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7 毫秒
1.
我们于一九八一年对赣南大余县钨、钼矿选厂一些地区的耕牛尾砂水中毒,确诊为耕牛钼中毒.为了进一步明确病的性质,为今后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依据,本文就十头耕牛钼中毒(其中八头水牛)的组织学病理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们在研究耕牛钼中毒时发现高钼饲料中也有微量镉存在,而且在动物体内也出现相应的组织学变化。为了探索铜钼镉三种元素在大鼠体内的桕互影响,为钼中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我们用铜钼镉三种元素对大鼠进行人工喂饲试验。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道了钨矿开发区周围的农田,因受尾砂水污染而严重地危害畜禽健康。研究证明尾砂水中所含有害物质主要是钼与镉。畜禽因采食污染区生产的富含钼、镉的饲料而致病。牛对钼最易感,其中水牛还由于镉的作用而引起皮肤发红,呈现特异的“红皮白毛症”。推广口服硫酸铜,解除了全部耕牛所受危害。猪、鸭在镉、钼作用下,发生隐性慢性镉中毒,因镉引起动物缺硒、缺锌而在组织上呈现相应病变,兼有由镉直接刺激血管内膜所引起的血管壁增厚等病变。  相似文献   

4.
耕牛钼中毒的血液学变化在国外早已报导,但其生化变化则仅有零星资料。有关水牛的资料尚未见。为了探讨耕牛钼中毒病的血液学,生化变化,以及今后对本病发病制机的研究提供数据,对57例现症病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检查,对长期喂服硫酸铜、控制发病的保护牛22例,亦进行了相同的检查。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家畜钼中毒研究简史浅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较系统地阐述了有关家钼中毒的研究。1938年最早报道英国流行该病,此后、美国、新西兰、瑞典、加拿大、日本等国相灵报道了有关钼中毒病的流行及研究状况。国内1981年报道过赣南流行“钼镉中毒综合症”。陕西省1988年开始对南洛河钼矿污染区流行的该病进行研究。先后进行了发病调查,运行内外环境钼含量和毒源成分分析测定以及综合防治,采用天然高钼饮水复制钼中毒试验,并进行中毒超微结构病理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  相似文献   

6.
为了测定钼镉胁迫对山羊不同组织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影响。选用36头波尔山羊随机分成4组,选用钼酸铵、氯化镉作为实验钼源、镉源。对照组口服相应剂量去离子水,实验组分为低镉低钼组(剂量为Cd 0.5 mg/kg+Mo 15 mg/kg)、低镉中钼组(剂量为Cd 0.5 mg/kg+Mo 30 mg/kg)、低镉高钼组(剂量为Cd 0.5 mg/kg+Mo45 mg/kg)。实验期50 d,并于第0天、25天、50天每组剖杀3头山羊采样进行相关实验,测定其钼、镉和铜的含量,结果表明:(1)随着实验攻毒时间的增加,皮肤中的钼、镉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铜的含量表现为部分显著上升(P0.05)。(2)随着实验攻毒时间的增加,肉、骨、毛、角、蹄中的钼、镉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而铜的含量表现为部分显著升高(P0.05)。由此可见,羊长期摄入过量钼、镉可使组织中钼、镉蓄积量增加,并能影响铜在组织中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波尔山羊为实验动物,旨在观察钼镉联合胁迫对山羊肾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选用63头健康波尔山羊随机分成7组,每组3个重复,选用七钼酸铵([(NH4)6Mo7O24·4H2O])作为实验钼源,氯化镉(Cd Cl2)作为实验镉源,按每kg山羊体质量添加钼、镉对照组(Mo 0 mg/kg+Cd 0 mg/kg),低镉低钼组(Mo 15mg/kg+Cd 0.5 mg/kg),低镉中钼组(Mo 30 mg/kg+Cd 0.5 mg/kg),低镉高钼组(Mo 45 mg/kg+Cd 0.5 mg/kg),高镉低钼组(Mo 15 mg/kg+Cd 1.0 mg/kg),高镉中钼组(Mo 30 mg/kg+Cd 1.0 mg/kg),高镉高钼组(Mo 45 mg/kg+Cd1.0 mg/kg),实验期50 d。并于当天、第25、50天每组各剖杀3头山羊取肾组织进行相关实验,观察不同剂量钼、镉对山羊肾脏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等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第25、50天时,实验组山羊肾脏bcl-2 mRNA表达量下降(P0.01),bax mRNA、caspase-3 mRNA和cytc mRNA表达量上升(P0.05或P0.01);山羊钼镉联合胁迫导致肾线粒体抗氧化功能降低、自由基含量升高,导致细胞促凋亡基因表达量上升,抗凋亡基因的表达量下降,提示钼镉联合胁迫对山羊肾脏有明显损伤。  相似文献   

