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2013年对灌河口海域10条主要入海河流进行水质调查。依据所取得的监测数据,采用水质单因子质量指数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灌河口海域入海河流主要污染物和污染程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灌河口海域10条主要入海河流均属于劣V类水质。通过污染分担率来分析,灌河口海域入海河流有7条河流的首要污染物为CODcr,有2条河流的首要污染物为总磷,有1条河流的首要污染物为总氮,其次为石油类和氨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调查8个沿海工厂直排口、1个混合排污口、6条入海河流、4个市政下水口、海洋船舶、港口、海水养殖向海域排污状况以及农业使用污染物质情况等,初步掌握了茂名市海洋污染源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茂名市海洋环境状况是良好的,全市排入海域的总水量23,481.644万t,污染物质总量为3,816.84t,各种排海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按大小依次为化学需氧量、石油类、悬浮物、氨氮、生化需氧量、硫化物、磷等,其排放量分别为2,796.235t、438.092t、436.8t、75.1t、32.9t、25.965t和5.6t。茂名市海洋污染源排海主要污染物是石油类、化学需氧量、硫化物、磷,累计等标排污量占82.45%。  相似文献   

3.
摘 要:根据2010 年5月、8月和11月三个航次对黄河口主要入海河流附近海域9个调查站点海水化学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水体营养盐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富营养化水平。结果发现:与历史数据相比,黄河口海域S上升,PO43--P污染加剧,DIN有所下降但含量仍超标;DIN 和COD沿黄河口向南递增,向北先递减,至刁口河、马新河海域又上升,主要与南部广利河、小清河,北部刁口河、马新河等入海河流径流量和污染程度较高相关。近岸海域富营养化超标率为55.6%,8 月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有机污染指数(A值)8 月(3.07)>11月(2.05)>5月(1.40),分别为中污染、轻污染和开始受污染水平。对比两种评价结果可以看出,富营养化指数与有机污染指数具有较好的相互印证作用。COD 和DIN是造成黄河口附近海域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8月、11月N:P比明显低于以往报道,叶绿素a与TN、DIN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随着水体P含量逐渐上升,在春季以后黄河口海域水体正在由P限制型逐渐向N限制型转变。  相似文献   

4.
为更好地保护海洋环境与海洋渔业资源,了解陆源入海排污口对海域的有机物污染物、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输入状况以及对近岸海洋生态损害的状况与程度,掌握天津市近岸海域陆源入海排污口排放入海的污水量、污染物种类和数量以及各种污染物的浓度状况,2016年对天津12个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排污情况进行监测,通过单因子评价法确定排污口主要污染物;并通过超标率、污染程度、污水生物毒性对排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16年天津市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超标污染物为化学需氧量(CODCr)、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粪大肠菌群。各排污口年超标率为7.29%~17.86%,年平均污染程度指数为5~7分,排污口等级为黄色到橙色,生物毒性均为低毒性风险。其中大沽排污河入海口、泰达市政排污口Ⅰ、泰达市政排污口Ⅱ、海河入海口四个排污口污染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棉花滩水库富营养化状况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12年1-5月份棉花滩水库调查资料为基础,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对棉花滩水库的营养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棉花滩水库大部分水体在Ⅳ~Ⅴ类水质标准范围,大部分水体呈中营养状态,个别水域存在富营养化趋势,主要的污染物是沿岸畜禽养殖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库区水体中鱼类种群结构失调,水体生态系统平衡状态濒临破坏.  相似文献   

6.
依据2017年葫芦岛市五里河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水质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方法确定该排污口和邻近海域水质超标污染物,然后通过等标污染负荷评价、超标率评价和污染程度的评价得出该排污口的排污状况综合评价,并采用E指数法对该邻近海域进行富营养化状况评价。结果表明:该排污口主要污染物有粪大肠菌群、COD、石油类和镉,存在着高排污负荷、高污染程度的主要排污特征,对海洋环境造成的危害或潜在的危害很大;五里河入海口邻近海域水质污染状况季节性差异较大,5月份水体未呈富营养化状态,8月份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水体呈轻度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河口区域磷酸盐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北省扇贝养殖区7条主要河流的入海口,分别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对活性磷酸盐进行监测与分析,并采用单因子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5月枯水期7条入海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全部超标,大蒲河入海口磷酸盐含量高达1.177 mg/L,超标39倍;各河口磷酸盐甲均污染指数高达19.44.8月丰水期除戴河口磷酸盐污染指数小于1,属末被污染外,其余各入海河口活性磷酸盐含量也全部超标,丰水期大蒲河入海口磷酸盐含量仍最高,达0.930 mg/L,超标31倍;丰水期各河口磷酸盐平均污染指数也达9.41.河北省扇贝养殖区河口区域磷酸盐含量远远超过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水增养殖区监测技术规程>中规定的扇贝养殖区第二类水质标准.  相似文献   

