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山西省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12-217
基于山西省108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0年近50 a的逐日气象资料,通过查阅文献和实地调研,构建了适合山西本地化的日光温室低温寡照灾害指标,运用IDL编程语言对数据进行筛选,计算出不同等级灾害发生的次数;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低温寡照灾害指数,对灾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GIS技术进行克里金插值,得到了山西省低温寡照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西省低温寡照灾害主要发生在冬季,占全年灾害的90%之多,以1月份最为频繁;山西省低温寡照灾害主要分布在大同盆地、忻定原盆地、太原晋中盆地以及长治盆地,其余地区发生较少;山西省低温寡照灾害发生频率随时间推移呈不断增加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后呈几何指数增长,其中以重度灾害增加较为明显。该研究结果可为山西省设施农业布局、气候资源利用和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莱芜市的光热资源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低温、寡照等灾害对设施农业发展的影响更加显著。利用莱芜市35年(1981—2015年)的观测资料,对冬季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光、温气候资源的变化特点进行了分析评估,同时利用近10年区域站资料,对同期气候资源以及气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莱芜市冬季气温在波动中上升,低温日数减少,对设施农业生产有利,但日照时数减少,低温、寡照等对茄果类设施蔬菜的影响更加剧,应做好极端低温和寡照灾害的应对措施。在空间分布上,莱芜市冬季气温呈现从西南部平原到东北部山区递减的趋势,低温灾害、风灾等灾害东北部山区多,影响程度重;西南部平原灾害少,影响程度低。设施农业生产的发展远景,西南部平原区优于东北部山区,东北部山区适宜发展叶菜类蔬菜,西南部平原适宜发展瓜果类蔬菜,新建温室大棚应选择保温性能好的土墙结构。  相似文献   

3.
以江苏省连云港市近30年水稻单产以及近30年来的气象要素,利用5年直线滑动均值法,分离出气象产量,并将气象产量与各种气象要素进行相关性检验,根据相关性结果选取日照时数作为农业气象保险指数因子,投保时间选取水稻对日照最敏感的抽穗开花期与灌浆成熟期,同时建立水稻减产率与寡照时数的关系模型。再依据连云港市各区县日照气象数据,采用Weibull分布模型模拟不同地区发生寡照气象灾害的概率,结合减产率模型确定不同灾害触发等级下保险纯费率。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各区县水稻减产率与寡照时数呈三次函数关系;其中灌云灌南发生寡照灾害概率较高,而赣榆最低;连云港市各区县寡照气象灾害指数保险纯费率呈南高北低的趋势,灌南地区的纯费率最高,在轻度灾害赔付触发等级下,纯费率高达8.32%,而赣榆地区的纯费率最低,仅为2.98%。研究认为在中度或中重度灾害触发等级下纯费率较适宜,研究结果可为连云港市各区县水稻开展政策性气象指数保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利用旅顺观测站多年气象资料,分析日照时数与总云量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旅顺口区设施农业寡照灾害天气预报为农提供服务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旅顺口区轻度寡照天气出现的概率较大,但中度寡照和重度寡照天气出现的概率却很小;利用欧洲细网格提取旅顺口区的格点资料代入寡照函数模型进行预报服务,可及时为设施农业提供寡照预报结论。  相似文献   

5.
吐鲁番市设施农业的气象灾害特征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吐鲁番市农业气象试验站的气候资料,对影响吐鲁番市设施农业主要生产阶段(11月至翌年3月)的极端最低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强降温、寡照、雪、大风等气象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974—2008年,吐鲁番市极端最低气温、冬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强降温、寡照逐年减少;雪、大风呈增加趋势。针对这些气象灾害的变化特点,提出了相对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日光温室是我国特有的设施,其特点是保温好、投资低、节约能源。北方地区低温、大风、寡照及大雪等气象灾害发生频率高,对日光温室生产影响较大。因此,系统评价日光温室气象灾害能为合理布局设施作物生产做好科学依据。本文对日光温室的发展现状、农业气象灾害风险研究进展和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阐述了日光温室农业气象灾害研究进展,旨在为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梳理思路。  相似文献   

