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夏季高温小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夏季高温种植和消费习惯的耐热、抗病、商品性好的小白菜品种,主要有早熟5号、‘华冠’、‘夏美’‘、狮跑’等耐热青梗菜、长梗白等。2、土壤处理:小白菜对土壤要求较高,在对前茬作物及时拉秧清园的同时,如果前茬作物采收结束时发生涝害、病害发生重等现象,应使用石灰、真菌性药剂等进行土壤消  相似文献   

2.
夏季高温小白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夏季高温种植和消费习惯的耐热、抗病、商品性好的小白菜品种,主要有早熟5号、‘华冠’、‘夏美’、‘狮跑’等耐热青梗菜、长梗白等。2、土壤处理:小白菜对土壤要求较高,在对前茬作物及时拉秧清园的同时,如果前茬作物采收结束时发生涝害、病害发生重等现象,应使用石灰、真菌性药剂等进行土壤消毒;如果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应用大水漫灌洗盐,灌  相似文献   

3.
夏季高温小白菜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品种选择选择适合本地夏季高温种植和消费习惯的耐热、抗病、商品性好的小白菜品种,主要有早熟5号、‘华冠’、‘夏美’、‘狮跑’等耐热青梗菜、长梗白等。2、土壤处理小白菜对土壤要求较高,在对前茬作物及时拉秧清园的同时,如果前茬作物采收结束时发生涝害、病害发生重等现象,应使用石灰、真菌性药剂等进行土壤消毒;如果棚内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应用大水漫灌洗盐,灌水前大棚四周筑起土围,使其高出土壤表面,灌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筛选出适宜水培生产的青梗菜品种。【方法】采用水培法种植6个青梗菜品种(‘84’、‘87’、‘104’、‘105’、‘CA19’、‘108’),定植33 d后采收,测定产量、形态、营养、风味指标,通过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品种优劣。【结果】产量指标表现最好的是青梗菜‘104’,次之的是青梗菜‘108’;形态指标表现最优的是青梗菜‘CA19’,次之的是青梗菜‘105’;营养指标表现最好的是青梗菜‘108’,次之的是青梗菜‘87’;风味指标表现最优的是青梗菜‘87’,次之的是青梗菜‘84’。综合分析6个青梗菜品种的各类指标,青梗菜‘84’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高,为0.594 0;青梗菜‘87’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次之,为0.551 7;青梗菜‘108’的综合隶属函数值较低,为0.455 9;青梗菜‘CA19’的综合隶属函数值最低,为0.447 3。【结论】青梗菜‘84’、‘87’是相对适宜本水培生产条件的品种,青梗菜‘108’、‘CA19’相对不适宜本试验中的水培生产条件。  相似文献   

5.
1、品种选择 选择适合夏季高温种植和消费习惯的耐热、抗病、商品性好的小白菜品种,主要有早熟5号、“华冠”、“夏美”、“狮跑”等耐热青梗菜、长梗白等。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适合鱼菜共生栽培系统的耐热生菜品种,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高温条件下处理的生菜品种(含对照)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不同生菜品种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其中生菜品种‘辛普森’和‘罗马直立生菜’表现较好。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10个耐热指标通过降维处理转化成2个互不干扰的主成分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93.11%。基于耐热性综合评价将11个生菜品种聚成3类:不耐热品种、中等耐热品种和耐热品种。其中,耐热生菜品种为‘罗马直立生菜’‘辛普森’‘美国大速生’。该聚类结果与供试生菜品种的耐热指纹图谱聚类结果基本吻合,说明该评价体系可以很好地反映参试生菜品种的综合耐热能力。  相似文献   

