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草鱼是中国传统养殖四大家鱼之一,也是大宗淡水鱼类养殖的重要品种,在库、湖、堰以及精养池塘养殖产量中占比较大。目前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水库养殖鱼类需求量的增加,水库网箱养殖草鱼的规模逐年增大,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过大、饵料投喂不科学、疾病防控不当等原因,造成各种草鱼病害频发,尤其是草鱼老三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中的细菌性烂鳃病,已严重影响到草鱼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本文就治疗水库网箱精养草鱼的细菌性烂鳃病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草鱼是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养殖鱼类。我国草鱼养殖历史悠久,养殖技术较为成熟。草鱼养殖过程中,病害较多,春末夏初一般是"老三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并发症)的高发季节。根据烂鳃病发病原因可分寄生虫性、真菌性和细菌性三种。寄生虫性烂鳃病例进行镜检时,可发现车轮虫、指环虫、三代虫或黏孢子虫等常见寄生虫;而真菌性烂鳃病例的镜检则会发现鳃霉菌丝;细菌性烂鳃病病原包括鱼害黏球菌等。目  相似文献   

3.
草鱼是我国渔业的主要养殖品种之一,草鱼老三病(肠炎病、赤皮病、烂鳃病)也是困惑广大养殖朋友、影响养殖效益的重要方面。而且这三个病的顽固性、反复性属烂鳃病最为突出,目前大部分养殖户几种药(中草药和抗生素药)混合使用并加大用量也起不到很好效  相似文献   

4.
渔工 《海鲜世界》2002,(2):38-39
鱼类鳃病,按其致病病原体可分为细菌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又称鳃霉病)、寄生虫性鳃病。 细菌性烂鳃病是常见的传染性鱼病,常与细菌性肠炎病、赤皮病并发,严重危害草鱼鱼种、成鱼,一旦暴发,草鱼死亡率高达60%以上,同时也严重威胁青鱼、鲢鱼和鳙鱼。近年来随着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的迅  相似文献   

5.
正草鱼老三病为"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随着我国草鱼养殖业的发展,由于缺乏科学统筹的种业规划,养殖密度提高,养殖水体负荷增大,加上养殖技术缺乏更新提高、管理落后等因素导致草鱼"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新三病尤为常见,给草鱼养殖业造成了极大损失。本文通过病原、主要症状、发病  相似文献   

6.
草鱼是我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当家品种之一,也是受病害危害最大的水产品种之一.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草鱼病毒性出血病和细菌性的烂鳃、赤皮和肠炎病.随着草鱼养殖密度的提高,"四病"的危害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当前正是草鱼疫苗注射免疫的季节,为了能有效地预防草鱼“四病”(即烂鳃病、赤皮病、肠炎、出血病)和防止草鱼细菌性暴发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养殖成活率,确保免疫效果,养殖户在进行草鱼疫苗注射的过程中必须掌握如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最近几年,随着湘北地区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赤皮、烂鳃、肠炎等)发展为草鱼"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赤皮、烂鳃、肠炎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等。草鱼"新三病"给养殖生产带来更大危害,发病后造成草鱼大量死亡,因此了解其发病症状、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护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2019年早春,全国多地发生了20多年未见过的草鱼病害,更是给养殖户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症状表现为赤皮、烂鳃和肠炎的一种综合性病症。虽然症状均为典型病症,防治技术均较为成熟,但是受气候、养殖密度,以及冬季起捕导致损伤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了流行性的传染病。2019年金山丰泽淡水鱼种场将草鱼出血病疫苗与草鱼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肠炎病三联  相似文献   

11.
草鱼养殖过程中常患烂鳃病,许多养殖户甚至有些基层水产技术员一看见草鱼患有烂鳃病,就用漂白粉等消毒杀菌类药物进行防治,但常有不见效的时候。其实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病原很多,病原不同,防治方法也就不同。因此烂鳃病是一个容易引起混淆的名称。我国常见的烂鳃病病原有寄生虫,真菌和细菌  相似文献   

12.
一、“鱼虾康”的特点:1.主治细菌性鱼虾病。该药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表现出极强的杀菌作用,能防治细菌性鱼虾病,如对虾养殖中的红肢病、烂鳃病、黑白斑病等,淡水养殖中的草鱼的细菌性老三病即烂鳃、肠炎、赤皮病。  相似文献   

