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7 毫秒
1.
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福建省建瓯市野生草珊瑚分布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群落共有植物52种,隶属于27科37属,具有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组成特征,群落乔木层更新能力较好;群落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呈现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规律;草珊瑚在闽北地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下与群落中其他植物间关系和谐,在闽北地区可以在常绿阔叶林下种植草珊瑚,发展林下经济。  相似文献   

2.
在中亚热带天然植被保存较完整的庆元林场千岗坑林区选取6个不同群落类型的样地,分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植物群落调查,对调查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的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常绿阔叶林和杉阔混交林的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各层次物种多样性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程度直接受到群落类型、优势种类优势度、群落发育阶段及郁闲度等方面的影响;从植物物种多样性保存出发,应大力提倡营造多树种常绿阔叶林或杉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3.
东莞清溪山地常绿阔叶林立木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了广东省东莞清溪山地常绿阔叶林群落组成和立木结构,并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Simpson指数分析了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林分内立木的树高和胸径变化总趋势均为小级别的个体占大多数,而且各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差异不大,这些都表明该群落处于进展演替阶段;处于南亚热带的东莞清溪山地常绿阔叶林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0.673~2.539,物种均匀度为0.619~0.977,Simpson指数则为0.480~0.905,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与陈和洞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多样性指数相近。总的来说,东莞清溪山地常绿阔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和Simpson指数都比较高。并通过对物种多样性指数的分析,探讨了如何才能维持较高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以平潭岛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分析灌草丛、针叶林、针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重要值、物种多样性特征的变化,探讨平潭岛与邻近海岛和大陆的群落物种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4种群落类型共有53科89属104种植物,群落类型间及各层次的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从灌草丛到针阔混交林阶段呈上升趋势,阔叶林阶段呈下降趋势。群落各层次的丰富度、多样性变化,乔木层为针阔混交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层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常绿阔叶林>灌草丛;草本层为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针叶林>灌草丛。单因素方差分析,乔木层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在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呈显著性差异(P<0.05);灌木层和草本层多样性在针阔混交林与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呈显著性差异(P<0.05)。平潭岛群落物种多样性水平明显低于普陀山岛和大陆。  相似文献   

5.
九连山碟斗青冈群落结构及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根据16个样方共1600m2面积调查统计,九连山碟斗青冈(Cyclobalanopsis disciformis)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45科64属83种,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泛热带分布的热带性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75.81%。群落最小面积为1600m2。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4.58,均匀度为84.4%。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2%,以中型叶、革质叶、单叶和全缘叶占优势。该群落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显著区别,具有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沟谷雨林的特征,属于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群落垂直结构层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非常丰富的层间植物。目前几个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趋于暂时的稳定。茂密而结构复杂的常绿阔叶林,调节夏季最高和平均气温的能力较强,调节冬季最低和平均气温的能力较弱,林内较林外极值呈现夏低冬高的特点。茂密而结构复杂的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大的促进降水作用,保持空气湿度具有较大作用。  相似文献   

