得到有效控制。现将防控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2012年潮州蕉柑销售状况为例,分析蕉柑种植面积、产量、生产、出口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苹果病虫害防治,既要有效控制病虫危害,保证果品安全、高效、可持续生产,又要降低防控成本,减少化学农药的投入量。这需要在科学栽培管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各种技术措施,压低苹果园有害生物的种群数量,当病虫基数过大或有严重危害趋势时,按照病虫害发生规律和防控需求,选择适宜的防控药剂,适时、精准地用药防治。苹果生长的不同时期病虫害防治重点不同:苗期重点防控苗木传带病虫和检疫性病虫;幼树期除防治叶部病虫外,重点保护枝干和根部;树体休眠期以清除越冬病虫源为主,并保护枝干;生长前期是全年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重点防治的病虫有螨类、蚜虫、苹果霉心病、套袋果实斑点病、苹果白粉病等;雨季以雨前喷药,保护寄主不受苹果褐斑病、苹果炭疽叶枯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树腐烂病和苹果炭疽病等病菌侵染,兼治各种虫害,雨前若没有及时喷药或降雨过多时,应在雨中和雨后及时喷药;后期以保护近成熟的果实为主,并促进叶部营养回补树体,增强树势;免套袋果园除按常规方案防治病虫害外,需重点防控果实轮纹病、苹果炭疽病、桃小食心虫和梨小食心虫。  相似文献   

19.
用归湖酸桔、红柠檬、福桔、化桔、江西红桔和枳等6个砧木品种嫁接孚优选蕉柑,对不同砧穗组合孚优选蕉柑的亲和力、树体生长特性、早结丰产性、产量和果实品质等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枳不宜作孚优选蕉柑砧木,红柠檬效果不好,归湖酸桔、福桔、化桔、江西红桔适宜作孚优选蕉柑砧木,特别是江西红桔砧综合性状最好,适宜在丘陵山地密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物理防治林果病虫害,就是根据林果病虫的为害特点和发生规律,利用物理因素和简单机械设备,采取多种手法防治病虫害.因防治过程不使用化学农药,能有效地避免环境污染、保护天敌和有益生物、降低果品的药物残留,特别符合当前无公害果品生产的要求.其操作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如能合理应用,能控制大多数林果病虫害,故应大力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