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优良笋用竹种红哺鸡竹为试验材料,采用SPAD叶绿素测定仪测定了不同经营水平和林分密度竹林1~3年生立竹的不同竹冠部位(上部、中部、下部)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竹林经营水平对不同年龄立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明显影响,集约经营竹林显著高于粗放经营竹林.在实验林分密度范围内,相同经营水平竹林林分密度对立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高林分密度集约经营竹林竹冠下部的立竹叶片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地高于上部和中部,并以中部最小,低林分密度集约经营竹林随竹冠部位的下降而升高,高林分密度粗放经营竹林随竹冠部位的下降而降低,而低林分密度粗放经营竹林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不同栽培措施对红叶石楠红叶期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a生红叶石楠为材料,研究育苗方式、光照奈件、修剪强度、栽植密度、供水量、施肥量等不同栽培措施对红叶石楠红叶期及其叶片颜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红叶石楠组培苗的红叶期比扦插苗长;②红叶期随着光照强度增强而变长;③适当增加红叶石楠的修剪强度,有助于延长红叶期;④在红叶期,栽植密度越小,植株下部叶片颜色越深;⑤每隔10d左右浇一次水,有利于延长红叶期;⑥每隔10~15d施一次含3%左右的氮肥,有助于延长红叶期.  相似文献   

3.
以红叶石楠不同叶龄的叶片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净光合速率日变化(Pn)、光响应曲线、比叶重(LMA)、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生理指标,估算不同叶龄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和表观光量子效率(AQY),揭示其不同叶龄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结果表明,(1)不同叶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双峰曲线;(2)叶龄较小的叶片Pn受蒸腾作用(Tr)和光照强度(PAR)影响较大,叶龄较大的叶片Pn受气孔导度(Cond)和相对湿度(RH)影响较大;(3)随着叶龄增加,叶片光合能力不断增强;20d生叶片光饱和点显著小于10d生叶片,对光照更加敏感;叶片的光补偿点和叶绿素a/b变化不显著,各叶龄叶片对弱光的利用能力变化不明显。本研究阐明了红叶石楠不同叶龄叶片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因素,为红叶石楠的栽培和日常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于不同程度石漠化区的枫香人工林中采集其不同部位的叶片为试材,对石漠化区枫香的抗逆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枫香上部叶片的SOD含量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逐渐增长的趋势,下部叶片SOD含量则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下部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逐渐增长的趋势,而上部叶片脯氨酸含量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增长趋势;上部叶片的MDA含量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的趋势,下部叶片的含量则随着石漠化程度的加深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枫香叶片脯氨酸含量与MDA含量呈显极著负相关,与SOD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与不同叶色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含量和分布,以及与细胞超微结构的关系,为明确元宝枫叶片呈色的内部机制提供细胞学依据,为揭示红叶植物变色机制提供参考。【方法】分析元宝枫叶片颜色属性,测定各颜色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含量,观察叶片各组织中色素分布情况,使用透视电镜观察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和其他细胞器的超微结构。【结果】元宝枫不同叶色叶片色素含量、分布和超微结构均存在差异。1)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极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绿叶,叶绿素含量较低。黄叶叶绿素含量最低,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红叶,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含量比值显著高于绿叶和红叶(P<0.05)。绿叶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P<0.05)高于黄叶和红叶,花色素苷含量显著(P<0.05)低于红叶,与黄叶之间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元宝枫叶片色素含量比值均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2)元宝枫叶片上下表皮细胞均无色素分布,花色素苷主要分布于栅栏组织。红叶花色素苷分布明显,绿叶和黄叶花色素苷分布较少。黄叶类胡萝卜素分布明显,在海绵组织也有花色素苷分布。3)嫩绿色...  相似文献   

6.
以着色前的新红星果实为材料,采用液相氧电极和光谱仪对不同部位离体果皮圆片的光合放氧速率以及绿色果皮光合色素含量和光合能力随果实发育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阳面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明显大于阴面果皮。纵向比较可知:萼端部位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最大,果肩部位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最小,阳面中部果皮的光合放氧速率与纵向平均值接近,具有较好的代表性。随着果实发育,苹果绿色果皮的光合速率和单位面积果皮中的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但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的比值则逐渐增加。苹果绿色果实发育的中后期,随着果皮光合功能的下降,果皮中叶绿素也显著降解可以减少果皮对光能的吸收,减轻果皮的光抑制,这可能是苹果果实对光环境的一种适应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红叶石楠为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是石楠属杂交种的统称。常见的有红罗宾、红唇两个品种,其中红罗宾观赏性更好,它是由石楠与光叶石楠杂交而成。红叶石楠的叶色可随叶片新老程度变化而变化,春秋两季时,新梢和嫩叶火红亮丽,极具观赏价值,在园林绿化美化中极具应用价值。红叶石楠生长速度快,在幼苗期,年生长量可达  相似文献   