7.
利用六枝、盘县、水城3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和173个加密区域自动站的平均气温、雨量、日照观测数据,分析2015年秋季至2016年夏季六盘水局部地区农作物在各时段出现的气象灾害天气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15年秋季至2016年夏季六盘水市出现秋季绵雨、倒春寒,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冰雹、盛夏少雨寡照等气象灾害天气,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秋季绵雨天气影响秋粮收晒、秋播推迟;倒春寒天气对正处于开花期的油菜影响较大;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天气诱发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冰雹灾害天气造成农业生产损失较重;盛夏少雨寡照对玉米灌浆、水稻拔节孕穗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对鲁西平原地区8个国家地面气象观测站1961—2016年设施农业蔬菜种植期间(10月至翌年4月)的逐日气象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鲁西平原地区设施蔬菜生产期间的主要气象灾害为:冬季的降雪;低温连阴雨、雾霾导致的寡照;初春的大风等;并对这些气象灾害的防御提出了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受大风、降雪、低温冷害、寡照等气象灾害的影响,设施农业生产存在极大的风险性,如何做好设施农业气象精细化服务已成为设施农业生产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加强设施农业监测站网建设,充分了解设施农业生产小气候环境,不断凝练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指标,加强设施农业灾害性天气技术指标研究,对于提升设施农业生产效益,保障设施农户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呼和浩特地区设施农业生产实际,重点对影响设施农业生产的气象灾害技术指标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提升设施农业气象服务水平,提高种植农户的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骅市设施蔬菜生产的气象灾害特征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河北省黄骅市1990-2012年的23年间设施蔬菜的主要生长季(10月份至翌年3月份)的气象资料进行分析,并配合大量的实际调查,发现影响黄骅市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是大风、强降温、大雾、连阴天等天气过程.逐个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黄骅市极端最低气温呈整体上升趋势;强降温、大风、大雾的出现次数则呈现明显减少的趋势;降雪和寡照天气过程的次数增加明显.针对这些变化特征,对灾害的防御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黑龙江省冰雹灾害的历史特征,基于灰色理论和气象灾害普查资料对黑龙江省冰雹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冰雹灾害主要发生在5~9月份,4月和10月发生较少,以5~6月最多,7、9月次之。冰雹频次随着时间推移有缓慢减少的趋势,冰雹导致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和可比经济损失在20世纪90年代前期以前较多,中期减少,后期略有增加。黑龙江省冰雹灾害划分为重雹灾区、中雹灾区、轻雹灾区和微雹灾区。重雹灾区包括佳木斯市、绥化市、鸡西市、黑河市、鹤岗市、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轻雹灾区和微雹灾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的伊春市和大兴安岭地区。重灾区是黑龙江省粮食主产区、经济发达、文化繁荣、人口密集,气象灾害的承载体极其脆弱;轻灾区以林业为主,农业种植面积非常小,而且人口密度相对稀疏,因此冰雹灾害影响较轻。  相似文献   

12.
陈艳秋  陈宇  吴曼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4):1660-1661,1692
利用2000~2012年辽宁省设施农业遭受暴雪及大风气象灾害的灾情资料和降雪量、大风观测资料,对辽宁省设施农业灾情的时空分布、强度等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暴雪及大风是造成辽宁设施农业气象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暴雪灾害主要出现在2~3月,且与辽宁暴雪频次空间分布基本对应,主要出现在辽河流域及以东地区;大风灾害主要受辽宁春季大风和夏季强对流天气影响,出现在4、7、8月,主要出现在沈阳、大连及辽宁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近32年东营市辖区内大监站气象资料和区域自动站气象资料、各乡镇人口和经济资料、地理信息及灾情普查资料,对东营市低温气候特征和发生灾害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采用频率统计、层次分析、专家打分、加权综合评价方法和GIS技术,计算出各地低温灾害的风险系数,进而对该灾害进行风险区划.结果表明,自1981年以来,东营市共出现寒潮低温138次,其中秋末出现次数最多,其次为冬初,冬末和春初出现寒潮低温的概率相对较小;从东营市寒潮低温灾害风险区划图来看,全市自南向北及自西向东遭受寒潮低温灾害的风险呈依次减小态势.由于南部和西部区域为大面积农田区并有设施农业分布,受寒潮低温影响较大,受灾风险较高;而北部和东部区域为盐业生产或沿海港口,对寒潮低温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抵御能力,受灾风险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近33年农业气象灾害年景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安徽省1978-201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受灾类型及其受灾面积资料,分析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采用灰色关联度及农业气象综合灾损模型,开展农业气象灾害年景评估.结果表明:安徽省气象灾害造成的农作物受灾面积年际波动大;农业气象灾害空间分布特点为淮北地区最重,江淮之间南部和沿江地区次之,大别山区、皖南山区以及部分城市周边相对较轻.各类气象灾害对农业受灾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暴雨洪涝>旱灾>风雹灾>低温雨雪冰冻灾,其中暴雨洪涝和旱灾影响大,受灾程度重;安徽省农业气象灾害较轻年景出现频率为55%,其中灾害最轻年份为1981年,而较重年景占12%.灾害最重的年份为1991年.上述年景评估结果与安徽省农业受灾历史记录较吻合.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we first zoned the drought degree in the years from 1971 to 2000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by using precipitation anomaly equation as an indicator,and analyzed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laws of arid disaster in different periods.Using the method of human being habitat risk assessment,we further studied and zoned the drought disaster risk index(DDRI)of maize cultivated in 74 station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via GIS software.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occurrence frequency of moderate and heavy drough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was 1970s>1990s>1980s,and(2)the high risk area of drought disaster for maize production mainly assembled in Qiqihar and Daqing regions in west Heilongjiang Province,where agricultural drought should be highly concerned,while low risk and slight risk areas mainly distribute in middle areas and east plain areas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Our study provided basis for the defense of agricultural drought disaster.  相似文献   

