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正>南四湖水域渔业资源丰富,大鳞副泥鳅作为其重要的土著种群,具有质优价美、抗逆性强、个体大的特点。采用人工繁育的苗种与野生苗种相比,具有规格均匀、饲养驯化快、生长速度快、病害少、成活率高等优点,适于规模化养殖。  相似文献   

2.
大鳞副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1]。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水体中,是一种重要的小型淡水鱼类。本文通过对我国目前大鳞副泥鳅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从人工养殖、苗种繁育和研究方向等方面进行系统性总结,为后续大鳞副泥鳅的研究提供基础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大鳞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尤以湖北、江西一带居多,体征与普通泥鳅具有明显不同之处:一是大鳞副泥鳅体色呈暗红、暗黄色,俗称红泥鳅;二是大鳞副泥鳅背部鳍条只有7条,比普通泥鳅少2条;三是大鳞副泥鳅的黑色斑更细小,散布比普通泥鳅密集;四是大鳞副泥鳅口部须条比普通泥鳅长,鳞片大;五是大鳞副泥鳅尾端与普通泥鳅相比隆起较为明显。2001年以来,笔者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大鳞副泥鳅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培育1.池塘选择 池塘场所选择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电力设施配…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养殖的泥鳅包括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俗称青鳅)和大鳞副泥鳅(Paramis原gurnus dabryanus)(俗称黄板鳅),分属花鳅亚科中的泥鳅属(Misgurnus)和副泥鳅属(Paramisgurnus)[1]。泥鳅和大鳞副泥鳅是近年来最为热门的名特养殖品种之一,营养丰富,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2-5]。国际市场对我国泥鳅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尤其是日本、韩国,年需求量超过100000 t[6]。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对泥鳅苗种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因此,人工繁育苗种成为促进泥鳅养殖业发展的重点。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人工繁育技术已经较为成熟[7-10],为泥鳅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5.
<正>台湾鳗鳅又名大鳞副泥鳅,俗名大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原分布于台湾岛的浅滩河流,随着近年大陆陆续引进目前在我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由于其具有性格温驯、安静、胆大不怕人,不钻泥且食性广、生长快、抗逆性强等优点,成为近年新兴的养殖品种。为解决制约河北省泥鳅养殖产业发展的苗种供应和苗种成活率不高的问题。我们从2014年开始在放养密度、饲料品种、  相似文献   

6.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n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板鳅、黄板鳅.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目前已成为部分地区的热点养殖品种.目前绝大多数养殖场都是从当地市场上选购亲鳅或者购进苗种培育成亲鳅进行繁殖,对于不同地域亲鳅杂交繁殖还未见做过专门试验的报告,为进一步探讨大鳞副泥鳅不同地域的人工繁殖效果,笔者进行了该次试验.  相似文献   

7.
大鳞副泥鳅(Paramis gurun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板鳅、黄板鳅.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目前已成为部分地区的热点养殖品种.随着养殖的发展,苗种需求量与日剧增,特别是人工繁殖的优质苗种紧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2008年起,我们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试繁,之后分别于春秋两季进行了人繁,均获得了成功,为进一步探讨大鳞副泥鳅的夏季繁殖技术,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8.
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ns dabryanu)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板鳅、黄板鳅,因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市场广受欢迎,目前已成为部分地区的热点养殖品种.随着养殖的发展,苗种需求量与日剧增,特别是人工繁殖的优质苗种紧缺,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从2008年起,笔者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试繁,之后分别于春秋两季进行了人繁,均获得了成功,为进一步探讨大鳞副泥鳅的夏季繁殖技术,我们进行了本次试验.  相似文献   

