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种制备黄河鲤鱼染色体方法的比较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河鲤鱼为材料,采用体外肾细胞培养及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通过对不同培养时间,不同秋水仙素处理时间获得的染色体分裂指数的比对,以期获得最佳的染色体制备条件.结果表明:在秋水仙素浓度及处理时间一定时,培养时间3d后分裂指数最高,为1.46%,且分裂相在前3d逐渐增多,第4d开始减少;同时发现,在培养时间一定时,秋水仙素处理时间为2h时分裂指数最高,为1.49%.因此认为最佳染色体制备条件为:培养时间3d,秋水仙素处理2h;与传统的体内注射PHA短期培养法制备的染色体标本相比,体外肾细胞培养法制备的标本背景清晰,染色后形态可辨,且染色体分散良好,彼此间没有交联,放大后染色体的测量较易完成,可以进行核型分析.  相似文献   

2.
石鲽外周血细胞的培养及染色体制备条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鲽(Kareius bicoloratus)为试验材料研究探讨其外周血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用RPMI1640全血培养基进行培养,从血液保存时间、刺激源PHA(植物血球凝集素)和ConA(刀豆蛋白A)等方面对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培养及其染色体制备条件进行探讨,建立较成熟的石鲽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方法。结果表明:血液于4℃保存3d后用全血培养基进行培养,细胞仍可正常生长;在16℃培养温度下,ConA和PHA两种刺激源均能促进石鲽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裂增殖,培养时间以72h最好;从培养的血细胞形态和白细胞数目来看,以ConA为刺激源的作用效果好于以PHA为刺激源的作用效果;5ml培养基中加入0.2ml全血,16℃下用终浓度为0.1mg/ml的ConA为刺激源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4h加入终浓度0.6μg/ml秋水仙素,0.075mol/L的氯化钾低渗35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  相似文献   

3.
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制备染色体条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革胡子鲶全血培养及染色体制备的条件方法。[方法]革胡子鲶消毒后用含有肝素的一次性注射器采血,采用RP-MI1640全培养基进行体外全血细胞培养。通过对革胡子鲶血液的细胞培养温度、秋水仙素浓度及加入时间、低渗时间及温度等各种条件的筛选,建立起较成熟的革胡子鲶全血细胞的培养和染色体制备的试验方法。[结果]5 ml培养基中加入0.2 ml全血,26℃下培养72h,在结束培养前6 h加入终浓度0.1μg/ml秋水仙素,低渗35 min,可获得较好的染色体分裂相。[结论]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遗传变异、基因定位、荧光原位杂交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1半滑舌鳎简介 半滑舌鳎又称三线舌鳎,束鲽形目、舌鳎科、舌鳎属,主要分布于渤海、黄海近海区,是一种暖温性近海大型底栖鱼类。该鱼种性格温驯,适应性强,食性广,抗逆性强,生长速度快,能耐低氧,病害少。半滑舌鳎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4℃~25℃,可自然越冬。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养殖是未来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养殖模式。在工厂化车间养殖条件下,对我国北方优良养殖品种半滑舌鳎在南方地区开展苗种培育试验。340 d共培育体长300 mm半滑舌鳎雌鱼13 800尾。结果表明,在我国南方地区工厂化车间内开展半滑舌鳎苗种培育,可安全度过32℃高温,为后续工厂化车间养殖半滑舌鳎试验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RPMI l640全培养基对梭鲈(Sander luciopercaLinnaeus)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经空气干燥制备染色体玻片标本并对其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梭鲈染色体数目为48条,包括2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0条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12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24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型性染色体对和随体。梭鲈核型公式为2n=48,2m+10sm+12st+24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60。  相似文献   

7.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对半滑舌鳎生长的影响。试验设置400、500、600尾,池三种养殖密度梯度,选择同源、同批次且体重均为600g左右的半滑舌鳎成鱼在闭合式循环养殖系统中养殖153d。结果表明:不同养殖密度对半滑舌鳎体重的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低密度组、中密度组和高密度组半滑舌鳎的体重平均增长量分别为671.35g、650.94g、474.07g,高密度组显著低于低、中密度组(P〈0.05)。随养殖密度的增大,半滑舌鳎的生长呈现减慢的趋势,并且出现了生长离差。分析表明,500尾,池的乔殖富度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较为适宜。结果提示,养殖密度是影响半滑舌鳎生长的一个重要因素,过高的密度会抑制半滑舌鳎的生长。  相似文献   