7.
9个杜鹃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a生杜鹃扦插苗功能叶(成熟叶)的叶圆片为试验材料,应用电导法测定了9个杜鹃品种在40、45、50、55、60、70℃温度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求得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高温胁迫处理下盆栽扦插苗叶片的褐变指数进行验证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叶片在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增加呈"S"形曲线;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对供试品种进行耐热性排序:‘石岩’(53.84℃)‘琉球红’(52.71℃)‘白丹麦’(52.35℃)‘天章’(51.62℃)‘春诗’(51.33℃)‘大青莲’(50.67℃)‘粉五宝’(48.40℃)‘御代之荣’(47.40℃)‘霞红’(46.92℃)。说明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能准确反映杜鹃各个品种的耐热能力;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和褐变指数对杜鹃的耐热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杜鹃这些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石岩’、‘琉球红’,为强耐热品种,平均高温半致死温度为53.28℃;第Ⅱ类包括‘天章’、‘春诗’、‘白丹麦’和‘大青莲’,为中等耐热品种,平均高温半致死温度为51.49℃;第Ⅲ类包括‘粉五宝’、‘御代之荣’和‘霞红’,平均高温半致死温度为47.60℃,为不耐热品种。研究杜鹃品种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的关系,可为耐热杜鹃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云南26个县(市、区)的主栽烤烟品种‘K326’‘云烟87’‘红花大金元’中部叶烟梗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烟梗化学成分受环境和栽培条件影响很大,不同品种中部叶烟梗仅总氮和钾含量差异显著,其余化学成分差异不显著;通过聚类分析方法把云南26个烤烟县(市、区)的‘K326’划分为4个类别,分别是高糖低钾区、高糖低氯区、低糖低氯区、低糖高氯区,地域相邻的县(市、区)间烟梗化学成分较相近.  相似文献   

9.
一、品种选择芹菜栽培在北方分为春芹菜、夏芹菜、秋芹菜,其中以春秋两季为主,又以秋季生长最好,产量较高。目前在生产中普遍栽培的芹菜品种有:青梗芹、绿梗芹、白梗芹、美国芹等。芹菜耐阴、耐湿、耐低温而不耐高温。为此,作夏季栽培的芹菜,宜选择耐热、生长快的早熟或中熟品种,如绿梗芹菜、青梗芹菜。  相似文献   

10.
球根秋海棠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永红  李萍  秦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07-1809
以球根秋海棠为试验对象,研究不同品种间的耐热性差异,以筛选能露地种植越夏的品种。试验对秋海棠叶片的气孔数量和结构、体内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以及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测定探讨其与耐热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龙翅的耐热性最强,较耐热的球根秋海棠品种为‘景色系列’和感‘召力系列’。  相似文献   

