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森林采运科学》自1985年创刊,迄今已有六个年头,它作为中国林学会森林采运学会会刊,委托东北林业大学主办,属于国家二级学术技术性刊物。它是目前我国唯一反映森林采运科技发展的期刊,深受广大读者喜欢。创刊六年来,我们得到了广大林业工作者的支持,以及众多读者的鼓励,共发表了20期刊物。作为季刊,我们每年共发表4期,88年、89年又分别出一期增刊。几年来,我们陆续收到近千篇文章,文章的形式多种多样,有论文、短评、工作研  相似文献   

2.
本会于1991年8月10日~14日在吉林省自河林业局贮木场召开。到会人员来自全国8个省、自治区,共计43人。收到论文20篇。会议由森林采运学会贮木场学组组长邹云盛、王桂峰主持。森林采运学会理事长、东北林业大学森林采运工程系  相似文献   

3.
建国以来,我国森林采运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从1949年到1985年共生产木材13.5亿 m~3,平均每十年增加产量一千万 m~3;目前有131个国营采运企业局,职工126万人;采运综合机械化已达到89%以上,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有几十个林机修造厂为森林采运工业生产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和零部件;在国有林区中,建立了156个大、中修厂,1100个保修网点;全国有一所采运研究所,有8所高等林业院校设置森林采运工程专业;在中国林学会领导下成立了森林采运学会。当前,我国的森林采运工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1.1990年10月11日至13日中国林学会森林采运学会与黑龙江省林学会木材采运专业委员会在友好林业局联合举行了学术讨论会。会议由黑龙江省林学会木材采运专业委员会主任莫若行同志,中国林学会森林采运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王中行同志主持。黑龙江省林学会副理事长李应林同志与伊春市副市长、伊春林学会理事长印廷文同志等出席了会议并讲话,到会的有来自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和广东四省(区)的林业厅(局),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的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共88名代表。  相似文献   

5.
浅议森林采运作业与森林可持续发展@方世杰¥东北林业大学浅议森林采运作业与森林可持续发展方世杰(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市150040)八十年代以来,生态林业建设取得一些进展,同时林业的“两危”引起林业工作者的重视,森林采运工作者也开始重新审视采运作业的过程和对生...  相似文献   

6.
为了推广应用森林采运科技成果、促进木材生产战线技术进步,在林业部教育司的大力支持下,森林工业司委托中国林学会森林采运学会于8月27日—9月18日在北京举办了《当代森林采运科技成果研讨班》。学员136人,来自全国13个省(区)森工采运各条战线。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林学会木材采运与机械专业委员会9月2日至5日在佳木斯召开了“木材采运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省林业总局和部分林业局及林业高等院校、科研设计单位的教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还有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省电台和佳木斯电台的特邀代表,共35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25篇。论文内容包括森林经营方针,采伐、集材、装车方式,林业机械化发展方向,汽运及森运如何提高生产效率等。这次学术讨论会,以提高运材效率,降低成本,节约燃料,改善经营管理为中心议题,许多论文密切结合我省生产实际,对大量调查资料进行了充分论证,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在森林经营上,代表们提出要从实  相似文献   

8.
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促进山地森林可持续经营,归纳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新进展,国内外采运作业对林地土壤、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和林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以及森林生态采运综合效益评价的新成果;针对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理论与技术未能真正推广应用、无普遍适用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技术体系、无全面科学的山地森林生态采运的标准评价体系等问题,提出适合山地森林作业的对策:加大宣传力度,加强生态意识;加大科研投入,加强装备研发;加大指标评价,加强体系建立。提出考虑生态的山地天然林择伐及更新作业技术的研究前景:择伐林地群落恢复研究、林地养分含量分析、择伐林分生长动态仿真与景观择伐空间结构分析等。而山地人工林未来应侧重研究基于分类功能的人工林生态采运技术、择伐空间的优化及可视化经营、择伐后生态恢复动态跟踪研究与环境友好木材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型等,最后提出应加强对山地森林生态抚育间伐及作业技术体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林校设置采运专业是从一九七九年开始的,到目前为止已培养毕业生365人。现在还办有一个“采运班”和两个“森调班”。根据七年来的办学经验和毕业生分配使用情况,虽然解决了生产上的急需,但在改变木材采伐工艺的落后状态,提前做好森林采运  相似文献   