8.
钼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但饲料中过量钼对反刍动物有毒。钼容易被植物吸收和累积。适于植物生长的含钼量土壤很可能生产出使动物中毒的饲料。Kubota等人报道,饲料中含钼量为5—10 ppm时,就对牛产生毒性。某些粉煤灰中含有较高量的钼。为农田安全施用粉煤灰,防止土壤加入过量的钼而生产出对家畜有毒的饲料,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9.
本文调查了江西省主要金属厂矿所致的环境污染及其对畜牧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江西各钨矿附近地区钼和镉的污染严重,词料中铜、钼含量比例严重失调,导致耕牛发生钼、锅中毒综合症的广泛流行,其它家畜也不同程度受到危害。江西主要铜矿和铜冶炼厂附近地区的农田和饲料主要被铜和镉所污染,农田土壤最高含铜量达3755mg/kg,饲料最高含铜量达1572mg/kg,农田土壤含镉量最高的达29.77mg/kg,饲料含镉量破高的达16.06mg/kg,对畜牧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产生极大的潜在威胁性,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施钼对镉胁迫下烟草幼苗生理特征的缓解效果,本研究以烟草品种K326为供试作物,采集镉污染农田土壤开展盆栽实验,设置0、0.25、0.5 mg·kg-1和1 mg·kg-1四种钼梯度,研究钼对镉毒害下烟草幼苗外观表征、酶活性、镉积累、光合作用和抗氧化能力等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钼改善了镉毒害下烟苗长势矮小、叶片失绿的情况,并促进了根系的生长,其中以0.5mg·kg-1的浓度处理效果最好。相较于未施钼处理,施用0.5 mg·kg-1的钼促进了土壤酶的活性,分别降低了烟苗叶片和根系中17.39%和40.00%的镉含量,促进了钼的吸收;0.5 mg·kg-1的钼能显著减少烟叶中活性氧等物质的积累并提高烟株的防御酶活性和抗逆激素的含量,0.25、0.5、1 mg·kg-1钼处理的总抗氧化能力分别为未施钼处理的1.17、1.20倍和1.09倍。此外,施钼增强了镉胁迫下烟草的光合作用和钼酶活性,对镉胁迫下烟草的生理代谢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施用0....  相似文献   

11.
七头年龄,体重相近的小水牛,分为对照组、镉组、钼组、镉钼组和镉钼铜组,持续加喂镉、钼、铜等微量元素130天后,对尾椎骨、跖骨进行 X 射线摄影观察,结果证明(与对照组比较):镉对小水牛的骨骼没有影响;钼可使尾椎和跖骨的骨皮质变薄;镉 钼可以使骨组织的变化加剧,即尾椎骨、跖骨的骨皮质变薄,同时跖骨远端的干骺端和骨骺的骨小梁排列变为疏松;镉钼组再加喂铜,对骨骼的影响不一,可能与个体间的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畜禽钼中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畜禽钼中毒是由于畜禽采食了高钼饲料或因工业污染土壤﹑饲料﹑饮水引起的一种畜禽微量元素中毒病。钼是机体必需微量元素,但过量钼往往与铜﹑磷﹑钨﹑锰等矿物元素有颉颃作用,引起矿物元素缺乏,从而发生相应的缺乏症状。钼中毒主要以持续性腹泻﹑消瘦﹑贫血为特征,多发生于反刍动物,以牛最为敏感,羊次之,猪和家禽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3.
从钼的缺乏和中毒对植物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等方面,综述了植物必需微量元素钼在胁迫条件下,对植物的影响及钼在植物体中与其它元素的相互作用,为植物钼营养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相似文献   