13.
为有效控制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赤皮病和肠炎病这四种疾病的发生,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上海综合试验站于2016年在松江试验片立项进行《草鱼出血病冻干细胞疫苗与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三联灭活疫苗在池塘养殖中的应用》试验,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4.
正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属于我国主要的养殖经济鱼类。草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深受我国广大水产品消费者的欢迎。草鱼还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来源广、产量高的特点,养殖业者容易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全国养殖草鱼的面积和规模正在大幅度地增加。不过,草鱼在养殖过程中,经常出现细菌性烂鳃病等传染性疾病,往往因这种疾病的发生与流行而极大地降低养殖业者的经济效益。目前正是草鱼细菌性  相似文献   

15.
草鱼因其饲料利用率高、养殖成本低廉、生长迅速等优点,已迅速成为我国淡水养殖的当家品种,尤其是很多小型水库已发展为主养草鱼。然而,随着饲料养鱼的迅猛发展,草鱼养殖密度的增加,草鱼的重要疾病则由传统的细菌性“老三病”(即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发展为现在的草鱼“三病”并发症(即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病和肝胆综合症同时并发现象),并导致草鱼的高发病率及较难攻克的高死亡率,给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从而严重影响了广大养殖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正烂鳃病是水产养殖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老三病"、败血症以及暴发病、并发症、综合征等鱼病中都有不同程度的"烂鳃"伴随发生,尤以草鱼最易患发烂鳃病,凡鱼患鳃病均以"烂鳃"为主要症状表现,发病症状非常明显,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严重时鳃丝末端缺损,软骨外露,鳃盖"开天窗"。虽是常见病但又是不易治好的鱼病之一,也是最易造成死亡的主要鱼病,现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进入炎热的夏季,水温也随之升高。此季节既是水产养殖的黄金季节,也是病害的高发阶段。根据近几年漯河市水产养殖鱼类病害预测预报结果分析预测,夏季高温季节易发生的鱼类主要病害、特点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1主要病害及特点漯河市6月份鱼类的主要病害有:草鱼、鲤鱼烂鳃病、肠炎病;鲢鱼、鳙鱼打印病、细菌性败血症、中华鳋病、车轮虫病。1.1烂鳃病烂鳃病又称"乌头瘟",草鱼患此病后常离群独游水面,行动迟缓,食欲不振或不吃食,体色发黑,特别是头部变得乌黑,故称"乌头瘟"。鱼鳃丝腐烂并有污泥,鳃盖骨内表面充血,中间部分的表皮被腐蚀成  相似文献   

18.
<正>7月份是本市养殖鱼、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但此时也是各类病原微生物滋生蔓延的高峰期。水产养殖中的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虾烂鳃病、虾红腿病、甲鱼穿孔病、甲鱼腐皮病等细菌性疾病的发病率将显著增加;同时虾类白斑综合征、桃拉综合征等病毒性病害将进入集中暴发期。一、病情预测1.鲫鱼、团头鲂、鲢、鳙等淡水养殖品种易发细菌性败血症、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锚头鳋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淡水鱼类池塘高密度养殖区。2.草鱼易发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重点关注区域为本市草鱼池塘高密度养殖区。  相似文献   

19.
笔者结合近几年在鱼类鳃病防治方面的一些见解与经验,对各种鳃病的防治做一介绍。一、细菌性烂鳃一般我们说的烂鳃病就足指细菌性烂鳃病,又称“乌头瘟”。本病是草鱼最重要的常见病害之一,且常与肠炎、赤皮病并发,使病情复杂化,成为通常所说的“草鱼三病”。其主要症状有三个:开天窗、头发黑、鳃上有淤泥。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常离群独游。  相似文献   

20.
<正>草鱼是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经济鱼类。2013年我国草鱼产量已达到480万吨,占经济鱼类年产量的20%。目前报道对草鱼危害较大的疾病主要有病毒性的草鱼出血病,细菌性疾病有细菌性烂鳃病、肠炎病、赤皮病等草鱼"老三病",以及寄生虫性疾病九江头槽绦虫、球虫、中华鳋等。草鱼的真菌感染性疾病少有报道。2017年8月,大连市海珍品疾病防控重点实验室接诊了一例鳃丝肿胀、严重充血、出血使得鳃呈现花斑样,并伴有较多死亡的草鱼病例,经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