6.
对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木兰群落植被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群落主要伴生种为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该群落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以高位芽占绝对的优势,叶的特征以中叶、纸质的单型叶为主;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偏低;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数量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种群格局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森林群落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对维持森林群落的稳定、发展、演替及碳汇评估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样方调查方法,通过Margalef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分析广东省不同气候带灌木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结果表明:广东省中亚热带灌木层物种分属68科156属302种,南亚热带分属58科140属225种,北热带分属20科27属29种;灌木层植株密度和平均高度由北向南递减;桃金娘是广东省灌木群落的主要物种;中、南亚热带内,人工林和天然林中灌木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相差不大;人工林灌木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随纬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均匀度指数随纬度降低表现出缓慢的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8.
九连山伞花木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6个样方共1600m2面积调查统计,九连山伞花木(Eurycorymbus cavaleriei)群落共有维管束植物53科82属104种,区系地理成分以热带、泛热带分布的热带性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70.73%。群落最小面积为1600m2。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为5.28,均匀度为88.3%。高位芽植物占总数的86.5%,以中型叶、草质叶、单叶和全缘叶占优势。该群落与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显著区别,属于从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过渡的类型。群落垂直结构层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并有非常丰富的层间植物。从群落物种重要值以及主要种群的年龄结构来看,物种重要值都较低,伞花木的重要值只有24.48,优势种不是很明显,反映本群落正处于激烈的竞争演替中。建议采取人为干扰措施,改善林内光照条件等,提高伞花木林下更新能力和竞争力,稳定伞花木在群落中建群种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为了揭示广东7 种典型的植被型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及其规律。从广东省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固定样地中抽取267 个有林地的固定样地开展植物多样性调查调查,以Margalef 指数作为物种丰富度指标、以Shannon-Wiener 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以Pielou 指数作为均匀度指标对每种植被型的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进行植物多样性评价。结果显示:乔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呈现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暖性针阔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灌木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表现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热性针阔混交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草本层的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趋势为热性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阔叶林型(人工植被)>热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暖性针叶林>暖性针阔混交林。  相似文献   

10.
研究武夷山中亚热带甜槠常绿阔叶林9600和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演替进展,9600m2样地生物量增加,物种丰富度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个体数量在群落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乔木层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Shannon-Wiener指数在群落总体和乔木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在下木层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均匀度指数在群落总体、乔木层和下木层均表现为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00m2样地物种多样性各指标在不同层次不同时间进程中表现出明显的异质性,2001—2004年,随着活立木生物量的增加,下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2004—2007年,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明显下降,物种多样性各指标与活立木生物量间均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在不同的时空尺度中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自然状态下,广西猫儿山的天然阔叶林在海拔1300~1500m的范围物种多样性指数发生了变化;分别不同海拔梯度对处于原生状态的天然阔叶林取样进行物种多样性和性异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物种在1300~1500m范围的间断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个结果与以往对猫儿山植被垂直分布的划分基本一致,在广西猫儿山,海拔1300m是常绿阔叶林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12.
对文成县石垟林场常绿阔叶林的不同样地、不同层次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乔木层第2亚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群落均匀度显著大于第1亚层.乔木层与灌木层之间多样性各项指标总体无显著差别.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大于草本层,且差异极显著,群落均匀度差异显著.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多样性各项指标在群落各样地间均有一定的差异,相对而言,灌木层、乔木层的差异较小,草本层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3.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in Jiulianshan Mountain was analyzed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s and community ecology. The community is rich in species diversity, with 144 spermatophyte families including 379 genera and 647 species, in which there are 6 gymnosperm families including 8 genera and 9 species, 21 monocotyledon families including 77 genera and 116 species, and 117 dicotyledon families including 294 genera and 522 species. Dominant families of the flora are Fagaceae, Lauraceae, Aquifoliaceae, Rosaceae, Ternstroemiaceae, Theaceae, Rubiaceae, Moraceae and Euphoarbiaceae, most of which are of tropical &; subtropical distribution. As for family systematic distribution, the ratio of tropical &;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genera is 100:62.8 in 142 genera of 16 families. As for generic distribution in field investigation data,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areal type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of genera, in which there are 205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areal type, 131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temperate areal type, 35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cosmopolitan areal type and 8 genera belonging to the endemic-to-China areal type. The ratio of the tropical &; subtropical to temperate genera was 100:63.9. Floristic composition of the evergreen forest community in Jiulianshan and the typical species of the zonal flora will provide a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stand rehabilitation and stand establishment approximating a natur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community. This study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sample data based on community research are valid and convenient for floristic and environmental analysis of the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community from the Jiulianshan Mountain.  相似文献   