11.
对正常条件和盐胁迫条件下13个芍药品种部分耐盐生理指标的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耐盐品种在盐胁迫条件下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上升值明显小于不耐热品种,而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上升值均比不耐热品种高,这些生理指标的变化与芍药品种的耐盐性有明显的相关性。上述生理指标均可作为芍药品种耐盐筛选指标体系,并从13个品种中筛选到4个耐热芍药品种,分别为‘粉玉奴实生苗3’、‘奇花露霜’、‘银边红阁’、‘红盘彩球’。研究结果也为其他园林植物的耐盐筛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优松55’是以细胞质雄性不育系‘HL-105’为母本,以自交系‘HL-4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松散型花椰菜一代杂交新品种。华北地区秋露地从定植至收获55 d左右,株型半开张,叶片长披针型,叶色深绿;花球半球型,半松周正、雪白细嫩、青梗。该品种具有抗晒,耐热抗病,口感脆嫩,品质优,早熟性好等特点。单球质量1.25 kg左右,栽培适宜密度为33 000~39 000株·hm-2,产量约为45 000 kg·hm-2。适合在京津冀、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秋季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13.
实验以5个月季(Rosa chinensis)品种带叶枝条为实验材料,将其放置于25、35和45℃人工气候箱内处理24 h,测定不同品种叶片的丙二醛、相对电导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并结合露地生长形态观察综合比较。结果表明‘白柯斯特’综合耐热指数为30.5且夏季露地生长状态良好,具有较强的耐热性,‘北京红’和‘绯扇’耐热性稍弱于‘白柯斯特’,‘蓝斯带’和‘小香槟’的综合耐热指数最低,分别为21和22.5,具有较差的耐热性。实验结果可为月季品种的耐热性筛选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10个紫苏新品种在北京地区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适宜北京本地种植的优良紫苏品种,从河北、贵州等地引种10个紫苏新品种(系),以北京本地传统紫苏品种为对照,筛选出在北京适应性强、产量高、有效成分含量高的品种。试验结果显示,供试品种在生育期、农艺性状、抗性等指标上均较优,河北品种‘冀紫2号’和贵州品种‘奇苏2号’表现突出。在生物量产量方面,‘冀紫2号’和‘奇苏2号’叶片产量最高,二者平均单株叶片产量分别为0.17 kg和0.16 kg,叶片口感好。分别测定不同品种的茎、叶种子的有效药用成分结果显示,‘奇苏2号’叶片挥发油含量为0.78%(mL/g),茎梗迷迭香酸含量为0.52%,种子迷迭香酸含量为0.68%;‘冀紫2号’叶片挥发油含量为1.01%(mL/g),茎梗迷迭香酸含量为0.67%,种子迷迭香酸含量为0.62%,3种不同药用部位的药效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供试品种田间抗性调查结果表明,‘奇苏2号’和‘冀紫2号’均优于其余品种。综合生育期长短、不同部位有效药用成分、抗性等指标,‘奇苏2号’和‘冀紫2号’整体表现较好,可作为潜力品种在北京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方式,对10个生菜品种(‘意大利’‘海南清脆玻璃’‘四季耐抽薹’‘耐热’‘大速’‘中国台湾绣球’‘日本结球’‘日本紫叶’‘红霞紫叶’‘法国紫红花叶’)进行Cd胁迫处理(CdCl2?2.5H2O含量分别为 2、10 mg/kg),测定各处理植株叶片和根部的镉含量。以生菜幼苗株高、叶宽、根长、地上部干质量、根干质量、叶绿素含量的镉耐性系数为衡量耐Cd性依据,综合评价生菜的耐Cd能力:由主成分分析将生菜生长性状的耐镉系数变换为3个相互独立的综合指标,包含所有数据86.22%的内容;通过隶属函数法,计算生菜苗期Cd的耐受综合评价值(D),对生菜品种进行聚类,将10个生菜品种划分为耐Cd(‘法国紫花红叶’‘红霞紫叶’‘四季耐抽薹’)、中度耐Cd(‘日本紫叶’)、高度耐Cd(‘意大利’‘耐热’)以及Cd敏感(‘日本结球’‘海南清脆玻璃’‘大速’‘中国台湾绣球’)4种类型;通过逐步回归法构建生菜耐Cd性评价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叶宽和株高对生菜耐Cd性影响显著,可以作为生菜耐Cd性评价的鉴定指标;‘意大利’‘耐热’的植株镉含量富集量较低,属于耐Cd、可食部位低Cd积累品种。  相似文献   

