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蜂群的周年生活中,分蜂是最为壮观的群体行为。与意蜂相比,中蜂较为显著的特点是自然分蜂性强。春夏分蜂之季对新分群的收捕不仅可以壮大自己的养蜂场,也是养蜂的一大乐趣。经过多年的实践,笔者总结了几种收捕方法,写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1震落法新分蜂群通常集结于附近的小树、低矮的房檐上形成蜂团、如果此时蜂团集结近似椭球状。表明蜂王已经集结在蜂群中了。准备好收蜂笼(草帽也可),所准备的收蜂笼或草帽应使其顶部不透光、开口较大。把收蜂笼置于椭球状蜂团的正下方,开口向上。出其不意地震动树枝,或用手刮下房檐上的蜂团,使其落在下方的收蜂笼里,然后轻轻地、慢慢地倒转收蜂笼。此时,蜜蜂就会结团在收蜂笼中了。呆在原地不动,等待一些时间,待大部分的蜜蜂上了收蜂笼后,就可以过箱饲养了。这种方法省时、方便、易于操作。2驱赶法如果新分群在小溪旁、小河旁或水搪边的小树上结团时,收捕应尽量避免蜜蜂落入水中被淹死。这时,可以把收蜂笼用铁丝或钉子固定在蜂群的上方,使其一边挨着有蜜蜂的树枝,采来几根带叶子的小树枝,轻轻地用它拨动蜂团,不时地用石头或小木棍震动有蜜蜂的树枝。这样,蜜蜂就会沿着收蜂笼的一边向上移动。待大部分的蜜蜂入了收蜂笼形成蜂团时,就可以移...  相似文献   

2.
中蜂在每年的“春分”和“清明节”前后 ,正是中蜂分蜂的季节。经常看到中蜂从空中飞过或飞来 ,只要方法得当就能收到 ,可与本场蜂群进行杂交 ,改良蜂种 ,提高经济效益。本人经过几年的具体实践有所收获。现将具体做法简单介绍给各位蜂友仅供参考。1、收捕正在飞逃的蜂团。只要蜂团从上空飞过 ,可立即抓一把泥砂向蜂团撒去 ,撒去的泥砂有可能击中蜂王 ,蜂王受到泥砂的击中 ,就会落于附近的树上 ,没有树木便落于草丛中 ,飞行的蜜蜂便会停止飞行 ,而结团于蜂王处 ,这时便可用收蜂笼或草帽等将蜂团收捕放到蜂箱中。这是一位农村老太太告诉我的…  相似文献   

3.
王晓亮 《蜜蜂杂志》2005,25(4):20-20
在蜂群失王,多次介绍蜂王而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法。选择天气晴好的傍晚将无王群的箱盖、纱盖、覆布全部除掉,逐渐撤出巢脾,同时将蜜蜂抖入箱内。在蜂箱一侧靠壁处放入3张蜂路有手指宽的巢础,蜜蜂因为天黑会很快聚集箱内,爬在蜂箱四壁,慢慢地在空框上梁下结成一个蜂团。蜂群露天存放一段时间后,外界温度逐渐下降,箱内工蜂运动量大大减少,此时将产卵蜂王轻轻放于蜂团上,蜂王就会很快爬入蜂团内,再盖好覆布和箱盖。3~5天内逐渐调回老子脾和蜜粉脾来恢复蜂群环境,诱王即告成功。巢内抖蜂诱王法@王晓亮$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丰满1…  相似文献   

4.
存蜂群越冬前喂足越冬饲料的前提下,趁蜂群还未结团(如果已结团,抖蜂时会冻死蜂),有少量蜜蜂出入时,撤出多余的脾。把蜂放在靠箱壁处,使蜂多于脾2脾,也就是5脾蜂放3张脾,4脾蜂放2张脾(都是2kg的封盖大蜜脾),外边不加隔板,把蜂板放在蜂箱的另一边。等到大地结冻不能融化时,冉包装蜂群(无论时间早晚均可)。  相似文献   

5.
蜜蜂的记忆力很强 ,如蜜蜂对蜂巢的位置记得非常清楚 ,即使原蜂箱有较大距离的变动 ,外勤蜂仍能在原位上寻找 ;可是一经自然分蜂组织成新群后 ,蜜蜂就会把老巢彻底忘掉。据此特性 ,笔者曾多次利用自然分蜂群组织交尾群 ,收到了满意效果。当蜂群因自然分蜂飞逃聚团时 ,选几张有蜜的巢脾 ,放置在一空巢箱内 ,将此蜂箱放在分蜂团的附近 ,把分蜂团收捕入箱 ,找到蜂王 ,用王笼暂时关闭在蜂路中 ,盖上箱盖 ,打开巢门 ,招引工蜂聚集。待分蜂群稳定后 ,选择 2张蜜粉脾放入由巢箱组成的交尾箱中 ( 1家或多家 ) ,把收集到的分蜂群蜜蜂分配到交尾箱内 ,…  相似文献   