8.
对阿维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维链霉菌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为在35 mL含0.5%甘氨酸的YEME培养基中接种孢子悬液,28℃、200 r/min培养40 h;3 000 r/min收集菌丝体,用10.3%蔗糖溶液清洗2次;溶菌酶浓度为4mg/mL的P缓冲液悬浮菌丝体,30℃下处理50 min完成原生质体制备。以50%PEG1000为促融剂,原生质体融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半滑舌鳎性逆转的生理发育过程。[方法]对5个家系的半滑舌鳎进行性腺发育的组织学观察、遗传性别鉴定和生理性别分析。[结果]半滑舌鳎性逆转有着明显的群体性,性逆转只发生在特定群体中,有些群体完全不逆转;半滑舌鳎发生逆转的遗传雌鱼在性腺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兼性阶段,即雌雄兼有的特有过程。[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剖析半滑舌鳎性逆转的分子、生理机理以及性逆转遗传因子的作用机理提供研究方向和研究线索。  相似文献   

10.
17β-雌二醇对半滑舌鳎性分化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将25日龄半滑舌鳎稚鱼放入不同浓度(1、3、10和30μg·L-1)的17β-雌二醇水溶液中,每天浸泡2h,连续处理65d,研究17β-雌二醇对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unther)性分化、性比、生长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7β-雌二醇使半滑舌鳎卵巢分化提前约5d,使精巢分化推迟20d;4种浓度17β-雌二醇处理组(1、3、10和30μg·L-1)的雌性率分别为74%、82%、88%和9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17β-雌二醇处理对半滑舌鳎的早期生长和死亡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Several of the endothelial cell polypeptide mitogens that have been described probably play a role in blood vessel homeostasis. Two overlapping complementary DNA clones encoding human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 (ECGF) were isolated from a human brain stem complementary DNA library. Southern blot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re is a single copy of the ECGF gene and that it maps to human chromosome 5 at bands 5q31.3 to 33.2 A 4.8-kilobase messenger RNA was present in human brain stem messenger RNA. The complet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human ECGF was deduced from the nucleic acid sequence of these clones; it encompasses all the well-characterized acidic endothelial cell polypeptide mitogens described by several laboratories. The ECGF-encoding open reading frame is flanked by translation stop codons and provides no signal peptide or internal hydrophobic domain for the secretion of ECGF. This property is shared by human interleukin-1, which is approximately 30 percent homologous to ECGF.  相似文献   

12.
莎能山羊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用外周血液淋巴细胞培养法对莎能山羊的染色体组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莎能山羊染色体2n=60,其中包括29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XX/XY型)。所有常染色体均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X为第二对最大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Y为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3.
关中马的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法 ,对关中马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关中马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 2 n=6 4,公马核型为 6 4,XY;母马核型为 6 4,XX,包括 31对常染色体和 1对性染色体。 31对常染色体中 ,13对为中部或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18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1对性染色体中 ,X染色体为 1条第二大的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 ,Y染色体为最小的端部着丝点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吸毒人员舌、脉象的分布情况及其与中医证素的关联。方法 采集福州市公安戒毒所吸毒人员187例,其中海洛因53例,甲基苯丙胺128例,其他毒品6例。吸毒人员符合国际疾病分类(ICD-10)阿片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和苯丙胺类药物依赖诊断标准。结果 吸毒人员最常见舌脉为:舌淡紫苔薄黄,脉沉弦滑;舌淡紫与证素肝、肾相关(P<0.05),苔薄黄与证素血虚相关(P<0.05),脉弦与证素脾、湿和气虚相关(P<0.05),脉沉与证素痰和气滞相关(P<0.05),脉滑与证素肾、脾及湿、热、血瘀相关(P<0.05)。结论 1、吸毒人员最常见舌脉为:舌淡紫苔薄黄,脉沉弦滑,病位证素以肝、脾、肾为主,而病性证素以气虚、阳虚、气滞、血虚、阴虚、痰、湿为主;2、海洛因成瘾者与冰毒成瘾者舌象分布均为舌淡紫苔薄黄,而脉象分布,海洛因成瘾者以脉弦为主,冰毒成瘾者以脉沉为主。  相似文献   

15.
双峰驼染色体组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对双峰驼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初步证实染色体数为2n=74,常染色体36对,臂数NF=132;性染色体一对,组成为xx/xy型。36对常染色体中有15对为亚端着丝点,9对为亚中着丝点,6对端部着丝点和6对中部着丝点。x染色体为中部着丝点,y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点。  相似文献   

16.
通过选择性富集培养,从沈抚灌区石油污染土壤中分离到1株芘降解细菌Ⅱ,该菌株能以芘为唯一碳源生长。通过对菌株Ⅱ培养条件优化,确定其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0,温度30℃,150 mL容积三角瓶装液量50 mL。并测定了菌株Ⅱ对不同浓度芘的降解率,结果表明,在培养10 d后,该菌株Ⅱ对培养基中浓度为50 mg/L,100 mg/L,150 mg/L和200 mg/L的芘的降解率分别为83.06%,90.6%,94.3%,78.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