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为了研究外源SO2对紫苏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理生化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SO2(0,0.5,1,1.5,2,2.5 mmol/L)处理紫苏种子,使其在适当的条件下萌发,测定其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及发芽指数,以及幼苗叶绿素、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及可溶性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都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5 mmol/L时达到最大;叶绿素含量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呈逐渐上升的趋势;MDA含量、PPO活性则随着SO2浓度的升高,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1.5 mmol/L时到达最低。实验表明用1.5 mmol/L浓度的外源SO2处理紫苏种子有利于其萌发和生长,可以提高幼苗的抗氧化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外源硅对小麦铬、铜毒害的缓解效应,以普通小麦品种京冬8号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研究硅(Na2SiO3)对K2Cr2O7(0.6 mmol/L)、CuSO4(0.8 mmol/L)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 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升高,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外源硅能显著降低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MDA含量以及SOD和POD活性,Na2 SiO3浓度为1.5 mmol/L时,效果最明显;外源硅能显著提高铬、铜胁迫下小麦幼苗的叶绿素含量,Na2 SiO3浓度为1.0 mmol/L时,效果最明显。适当浓度的外源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重金属铬、铜胁迫对小麦幼苗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外源CO对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生长的缓解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外源CO缓解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生长的内在机制,以黄瓜品种新津研四号为试材,高铁血红素(0. 01μmol/L)为CO供体,采用PEG-6000 (聚乙二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外源CO对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生长、养分吸收能力、质膜稳定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水解酶活性及其同工酶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O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黄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后的根长、胚轴长及鲜质量,能够促进黄瓜种子的吸胀,改进根系活力,显著降低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还能诱导增强淀粉酶和酯酶的活性及相应同工酶的表达水平。与干旱胁迫处理组(PEG)相比,胁迫前施用CO处理组(PEG+CO)的根系活力提高了12. 57%,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了5. 84%和32. 56%,淀粉酶和酯酶的活性分别增强了9. 87%和48. 87%,MDA含量降低了25. 81%。这些结果表明,外源CO可以通过增强黄瓜种子的养分吸收能力,保护细胞膜系统的稳定性,改善渗透调节能力,提升水解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表达水平来提高黄瓜种子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促进种子在干旱胁迫下的萌发和生长。  相似文献   

4.
镉胁迫对烟草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不同镉(Cd)胁迫对不同烟草品种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生理生态效应的影响,以吉烟9号、吉烟10号、延晒六号3个烟草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溶液对烟草种子萌发以及烟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Cd胁迫下烟草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苗高均受到抑制;烟苗叶绿素含量降低,根冠比变小,生长受到抑制,CAT活性、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随Cd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POD活性、MDA含量、Pro含量、Cd含量均随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见Cd胁迫能不同程度地影响烟草种子萌发和烟苗生长发育,烟苗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被破坏,多种酶活性不协调,生理生化过程紊乱,最终导致烟苗受害。  相似文献   

5.
外源NO浸种对NaCl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莹  王萍  宋兆伟 《华北农学报》2011,26(2):207-212
为了探究外源NO浸种对盐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及抗氧化物酶系活性的影响,以沙葱种子为材料,观察不同浓度和浸种时间的外源NO处理对NaCl胁迫下沙葱种子萌发、子叶、胚根长度及干质量、抗氧化酶系和MDA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经0.40 mmol/L SNP浸种3 h能显著(P<0.05)提高沙葱种子在NaCl胁迫下的萌发率...  相似文献   

6.
镉胁迫对矮生四季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d2+溶液对四季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d2+浓度较低时,Cd2+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毒害作用较小,一定浓度范围内(0.05~0.5mg/L)还有促生作用,高浓度Cd2+(5~100mg/L)能严重抑制四季豆幼苗根及下胚轴的生长;Cd2+胁迫对四季豆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 (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存在低浓度激活和高浓度抑制的效应,且同一浓度的Cd2+对四季豆幼苗POD、CAT活性的抑制作用表现为根系大于下胚轴,Cd2+浓度>0.5mg/L时,根系SOD活性大于下胚轴中的活性;Cd2+胁迫下,四季豆下胚轴和根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且根部含量大于下胚轴的量。  相似文献   

7.
外源NO供体SNP对Cd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外源NO供体SNP对Cd胁迫下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0 μmol/L SNP处理辣椒种子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Cd胁迫下辣椒幼苗SOD、CAT、POD的活性,降低其MDA含量,从而缓解了Cd胁迫对辣椒种子萌发率及其胚根、胚轴生长的抑制.  相似文献   