10.
《江西林业科技》是由江西省林学会、江西省林科所共同主办的林业综合性刊物。内容着重报道林木良种、造林、森林经营、森林保护、林业机械、林产化工、木材采运、森林生态、树木生理、林业经济方面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技术、实践经验、调查研究、国内外科技成果和科技动态等,还辟有科普讲座专栏。本刊内容丰富新颖,通俗易懂,适合广大科技人员、院校师生和农民技术员阅读。本刊16开60页,双月刊,每逢双月下旬出版。限内部订阅,每期收工本费0.25元,全年6期共1.50元。订阅者请将款邮汇至江西省林科所情报室(地点:南昌市麦园)。  相似文献   

11.
陈涵 《福建林业科技》2003,30(3):115-119
归纳总结了计算机在伐区经营与规划、林道网与木材运输、贮木场作业、森林采运辅助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应用研究的现状,针对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出现的新技术,论述了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森林采运工程计算机应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学化工学会于1988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召开了“全国第二次森林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学术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16个省、市、自治区的科研、教学、管理、生产单位的代表74人,会议共收到论文52篇。内容涉及森林植物资源、林区浆果开发利用、林产香料、林业饲料、木本油脂、植物胶和林区药材综合利用。通过大会报告、分组讨论交流了全国各地1985年第一次会议以来森  相似文献   

13.
森林采运作业环境成本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为补偿森林采运作业对森林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服务效能的负面影响 ,本文提出了森林采运作业“环境成本”问题 ,系统地分析了森林的经济产出与环境服务功能 ,总结了国内外森林环境服务功能价值的评价理论与方法 ,提出了采运作业环境成本研究应重点解决的几点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美国林务局在落矶山林区开展一项新的科学研究与发展计划,定名为“森林开发利用与改善环境相结合”.根据计划设想,要研制发展因地制宜的木材采运技术,以促进非林木资源状况的改善.这项研究计划的其它重要目标还包括保护分水岭,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场所,美化环境,防治病虫害.执行这项研究计划的总部设在奥格登山间森林与牧地研究站的米苏拉科学试验室,下设经济、工程技术与木材采运技术中心研究组,研究站的物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北美及北欧森林采运发展的特点,机械化采运发展概况,近年来新研制的采伐机械、采伐剩余物的收集利用和新工艺技术的应用与研究等内容,分析了森林采运发展的特点,对发展我国森林采运事业将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林区开发于清光绪廿一年(1895年),至今已有90多年的历史,现有森林面积1664万公顷,森林活立木总蓄积15.01亿立方米。建国以来,全省国有林区建立了48个林业局,市县浅山区建立了368个国营林场,形成了一支包括营林、木材采运、加工等专业组成的50多万人的职工队伍。到1985年年末为止,全省共营造人工林185万公顷;抚育天然幼壮林200万公顷;通过封山育林,在采伐迹地、火烧迹地上恢复天然次生林441万公顷;生产木材4.3亿立方  相似文献   

17.
森林采运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对采运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问题进行了较深刻的探讨,并分析了国内外采运作业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的现状;论述了高强度采伐造成的严重后果,提醒人们保护生态平衡,以达到森林采运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发展,使森林越来越好,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林学会森林采运学会第四届代表大会于1989年11月10日至14日在河南省中牟县林业局召开。出席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15个省(区)、市,共47人。陈陆圻、杨启明、石明章顾问出席了会议,中国林学会程克勤同志到会指导。史济彦理事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了工作报告。报告回  相似文献   

19.
《河北林业》2009,(5):12-14
河北省是一个少林省份,新中国成立时,全省有林地面积63.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4%。为了加快我省生态环境建设、拓宽投资渠道,自1985年以来,我省先后实施了联合国粮食计划署2811粮援项目、世界银行贷款造林项目(共4期)、德援造林项目(共2期)、日本小渊基金造林项目(共6期)共13个外资造林项目,其中已竣工项目8个,在建项目5个。  相似文献   

20.
目前 ,林区劳动力就业已是十分严峻的问题 ,科学地预测各行业在森工林区的就业容量 ,可为企业定岗定编提供依据 ,减少下岗分流工作的盲目性。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 ,使采运行业就业岗位减少已成定局。通过分析森工采运劳动生产率的历史变化 ,预测未来的采运生产率水平 ,结合黑龙江森工林区定产数量 ,可以科学地预测采运行业的就业容量。1 木材采运劳动生产率变化趋势五六十年代 ,人们的生产热情得到了激发 ,劳动时间延长 ,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巨大的提高 ,196 5年达到最高峰为 185 m3/人·年。70年代劳动生产率保持在一个较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