16.
蒋昌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344-12346
[目的]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中热诱导表达模式及RcLEA基因对多种非生物胁迫耐性。[方法]将耐热和不耐热月季品种进行38℃/3h热激处理,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的热诱导表达模式;为验证月季RcLEA基因功能,将其转化E.coliBL21,将重组菌株BL21分别置于4、50℃及LiCl、NaCl、Na2CO3、CdCl2、H2O2胁迫下,研究重组菌株对高温、低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果]38℃/3h热激处理后,该基因在耐热月季品种‘曼海姆宫殿’(Schloss mannieim,SM)、‘赌城’(Lasvegas,LV)中强表达,而在不耐热品种‘新十全’(Kordes Perfecta,KP)弱表达或不表达,表明该基因与月季耐热性关系密切。重组菌株提高了对高温、低温、重金属、高盐、高pH值、氧化等非生物胁迫的耐性,表明RcLEA参与了上述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该基因导入不耐热月季品种提高月季耐热品质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月季等园林观赏植物的耐热品种筛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葡萄不同组织部位白藜芦醇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有机溶剂法提取不同品种葡萄的种籽、果皮、果梗、叶片、叶柄中的白藜芦醇,并对其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葡萄品种间白藜芦醇含量差异较大,供试葡萄品种中以‘黑比诺’白藜芦醇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组织部位白藜芦醇含量差异也较大,其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果梗、叶片>果皮>种籽>叶柄.在所有测试品种中‘贵人香’果梗中白藜芦醇含量最高,达6 299.52×10-2μg.g-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明确4种不同籼稻品种苗期耐热性差异,为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法 采用水稻基因组重测序、表型鉴定结合转录水平分析综合评价华南地区高产常规水稻品种‘南秀美占’、杂交稻恢复系‘R5518’及香稻品种‘九里香’和‘南晶香占’的苗期耐热性。结果 ‘南晶香占’苗期耐热性相对较弱,‘R5518’耐热性中等,‘九里香’和‘南秀美占’表现出苗期耐热性强于另外2个品种;通过比较水稻抗热相关基因在这4个品种的单倍型、荧光定量数据与表型数据,发现‘九里香’在OsTT1表现出较多的变异,而其他水稻耐热QTLs上,4个品种单倍型较为一致,可能OsTT1贡献了‘九里香’部分耐热性;表达模式上,OsHSF7OsHSP71.1OsHTS1基因表达趋势与水稻耐热性评价比较一致,表明这3个基因可能参与该研究中的4个籼稻品种耐热性调控。结论 由于一些耐热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基因移码、剪切转录本出错,造成基因失活,导致不同籼稻品种的苗期耐热性差异。该项研究结果可为水稻耐热性育种全基因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月季RcLEA基因表达提高大肠杆菌对非生物胁迫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中热诱导表达模式及RcLEA基因对多种非生物胁迫耐性。[方法]将耐热和不耐热月季品种进行38℃/3h热激处理,研究RCLEA基因在月季品种中的热诱导。表达模式;为验证月季RcLEA基因功能,将其转化E.coliBL21,将重组菌株BL21分别置于4℃、50℃及LiCl、NaCl、Na2CO3、CdCl2、H2O2胁迫下,研究重组菌株对高温、低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果]38℃/3h热激处理后,该基因在耐热月季品种‘曼海姆宫殿’(Schlossmannieim,SM)、‘赌城’(Lasvegas,LV)中强表达,而在不耐热品种‘新十全’(Kordes'Perfecta,KP)弱表达或不表达,表明该基因与月季耐热性关系密切。重组菌株提高了寄主大肠杆菌对高温、低温、重金属、高盐、高pH值、氧化等非生物胁迫的耐性,表明RcLEA参与了上述非生物胁迫的响应。[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该基因导入不耐热月季品种提高月季耐热品质及其机理研究提供了思路,也为月季等园林观赏植物的耐热品种筛选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特色叶菜品质比较及硝酸盐累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种特色叶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特色叶菜产量、营养品质的差异及生长期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筛选出品质好、硝酸盐含量低的特色叶菜品种,并为硝酸盐含量的降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特色叶菜的产量、营养品质及硝酸盐累积存在显著差异。芝麻菜6个品种中,‘板叶芝麻菜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和叶绿素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苦苣4个品种中,‘北京花叶苦苣’的含水量、VC、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京水菜3个品种中,‘白梗千筋京水菜’的单株鲜质量、叶片数、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3种特色叶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对3种特色叶菜及其品种间产量、品质比较,筛选出‘板叶芝麻菜1号’‘北京花叶苦苣’和‘白梗千筋京水菜’3个最优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