9.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n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黄板鳅、板鳅。在形态和生理学方面,与大鳞副泥鳅相似的鱼类有真泥鳅、大斑花鳅、中华沙鳅、长薄鳅、北方须鳅、花斑副泥鳅等。在这些鳅科鱼类中,大鳞副泥鳅因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并且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易于饲养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特种经济水产养殖新品种;加之大鳞副泥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其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10.
<正>大鳞副泥鳅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体中。它在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的泥鳅中属个体大和生长快的种类,是我国目前泥鳅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大鳞副泥鳅是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名优经济鱼类。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还有待于规范与提高,为此2014年6-10月我们在安徽合龙水产养殖科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大鳞副泥鳅的生长发育等生物学特性及食性等方面的特殊原因,人工苗种培育技术一直存在很大的问题,规模化仔稚鱼培育成活率低(不超过20%),致使人工繁殖工作长期没有实质性进展,形不成生产规模,特别是秋季育苗生产更是很少有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对大鳞副泥鳅仔鱼期开口饵料的强化处理,以及对驯饲方法的改进,突破大鳞副泥鳅仔鱼危险期培育的关键性技术,大幅度提高泥鳅秋季仔稚鱼培育成活率,使秋季大鳞副泥鳅苗种规模化生产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12.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大鳞副泥鳅是泥鳅属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1]。大鳞副泥鳅的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78.80%、1.13%、2.57%、17.40%,17种氨基酸总量为13.78%,其中9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为6.29%,其蛋白质含量与必需氨基酸总量比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因其生长速度快,不易钻泥,容易捕捞,产量高效益好,受到养殖户的青睐。盘锦市水稻种植面积170万亩,从2015年起发展稻田养殖台湾泥鳅,2017年,我站在15个养殖场进行试验,通过放养不同规格和密度的苗种,探索适合北方稻区的"稻-鳅"综合种养模式,来提高产量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大鳞副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俗称台湾泥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素有"水中人参"的美誉。台湾泥鳅生长快,病害少,销路畅,已成为深受养殖户欢迎的人工养殖淡水经济鱼类。2017年7月16日至11月20日,柳州市明亮生态种养合作社池塘养殖台湾泥鳅获得成功,该合作社有泥鳅养殖水面40×667 m2,选取其中的1口池塘(7×667 m2)  相似文献   

15.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隶属于鲤形目副泥鳅属~([1-2]),和泥鳅属的泥鳅统称为泥鳅。大鳞副泥鳅为中国地方品种,广泛分布于长江和珠江的中下游以及中国台湾的内陆水域~([2-3]),其生长快,肉质鲜美,营养丰富,为高蛋白低脂肪鱼类~([4])。目前,国内的泥鳅养殖方式有稻田养殖~([5])、茭白田养殖~([6])等模式,然而利用猪粪进行池塘主养泥鳅模式还尚未见报道。蝇蛆培育方法简单,且营养价  相似文献   

16.
<正>泥鳅因其具有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生长快、食性广、抗病能力强、价值高等优势,目前已成为我国很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品之一。"鄱阳湖1号"杂交泥鳅系大鳞副泥鳅与台湾泥鳅杂交子一代,适合于池塘集约化养殖。近几年泥鳅苗种供求紧张,开发泥鳅秋季人工繁殖技术,有利于突破泥鳅繁殖季节限制,增加泥鳅苗种供给。2014年,笔者在江西省东乡县恒佳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成功开展了"鄱阳湖1号"杂交泥鳅秋季人工繁殖与苗种培育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供  相似文献   

17.
台湾泥鳅苗种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台湾泥鳅在分类学上属于副泥鳅属、大鳞副泥鳅种,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周期短、日常管理操作容易、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相比本地泥鳅品种其优势明显,所以近年来台湾泥鳅养殖发展较快。2014年在珠三角该泥鳅养殖面积已超过1万亩,该养殖品种已得到广大泥鳅养殖户以及消费者的认可和好评。2013年笔者开始培育台湾泥鳅苗种,现将苗种培育技术总结如下。一、放养前准备工作塘口面积2~5亩,东西向、长方形,这样便于投喂、施药和起捕等操作管理。放苗前做好清塘消毒  相似文献   

18.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属温水性鱼类,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其附属水体中。大鳞副泥鳅是泥鳅属中个体大、生长快的品种,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据分析:大鳞副泥鳅的可食部分占80%以上,蛋白质含量达20.7%,脂肪2.8%,灰分2.2%,钙、磷、铁含量丰富。除食用外,还具有滋补强身、清热解毒、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由于水质污染和人为滥捕,泥鳅天然产量日趋下降,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国际、国内市场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9.
<正>大鳞副泥鳅为底栖鱼类,在传统的苗种培育方法中多采用泥塘作为培育池,泥鳅苗种喜欢钻进泥土中,被搅动的泥巴容易将泥鳅鳃堵塞,控制不好容易导致大量死亡。同时,饵料种类、苗种培育塘水质管理、病害防控等环节也直接影响苗种的成活率,试验中发现传统苗种培育方法成活率不足20%。本研究从泥鳅养殖的水体、饵料和环境出发,肥水培育泥鳅苗种,使用发酵料、浮游动物和配合饲料分阶段投喂,同时使用微生态制剂调  相似文献   

20.
<正>为分散蟹池年底鳜鱼集中上市带来的市场风险,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开展了在蟹池中套养大鳞副泥鳅和鳜鱼的对比试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就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试验地点及设计1.试验地点试验于2014年1-12月在当涂县苦菜圩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河蟹养殖基地进行。大鳞副泥鳅苗种由怀远县渔业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2.试验设计用于试验的蟹池4个,其中两个蟹池放养大鳞副泥鳅苗种,不放养鳜鱼苗种,另外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