8.
水分胁迫对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贮藏物质降解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水分胁迫对种子主要储藏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的PEG渗透溶液,进行不同品种发芽出苗阶段的水分胁迫试验。结果表明,花生种子萌发出苗过程中,随萌发时间延长,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含量均表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且随胁迫浓度的增加其含量逐渐提高,胁迫处理均高于无胁迫处理。脂肪虽是花生的主要储藏物质,但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其变幅很小甚至有的品种略有升高。花生萌发出苗过程中水分胁迫,致使种子中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和脂肪等主要贮藏物质降解速度和强度降低,影响萌发出苗。  相似文献   

9.
用0.1mg/L,1 mg/L, 10 mg/L,100 mg/L, 1000 mg/L 五种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浸种处理木槿种子,研究SA对木槿种子萌发及幼苗抗低温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10mg/L和0.1mg/LSA处理分别对木槿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有所提高,其余浓度则有抑制作用;SA处理后幼苗在2℃低温条件下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提高,丙二醛(MDA)降低,说明SA处理可增强木槿幼苗的抗低温能力,且以10 mg/L ~100mg/L的处理效果较好。关键词:水杨酸(SA);木槿;种子萌发;幼苗;抗低温  相似文献   

10.
外源赤霉酸对杂交水稻亲本种子萌发的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述波  贺立静  林伟  贺立红 《种子》2016,(12):35-38
外源赤霉酸GA3对杂交水稻亲本金23 B和V20B种子进行处理,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3在浓度为50~110 mg/L时,随着浓度增加,可明显促进2个水稻品种亲本种子的萌发,当外源GA3浓度为110 mg/L时,提高了萌发种子中可溶性糖的含量,α-淀粉酶的活性,降低了种子内源IAA和ABA的含量,增加了内源GA3含量.  相似文献   

11.
赤霉素与Ca2+对水分胁迫下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种子》2004,23(4):26-27
本试验分析了赤霉素和Ca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蘸水处理对月季切花的保鲜效果,以‘卡罗拉’月季切花为试材,分别进行蘸水处理和不蘸水处理,于4℃下贮藏,并测定其腐烂指数、萎蔫指数、花朵直径、失重率、呼吸强度、丙二醛(MDA)含量。冷藏试验结果表明,蘸水处理能够降低鲜切花在冷藏过程中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和鲜切花呼吸代谢的速率,从而延缓衰老,延长鲜切花的贮藏时间。瓶插试验结果表明,蘸水处理在冷藏15 d后瓶插期间最大花径达6.90 cm,大于不蘸水处理组的6.09 cm,蘸水处理可有效延缓鲜切花腐烂指数、萎蔫指数和失重率的上升,抑制月季切花贮藏和瓶插期间品质的下降。综上,蘸水处理对月季切花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本研究结果可为延长‘卡罗拉’月季切花的瓶插寿命及保鲜剂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驯食强度对鳡(Elopichthys bambusa)驯食成功率(WSR)、残食率(CR)、死亡率(MR)及生长的影响。实验分6组,于1.0×1.0×1.0 m3网箱中进行,每日驯食2次,驯食强度分别为每次驯食1.0 h(S1组)、1.5 h(S2组)、2.0 h(S3组)、2.5 h(S4组)、3.0 h(S5组)和4.0 h(S6组)。结果显示:WS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升高后降低(P<0.05);总C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总MR随着驯食强度的增加先降低后略有升高。实验终期,体重特定生长率(SGRBW),全长特定生长率(SGRTL)和肥满度(CF)随驯食强度的增强显著增大(P<0.05);体重变异系数(CVBW)随驯食强度增加显著减小(P<0.05)。综上所述,在实验条件下,鳡最佳驯食强度为每次驯食3 h。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将通过低温(3℃~5℃)干燥处理花椰菜完全开放的花和不同大小的蕾,利用花粉活力测定、花粉萌发观察和杂交结籽率检测等手段分析了低温保存对其花粉活力及授粉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天开放花的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最高,分别达到91.3%和45.6%,授粉效果也最好,每角果平均可收获11.3粒种子。3℃~5℃干燥储存8 d后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显著降低,储存16 d后花粉杂交结籽率显著降低,不适合作为花粉供体;开花前1 d和2 d的蕾,3℃~5℃干燥储存8 d的花粉活力分别为88.3%和85.2%,萌发率均为32.4%左右,授粉杂交结籽率分别达到9.8和8.3粒种子/角果。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及萌发率逐渐降低。3℃~5℃干燥储存32 d的花粉杂交结籽率仍可达到8粒种子/角果。本研究结果为花椰菜杂交一代制种和组合测配的花粉保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大豆蛋白质含量相关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利用Charleston×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2006连续5年的大豆蛋白质含量进行QTL定位,并作加性效应,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0个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TL,分别位于第B2、C2、D1a、E和N连锁群,其中1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另检测到15对影响蛋白质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3.75%。环境互作检测中,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贡献率达到4.47%。  相似文献   