6.
我用以下方法进行中蜂分蜂,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一、利用蜂群自然分蜂的积极性进行分蜂。当蜂群中出现大批成熟雄蜂子脾时,将蜂王一侧前翅剪去三分之二。自然分蜂后,即可在箱前地面上找到蜂王,待分蜂开始结团,将蜂王放入蜂团,从原群中提出一张脱蜂的虫卵脾,将其靠近分蜂团,并仔细观察蜂团上脾情况。蜂王上脾后,即可装入预先准备好的空蜂箱中,并视蜂团的大小,加足巢础框,将蜂箱放置在面向蜂团附近的平地上,驱散剩余蜂团,盖好箱盖,分蜂便会很快进入蜂箱。分蜂进箱后,即可将蜂箱搬往预先选好的地方。原群选留一个粗壮正直的较好王台,将其余王台全部摘除。如群势仍较强,可适当提出部分老熟子脾,脱蜂后补给其它弱蜂。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饲养意蜂,蜂群冬季都是在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越冬,确切地说叫半越冬,因为12月下旬要回南方繁殖。通常是9月下旬蜜源结束,就转移场地,把蜂群拉到火车站附近有树荫的地方摆放。蜂群半越冬须注意:(1)要把空脾抽出,蜂要密集,否则,严寒时边脾的蜜蜂没有及时爬回蜂团,死亡率高。(2)半蜜脾放在中间,大蜜脾放在外边,有利于蜜蜂结团。一般到10月中旬,气温下降到0℃左右,蜜蜂结团。(3)蜂箱内外不用加保温物,  相似文献   

8.
越冬期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使蜂群处于半蛰伏状态,消耗最少的饲料,维持最低的代谢,延长蜜蜂寿命,安全越冬.1越冬期蜂群的内部状况秋末,当蜂群内的蜂儿全部出房以后,蜜蜂随着外界气温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反应,气温低时就结团,气温高时就疏散。最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蜜蜂就在蜂王周围的巢脾上形成一个球体,即越冬蜂团。蜜蜂结团以后,依靠群体产生的热量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温度。  相似文献   

9.
如何保存弱小蜂群弱小蜂群通常难以越冬,在进行越冬包装前,首先应检查蜂王的健康状况。然而当外界温度在10℃或略高于10℃时,蜜蜂便开始结成蜂团,此时应将蜜脾放在蜂团的两侧。如果仍有少量蜜蜂在蜜脾的外侧,将其扫到蜂团中。内侧的包装材料可用1英寸的泡沫塑料...  相似文献   

10.
<正>蜂群在12℃时开始结团,这时蜂团松散;0℃以下蜂团紧密。越冬蜂团内部温度在24℃左右,蜂团外围保持在7℃左右。蜜蜂吃蜜产热,蜂团内部热量向外传递,通过蜂团外围蜂与内部蜜蜂互相拥挤换位活动来实现,随着饲料消耗蜂团也随之移动。越冬蜂群的蜂脾关系很重要,小群蜂多于脾,强群蜂脾相称,否则越冬期间会出现剥皮死蜂。大雪前后冷空气来临前做最后一次紧脾,将王笼向蜂团中央移位或放出蜂王。越冬蜂在半蜜脾上结  相似文献   

11.
养蜂群数较多的人,每年夏末秋初难免有数群会发生自然分蜂。自然分蜂飞逃的蜜蜂中有老王带蜂分出,也有处女王带蜂分出。一般新分群在蜂场附近的树枝上或灌木丛中结团,结团超过3米高的蜂团就不好收了。下面介绍我历年来收捕自然分蜂团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利用蜂王捕捉逃蜂群,方法简单易行。发现蜂群大部分飞出蜂巢,赶快捉一只贮备蜂王关入王笼中,挂在飞逃蜂群飞行线便于捕捉蜂群的位置,蜜蜂就会在王笼上逐渐结团,并越聚越多,飞逃的蜂王最后也可能来此结团。蜂群一般不接受,会引起围王。这时注意给蜂王解围,把它关在另一只王笼中,挂在蜜蜂开始结团的王笼附近,部分蜜蜂也会在这个王笼匕结团。  相似文献   

13.
<正>蜂群的蜂王突然丢失,或蜂王衰老、残伤、产卵力下降需要更换,在人工分蜂组织新蜂群时,以及引进优良种蜂王时,都要诱入蜂王。诱入蜂王可采取诱入器和新蜂箱两种方法。1.全框诱入器诱入法把有蜂王和蜜蜂的巢脾装入全框诱入器,脾上要有一些贮蜜,关上上面的盖板,放进无王群里,经过3~4  相似文献   

14.
冬天到来后,白天气温不超过10℃~12℃,蜜蜂就要停止飞翔。不保温蜂箱里的蜜蜂,一般弱群在12℃时就要结团,强群在7℃也开始结团。因此,冬季必须把蜂群内部整理适应,使巢内贮有丰富而优质的蜂群,还要有大量的幼蜂和年轻而善产的蜂王,避免潮湿,并加以适当的保温,这样方能确保安全  相似文献   

