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农村》1999,(12)
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去年10月在江浙沪农村考察时提出的“沿海发达地区要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和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九届委员会第十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浙江省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纲要》,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宏伟战略目标。实施《纲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实现农业  相似文献   

2.
推进现代标准农田建设,是我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广东现代化农业示范区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等取得了非凡的成就。[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回顾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实践,论述了加快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是迎接国际市场竞争、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界定了园区的基本定位与功能,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黑龙江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4.
到2010年,北京郊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据京郊农业现代化的目标、现实基础、薄弱环节和有利条件,京郊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应通过以下途径:大力推进科技兴农;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快京郊城市化进程;大力保护环境;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5.
积极探索农业融资渠道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地纷纷提出了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主要抓手,余杭区作为第一批沿海开放的县(市、区)之一,围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大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狠抓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鼓励营销大户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式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因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根基。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建设现代化乡村,推动三农新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的农业经济组织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助于增加农民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社会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出现了运营管理不规范、缺乏核心竞争力等问题,以鲁汇佳瓜果蔬菜、心正生态农业合作社为例,探究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运营管理、资金支持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革和管理的对策,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等院校教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担负农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三农”的重大使命,农业农村现代化对农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深入剖析了农业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推动农业高等院校与农科院(所)深度融合发展,加大对农业高等院校的生均拨款投入,健全农业高等院校人才发展荣誉体系,构建适应行业特色发展的教师分类评价标准,提升教师基本素养、教学胜任力、科研胜任力和农业服务胜任力,打造农业院校跨学科交叉团队等政策建议,对于有效激发农业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加快高水平农业科技现代化等具有重要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科技园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产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历史已经结束,全国各地把加快农业高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作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的一项重大措施来抓,即将进入数量增长与质量效益提高并进的现代农业建设阶段。实践证明,试验、示范、推广是农业生产发展的“三步曲”。只有通过试验、示范,才能有效地推广现代先进的农业技术,优良的作物品种以及先进的农业经管方式和管理方法。因此,从现在起,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从而加强现代农业的试验、示范,必将促进中国农业向现代化迈进,加快中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的实现。 1 农业科技园区的内涵和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科技创新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支撑及根本出路.在阐述南通市农业基本现代化指标实现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的科技创新需求,提出了全面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满足实现农业现代化指标科技需求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关键点,关系到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度和农业科学化的发展,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效率的重要方面。八五九农场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农业区,在我省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加快农业信息化进程,是有效提高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环节。本文分别从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和当前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解决农村信息化建设问题的有效方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业信息化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目标。通过分析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指出了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加快农业信息化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浙江现代农业》2004,(1):44-48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力度,进一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加快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进程,特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13.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建设现代农业,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系统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实践证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了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加快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对策,以期促进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确保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带动了农业农村的深刻变革,催生了新的生产力,丰富了耕作制度,改造和提升了生产方式,为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当前,南通市正处于率先在江苏江北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处在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农业农村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要求日益提高,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南通农业要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突破,越来越离不开农业科技的引领和支撑。  相似文献   

16.
建立我国现阶段农业微观基础组织建设创新机制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农村生产组织的方式和经营组织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推进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其运行基础是应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文章结合分析我国农村资金积累的现状,提出了加快其积累步伐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业农村现代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解决当前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我国目前工作的重点,推动农业优先合理化发展,经过推行促进农业可持续化发展的政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对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实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可以有力地推动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保障了农民的基本利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抓住时机,调动人民的积极性,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富裕、强大的农业,振兴农村,推行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新时代条件下农村事业的宏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是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关键,只有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才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广元市是四川省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以广元市为例探讨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实践,对于推进现代化农业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阐述了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作机制,结合广元市耕地资源现状,分析广元市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实践探索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为广元市耕地保护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三大农业"的基本内涵,概述了兴化市"三大农业"的现状及效果,指出了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必要性,提出了"三大农业"现代化发展对策,以期实现当地农业又快又好发展,实现兴化市由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的伟大跨越。  相似文献   

20.
《浙江现代农业》2007,(C00):F0002-F0002,F0003
近年来,浙江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中心,先后作出了提前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建设“绿色浙江”、统筹城乡发羼、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快了农业发展步伐,引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深刻的变化,为现代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