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表见代理作为一项重要民事立法制度,在我国《民法通则》中未作规定,仅仅规定于修订后的《合同法》中,因此关于表见代理,目前在民法理论上仍存在诸多争议和分歧。本文从考察表见代理的功能出发,详细研究了表见代理的特殊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2.
表见代理是我国民法中一项重要的民事法律制度,其构成要件早在《合同法》的起草过 程中就产生了两种学说,现在法律对于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中是否应当考虑被代理人可归责性 因素仍然留白。随着市场交易的快速发展,交易安全的考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表见代理的 案例也逐渐增多,表见代理制度本身的缺陷也随之显现,为弥补缺陷应当将被代理人的可归责性 因素加入到其构成要件之中且应参照风险归责的标准予以判断。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各国保险界和法学界均称最大诚信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2002年10月,我国在总结保险市场经验的基础上,对《保险法》进行了修改,总则部分唯一一处改动是增加第五条,该条规定:“保险活动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与修改之前只是将诚实信用原则与遵守法律和遵循自愿原则规定在同一条文中的保险法相比,此次将其独立成条,显然突出了诚信原则在保险法中的地位。那么我国《保险法》中的诚信是否也应具有“最大”性,它在《保险法》中有哪些体现,又有何局限性?本文试就此作一些分析,以求教于大家。  相似文献   

4.
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一直是理论界争论不休的问题。从价值层面分析,“双重要件说”更符合表见代理制度设立的初衷,从法理层面分析,“双重要件说”相较“单一要件说”更具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张长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727-8729
摩尔多瓦于2004年7月制定了《农业部门生产风险补贴保险法》,为实现农业保险制度顺利转型提供了制度保障。介绍了该法的立法背景和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其对我国制定政策性农业保险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保险法基本原则的保险利益原则,既是保险法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保险实务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特别在货物运输保险中,关于保险利益的认定比较复杂,应该根据卖方买方对保险标的所承担的风险以及有关合同法律规定来进行判定.  相似文献   

7.
保险法在经历了一次修订之后更加的完善了,但是新修订的保险法在保险业的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保险法第十七条对被保险人和投保人的告知义务作出的以询问告知为限的规定就不太符合实际实际情况。本文就这一问题对如实告知义务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法制化是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我国跨越商业性和政策性的农业保险立法模式已然成为阻碍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病因”,有必要借鉴国际经验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进行专门立法。基于日本《农业保险法》,分析日本农业保险法的发展历程、法律框架和基本特点,探讨我国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方面可以借鉴的经验做法。研究表明,日本在建立农业保险制度之初就对其进行了单独立法,法律条款不仅包括政府在农业保险中的职责、保险责任、保障水平、违规处罚办法等基本内容,还基于农业保险的外部性特征对财政、再保险等各项配套支持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具有法律内容全面、规定强制性保险项目、与其他法律协同配合等特点。我国颁布的《农业保险条例》虽然填补了农业保险法规制度的空白、初步确立了农业保险制度架构、明确了农险经营的法律责任,但与日本相比仍存在立法目标未能体现战略意义、与其他相关法律错位、对政府行为缺乏规定、市场准入退出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因此,中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立法经验,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立法中规定制度模式、财政支持方式、费率厘定要求、大灾风险分散体系等法律规范,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9.
受益人是保险理论与实践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法律术语,我国《保险法》对受益人作了初步规定。但是,相对于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业务的迅猛发展,与受益人相关的理论准备、还是立法司法都显得不足,致使保险理论与保险实践产生一些不协调的问题。本文从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的实践工作出发,尝试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作些探讨,对现行保险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若干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周倩 《现代农业研究》2021,(11):151-152
随着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农村地区人民物质生活保障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农村地区居民已进入人口老龄化时期,农村地区居民所需要面临的各种养老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它直接关系到了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日趋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压力。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我国的《保险法》,切实接近农民的生活,对我国养老保险作出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保险法》的颁布实施,财险与寿险的分业经营,我国寿险业出现了较大的发展势头。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寿险业在整个寿险业中应占主导地位。为此,我们对陕西省澄城县农村寿险市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5,(12):9-12
世界上约有40多个国家推行或试验农业保险.鉴于农业保险的特殊性,一般适用于各种商业保险的《保险法》不适用或不完全适用于农业保险.因此,在举办农业保险时,各国均先制定农业保险法及其实施细则,确定其基本法律依据,规范其制度和行为,以保证农业保险体系的顺利建立和业务的协调运作,使农民的利益得到保障.本文主要研究了美国、加拿大、日本、菲律宾这几个典型国家农业保险立法的背景、内容及其变化,希望通过比较和分析,对我国农业保险立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保险利益是保险中经常强调的重要原则。在新保险法中做了相应的修订,添加了新的内容。我国保险利益的确定在利益原则基础上加入了同意主义的内容,以适应成文法国家的需要。此外,在与财产保险进行对比中发现人身保险利益的要求时效有所不同,是适应人身保险特点的体现。在人身保险时效的问题上进一步探讨了一个在案例中比较常见的离婚事件中的人身保险合同的解除与否,以及作为财产的分割问题。  相似文献   

