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村》1998,(9)
一、为什么要稳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我国农村人多地少,不少地方经济还比较落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土地不仅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主要的生活来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稳定与否,直接关系到亿万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2.
一、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全面推行,带来了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影响着农业积累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愿、门觉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实现农村第2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一、进一步深化制度创新,从政策上保证农民增加收入伴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伞面推行,带来了过于分散的土地经营,影响着农业积累水平、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提高.要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引导农民自愿、门觉走向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实现农村第2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4.
自1979年起,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经历了30多年的实践历程.事实证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方面确实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避免了人民公社时期集体偷懒等现象.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社会化大生产日益发达的今天,土地承包制这一制度本身已成为当下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今天,多数人对三十多年前的农村集体化道路已经淡忘,而那些曾经为集体化奋斗过的人们却依然牢记。在他们看来,尽管改革前的农村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集体化的优越性至今不可否认。当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改革之初不仅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而且使农村有了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7.
小岗村的土地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始点,那里的实践引发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此后,中国农民和农村释放出了巨大的潜力,为早期改革的成功提供了诸多发展动力。  相似文献   

8.
新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从调整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开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到人民公社体制消解前,中国"三农"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制度方面,其焦点是人民公社体制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此消彼长,涉及"三农"领域生产关系调整和生产力改变.在农村改革实践与邓小平的双重推动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成为农业生产责任制主要形式,以...  相似文献   

9.
<正>(续第1期第36页)1.围绕建立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着力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1982年开始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释放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迅速解决了农民温饱问题。积极推进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2015年湖南省纳入全国整省推进试点省份,2016年全面展开,推动农村承包地所有  相似文献   

10.
一、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应建立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长期稳定的基础之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规律,使农户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能够极大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这种经营方式,不  相似文献   

11.
自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现和发展,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我国针对不同时代的特点,也调整了相应的土地政策。土地流转作为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土地政策,促使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我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就针对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正> 我省由于坚持把深化改革置于首位,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完善农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民家庭经济收入显著提高。“七五”时期  相似文献   

13.
正引言:农村土地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诞生至今已近30年了,作为农村的基本经济制度,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但也对当前"农民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农村土地制度的主要特征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包括耕地规模和小农经营,土地流转难造成适度规模经营难以实现;农村土地产权分配混乱,土地承包经营不稳定。"以块为主"  相似文献   

14.
试论在市场经济中发展农业与土地关系的良性变化湖南省金竹山电厂匡达人进入八十年代,在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八亿农民获得对土地的经营自主权,异军突起的乡镇企业,又进一步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起来,朝致富和现代化的道路奔...  相似文献   

15.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改革开放从农村起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分田到户,包产到户,责任到户,农民的个人生产能力得到尊重,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经营自主决定,农事管理自我安排,农业生产由被动变为主动,导致农村劳动力剩余,因此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农业生产力快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1996,(1)
丽水市农村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双层经营体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目前多数村、组(队)的土地承包15年陆续到期,为了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快奔小康的步代,丽水市就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作出了如下步署:一、稳定土地承包责任制,积极稳妥地做好土地承包期再延长30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我市农村在80年代初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995年达到了197亿元,比1983年的7.76亿元增长24.3倍,农民人均收入1995年为3488元,比1983年的239元增长13.5倍。如何进一步完善第二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市深化农村改革必须研究的一个新课题。因此,全面推行“两田制”,大力发展粮田适度规模经营已势在必行了。江泽民总书记在贯彻邓小平同志“两个飞跃”的讲话精神,把握农业改革和发展问题上,强调要从认识和实践上把握几条:一是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从全国多数农村地区来说,要保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相似文献   

18.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中国的农民从“大集体时代”步入了一家一户生产经营的小天地。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单打独斗的小天地与变幻莫测的大市场越来越不相适应,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开始显山露水,一个个现实问题困扰着许多农户。单家独户的农民在市场大潮中犹如汪洋中一叶小舟,不知驶向何方?  相似文献   

19.
李雍 《饲料博览》2008,(7):I0005-I0010
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国农业飞速增长,从而导致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从长期短缺转向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根本性变化。在农产品供求矛盾得到基本解决的情况下,农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卖难”交替出现、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日益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中国农村依旧实行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逐渐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存在着势单力薄、难以抵抗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等众多弊端.本文在对山西省运城市农业发展状况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集团化生产这一新的经营模式.这种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小家庭生产的弊端,有效地解决农村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