8.
西藏色季拉山冷杉树冠营养元素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1年10月15日至25日在色季拉山生态系统定位站原始冷杉林,采用标准地调查取样与实验室分析,测定了其优势树种急尖长苞冷杉林冠的养分,结果表明:1年生叶片养分总含量是多年生叶片的1.12倍;叶片在树冠阳面养分总含量高于阴面;林冠的不同高度叶片的养分含量不同;同一枝条不同部位的叶片在养分含量上也有一些差异.枝条与叶片有着相似的养分含量分布规律,这种一致性说明在养分的分配、积累过程中,枝条和叶片对养分的利用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   

9.
以含有RD29A目的基因和NPTⅡ筛选基因的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GV3101和EHA105侵染饲用型四倍体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国槐(Sophora japonica L.)和红叶石楠(Davidson Photinia)的组培苗叶片,研究3个树种对根癌农杆菌菌株和不同抗生素(替门汀和头孢霉素)的敏感性、以及根癌农杆菌菌株对3个树种的侵染能力。结果表明,不同树种、不同根癌农杆菌株和不同抗生素种类均对转化效果产生明显影响,红叶石楠是最佳受体材料,3个菌株侵染后的平均抗性愈伤率为37.0%,其次为国槐,四倍体刺槐最低;根癌农杆菌菌株LBA4404侵染能力最强,3个树种的平均抗性愈伤率达到33.3%、平均分化率达到17.6%;替门汀对农杆菌侵染后的红叶石楠组培叶片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对廊坊地区饲料型四倍体刺槐不同生长时期及不同部位叶片的粗蛋白质、Ca、P等常规营养成分和不同生长时期叶片的氨基酸组分的分析结果表明:饲料型四倍体刺槐叶片不同生长时期的营养成分中,粗蛋白含量在生长时期极显著高于叶片变色期,中性洗涤纤维在7月15日显著低于10月5日;7月15日不同部位叶片的营养成分中,上部叶片的粗蛋白、粗脂肪及P含量均高于下部叶片,而粗纤维、粗灰分及Ca含量则是下部叶片高于上部叶片;不同生长时期叶片均含18种氨基酸,其含量随时间的推移呈下降趋势,且在生长时期较苜蓿草粉高或与之相当.  相似文献   

11.
以2年生小叶红叶石楠和红叶石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0(CK),-0.3(T1),-0.9(T2)和-2.0(T3)MPa等4种水势条件下的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等5个生理指标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小叶红叶石楠和红叶石楠叶片相对含水量随胁迫加重逐渐降低并与CK有极显著差异(P0.01),前者在轻度胁迫(T1)时就出现严重的失水,仅为CK的49.84%,而后者逐渐下降,并始终高于前者;2种植物叶片的MDA含量随胁迫增强变化趋势不同,前者在轻度胁迫(T1)和中度胁迫(T2)下叶片中MDA含量没有明显变化,重度胁迫(T3)时比CK增加73.68%,而后者在T1时急剧上升,T2时达到最大值,超过CK 230.56%,膜脂出现了明显的氧化现象;2种植物叶片的脯氨酸含量随胁迫增强呈单峰曲线变化,前者在T1时急剧上升至峰值,为CK的16.26倍,而后者在T2时达到峰值,为CK的10.12倍,各胁迫强度下前者均高于后者;2树种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在各胁迫强度下均较CK极显著(P0.01)减低,前者可溶性糖含量在T1时急剧下降至最低值,为CK的25.37%,T2和T3时稳定,而后者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T2时最低,为CK的43.56%;2树种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随胁迫强度增加有不同变化,前者在T1时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迅速上升,超过CK 79.07%,并在T2和T3时保持稳定,有利于抵御干旱胁迫造成的伤害,而后者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低于前者,且在T3时明显下降,更易受到干旱胁迫伤害。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长激素和基质等因素对红叶石楠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扦插基质、生长激素及其质量浓度和插条类型等4种因素3种不同水平处理对红叶石楠插穗生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红叶石楠插穗生根的主导因素是激素种类,其次是插穗类型和扦插基质,激素质量浓度的影响最小;激素IBA处理的插穗生根率极显著(α=0.01)优于NAA和GRR,绿枝中部和上部插条生根率极显著(α=0.01)优于下部,扦插在基质A1和A2更易生根.红叶石楠扦插的最佳处理组合为:以混合的珍珠岩、泥炭与砻糠灰(体积比1∶1∶1)为基质,选用绿枝中部插条,在IBA500 mg/L中浸泡2 h,扦插生根率高达98.12%.  相似文献   