16.
大豆油分含量相关的QTL间的上位效应和QE互作效应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Charleston × 东农594重组自交系构建的SSR遗传图谱, 及混合线性模型方法对2002年到2006年连续5年的大豆油分含量进行QTL定位, 并作加性效应, 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及环境互作效应分析。共检测到11个控制油分含量的QTL, 分别位于第A1、A2、B1、C2、D1a、D1b、F、H和O连锁群上, 其中2个表现为遗传正效应, 9个表现为遗传负效应, 另检测到15对影响油分含量的加性×加性上位互作效应的QTL, 解释该性状总变异的17.84%。发现9个QTL与环境存在互作, 贡献率达到5.76%。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贮藏温度和保鲜剂处理对秋洋梨保鲜效果的影响,考察了不同贮藏温度(-1、0℃)下,分别采用0.5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熏蒸12 h和乙烯吸附剂处理对秋洋梨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20 d后,相同处理条件下,0℃贮藏的果实腐烂率低于-1℃,270 d时,两种保鲜剂处理组的果实在0℃和-1℃贮藏的腐烂率均低于CK组(未用保鲜剂处理);CK组和乙烯吸附剂处理组在0℃贮藏的果实表皮亮度高于-1℃;贮藏240 d后,1-MCP处理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270 d时0℃贮藏的1-MCP处理组果实硬度显著高于-1℃(P<0.05);两种保鲜剂处理组的果实在贮藏270 d时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CK组;各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贮藏期间变化均不明显。综上,秋洋梨在0℃贮藏时,腐烂率较低,且果皮亮度保持较好;两种保鲜剂处理均可降低秋洋梨腐烂率,并延缓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其中1-MCP处理效果更好;1-MCP处理能有效维持秋洋梨果皮亮度和果实硬度。  相似文献   

18.
外源Ca2+及其相关物质对抛秧稻立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外源Ca2+及其相关物质处理水稻秧苗,然后将秧苗水平放置,观察它们对立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a2+处理促进了立苗速度和立苗幅度的提高,而不利于Ca2+浓度增加的因素,如Ca2+螯合剂EDTA、Ca2+通道抑制剂TFP处理,都抑制了水平放置苗的立苗。这从实践上证明了Ca2+在调节植物正、负向重性反应中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19.
A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which blocks the conversion of ammonium to nitrate may reduce the risk of leaching of nitrate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In field experiments in 1988—1990 a nitrogen fertilizer enriched with the nitrification inhibitor dicyandiamid (Alzon) was compared with a standard calcium-ammonium-nitrate fertilizer (CAN), using rates of N supply up to 360 kg ha−1.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AN and Alzon with respect to: stem length, apical lateral branchmg, fresh and dry weights of haulms and tubers at maturity, and nitrogen uptake. Alzon-treated plants showed lower concentrations of nitrate in stems and leaves than CAN-treated plants.  相似文献   

20.
测土配方施肥水稻3414肥料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廖佳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3):213-218
【摘要】: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的水稻肥效试验,研究配方施肥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以及施用氮磷钾肥的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CK)相比,各配方施肥处理水稻的各农艺性状和产量均有所提高;14个处理中以N2P2K2处理(每公顷施N 180kg、P 90 kg、K 67.5 kg)的水稻产量最高,为10234.5kg/hm2;用二次回归分析,得出每公顷最佳施肥量为氮肥191.55kg,磷肥95.85 kg,钾肥64.80 kg。综合肥料间互效拟合成功的方程和最佳经济施肥量,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实际和施肥经验,建议推荐水稻每公顷施肥量为氮肥188~192kg,磷肥85~90 kg,钾肥63~66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