14.
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一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钼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植物及动物组织中。1938年,英国学者首次报道牧草中钼(Mo)的含量过高,可使放牧羊产生以剧烈腹泻和被毛褪色为特征症状的铝中毒症,称之为“Teart”病。从此人们一直认为钼是有毒物质而长期致力于动物钥中毒防治方面的研究。直到1953年Richet等研究证明钼是醛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并与此酶治性密切相关,才确定钢是动物体内不可缺少的必需微量元素。此后的许多研究结果表明,钼在动物体内的作用十分广泛,主要是通过含钼酶(黄嘌呤氧化酶、醛氧化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了钼对植物的镉吸收累积及生理方面的影响。[方法]以Hoagland营养液为基础,以小白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钼离子浓度对镉胁迫下小白菜生长、地上部镉累积及全钾、全钠、全氮、全碳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钼离子浓度的增加,小白菜株高、最大叶长、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及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均显著低于对照 地下部鲜重和干重呈逐渐降低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小白菜地上部对镉的累积随钼离子浓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且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随钼离子浓度的增加,全钾含量呈增加趋势,且0.10 mg/L钼离子浓度处理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 全钠和全氮含量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 全碳和可溶性糖含量均以0.05mg/L钼离子浓度处理为最低,且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结论]增加钼离子浓度能降低小白菜对镉的吸收累积,但对小白菜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钼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营养学和中毒学角度论述了钼在饲料及动物机体内的分布、吸收、代谢规律,从酶学的观点阐述了钼在动物体内的生物学作用及钼的营养与中毒的机制;钼除与酶有关外,与日粮中的铜、硫、钨等元素关系密切;动物钼缺乏或过量,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  相似文献   

17.
选择五种土壤进行了钼吸附-解吸和钼对莴笋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钼吸附量与平衡浓度呈直线关系,钼吸附量大小为黄壤>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冲积土>石灰性紫色土,土壤pH值与钼吸附有密切关系,解吸量随土壤吸钼量增加而增加,各土壤的大小顺序与吸钼量恰好相反。不同土壤中钼对莴笋毒害的大小顺序与土壤对钼的吸附-解吸完全吻合,土壤吸钼量与毒性临界值之间呈幂函数关系:lgy=0.653+0.4281gx(r=0.9990~(**))。  相似文献   

18.
以正常钼与过量钼水平水培种植的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通过分析过量钼供给下小麦亚细胞组分钼含量及叶片代谢物的变化来探究冬小麦耐受过量钼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在过量钼水平下,根系亚细胞组分细胞壁、可溶性部分、细胞器、原生质体/叶绿体钼含量分别是地上部的219、38、25和62倍;根部和地上部的可溶性部分中钼的积累比例分别为71.85%和88.54%;在过量钼胁迫下小麦叶片苹果酸、延胡索酸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08倍和2.07倍,β-丙氨酸、L-丝氨酸、L-苏氨酸、L-谷氨酰胺的含量分别上升了2.78、1.89、1.67和1.91倍。结果表明,根系具有阻控过量钼向地上部运输的作用,植物液泡是过量钼存储的主要部位,过量胁迫下产生的有机酸、氨基酸可能在液泡中与钼螯合以降低其生物毒性,增强小麦的耐过量钼能力。  相似文献   

19.
钼是植物生活和生长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大豆是对钼反应敏感的作物。钼是大豆硝酸还酶和氨氮酶的重要组成成份,铝能促进磺的吸收和水解各种磷酸酯的硝酸酶活性,增加植物体内VC的合成,同时钼也能促进光合作用,并消睬土壤中活性铝在作物体内的积累而产生的毒性,在对铁的吸收和运输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研究通过试验分析,总结施钼对夏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和品质影响的规律,以期明确钼影响夏大豆产量和品质的作用机理,为实际生产中夏大豆高产优质的合理施钼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的钼及其植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土壤中钼的含量和分布、土壤钼的存在形态、有效钼和钼的有效性、钼的吸附和解吸、土壤中钼的迁移和淋洗、植物中的钼及对钼的吸收、钼在植物体内的移动、钼在植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及植物中钼缺乏和中毒等方面综述了土壤中的钼及其植物效应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