8.
根据2013年金蛇头入海口及邻近海域水质调查资料,研究了表层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化学需氧量的含量分布及富营养化程度。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域5月富营养化指数平均为1.10,8月富营养化指数平均为2.07。  相似文献   

9.
2015年调查了黄河口枯水期(5月)和丰水期(8月)牡蛎产卵场及邻近海域的水质状况,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评价法、多参数水质综合评价法、有机污染评价指数法和营养质量状态指数法分析评价该海域水环境质量现状。结果表明:该海域总体为富营养化;无机氮(DIN)和化学需氧量(COD_(Mn))是水质富营养化的主要因子。水质量总体属轻污染,Pb、Hg、Zn、DIN和COD_(Mn)为该海域主要污染因子,Pb、Hg、Zn和DIN为优先控制的污染因子。丰水期水质优于枯水期。  相似文献   

10.
高丽娜  白明 《现代渔业信息》2010,25(6):16-18,21
2009年5月至10月,通过对海河干流9个站位的pH、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溶解氧(DO)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河干流各点受TN、TP和COD污染较重,大多数采样点水样水质低于国家规定的五类水水质指标;TN含量高峰区出现在市区中心和河口区,这主要是因为市区中心的人口密度大,受污染的地表径流较多,而在河口地区出现峰值主要是由于河水的走向与潮水的冲击方向相对,使污染物在这里堆积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洞庭湖的水环境变化趋势,为洞庭湖水环境治理和水环境保护提供依据。在洞庭湖共设置17个监测断面,包括5个入湖口断面、11个湖体断面、1个出湖口断面,2012-2016年每月监测1次水质,以2014年为调查基准年,对入湖河流和洞庭湖区主要污染负荷进行调查与估算。2016年,洞庭湖5个入湖口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总体水质状况为优;11个湖体断面和1个出湖口断面总体水质为Ⅳ类,属轻度污染,Ⅳ类和Ⅴ类水质断面比例分别为83.33%和16.67%;西洞庭湖的南嘴和东洞庭湖的大小西湖为Ⅴ类水质,处于中度污染状态。2016年17个断面的TN年均值1.523~2.356mg/L,TP年均值0.064~0.139mg/L。2012年洞庭湖没有Ⅴ类水质断面,2013、2014、2016年Ⅴ类水质占比约20%,2015年Ⅴ类水占52.94%。2012-2016年洞庭湖TN年均值1.411~2.746mg/L,TP年均值0.032~0.162mg/L。入洞庭湖污染物主要来源于湘江、沅江和松滋口水系,入湖通量是总氮、总磷污染物输入主要来源;洞庭湖区氮磷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  相似文献   

12.
2010年5月至9月,通过对海河干流9个站位水环境质量的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河干流污染物中前三位依次为总磷(TP)、总氮(TN)及高锰酸盐指数(CODMn)。水环境质量在时间变化趋势上5月要好于7月和9月,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评价与水环境质量分析结论相一致,海河干流处于中营养水平。此外,空间变化趋势来看海河干流下游要好于中上游。  相似文献   

13.
长江河口区渔业水域水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2011年长江河口区渔业水域水质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各水质参数的年际变化,在对各水质参数进行污染指数计算的基础上,应用水质综合评价模式,对该水域进行水质评价。结果表明:该水域处于中等污染水平,其中有机污染物的污染程度较重,主要污染指标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化学需氧量,石油类、重金属污染程度较轻;该水域属典型的有机型与富营养化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14.
2004-2009年对渤海湾鱼虾贝产卵场(天津区域)水体实施连续调查监测,对该水域水质的年代变化趋势和质量状况进行研究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渤海湾鱼虾贝产卵场(天津区域)水质处于波动状态, 2004年、2006年、2008年水质质量相对较好,2005年、2007年、2009年水质污染较重;有机污染严重, 已达到高富营养化程度.水质中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活性磷酸盐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15.
2013年-2015年,逐月监测分析了黄河陕西段府谷、吴堡、龙门、洽川、港口、汾河入黄口和渭河入黄口7个段面22项水质指标,并用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黄河陕西段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5级较重污染段面汾河入黄口(P=9.26)1个,其余6个段面处于4级中度污染水平(2.04≤P≤4.67)。主要污染物为总氮、总磷和有机物,部分段面还受到重金属汞、砷、铜、锌的影响,所有段面未受有机氯和有机磷的污染。同期断面比较,上游污染轻于下游,污染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16.
数字     
90%雪家海洋局近期监测的44条入海河流中,仅4条河流人海断面水质在第Ⅱ、Ⅲ类,其余州)条人海河流断面水质均在第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以下,占所监测河流总数的90%。  相似文献   