14.
不同森林类型物种多样性及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对雾灵山不同森林类型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用逐步回归方法研究影响森林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在不同森林类型中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由高到低依次为: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多数森林类型草本层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灌木层,而均匀度指数则相反。影响灌木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包括林龄、郁闭度和坡向,影响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的主要因子包括林分公顷株数、郁闭度和土层厚度。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规野外调查法对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北、西3坡向不同海拔梯度的植物群落优势种和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①海拔1 840 m处,乔木层的优势种都是常绿阔叶树种,其他海拔区域乔木层的优势种未呈现规律性;西坡不同海拔高度乔木层的优势种都属于常绿阔叶树种,而其他坡向未呈现规律性;北坡840 m和西坡840 m处的灌木层优势种都为乔木幼树,分别是四川大头茶(Gordonia acuminate)幼树和油茶(Camellia oleifera)幼树;海拔1 840 m处,各坡向草本层以阴生的植物为优势种。②西坡1 340 m和北坡1 840 m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最高,受到严重干扰的山顶和南坡1 840 m处物种多样性最低而北坡1 340 m和南坡1 340 m处在受到干扰的情况下仍表现出较高的物种多样性。③植物群落内各层的物种丰富度的大小顺序依次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而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依次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方法对广东省东莞市12个不同类型天然森林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进行测算,结果表明,12个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为54~147种,Shannon-Wiener指数为2.44~4.08,Pielous均匀度指数为58.08%~86.28%,Simpson指数为0.03~0.24.物种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  相似文献   

17.
深圳市主要植被群落类型划分及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组间平均联结法对深圳市主要植被群落进行划分,并应用Gleason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对主要植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深圳市城市森林可以划分为5个群系组和31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均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常绿阔叶人工林的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均最低,常绿落叶阔叶人工林乔木层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均最高,常绿阔叶人工林的乔木层优势种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样方调查,应用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群落均匀度等指标对分布在浙江丽水太山山地的褐叶青冈林群落类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山山地褐叶青冈林物种丰富;乔木层优势种群明显,树高分布主要以近似对称分布为主,群落乔木层个体高度的分布较为均匀;在群落的垂直结构上,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依此降低,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大;在各样方中,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群落生活型以中、小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叶的性质以单叶、革质和全缘的小叶为主;群落优势种群年龄结构和群落类型属于衰退型.  相似文献   

19.
云南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蚂蚁群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滇西南地区蚂蚁多样性,采用样方调查法和搜索调查法研究了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蚂蚁群落。在16块样地中采获蚁科昆虫11亚科57属188种,不同样地蚂蚁群落的物种数5-72种,个体密度12.5-1234.0头/m2,优势度指数0.0887-0.7024,多样性指数0.7978-2.9355,均匀度指数0.2514-0.7170。沟谷雨林蚂蚁物种最丰富,苔藓常绿阔叶林物种最贫乏;橡胶林蚂蚁个体密度最高,苔藓常绿阔叶林个体密度最低;山地雨林蚂蚁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柚木林蚂蚁群落优势度指数最高,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最低。季风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拥有最丰富的稀有种,最有保护价值;山地雨林、落叶季雨林、苔藓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也有一定数目的稀有种,保护价值较大。相似性系数表明,不同植被类型蚂蚁群落间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根据64个植被样方调查资料,分析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栖息地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值H'、D和均匀度指数Jsi基本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趋势:常绿落叶阔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亚高山针叶林,而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林>亚高山针叶林>温性针阔混交林.在不同的植物群落中,由于地形地势、坡度、土壤、水热条件等原因,其物种多样性指数不同,但其多样性测度指标除物种丰富度外均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变化先增加,然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坡度不是影响卧龙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因子.不同的坡向其物种丰富度S变化为西>北>东>南,物种多样性指数H'、D呈现西>南>北>东的递降格局,均匀度指数Jsi呈现南>西>东>北的递降格局.在不同的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变化表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且42.9%群落中乔木层大于灌木层、64.3%群落中乔木层大于草本层、92.9%群落中灌木层大于草本层,落叶针叶林乔木层树种丰富度小于灌木层和草本层,但其灌木层物种丰富度大于草本层.在同一或不同生长型中,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变化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