14.
告知义务源于保险法中最大诚信原则,属法定的先契约义务,具有单方性、诚信性、有限性、衡平性等特点。其主体范围仅限于保险合同中的投保人。当投保人违反告知义务时,则赋予保险人以解约、免责等权利,但要根据义务违反者主观方面的不同予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5.
机动车车辆保险单中的第三者责任险是否属于强制保险?保险公司和车主们往往有不同的见解。远安县人民法院在日前审结的一起涉及第三者责任险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中,认定第三者责任险具有法律强制性,不是保险法意义上的商业险,因此判令保险公司赔偿车主王某2636.54元经济损失。王某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农业损失占了相当比重。建立完善的农业风险保障制度,是我国农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最基本的保证。而农业保险法在我国的缺位,极大制约了农业保险的功能在我国的有效的发挥。本文在对国外农业保险法律进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构建我国农业保险法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7.
射幸合同具有双务性、履行的不确定性和对价的不均衡性等特点.作为典型的射幸合同,保险合同具有射幸舍同的基本特征,但又与其它射幸合同有一定的区别.保险合同的射幸性是引发保险合同道德风险的原因之一,而免责条款则是避免道德风险的制度保障,有其天然的合理性.我国<保险法>第18条有关"免责条款效力"的规定从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免责条款的正当性,应当予以修正.  相似文献   

18.
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对于维护存款人利益、公众信心以及银行体系安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银行业面临较大风险, 资本充足率不高, 资产质量较差, 不良资产过多。与此同时, 在银行和存款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很好解决, 存款人的利益将受到重大损失。在这种情况下, 制定存款保险法, 建立我国存款保险法律制度, 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国外农业保险成功经验对构建中国农业保险模式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国外农业保险成功经验(一)美国美国于20世纪30年代开始试办农业保险,并以农作物保险为主要组成部分,由此习惯上称其农业保险为“农作物保险”。经过近70年若干次的实践探索与创新,美国农作物保险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作物保险向现代风险管理制度的历史性演变,其保险密度已高达70%左右。归纳其成功经验主要有4个方面:1.建立与时俱进的法律保障体系美国现行的农作物保险是由参议院提议后,经过14年的论证于1938年在《联邦农作物保险法》中确立的。该法规定了农作物保险的目的、性质、开展办法和经办机构等内容,为联邦政府在1939年全面实施农…  相似文献   

20.
新保险法生效后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增加的不可抗辩条款不太完善,应规定其适用的例外情况;对保险人如何履行说明义务应当规定详细的实施细则;对保险标的"危险程度显著增加"应明确解释何为显著增加,这样在实施中才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