17.
灰色聚类法在胶州湾富营养化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参照国家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和海水的富营养化特点,选取活性磷酸盐(PO43--P)、溶解无机氮(DIN)、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和叶绿素a(Chl-a)为评价指标,将富营养化程度分为3个级别,利用灰类白化权函数描述海水富营养化的等级界限,确定各指标在灰类中的聚类权及聚类系数,确定各聚类对象的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海水富营养化综合评价模型。以胶州湾为研究对象,对2009年5月和8月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胶州湾东部海域已达到富营养化,西部和北部海域处于中度营养水平,湾中和湾口附近海域处于贫营养水平,这与沿岸河流、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养殖废水的排放、湾内海水与外海水的交换速率以及水域水深条件密切相关。灰色聚类法评价的胶州湾水域的富营养化状态与真实情况接近,因此,利用灰色聚类法评价海水富营养化是一种快速、简便、客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于2008-2009年对太湖贡湖水源地金墅港、田鸡港、龙塘港等3条主要河道的水质及大型水生植物进行了季节性野外调查,并对该区3月和6月的浮游植物进行调查。水质调查结果表明,贡湖水源地河流水体富营养化风险较大,主要污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全年TN平均浓度为3.094mg/L,TP平均浓度为0.112mg/L。以叶绿素a、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和透明度为主,并结合浮游植物指标,利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不同季节水质营养状况进行评价,春季(3月)和夏季(6月)水源地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其中春季达到中度富营养化[L  相似文献   

19.
汉丰湖富营养化综合评价与水环境容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2、2013年季节性监测了汉丰湖水体理化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其富营养化状态进行了评价,采用沃伦威德尔模型(Vollenweider)和狄龙模型(Dillon)计算了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的水环境容量。结果表明:汉丰湖水质总体处于地表水Ⅱ类~Ⅳ类标准,TN 0.76~2.24 mg/L、平均1.41 mg/L,NH3-N 0.17~0.95 mg/L、平均0.41 mg/L,TP 0.010~0.106 mg/L、平均0.069 mg/L,CODMn2.34~14.60 mg/L、平均4.22 mg/L。东河区域水质优于小江干流、南河区域,秋季污染程度最轻;汉丰湖水体营养状态介于中营养到轻度富营养型,其中南河区域的营养程度相对较高;从单个评价因子看,总氮的营养状态最高,持续处于轻度、中度至重度富营养状态。汉丰湖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水环境容量分别为37 335、109.1和1 643.84 t/a,为达到汉丰湖水功能区划Ⅱ类水的管理目标,总氮、总磷削减率分别为38%和56%。  相似文献   

20.
大亚湾鱼类深水网箱养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5月(养殖开始前)和2016年8月(养殖投饵高峰期)对大亚湾大碓鱼类深水网箱区、外围区(网箱外0.1 km)和非养殖区(网箱外10~15 km)的海水和沉积环境进行了调查,采用有机污染指数(A)法、营养状态质量指数(NQI)法对水环境进行评价,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表层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与传统网箱养殖化学需氧量(COD)由网箱区中心向四周递减的趋势不同,深水网箱养殖CODMn浓度在3个区域间无显著性差异。深水网箱养殖海域水质较好(A1),水质处于贫营养水平(NQI2)。深水网箱养殖海域表层沉积物重金属铅(Pb)和锌(Zn)含量均符合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但铜(Cu)和镉(Cd)含量轻微超标。沉积环境处于轻微生态危害状态(Eir30,RI100),与中国同类型海区相比,污染危害程度相对并不严重。深水网箱养鱼对周围海域环境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