15.
一、促进蜂王产卵。12月至来年1月份傍晚,每群蜂饲喂糖浆(糖水比1:1)250~300毫升,饲喂2~3天,放出蜂王,等待蜂群散团,钻进巢房内的蜜蜂出房,抖蜂紧脾。原有3框左右的蜂群,紧脾后留1框蜂,有少量的角蜜空脾放在巢脾中央,两侧暂不加隔板,不放保温物。副盖上覆盖草帘。蜜蜂在巢脾上密集结团,晚上饲喂糖浆,蜂王在工蜂密集的巢脾上,当温度适宜时又得到充分的饲喂,  相似文献   

16.
1调换蜂王老劣蜂王要全部换成新的优良蜂王,新蜂王产卵早繁殖新蜂快。这样,在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提高采蜜能力。2调整群势将蜂群尽可能调整为强群6~7框,一般3~4框的群势。3紧缩巢脾要及时将箱中的旧脾和多余的巢脾取出,使蜂、脾相称,避免蜂少脾多而加重蜜蜂防护巢脾的负担。4防暑降温夏季蜂箱切不可放在太阳下,蜂群必须安排在高大的阔叶树下面。同时可在继箱内放置饮水器或饮水巢脾,这样既可降温又可使蜜蜂自由饮水。5防农药中毒夏季,农田施药频繁,要控制蜜蜂出巢,使其不受农药危害。如果发现中毒现象,除去巢脾上的含毒…  相似文献   

17.
张晓东 《蜜蜂杂志》2003,(11):15-15
有两种办法 :a .有蜜脾最好。先把蜜脾放入温室 ,温热备用。将挨饿的蜂群搬入黑暗的温室 ,用手电筒照明 ,向纱盖下的箱内喷烟 ,蜜蜂不乱飞 ,然后大开巢门 ,掀开纱盖放在巢门前 ,把带蜂的脾提到备用箱里 ,迅速清理一下蜂箱 ,准备换用的蜜脾放入蜂箱两侧 ,之后再把提出的脾上的蜜蜂抖落后 ,使蜂脾相称 ,整理并盖好箱盖。掉在蜂箱外的蜜蜂听见箱内蜜蜂的叫声 ,就会逐渐回巢。箱内蜜蜂安定后把蜂群放回原处。b .如果没有蜜脾怎么办 ?可以把优质结晶蜜用铁铲铲成片状 ,直接放在纱盖上边 ,对准蜂团的上部 ,一次可放 0 5~ 1kg ,再将覆布、草帘等…  相似文献   

18.
将淘汰或分蜂换出的老王放入2块重叠的铁纱内盖空隙内,再放在蜂群上保存,蜜蜂会经铁纱饲喂蜂王。自然分蜂时趁飞出的蜜蜂结团之前把存有老王的铁纱盖取出放在蜂群飞舞密集处,也可手托有王铁纱盖站在蜜蜂飞舞密集处,这样飞舞的蜜蜂会很快聚集在铁纱盖上,避免了上树收捕的劳累。如蜜蜂已结团在较高的树上,人又上不去,可在长竹竿巾,将“风油精”洒在毛巾上伸入蜂团驱顶端绑上小毛巾,将“风油精”洒在毛巾上伸入蜂团驱散蜜蜂,按照前法把存有老王的铁纱盖放在蜜蜂飞舞的地方招引蜜蜂结团。收捕自然分蜂又一法——活王诱捕@张绪林!贵州省岑巩县水…  相似文献   

19.
中蜂的好分蜂,每到分蜂季节,四处结团,特别是在高处集结的,收捕更为麻烦。如不抓紧处理,时间一久,就逃之天天,造成意外损失。分蜂季节到来之前,将所有蜂王剪翅,同时每群备一个王笼嵌入脾中。当分蜂一开始,养蜂者就应守候在箱旁,注意观察巢门前地上,在有小蜂团集结处,蜂王必在其中,此时急将有王笼之脾置于巢门前,将蜂王轻轻捉起放入笼中。分出之群就又会返巢,纷纷集于此脾上(如已结团的可轻轻将  相似文献   

20.
冬季到来后,白天气温不超过10℃~12℃时,蜜蜂就要停止飞翔,不保温蜂箱里的蜜蜂,一般弱群在12℃时就要结团,强群在7℃也开始结团。因此,冬期必须把蜂群内部整理适宜,使巢内贮有丰富而优质的蜂蜜,还要有大量的幼蜂和年青而善产的蜂王,避免潮湿,并加以适当保温,方能确保安全越冬。从以上要求出发,笔者在多年来抓科学养蜂工作的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应为蜂群越冬创造以下条件: 1.选壮王。在秋季,一年龄的蜂王比二年龄的蜂王产卵的停止日期要晚许多,而且在一年龄蜂王的蜂群内子脾面积也较大。因此,要选留一年龄的壮王越冬为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