16.
干旱是影响甘肃省冬小麦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运用1971—2010年甘肃省冬小麦主产区8县(区)气象站降水资料及冬小麦产量资料,分析了40 a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建立了干旱影响冬小麦产量的风险评估指数,对冬小麦在不同季节受不同等级干旱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春旱以陇东黄土高原出现频率最高,为0.35~0.39 次·a-1;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出现频率最少,为0.18 次·a-1;初夏旱出现频次最高的地区为环县,为0.35 次·a-1,最少为西峰、成县及秦安;伏旱出现频率最高地区为环县及麦积,最低为张家川;秋旱出现频率最高为环县,最低为武都。各地干旱均以轻旱为主,其次为中旱。40 a中,20世纪90年代干旱出现频次最多,80年代最少。进入21世纪,秋旱发生频次明显减少,春旱则有相对增多的趋势。冬小麦全生育期徽成盆地及两江流域受旱灾影响风险最小,种植保险率最高,为92%~93%;其次为关山区,种植保险率为91%,干旱风险较小;渭河流域及渭北旱区风险较大,种植保险率为88%~89%;陇东黄土高原种植保险率最低,为83%~85%,冬小麦生长受干旱胁迫最大。  相似文献   

17.
基于概率分布模型的北京地区冰雹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利用北京地区20个地面气象台站1951-2006年的冰雹数据,统计分析了各台站冰雹日数在作物生长季4-10月的不同月份及年度发生的风险概率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北京地区不同时段不同雹日数的冰雹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北京地区各台站雹日数在不同时段的发生具有明显的POSSION分布特点;从年度分布来看,风险概率随着年雹日的增多逐渐降低,各台站年雹日≥1、2、3、4 d的风险概率分别在50%、18.8%、4.6% 和0.9%以上.从空间来看,北京地区冰雹风险具有明显的山区高于城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山区又以西北部最大、东部和西部次之、南部最小;西北部山区佛爷顶附近冰雹年发生概率高达98.1%,6月冰雹风险概率也在60%以上,是北京地区冰雹的主灾区.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1983~2012年临夏地区春季低温冻害的灾情。结果表明:4月份低温冻害发生的频率最高,5月份次之;低温冻害出现越迟,农业和林果业受灾越严重;近30年来,低温冻害的出现次数、致灾面积、造成的经济损失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提出了临夏春季低温冻害的防御措施。  相似文献   

19.
以2000—2018年南充市水稻抽穗扬花期(7—8月)气象站点逐日最高气温数据为基础,通过年距平法、累计距平法提取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时间特征;计算包括市域范围内及周边地区17个站点的多年水稻高温热害累积指数,并借助ANUSPLIN软件进行插值以获得南充市极端高温发生的空间特征;最终结合水稻种植范围、人口数量分布数据以及高温热害风险性分析模型识别南充市各等级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结果表明: 2006年为研究时段极端高温发生最严重的年份,其次是2017年,极端高温发生日数较常年明显偏多。2010年为南充市气温变化的转折点,2010—2018年平均日最高气温明显高于2000—2010年,预计未来极端高温天气出现的频率和强度持续增大。蓬安县、营山县为遭受极端高温天气最频繁的两个县,其次是高坪区、南部县和西充县。水稻高温热害高风险区在高坪区、营山县分布最多,中风险区在各县均有较广泛分布,而低风险区则集中分布在南部县西北部、阆中市北部和营山县东北部的山地、丘陵。水稻高温热害风险区的识别能为人们更好地安排农业生产和政府更科学地进行城市规划与改造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霜期设施农业充分利用气候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规避气象灾害风险,利用辽宁西北部气象资料分析霜期气候资源变化,并探讨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对策。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霜期气温升高而不稳,极端最低气温天气更显突出,霜期降雪增加,阴天日数增加,日照时间减少,太阳总辐射减弱,大风强度增加,霜期极端天气现象对霜期设施农业影响显著。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势在必行,为了推动霜期设施农业的发展,应从设施农业工程、环境控制、利用气候资源节约能源、适应气候变化等方面入手,建立评估、监测、预警气象服务一体化服务系统,通过网络平台,搭建专业化、动态化、多元化、精细化的霜期设施农业气象服务预警平台,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确保霜期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