13.
干旱胁迫对小叶红叶石楠光合及其他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年生小叶红叶石楠扦插苗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控水试验,测定在不同程度的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及光响应等生理指标,以分析其生理响应。结果表明:(1)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MDA、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之间无显著(P0.05)差异,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下降,仅为对照的47.16%;MDA含量快速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则急剧上升,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加剧,小叶红叶石楠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表观量子效应均呈下降趋势;(3)综合分析各生理指标,认为小叶红叶石楠在干旱胁迫下,通过减少叶片相对含水量,增加渗透调节物质,降低光合速率等生理响应,来抵御干旱胁迫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红叶石楠在山地上的栽植效果,2011年在建阳范桥国有林场进行红叶石楠不同坡位、不同施肥处理对比试验。对6年生的红叶石楠试验林调查结果表明:在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平均地径生长量0.9 cm·a~(-1),平均树高生长量48.8 cm·a~(-1),平均冠幅生长量28.4 cm·a~(-1)。不同坡位对红叶石楠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下坡>中坡>上坡,且下坡与中坡、上坡间均达到显著差异。不同施肥处理红叶石楠的地径、树高、冠幅的生长量大小均表现为施基肥+追肥处理>追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且3种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山地上栽植红叶石楠是可行的。选择山地的下坡位,采用施基肥+追肥的施肥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红叶石楠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城市生活污泥的资源化利用,选取大叶黄杨和石楠进行了以污泥和泥炭作基质的盆栽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比例的处理比较了污泥和泥炭作基质在植物生长状况、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基质保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基质上的植物株高和地径的增加、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基质保水能力不同.污泥基质上的大叶黄杨株高生长量和石楠的地径生长量以及两种供试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泥炭基质;无论是种植大叶黄杨还是石楠,污泥基质的含水量低于泥炭,但两种基质的水分损失速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转基因红叶石楠抗冻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转基因红叶石楠组培苗不同温度条件下耐受低温试验,得出:0℃冷冻处理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及对照均无明显受冻害现象;在-3℃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在冷冻48h后过半数存活,未转基因苗在冷冻48h后全部死亡;在-12℃条件下,转基因红叶石楠在冷冻12h后全部死亡,未转基因苗在冷冻6h后全部死亡;试验证明沙冬青抗寒基因转入红叶石楠中抗寒性获得表达。  相似文献   

17.
烤烟叶片田间生长过程中叶片干鲜比值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间状况下对烤烟下、中、上三个部位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叶片干鲜比值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烤烟田间叶片生长发育过程中,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干鲜比值表现为随之增加的变化规律,不同烟叶部位之间叶片干鲜比值的差异显著,而不同叶龄之间叶片干鲜比值的差异不显著。随着叶龄的增大,三个烟叶部位叶片干鲜比值的变化不尽一致,下部叶表现出随之缓慢降低的变化规律,中部叶表现为“锯齿”型的变化,上部叶表现为随之逐渐增加的变化规律。相关分析表明,叶龄与叶片干鲜比值之间呈不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术测定不同发育时期的红叶石楠叶片色素含量,并对2种方法进行比较,以期为植物色素测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园林普遍存在着植物景观单调的问题。调查发现,住宅小区中树种最多的为5 8个,最少的仅为2 1个,并有近2 0个品种出现的频率为10 0 %。与传统的乡土品种红花木继木等彩叶树种相比,红叶石楠到底“优”在什么地方呢?专家们认为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生物学特性方面,红花木继木的叶片革质化程度低,红叶石楠叶片革质化程度高,因此更有耐寒力。红花木继木仅适宜在酸性土壤种植,而红叶石楠酸碱兼可,对土壤要求不高;红花木叶片为暗紫红色,色质杂而不纯。而红叶石楠红色亮艳,且能长久保持,具有更好的观赏性。另一方面园林应用的广泛性,红叶石楠生…  相似文献   

20.
选取金叶女贞和红叶石楠这2种彩叶灌木作为材料,采用对这2种灌木的定植、差异化光照处理、不同时期苗木的叶片生理指标测定等措施,检验出了光照对2种灌木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强度与2种灌木花色苷含量、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的比值呈正相关,而类胡萝卜素相对含量高,使金叶女贞呈现黄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